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研究

2023-08-25张跃荆瑞冬计德丽

系统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肝素神经功能血栓

张跃,荆瑞冬,计德丽

赤峰市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赤峰 024000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生率高和起病突然的特点,患者会出现头痛、耳鸣以及眩晕等症状。糖尿病、高血压病以及吸烟等不仅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也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息息相关。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会对患者细胞内皮功能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高血压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机械性损伤,促进自由基产生,导致白细胞粘附提高;吸烟则能够造成血小板聚集性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1-2]。故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常见,会导致治疗难度提高,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保障,故应注重高效可行治疗方案的探究。本研究旨在分析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价值,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赤峰市医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4例参与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42例。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0~74岁,平均(58.21±3.1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0 h,平均(9.64±2.09)h;体质量46~91 kg,平均(67.64±4.18)kg。参考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1~75岁,平均(58.17±3.2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22 h,平均(9.72±2.05)h;体质量45~92 kg,平均(67.58±4.22)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符合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3];患者为首次发病,且发病时间在48 h内;患者认知正常且意识清醒;患者知情并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存在出血性疾病或者是出血倾向;患者对本次研究用药存在过敏情况;患者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中途退出。

1.3 方法

参考组:实施常规治疗,引导患者卧床休息,并实施下肢制动,将患者抬高30°~45°,再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药物选取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113013,规格:100 mg/片),口服用药,剂量控制为1次/d,100 mg/次;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5079,规格:500 mL/瓶),含低分子右旋糖酐6.0%,总氨基酸2.72%。用药方法选取静脉滴注,1次/d,500 mL/次;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14020264,规格:2 mL/支),根据患者情况将用药方法和剂量确定下来。除此之外,加强患者病情监测,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对症治疗。治疗周期为10 d。

研究组:按照参考组实施常规治疗,再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药物选取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10300,规格:1 mL∶5 000 IU),用药方法即皮下注射,每12 h用药1次,剂量即85 IU/kg,连续治疗10 d。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主要根据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以及血管再通情况等加以判断,倘若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降低≥90%,且静脉管腔血流通畅,对远端肢体加以挤压的过程中可见血流信号增强等特点,则符合基本治愈的判断标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分值下降46%~<90%,静脉管腔血流束增宽并且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血栓横截面积在管腔横截面积占比降低3~4倍,则可以判断为显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46%,静脉管腔血流束增宽且血流速度有所提升,血栓横截面积占比降低1.5~3倍,则为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范围<18%或者是存在上升情况,或(和)管腔血流束以及血流速无变化甚至变差,血栓横截面积占比下降不足1.5倍或是有所上升,则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基本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凝血指标主要对患者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platelet prothrombin time, 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进行检测和记录。

神经功能的判断依据选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其评分范围即0~42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神经功能越差。

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 BI)加以判断,分值范围即0~100分,其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优。

血液流变学指标主要有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

不良反应对治疗环节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以及皮下出血)加以记录。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参考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指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2)参考组(n=42)t值P值PLT(×109/L)治疗前201.45±46.91 202.46±47.58 0.098 0.922治疗后270.33±59.64 236.98±60.31 2.548 0.013 PT(s)治疗前10.05±1.23 10.11±1.18 0.228 0.820治疗后12.81±1.57 11.26±1.60 4.481<0.001 APTT(s)治疗前30.75±4.76 30.81±4.81 0.057 0.954治疗后37.94±5.11 33.47±5.05 4.032<0.001

2.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42)参考组(n=42)t值P值治疗前24.75±1.77 24.70±1.68 0.133 0.895治疗后1周15.05±1.55 19.36±1.61 12.498<0.001治疗后2周7.05±1.02 11.49±1.09 19.275<0.001

2.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参考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n=42)参考组(n=42)t值P值治疗前41.25±5.77 40.97±5.68 0.224 0.823治疗后1周55.33±5.90 50.02±5.88 4.131<0.001治疗后2周78.45±7.20 72.26±7.13 3.959<0.001

2.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表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组别研究组(n=42)参考组(n=42)t值P值全血高切黏度治疗前5.36±1.39 5.42±1.29 0.205 0.838治疗后3.49±0.69 4.28±0.73 5.097<0.001全血低切黏度治疗前11.45±1.65 11.51±1.71 0.164 0.870治疗后8.41±1.17 9.85±1.24 5.474<0.001血浆黏度治疗前2.26±0.51 2.29±0.48 0.278 0.782治疗后1.22±0.36 1.79±0.35 7.357<0.001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38%(1/42),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参考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以及皮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14%(3/42)、7.14%(3/42)、4.76%(2/42)。研究组和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8%(1/42)、19.05%(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P=0.034)。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为血管、血液以及血液动力学异常导致的大脑动脉狭窄以及堵塞。由于急性脑梗死病因特点,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较高,增加了患者痛苦,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后效果的优化[4-5]。对于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不但应注重溶栓、抗血小板治疗,还应提高对抗凝治疗的重视度,进而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提高血栓控制效果,促进侧支循环恢复,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症状[6-7]。

在临床治疗中,抗凝药物有着日益广泛的应用范围,如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钙即在普通肝素中提取的小分子量片段,其存在半衰期长、结构简单等的特点[8]。低分子肝素钙具备良好的生物利用率以及较强的抗Xa活性,对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可以发挥出激发作用,对于纤溶可以发挥出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不会对血小板功能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对于胃肠道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有利于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具备安全性高的特点[9-10]。

研究证明,研究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凝血指标、神经功能等均优于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究其原因,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有利于全面提高临床有效性,不但能够有效缓解脑梗死症状,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的改善也有着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该治疗方案在凝血指标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优化方面,也具备良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还能够有效降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以及血浆黏度。与此同时,该治疗方案通过提升整体疗效,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为预后效果的改善奠定良好基础[11-12]。除此之外,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也具备鲜明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以及皮下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整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13]。

何爱慧[14]在相关研究得出,低分子肝素钙组总有效率为97.50%,常规治疗组为82.50%,低分子肝素钙组较为良好(P<0.05);在治疗后低分子肝素钙组治疗后凝血功能、神经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严金龙[15]在相关研究得出,低分子肝素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常规治疗组为17.50%,常规治疗组较高(P<0.05)。与本次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参考组的80.95%(P<0.05),说明低分子肝素钙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可以提高临床有效性,改善凝血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猜你喜欢

肝素神经功能血栓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肝素联合盐酸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