APP下载

研究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

2023-09-16林成林克凤刘国铭李建华高尚君邱美光周仕国

中外医疗 2023年21期
关键词:跗骨优良率出血量

林成,林克凤,刘国铭,李建华,高尚君,邱美光,周仕国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省立医院南院)骨科,福建 福州 350001

跟骨骨折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发生率较高,通常是由于坠落、重物挤压和交通事故所致[1]。患者表现为疼痛难忍,严重水肿,不能正常走路,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研究显示,跟骨骨折有很多类型,且其关节组织解剖较复杂,临床中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难度,而术后的恢复关键在于医生们术中的操作,临床中治疗跟骨骨折的常用术式是切开复位内固定,该术式又有不同的切口入路,以往临床中常采用跟骨L 形切口进行治疗,可有效复位和固定骨折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该方法虽然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骨关节功能,但因其切口较长,且伤口愈合较慢,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导致预后不佳[2-4]。近年来,随着骨科微创技术的发展,跗骨窦切口慢慢应用于跟骨骨折中的治疗,其切口较小,且恢复快,有很好的安全性,临床价值较高[5-6]。本文为了探讨两种不同的切口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2021 年2 月—2022 年8 月来福建省立医院南院治疗的60 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治疗的60 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分为两组,即A 组和M 组,每组30 例。A 组中男16 例,女14 例;年龄28~45 岁,平均(30.56±3.24)岁;因交通事故骨折的有15例,高处坠落导致的骨折有10 例,重物砸伤的骨折有5 例;根据骨折类型Sanders 分型的Ⅱ型的骨折有17 例,Ⅲ型的骨折有13 例。M 组中男15 例,女15例;年龄27~44 岁,平均(30.21±2.96)岁;因交通事故骨折的有16 例,高处坠落导致的骨折有10 例,重物砸伤的骨折有4 例;根据骨折类型Sanders 分型的Ⅱ型的骨折有18 例,Ⅲ型的骨折有12 例。两组患者以上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文研究的所有内容均符合医学伦理,且患者及其家属也同意本研究,并签署了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影像学结果临床确诊为跟骨骨折;患者既往无足部和跟骨手术史;患者的骨折类型是Sanders 分型Ⅱ~Ⅲ型;有明确的手术指征。

排除标准:病理性骨折者;合并严重的基础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无法正常交流者;后期无法随访者;其他类型的跟骨骨折者。

1.3 方法

A 组使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单足患者取侧卧位于手术台上,双足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足进行常规消毒,在患者外踝下1 cm 到第4 跖骨基底做一个长4~5 cm 的切口,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出腓骨肌腱,清除软组织的血块,然后置入一枚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采用牵引复位手法加压跟骨的内外侧壁,恢复正常的跟骨宽度,在C 形臂机下,观察其复位情况,如果患者的骨缺损很严重,无法恢复理想的高度,可以采用人工骨和自体骨。骨折复位良好后,放入锁定钢板进行跟骨内固定,最后将切口冲洗干净,将引流管放置,逐层地将切口缝合。

M 组使用跟骨外侧L 形切口内固定治疗: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单足患者取侧卧位于手术台上,双足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足进行常规消毒,取外踝L形切口,将皮肤全层皮瓣翻开,完全暴露出跟骨骨折部位,清晰显露出距下关节,在直视下将塌陷的关节面用骨膜剥离子顶起,使用合适的克氏钉将其临时固定,牵引复位手法加压跟骨的内外侧壁,恢复正常的跟骨宽度,放入锁定钢板进行跟骨内固定,最后将切口冲洗干净,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采用X 线测量其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③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神经损伤和伤口边缘坏死。④比较两组患者足功能改善情况,具体使用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患者术后6 个月的足功能改善情况。具体的评定标准[7]:评分共0~100 分,优的分值范围是≥90 分,良的分值范围是75~<90分,一般的分值范围是50~<75 分,差的分值范围是<50 分。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每组总例数×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及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时间对比

A 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短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下床时间对比()

?

2.2 两组患者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比较

术后,两组的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改善情况均优于术前,且A 组优于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对比[(),°]

表2 两组患者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对比[(),°]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

2.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2.4 两组患者的AOFAS 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对比

A 组AOFAS 踝-后足评分优良率高于M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AOFAS 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对比

3 讨论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其发生率很高,且大多数为闭合性骨折,患者表现为足跟严重肿胀,疼痛难忍,站立和行走困难,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8-10]。内固定方式,其治疗原则是有效恢复跟骨解剖形态,让关节面复位,使跟骨的宽度和高度有效恢复,使足部功能恢复正常[11-13]。但手术的不同切口入路也会直接影响跟骨骨折后期的恢复。传统的L 形切口入路常应用于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恢复足部功能,但该入路方式不能明显暴露关节面,且术中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大,术后存在较多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跗骨窦切口在临床中逐渐普及,该入路方式具有切口小、术中软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中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14-16]。

本研究结果表明A 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比M 组短(P<0.05),说明跗骨窦切口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中的损伤较小,可以快速恢复,尽早下床活动[17-18]。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可以作为跟骨骨折严重程度的标志,骨折后跟骨的Bohlers 角会相应缩小,甚至消失或反角,该角度能直观地到反映出关节面的塌陷程度,Gissans角可以反映出关节内骨折的严重程度,所以术后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可以反映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19]。本研究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均得到改善,但A 组改善比M 组显著(P<0.05),说明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和跟骨外侧L 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能够改善患者的Bohlers 和Gissans 角,但跗骨窦切口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的改善程度更优[20-21]。两组均只有少数的并发症发生,说明两种入路的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均较高,本文还研究了患者AOFAS 踝-后足评分,该评分可以直观地分析患者的足部功能,数据显示,A 组的AOFAS 踝-后足评分优良率(90.00%)高于M 组(66.77%)(P<0.05),与宋战锋等[16]的研究结果数据有一致性,其研究中,研究组使用的手术方法为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对照组用的手术方法为L形切口内固定,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6 个月的AOFAS 踝-后足优良率(93.02%)高于对照组(74.42%)(P<0.05),说明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更能有效恢复足部功能,使患者能快速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22]。

综上所述,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和跟骨外侧L 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均有一定疗效,但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好地改善Bohlers 角和Gissans 角及足部功能,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跗骨优良率出血量
跗骨窦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经跗骨窦小切口内固定微创术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传统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与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低场磁共振在诊断跗骨窦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