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临床教学中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2023-09-01黄蓉李赛男何霞祁文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16期
关键词:产褥期产科实习生

黄蓉 李赛男 何霞 祁文瑾

2016 年10 月25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1]提出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五个方面的战略任务以及保障任务实施的政策措施。为响应国务院号召,医学院校纷纷开设医学健康教育课程,但健康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的认识愈加深刻,健康的生活理念愈加深入人心,医学生作为健康教育宣传的传播者、医疗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健康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2],医学院校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3]。在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于临床实践也尤为重要。文章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本科实习生、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住培学员)的产科健康教育进行研究,明确产科临床带教中医学生健康教育的现状,寻找产科健康教育在教学中需要加强改进之处,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学生健康理念及人文素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 年1—7 月,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轮转的66 名本科实习生及46 名研究生、住培学员作为研究对象。66 名本科实习生包括10 名男生、56 名女生,年龄20~22 岁,平均年龄(21.91±0.49)岁。46 名研究生、住培学员包括5 名男生、41 名女生,年龄23~26 岁,平均年龄(22.15±0.94)岁。所有对象在产科轮转之前均已经完成了《妇产科学》108 学时理论课,见习54 学时的学习。

1.2 方法

所有学生在产科轮转期间随机分配到各组由年资相近的临床医师负责带教。具体带教方式如下:(1)入科培训时统一进行出院健康宣教培训,学生在工作中对本组当日出院产妇分发产科健康教育宣传册及口头健康宣教;(2)参加每日例行查房,查房时带教老师通过讲解病种,穿插分享疾病健康宣教;(3)产科轮转期间均参加每2 周1 次教学查房,由相同年资的副高级职称者两人分别完成;(4)出科考核由带教老师进行产科健康教育知识提问及讲解。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法。问卷内容共包括11个条目,基于孕期饮食、运动及体质量增长了解情况、围产期精神心理、分娩环境及过程了解情况、孕期饮食及运动了解情况、产褥期护理及保健、产后便秘、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了解情况、对产科临床带教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建议等。其中6 个条目为单项选择,4 个条目为多项选择,1 个条目为开放式填空题目。

调查问卷使用问卷星平台创建并通过审核,采用扫描二维码线上匿名填写、微信群组线上匿名填写2 种方式发放,问卷中设置引导语进行填写指导,问卷填写时间为2021 年7 月10—24 日。填写完整并成功提交的问卷视为可用于数据分析的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2 份,回收问卷112 份,有效问卷112 份,有效问卷率100%。

2.2 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孕期健康教育比较

从表1 结果中可知:在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的危害、孕期运动的了解情况及分娩环境、分娩过程了解情况三个方面比较,研究生、住培学员的健康教育认知显著高于本科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在孕产妇孕期饮食了解情况、孕期体质量增长的了解情况及孕期及分娩知识的了解方式三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孕期健康教育比较[名(%)]

2.3 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产褥期健康教育比较

从表2 结果中可知:产后饮食的了解情况及产后便秘、尿潴留、尿失禁等并发症了解情况两个方面比较,研究生、住培学员的健康教育认知显著高于本科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在产后护理及保健的了解情况及产后运动的了解情况两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产褥期健康教育比较

2.5 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对产科临床带教工作中健康教育的建议

本科实习生建议多数集中于在产科实习期间开展产科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增加床旁宣教培养、开展自媒体教学科普等方面;研究生、住培学员的建议主要是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宣讲(动画、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在查房和病例讨论中渗透备孕、孕期及产褥期健康教育等。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方法,减少或降低健康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及提高人民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的目标[4]。2020 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5],比2019 年提升3.98%,取得如此成就与近年不断深化强调健康教育理念密切相关。为实现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2030 年全民健康素养达到30%的目标[1],医学院校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仍需重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及增强其未来从事健康教育与传播的能力,真正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健康促进者、教育者[6]。李本燕等[7]通过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情况发现,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西部农村地区健康生活方式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偏低。云南处于中国西南部,山区地势偏僻、民族文化差异大、农村人口占比居多,居民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均是云南地区普及健康教育的巨大障碍。作为云南省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承担着云南省近1/3 的本科生、研究生及住培学员的临床教学工作。因此在临床教学中普及产科健康教育可以更大程度地将理论教育运用于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健康理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产科健康教育的传播者、教育者,不断提高医学生的健康教育传播能力,为更好地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奠定坚实基础。

妊娠期是健康育龄女性必经的一个重要时期[8]。产科健康教育涉及育龄妇女孕前备孕、孕期生理变化、孕期饮食运动保健、分娩期分娩方式选择利弊、正常分娩过程、产褥期生理变化、产褥期饮食运动保健等多个方面[9]。本研究中研究生、住培学员在孕期运动及体质量管理、分娩过程、产后饮食及产后便秘、尿潴留、尿失禁等健康认知情况显著高于本科实习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孕产妇孕期饮食了解情况、孕期体质量增长的了解情况及孕期及分娩知识、产后护理及保健的了解情况及产后运动等方面,两类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发现,普通本科实习生在产科轮转时间约2~4 周,且实习过程多数集中在住院部,孕期运动及体质量管理宣教多数是在产科门诊产检及保健过程中体现。本科实习在较短时间内仅能大致了解产科基本临床工作,教学活动主要集中学习产科特殊合并症及并发症,而分娩过程涉及骨盆解剖和分娩机制等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缺少长期临床实践,因此很难完全理解和掌握。根据本研究结果中两类学生的对比,为后续本科生产科实习工作更好进行奠定基础,可以通过调查反馈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酌情增加正常分娩、异常分娩、孕期体质量管理、产褥期保健等知识的讲授,调整本科实习产科轮转安排,增设产科门诊实习,延长产科住院部实习时间等措施,让本科生在短暂的产科实习期间充分了解更多的产科健康知识,逐步缩小本科实习生与研究生、住培学员的差距。

研究生及住培学员是在医学本科生在实习结束后,通过结合自身医学兴趣、择业需求等选择具体专科进行的进一步临床专科继续教育。按照《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妇产科手册)》要求产科轮转安排为产科门诊3 个月、产科住院部11 个月、产科临产室2 个月,以期通过以上轮转研究生及住培学员可以对产科门诊、住院部及临产室的产科专业知识及手术操作规范均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本研究发现对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正常生理变化、特殊合并症及并发症都有全方位认知,但仍有少部分研究生及住培学员对孕期及产褥期健康教育并未做到充分掌握,对部分知识存在含糊不清。这也反映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苏芳文[10]对云南省某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云南地区研究生及住培学员整体培养质量良好,但培训过程仍存在管理不规范、带教老师积极性欠佳,带教过程不够规范、考核标准单一等问题。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将健全细化考核评估体系,实行多阶段、多系统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重视医德医风及产科健康教育的考核,不断把产科健康教育融入临床工作中,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员积极性。

此外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产科工作量大,医护带教精力有限[10];产科宣教内容琐碎;健康教育形式单一、主要以口头宣教为主,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和掌握等。针对上述挑战及本次调查结果,在临床教学中还需不断加强改进,在本次问卷开放式题目中,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开设产科健康教育讲座及知识竞赛等,比赛结果关联产科实习考核,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学生提出在查房和病例讨论中渗透备孕、孕期及产褥期健康教育,让学生系统、全方位地学习女性妊娠健康知识。此外教研室也将尝试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医学模拟教学的双轨教学模式[12]、常规带教+Kolb 体验式教学[13]、模拟情景教学+临床操作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rocedural skills,DOPS)[14]等多种临床教学模式,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趋势下,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多的学生们建议开展自媒体教学科普,构建网络宣教平台、运用自媒体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宣讲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健康教育,有更多的机会分享信息,较传统宣教方式的效果更佳,为产科健康教育的临床教学开拓新路径[15-16]。

综上所述,研究生、住培学员的健康教育认知高于本科实习生,产科健康教育认知程度与科室轮转时长息息相关。临床教学中实施多种临床教学模式、开展产科健康教育讲座、运用自媒体多种形式教学宣讲、查房和病例讨论中渗透备孕、孕期及产褥期健康教育等方法综合提高医学生产科健康认知。

猜你喜欢

产褥期产科实习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产褥期湿疹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