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弹性学分制下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调查研究

2023-09-16吴明崔穆峰菅博书袁燕

高教学刊 2023年26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吴明 崔穆峰 菅博书 袁燕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民族院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受经济、地域及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限制并未取得明显效果。该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弹性学分制现状、配套设施与管理情况、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及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研究民族院校在弹性学分制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找到民族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其他民族院校学分制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弹性学分制;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分制改革

中国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2096-000X(2023)26-0047-04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students,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not achieved obvious results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economy, region and the weak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student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flexible credit system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lexible credit system, supporting facilities and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nviron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Som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credit system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other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flexible credit system;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form in the credit system

彈性学分制是针对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现状提出的一种改革思路,是在现行本科学年制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及经济承受能力自主安排学业,可自由选择跨系、跨科或跨专业学习,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提前或推迟毕业,攻读一个或两个学位[1]。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而学习能力弱一些的或者有特殊原因的学生可以申请延期毕业[2]。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贯彻“全面培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出各级各类非常出色的创新创业人才[3]。与其他高校相比,民族院校在办学定位与水平、课程与学分制的设置、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出形形色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而非常有必要调查了解当前弹性学分制下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这对制定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及建议具有现实意义[4-5]。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在弹性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弹性学分制现状、配套设施与管理情况、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及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研究了云南民族大学在弹性学分制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找到民族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探索弹性学分制下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其他民族院校学分制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也为教育行政部门设计或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一  民族院校学分制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的是网络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对象是云南民族大学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这些学生经历过学校的多次选课,有些还经历过重修,对学分制改革比较了解,能真实地反映问卷中涉及的内容。问卷或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弹性学分制现状、配套设施与管理情况、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及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  民族院校弹性学分制管理现状

1  对弹性学分制的了解情况

根据云南民族大学学生对弹性学分制的了解情况来看,虽然有97.2%的学生知道“学分制”,但却只有28.6%的同学理解“弹性学分制”,85.8%的学生不认同“弹性、自由学习”的学分制管理模式。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虽然很了解学分制,但对于“弹性”的理解还不够,还是按照以往学年学分制的模式,被动接受学校或学院的安排。

2  课程设置及选课情况

据调查,85.3%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理论性太强,而且必修课的学分有点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选修其他课程;86.4%的学生觉得选修课数量太少,特别是实践技能类课程,不能满足自己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从选课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都是跟风,主要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来选课,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说明学生在选课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专业的指导。

3  师资情况

关于创新创业师资情况,只有18.7%的学生认为本专业课老師具有创新意识, 88.2%的学生认为很多老师缺少创业经验,说明大部分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相对不足、创业经历或经验比较欠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培养与投入。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有97.6%的同学认为实行导师制是有必要的,有63.7%的学生希望导师能够帮自己规划和指导今后的学生和生活。可见,大部分学生对安排导师制是很赞同的,期待导师能对自己的学业、思想和今后的人生给予规划和指导,避免大学期间的迷茫和走弯路。

(二)  民族院校弹性学分制配套设施与管理情况调查

1  学校教学物质资源情况

有75.8%的学生认为在选课时网络太卡,很多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很难选上。还有78.4%的学生认为热门课程选课的人数太多,听课质量不好。又有64.0%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教学物质资源很老旧,如计算机、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等更新慢,不能满足学习的需要。说明学校的课程和教师资源不是很充足,教学基础设施还应不断完善,以满足弹性学分制下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学分与学籍管理情况

据调查和访谈发现,87.3%的学生认为创业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不会因自己创业而申请“缓考”或“免听”,表示学校内的学业必须完成,当创业与学业冲突时,都是放弃创业;97.5%的同学不知道因自己创业没时间学习可以申请暂时休学,只要在规定的年限内学校会保留学籍;98.3%的同学表示没有因自己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如学校组织的各种社团、各级各类竞赛)而去换学分。由此可见,加强弹性学分制与创新创业的管理和宣传非常重要。

(三)  民族院校创新创业环境调查

云南民族大学鼓励各个学院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交流,各个专业可以结合本专业教学特点和特色申请开放实验室,或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教育基地,这方面主要体现在理科学院,有85.6%的理科学生表示学院拥有开放实验室并有较好的实习实训场所,文科学生则只有20.8%,说明还应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  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

根据云南民族大学调查和访谈发现,93.1%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对其就业能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只有少数同学认为没有帮助。但91.2%的学生对自己创业没有自信,表示所需的资金和创业能力不足,仅3.6%的学生表示已经或正在规划创业。

虽然除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外,创新创业还受创业机会、资金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结果,可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迫在眉睫,必须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  民族院校创新创业评价体系情况调查

因大部分民族院校不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高[6]。根据云南民族大学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只有26.9%的同学对自主创新创业感兴趣,9.8%的学生愿意尝试自主创业,98.2%的同学不知道创新创业如何来计算学分。说明学校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业,以缓解就业压力。

二  民族院校学分制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对弹性学分制认识不够全面,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弹性学分制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时间的伸缩性,是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仍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 实现学制的弹性化和目标化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特长和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特长选择自主创业[7]。

目前大部分民族院校实行的学分制仍停留在学年制的基础上, 可以说仍属于学年学分制,并没有彻底改革成弹性学分制,还停留在学校强制安排、学生被动接受的阶段,从而导致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非常少。因为对弹性学分制缺乏深刻认识,大部分民族院校没有实现学分制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很难以落实“自由、弹性和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8]。

(二)  教学资源不足,缺乏专业创新创业导师

弹性学分制主要体现在“弹性”上,学生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但现有的学年学分制开设的课程还是根据以前的培养方案,仍是以学期为单位,不同专业间跨度很大,专业性也很强,导致学生可选修的课程很少,只能以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为主,体现创新创业能力的选修课少之又少,教学资源明显不足[9]。

(三)  创新创业课程学分的认定困难

虽然很多民族院校都开设了很多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课程,如创新创业公选课、选修课、第三课堂等,但学分的互换和认定却很模糊,可能因为开展的创新创业种类多,导致学分认定起来比较繁杂,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从而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故不能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

三  民族院校学分制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一)  建立弹性学分制课程模式

在实施弹性学分制的过程中,选修课的设置是非常关键的,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及个性化发展。因此必修课的设置可以在教育部规定的必开课基础上,增加一些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如实践课、文化素养课等,而选修课的设置则要数量足、质量高,涉及面要广,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10]。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导师制

1  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建设

选派一些学习意愿比较强的创新创业老师去那些创新创业办得比较好的地方进行培训,此外,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创新创业专家来校开展系列讲座,以拓宽教师的视野和培养创新创业意识。鼓励教师到相關企事业单位访学、提升学历或挂职,并积极参与到各项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在实战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  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员

从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或科研院所选聘一些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教师或兼职导师,以提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3  推行导师制

推行一对一的导师制,有助于对学生因材施教和挖掘学生的潜力,避免学生在学习、选课或实践中的盲目性,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钻研、开拓创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  将弹性学分制引入课外活动,设定创新创业学分

1  将弹性学分制引入社团活动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参加学校或企业组织的、正规的各种社团活动,通过有计划的社团活动来开展理论教学和加强实践技能培训,给学生提供一个集学习与实践为一体的舞台,延伸和深化学校的第二课堂,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11]。

2  将弹性学分制引入各类竞赛

鼓励和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积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此外,根据竞赛成绩,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和学分,可以使学科竞赛转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  建立弹性的学分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

在课程教学方面,可以实行“缓考”或“免听”政策,还可以根据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理论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情况给予加分或互换成学分,以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在学制方面可以实行弹性学制,根据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具体情况,适当地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由四年制变为三年制或六年制等,只要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能修满相应的学分,就可以获得毕业资格,给创新创业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保障[12]。

(五)  完善学籍管理制度,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制度保障

1  完善休学管理制度,允许学生休学进行创新创业

实行宽松的休学制度,在适当的年限内保留学籍,鼓励学生边学习边创业,自主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允许学生休学进行创新创业。

2  完善学分转换制度,提供有利的创新创业制度条件

在兼顾公平和激励的原则下,对学分的积累、互换与认定制定出一个客观、合理、统一的折算方法,允许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利的制度条件。

(六)  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充分调动学校、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共同构建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位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协作企业或政府指派优秀技术人员到校内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践指导,制订和完善实习条例并加强管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七)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对于高校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可以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和撰写商业企划书,通过企划书来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可以通过争取企业相关基金或与企业合作,采用社会调查、专家评价、师生反馈和雇主反馈等途径,建立合理的、统一的创新创业培养评价体系,以推动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四  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统筹兼顾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育人工程,更是一项推进民族团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谐与繁荣的战略工程。在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民族院校在开展弹性学分制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未取得明显效果,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比其他高校的学生淡薄,再加上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都比较落后,工商业不发达,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13]。

民族院校担负着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充分调动企业、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培养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来鼓励和引导民族院校的大学生学会独立钻研、开拓创新并勇于创业,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本文根据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和特色,立足于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性、复杂性和难控性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文献法分析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在弹性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案例法从弹性学分制现状、配套设施与管理情况、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及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对云南民族大学在弹性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找出民族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探索民族院校在弹性学分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建立符合民族院校特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教育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学校与人才的共同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统一。

参考文献:

[1] 蔡爱萍,姜咏芳,周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2):140-142.

[2] 张云霞,蒋求名,郭艳.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高教学刊,2022(1):136-139.

[3] 刘晓婕,李香,王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山西青年,2020(7):71-73.

[4] 王玉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现状调查——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J].现代教育化,2019,6(59):28-30.

[5] 韩瑞平,付建军,陈立永.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5):154-155.

[6] 陈立永,杨逸隆,韩瑞平.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分析[J].亚太教育,2016(36):238-239.

[7] 马建梅,邱荣海.学分制体系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J].黑河学院学报,2016,7(5):67-68.

[8] 张彤.新时期高校实行學分制和弹性学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大众,2020(3):243-243.

[9] 张爱琴,卢佳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13-118.

[10] 戢小萍.江西师范大学学分制改革的调查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2.

[11] 萍徐.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J].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2020,3(2):164-166.

[12] 王冷.大数据下学分制改革对吉林省高职院校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J].现代教育论坛,2020,3(10):11-13.

[13] 李晓晖.学分制改革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5):167-16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的II型核糖体失活蛋白——蒜头果蛋白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32360226);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蒜头果蛋白A、B链的基因克隆”(202210691027);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弹性学分制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21055);云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高级生物化学》”(61);云南省科技厅项目“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支持计划”(202004BK090953);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生物信息学分析蒜头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1412);云南民族大学审核评估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研究——以民族高校为例”(2022JYJX-06);云南民族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委托项目“课程思政视阈下《无机及分析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22JYJXGGWT-36);云南民族大学优质课程培育项目“《生物制药工艺学》”(58);云南民族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团队”(07)

第一作者简介:吴明(1971-),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

*通信作者:袁燕(1975-),女,汉族,江西新余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物有机化学。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就业生态位理论的班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