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2016-10-17袁作彬杨永明李舟李强

科技视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实践体系民族院校创新能力

袁作彬 杨永明 李舟 李强

"

【摘 要】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办以来,我们在目标定位、教学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取舍、实践基地建设、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转型发展,并对本校及其它地方民族院校向应用型专业转型发展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族院校;实践体系;创新能力

0 引言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赖于专业性质及办学定位,而专业办学定位又受学校整体办学定位的制约。一套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需要数易其稿,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以臻完善。

湖北民族学院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院校,既是为鄂西地区输送人才、智力、技术的主要源泉,也是实现鄂西地区技术创新、文化提升、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既区别于985、211和部属高校,又区别于其他地区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科高校。

湖北民族学院始终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服务面向对象,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创办于2007年,于2008年开始招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起步晚、条件相对落后、师资力量欠缺。为推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设,我们先后到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襄樊文理学院等高校考察。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极力争取资金建设实验室、购置实验设备,改善实验条件。2010年,因实验实训条件改善,我们又制定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009-2011执行方案,其后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分班制定了2012及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现已开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转型培养方案的制定。

几年来,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多次修订,在对课程教学成果的追踪调查和初步评估后发现,经过几年来不懈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研究,已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等多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1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机电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多,各个环节在技能训练中起着不同的作用,相互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清各个环节的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行业要求,结合企业调研和就业岗位能力分析,形成规范的、以达成完整项目为原则的实践教学模块化教学体系。

1.1 培养机制与运行模式

以工程应用为主线,结合“智能检测与控制”和“现代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方向,构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控制和创新创业四个课程群,培养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五种能力,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机制。

采用“2+1+1”模式,前两年为通识教育阶段,第三年为专业教育阶段,第四年为专业综合能力提升阶段。根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内涵和市场需求,结合我校师资队伍,我校设置“智能检测与控制”和“现代设计与制造”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计算机技术拓展性课程与机电设计与制造职业技能拓展性课程两个模块,实行按专业方向与不同技能模块分流培养,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使学生在专业培养上获得个性发展。

1.2 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学习过程,对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1-2]。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逐步形成了以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与毕业实习为基础,集中与分散实践相结合、毕业设计等为重点的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实验、实习和实训,是基于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表1)。

表1 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类别

实训属应用型实践教学,各种实训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3]。实训基地以校内为主,适当结合校外实习基地。实训项目的确定,既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又深受学校办学条件制约。由于资金不足,教学设备投入短时间难以满足要求,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积多的漫长过程。其间,不少实训要多次重复开设,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极其繁重。2013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得中央财政项目支持,实验实训条件大为改善,现已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

实习是阶段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实践环节[4]。实习主要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实验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单开的实验课程以及理论课程带设的实验项目,是学生验证理论知识、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实验项目的确定,同样受培养目标及办学条件的双重制约。

2 保障机制建设

2.1 基础设施建设

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和物质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一个、校外实习基地近二十个,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必要的硬件环境。校内实训中心除完成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相关教学任务外,还承接电气工程、化学与环境等其它工科专业的工程训练任务;校外实习基地,每年可接纳 60-80 人的集中实习,已能满足教学需求。

2.2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都离不开熟悉生产领域、掌握过硬技术、懂得管理方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技能,要达到能为学生做既规范又熟练的演示操作的水平。解决的方法:一是,要对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及多下厂实习,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二是,通过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

实施“校企双导师制”。在实习基地企业中聘请一定数量的企业骨干工程师为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实习;鼓励学生结合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选择毕业设计课题,由学院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

3 成果与结论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面向全国近20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普通本科生400余人。毕业生在广州、深圳、江苏、湖北、四川等多个省市企业、科研机构、国家机关及高等院校从事有关的设计、管理、科研和教学等工作,近几年就业率约90%,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相关就业单位的肯定。

湖北民族学院所处的武陵山区,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近五年,该专业立足恩施、面向全国,先后培养本专业毕业生500余人,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本专业教师与电力行业和企业合作紧密,先后完成各类项目20余项,项目金额达到100余万元。

同时,本专业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余篇。本专业学生在全国3D大赛及创新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2012年获得省特等奖1项,省一等奖5项,省二等奖8项,省三等奖1项;2013年获得省特等奖2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7项,省三等奖2项;2014年获得省特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省二等奖1项;2015年获得省特等奖1项,省三等奖1项;2015年申报专利9项(发明4项,实用新型5项)。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保障措施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将继续在课程体系建设及课程教学中进行改革,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该专业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彦铎,王海晖,赵彤洲.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计算机教育,2012(18):12-16.

[2]周竞学,杨昌勇,李翕然.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体系建构与实践[J]. 中国行政管理,2012(6):118-121.

[3]郭利霞.建构高职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7(3):138-140.

[4]尹宁伟.中国一流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新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2, (5):82-88.

[责任编辑:杨玉洁]

4.1 坚持实践育人,通过高校思政实践将理论和实际结合,用行动引导信仰

为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强爱国主义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鲁南高校充分发掘本土红色资源,把高校思政理论与学习英雄人物、楷模事迹相结合,以沂蒙精神为重点,带领学生走进孟良崮、走进大青山,把政治理论知识带到战役纪念地、带到红嫂的家乡,同时,鼓励大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实践,通过身体力行的活动来落实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4.2 坚持主流信仰,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整合社会多元信仰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批判精神、创新态度和超越意识的等理论品质,支撑了当下国家发展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自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我们应当把马克思中国化的内涵继续深入,把符合国家利益的信仰拉进学生的寝室、课堂,让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焦点融化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在理论课堂上讨论,在交际活动中穿插,在日常行为中监督。教师当以时事引导学生信仰的树立,用辉煌成就说明观点,用即时事件解释内涵,用案例故事揭示真理,用身教行动引领示范。

4.3 坚持新媒体教育,积极利用新媒体手段丰富教育形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的渗透,使得它成为高校信仰教育不可或缺的平台与资源。高校应充分丰富信仰教育形式,将新媒体和信仰教育有效结合起来[4]:利用微信平台等移动客户端,将信仰教育的宣传主题及电子教材推送到学生生活的时时处处,实现“教育+生活”无缝对接;通过贴吧、论坛、博客等渠道,带动学生对社会热点、学校话题进行理性讨论,积极把政治、时事与生活、休闲结合起来,铺垫学生信仰的思想基础;利用微电影、随手拍、专题APP等,拓展信仰教育的影音空间与原创形式,强化高校信仰教育的效度。

【参考文献】

[1]梅萍,梁明明.大学生人生信仰状况的调查与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1(5):104-105.

[2]黄展.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及其心理过程探究[J].心理教育,2012(5):59-62.

[3]张果,李家富,孙楚航.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现状、原则及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88-91.

[4]肖晓哲,刘正球.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4(7):121-122.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民族院校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