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和第一口超深井

2023-09-07

文史春秋 2023年4期
关键词:武胜大会战钻井队

● 李 政

武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的主战场,钻探出新中国石油史上第一口超深井——7002 井,写进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唱响大江南北,唱出20 世纪70 年代在四川省广安县武胜钻探石油超深井的豪迈岁月……

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在川中武胜勘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各行各业发展迅速,石油资源告急,虽然克拉玛依等油田相继出油,产量仍达不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战备的需求。因此,找到储量丰富的油田迫在眉睫。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四川寄予厚望,期待这里能够大量出油,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就给四川石油工业下达“四川盆地是全国石油勘探的重点地区之一……要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发展任务。

1954 年,第五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提出,四川盆地应以石油勘探为主要目的,在勘探石油中,必须重视探明天然气储量。石油工业部编制第二个五年石油勘探规划时,就把川中作为重点勘探地区,决定抽调玉门等钻井队伍,加强勘探。1956 年春,石油工业部和地质部在北京召开石油勘探会和石油普查会,发出“向川中进军”的号令。随即,由石油工业部机关和玉门、克拉玛依、延长油矿等数十个单位汇成的千军万马呼啸入川,130 多个火车皮运着设备抵川,由于运输量大,运输车、军车、重型车和大吊车等两三百辆汽车日夜兼程奔走在成都、重庆通往南充的公路上,每天700 多公里抢运。当时各种机器、钻机从武胜县龙女寺一路摆满到板桥,到武胜参加会战的人员有8000 余人。苏联、罗马尼亚石油专家也来到龙女,政府为此在龙女修建专家楼。1957 年3 月,朱德到四川视察,来到位于武胜县金光乡板桥村的石油会战指挥部(龙女大队),亲笔题词:“加倍努力,探出石油!”11 月,在以龙女寺为中心的龙女寺油田东西长40 公里、南北宽12 公里至14 公里、闭合面积550 平方公里、闭合度190 米处开始钻探。

1958 年2 月27 日至28 日,邓小平在中南海居仁堂一连两天听取石油工业汇报。当时,四川的龙女寺、蓬莱镇,青海的柴达木、冷湖,新疆的克拉玛依,甘肃的玉门鸭儿峡已经显示良好的找油前景。

3 月10 日,龙女寺构造女2 井(以下简称“女2 井”)率先喷油,间隙放喷3 天,共喷出原油55.81 吨,成为川中历史上第一口喷油井。“四川不得了啊!石油都流到稻田里来啦!”消息一传出,全国上下欢欣鼓舞。《中国石油报》刊载《光荣岁月川中会战》一文如此描述:“这天,天气晴朗。武胜县龙女寺井场,正在田间劳动的村民们突然听见一声巨响,只见一条黑龙拔地腾空而起,黑色的油柱从井口狂喷而出,油柱比附近的柏树还要高,有20 多米。喷出的原油在储油池里根本装不下,连小溪里也满是黑色的油。”该文还说,几天之后,南充构造充3 井和蓬莱构造蓬1 井也相继喷出工业性原油。《人民日报》以《第二个克拉玛依》为题,报道了川中找到大油田的消息。

刚到任半月的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接到报告喜讯后,感到高兴和振奋,立即赶到四川,在喷油构造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3 月16 日晚,余秋里主持召开部党组会,研究四川石油勘探形势及今后的工作安排。会上通报了3 月10 日龙女寺2 号井喷油,日产60多吨;12 日南充3 号井喷油,日产300 多吨;16 日蓬莱1 号井喷油,日产100 多吨。这3口井分处3 个构造,相距40 公里至100 公里。1 个月后,全国石油工业现场会在南充召开,石油工业部决定开展川中夺油大会战,在南充、龙女寺、蓬莱3 个构造上确定20 口关键井(南充构造8 口,武胜龙女8 口,蓬莱4口),力争拿下3 个油田。毛泽东主席听到川中3 口油井出油的喜讯后,动情地说,四川大有希望。1958 年底,武胜又有3 号、12 号等7 个钻探井先后喷出原油或天然气。

位于武胜境内的女2 井从冒油起就开始采油,最高每日出油量达200 吨。由于当时不具备充足的采油条件,没有输油管线和囤油池,大量的原油流入附近农田、嘉陵江。为了避免大量原油流失,苏联专家建议封井;罗马尼亚专家认为,如果封井,可能会把地层胀裂,石油可能漏向其他地方。最终,石油大队还是按照苏联专家的建议封井。事实证明,罗马尼亚专家的判断是正确的,女2井封井后就再也没有出油,充3 井和蓬1 井也出现类似情况。

参加7002 井钻探会战的部分石油工人

在川中会战初期钻探的20 口关键井,完钻19 口,可是战绩平平,其中只有少数井产油,而且产量相差甚远:有些油井产量下降很快,有的油井产量平稳,关井后再开井就一滴油也不出了。1958 年7 月,专家们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武胜板桥。到1959 年3 月,钻井队在10 个构造共钻探87 口井,完钻76口,仅获得蓬莱、南充、龙女、营山、广安等7 个小油田,川中会战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川中会战结束,新疆、青海、玉门各局勘探队伍撤离川中,归还原建制。川中矿务局钻井队仍然留在武胜龙女油田开采石油,武胜龙女油田完钻油井32 口,获油气井17口,产油气井5 口,年产原油4000 多吨。尽管当时四川的采油情况不好,邓小平同志仍说:“四川有一吨石油也算有了石油工业了!”(陈道阔:《中国石油大会战》,八一出版社,1994)

通过川中石油大会战,石油部门加深了对四川复杂地质条件下钻井的认识,发现裂缝性储层的油藏,从而推动对四川钻油气层井相关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锻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石油队伍,积累了用大会战方式拿下大油田的经验和途径,给之后的大庆石油大会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

如今,建于1958 年的武胜板桥苏联、罗马尼亚专家楼还保存完好。该专家楼位于武胜金光乡板桥村11 组,占地面积310 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砖石结构平房,是一座典型的苏式风格的办公、住宅楼,2012 年被列入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021 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授予“中国石油工业文化遗产”称号。

中国第一口超深井——7002 井在武胜成功钻探

新中国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失败后,苏联打出钻井进深7000 米、号称世界第一的深井。为了落实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搞超深井”的重要指示,实现“超英、赶美、追苏联”的目标,同时也为了弄清楚第一次石油大会战失败的原因,中国决心靠自己的力量,钻出7001 米的超深井。钻探地点最初选址在四川江油,命名为7001 米井,但由于技术和地质等原因没有成功。

通过勘探,专家了解到四川盆地的地壳平均厚度为33 公里,而位于川东北的武胜县万善镇旗井村的地壳厚度仅为13 公里,更有利于开钻。1966 年,四川气田川中矿区7002钻井队来到旗井村,在原来7001 米目标的基础上增加1 米,命名为“7002 井”。7002 井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位于川中台坳下属的川中台拱中次一级构造龙女寺穹窿构造单元,占有川中台拱的北东部及台拱大部。其构造特点是由龙女寺环状构造、巴中—仪陇莲花状构造和中台山半环状构造所组成,其中以龙女寺环状构造规模最大,占有本构造面积的一半,跨渠县、南充、武胜、遂宁、安岳和铜梁等县,主要由十几个弧形和平缓褶皱组成,生成时代为燕山运动末期,卷入地层有侏罗系。这里是全川地壳厚度最薄的地方,大部不到40 公里,内江、大足一带不足37 公里,而旗井村的地壳厚度仅为13 公里,是四川地壳最薄点、壳下隆起最高点,非常有利于油井的开钻。中国第一深井7002井诞生在武胜,就成为顺理成章之举。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开钻前,万善镇聚集600 多名民工参与准备工作,还建成当时中国最大的井场。钻井队除了有来自部队的人员,还有直接从工作岗位调过来的泥浆、钻井、地质等工程师130 多名行业精英。地质技术员带领地质组跑了4 次野外,看了9 条剖面,跨过4 个专区,穿过9 个县市,采回岩石标本500 多块进行对比研究。

1971 年8 月,7002 井正式开钻,开钻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钻头。当时钻探的钻头是上海刚开始试生产的,一个钻头钻下几米就被磨平,随着井越钻越深,把钻头送下去也越来越难,来回要耗费10 多个小时。在离井架不远处建有两个大池子,是打井时用的泥浆池。泥浆又被称为打井的“循环液”,首先必须通过它把钻杆冷却,还要通过它将钻头钻的岩屑带上来。7002 井顺利通过坍塌、盐水、漏失、石膏等复杂地层,全面完成固井、取心、录井、电测等各项工作,为了给7002 井配置5 套泥浆,技术人员做了633 组实验。特别是井深进入5000 米后,地层温度达到180 摄氏度以上,而国内常用的6 种泥浆处理剂都只能抵抗170 摄氏度的高温。7002 钻井队技术人员吃住都在井场,满脑子都是防斜技术、治漏技术和解卡技术等,他们与西南石油学院和成都工业学院合作搞配方,做了1249个方案,成功研制出能抗200 摄氏度的高温处理剂,终使井壁牢固,井眼畅通。就是在这样艰苦恶劣的条件下,技术人员攻克数不清的难关,获取数据27 万个,油气显示发现78 处。

1976 年2 月27 日,当系着大红花的方钻杆进入所标尺度时,一个伟大的纪录诞生——6011 米。从此,世界在超深井的名册中,庄严地盖上了“中国印”。打进到6011米这个深度,相当于把这个井口到地下的所有沉积岩全部打穿。石油天然气主要储存在沉积岩当中,沉积岩裂隙的空隙比较大,正好利于油气的储存,而沉积岩下层的火成岩(岩浆岩)几乎没有空隙,不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再往下打没有任何意义。至此,6011 米深的7002 井,成为我国第一口超深井。《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四川日报》先后报道我国胜利打成第一口超深井——7002 井的消息。

当时,四川省不止一次为钻井队召开庆功会,全国各大油田的工作人员都来武胜学习,负责此次钻井工作的7002 钻井队被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石油化学工业部授予“勇攀高峰的深井钻井队”称号。7002 井钻探成功,创造了当时国内“三个第一”:第一口超深井、第一口采用美国边际负荷法设计套管柱的井、第一口成功利用静止高温高压凝结试验方法进行固井的井。

武胜火车站前矗立的7002 井的井架模型

7002 井是一个时代的丰碑,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标志着中国成为有能力独立完成超深井钻探的国家之一。7002 井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是四川最全、最完整地壳结构的反映,是研究地层和地震、找油和找气的参照井,故又称为“龙女基准井”。全国各地包括海洋开钻的井,都以此为参照。通过这口6011米深井,地矿部门不仅研究出四川有18 个层位可以开采天然气,每层位500 米至1000 米不等,还研究出四川除天然气,盐卤、黑卤、黄卤也较多。

如今,走到占地面积近4 万平方米的7002 井区,还能看到井体、附属机座、泥浆池、污水池、化验室、休息室和库房等。井体位于井场中心,口径1 米,上有铁质闸阀,高约3 米。机座散布在井体周围,用水泥浇筑而成,总面积800 多平方米。两口泥浆池位于井场东南,污水池位于井场西南,紧靠横穿井场的渡槽。职工休息室和库房位于井场西北,9 间房屋全部是砖瓦结构。化验室位于井场西面,距井体约200 米,砖瓦结构,一共有10 间。井体及其闸阀、机座、泥浆池、污水池等建筑物均保存完好,职工休息室、库房和化验室3 处砖瓦建筑由于长年失修,屋顶和墙体等出现一定的破损,但总体保存状况仍较好。

1998 年8 月,四川省为广安市制定旅游总体规划的专家组在武胜实地踏勘旅游资源时,组长陈茂勋被7002 井遗址所震惊,感慨这是中国人在世界上引以为傲的中国油气勘探第一超深井。武胜县在万善火车站前广场修建了一座7002 井的井架模型,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那段光辉的历史。2008 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将7002 井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建筑发现。2012 年,7002 井列入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武胜大会战钻井队
钻井队成本控制现状及主要途径探析
甘肃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百日大会战”
归侨钻井队一箭三雕
高三数学复习回归教材最重要
周武胜理事长走访中国发明协会
梧太公路建设大会战
每期一照
第一次完胜的大会战——湘西会战
嘉陵江武胜段冬季水鸟多样性调查
敬呈大庆1202英雄钻井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