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预防混合痔腰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2023-08-24贺宏智谢力史李飞胡华铂姚雪芹邱晗晗汪霄李巧梅韩飞

贵州医药 2023年8期
关键词:止吐药关穴恶心

贺宏智 谢力 史李飞 胡华铂 姚雪芹 邱晗晗 汪霄 李巧梅 韩飞

(安康市中医医院麻醉科,陕西 安康 725000)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麻醉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普通外科人群发生PONV的风险约为30%,而在高危患者群体或高危外科手术中,PONV的风险可高达 80%[1-2]。目前西医主要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来预防PONV,但效果平平,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无法从中获益。临床试验和综述表明,刺激内关穴可有效降低PONV风险和止吐需求。为此,本研究探讨了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预防混合痔腰麻PONV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120例混合痔腰麻患者,纳入标准:(1)ASA分级Ⅰ~Ⅲ级;(2)年龄18~70岁;(3)拟择期行腰麻下混合痔手术;(4)术中麻醉平面控制在T10平面;(5)无认知、交流及精神障碍;(6)近3个月内未参与其它临床研究;(7)能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肠道手术史;(2)有眩晕史;(3)体内有置入电生理装置;(4)实验穴位皮肤损伤、感染;(5)皮肤过敏;(6)怀孕哺乳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36.52±7.17)岁;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6~69岁,平均年龄(38.22±9.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腰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以L3—4椎间隙为穿刺点,使用25 G腰穿针在超声引导下刺入蛛网膜下腔,回抽出脑脊液表示穿刺成功,之后注入重比重混合液2.5 mL(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931)2 mL+10%葡萄糖1 mL),硬膜外腔置入硬膜外导管端头。对照组术毕镇痛药液中加入托烷司琼注射液(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601)5 mg预防呕吐。实验组予以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仪器为华佗牌SDZ-V电子针刺仪,取内关穴,连接电极,2 Hz疏密波,电流强度5~20 mA,以患者可耐受为宜,定时30 min,术中术后各1次,术毕进行术后镇痛,镇痛药液同对照组,不加托烷司琼。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估患者的恶心程度,分数范围0~10分,0分为无恶心,10分为最恶心,分数越大恶心程度越严重。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PONV发生次数及止吐药物使用情况。止吐药物使用指征:VAS评分>6分且至少持续15 min,或15 min内发生2次呕吐。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不良反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 两组术毕、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PONV次数、止吐药物使用率比较 两组PONV次数、止吐药物使用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止吐药物使用率比较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均平稳,实验组出现头晕1例(1.67%),腹胀1例(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出现头晕3例(5.00%),腹胀7例(1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在中医看来,PONV的发生与患者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有关[4-7]。《诸病源候论·呕吐候》云:“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胃受邪,气逆则呕”。因此,中医防治PONV的原则以和胃降逆为主。目前多种中医适宜技术被用于PONV的防治,其中针灸被大量研究报道。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是一种新的针灸方式,比传统针灸更加简便,且刺激可持续,近些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荟萃分析显示,针灸疗法对PONV的预防优于安慰剂和常规护理[8]。针灸防治PONV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具有以下机制[9-10]:(1)激活肾上腺素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调节5-HT3传递;(2)增加后β-内啡肽的释放,通过μ受体达到镇吐作用;(3)抑制迷走神经,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

本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ONV发生次数和止吐药物的使用无明显差异,可见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内关穴能够对混合痔腰麻患者的PONV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疗效与西药相当。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明代徐风《针灸大全》指出该穴可调整三焦,调节胃肠功能,擅理气降逆。三焦为阳气之父,心包为阴血之母,因而内关可沟通表里两经,统调全身气血,同时内关还通于阴维脉,善治胃腑病症,常为现代医家用以防治恶心呕吐的首选穴位。两组的PONV发生情况相似,但实验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提示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在促进术后排气时间方面较西药有优势,其中的原因可能为,针灸内关穴具有“双向调节”效应,可循经联络脏腑,调节胃肠功能,使胃气下降,从而使胃肠功能更快恢复,排气时间自然缩短,避免腹胀。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不会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产生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皮经络穴位电刺激内关穴可预防PONV,安全有效。未来有必要在内关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对预防PONV的其它有效穴位以及其中的机理,以使更多的手术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止吐药关穴恶心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题出的太恶心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对595例肿瘤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使用不同止吐药的情况分析
盐酸托烷司琼合成工艺
穴位贴敷配合止吐药防治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疗效观察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