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段小学生学会倾听的心理课程设计

2023-08-24王娟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同伴交往人际沟通

摘要:在心理课堂上,心理教师通过心理小剧场《顽皮熊的苦恼》创设问题情境,引发中学段小学生对于“倾听”重要性的思考,再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行为训练、情景模拟练习等形式,结合实际来觉察自我,最终学会耐心倾听不打断,从而改善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

关键词:学会倾听;同伴交往;人际沟通

倾听是人际交往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动积极地倾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在倾听时常常会出现不专注、插嘴、不回应等问题,心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生在倾听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出不同形式的体验活动,进行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与他人友好交往。

一、中学段小学生倾听问题的表现

中学段小学生的自制力及认知的发展有限,主要表现为:一是自我约束力不强,无法在交往场合中很好地调控自己的语言行为;二是自我表现欲极强,没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常常导致伙伴之间发生矛盾,有时还会因此扰乱课堂教学秩序。通过观察和访谈,心理教师发现中学段小学生不合时宜的倾听行为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冲动表达

很多中学段小学生在倾听时随意插嘴,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由于学生大脑的前额叶皮质发育处在初始阶段,其说话做事大多由着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不会在交流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不能耐心地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当然也意识不到打断别人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

(二)缺乏倾听技巧

一方面,在农村乡镇小学,留守儿童较多,他们一般是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长辈普遍关心学生吃饱穿暖的问题,缺乏对学生进行社交技巧的相关引导。有时长辈之间交流,甚至会被学生插嘴的一些言语逗笑,对学生进行一番“夸奖”,于是学生就会误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平时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讲状态以及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对学生进行关于人际交往中倾听技巧的专项训练。

(三)过于寻求关注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处的渴望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小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发展,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去探索周围世界,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喜欢参与其中,渴望别人能够关注自己、认同自己。课堂上,教师刚开始阐述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抢着喊出答案;其他同学正在回答问题时,有的学生也会随意插上一句“我来补充”。学生如此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其实是试图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还有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表达的内容提出不恰当的质疑,以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学生不分时机的插嘴行为打断了他人思路、扰乱了课堂秩序,常常引起教师和同学的不满情绪。

二、“耐心倾听不打断”一课的教学设计

我们对如何开展小学阶段倾听行为的养成教育进行了探索,对低、中、高各学段分别设计了相应的主题与教学目标。其中,根据中学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任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一节“耐心倾听不打断”心理健康主题课。

(一)教学目标

中学段小学生喜欢形象的、生动有趣的活动,为此,心理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积极、高效的参与中形成“倾听很重要”的表象,学会耐心倾听他人讲话的方法,体验到耐心倾听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进而在与人谦让和友善的交往中感受友情的力量。

本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有4个:一是感受轻易打断别人说话对人对己造成的不良影响。目的是引导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感受,体会到插嘴打斷他人讲话会让人不舒服。二是在活动中感受不着急反驳和打断别人讲话的好处。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只有耐心倾听才能把内容听完整、听明白,同时这一做法也尊重了他人。三是学会克制自己想要打断别人讲话的冲动。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行为训练,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插嘴行为。四是学会耐心倾听的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耐心倾听的方法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服务,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共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热身活动—主题活动—自主探究—迁移运用—总结内化。

1.热身活动

针对本课的热身活动,心理教师设计了倾听训练的小游戏“传话筒”。学生每5人一组,每组的第一个学生来抽一张纸条,记住纸条上的话,接着把纸条上的话传给第二个学生,一个一个地传下去,最先传完且回答与纸条上的话完全一致的小组获胜。传话要求每人只能说一遍,否则即挑战失败。热身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说的学生要准确清楚,听的学生要全神贯注,这个游戏为主题“倾听”的呈现作好了铺垫。

2.主题活动

首先,课前排演感受主题。在“耐心倾听不打断”一课开始的问题呈现部分,心理教师采用了心理小剧场《顽皮熊的苦恼》来展示。心理教师课前通过观察与访谈,把最近学生身边发生的,甚至是亲身经历的插嘴打断别人讲话的情景,以小品表演的方式编成小剧本,让学生自由组织排演,提示他们可以借助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表演出来。心理剧生动有趣,代入感强,对于课程主题起到了较好的渗透和铺垫作用。

其次,精心组织呈现材料。为了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心理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一组学生排演心理剧《顽皮熊的苦恼》。在角色人选上,心理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选择了平时在班级中爱插嘴的一名学生小A来扮演剧中的“顽皮熊”这一角色。心理教师有意地让小A参与排练与表演,使其设身处地体验这一角色,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同时也引发小A个人行为的改变。在小学倾听教学中,呈现问题环节如何最大发挥材料的作用是心理教师在设计时需要推敲的。以下是心理教师组织的一场心理剧。

跳跳兔:闪电狗,咱们来做游戏吧。

闪电狗:好呀,玩什么呢?也不知道顽皮熊跑到哪儿去了。

顽皮熊:(冲上场)嗨,你们两个玩什么呢?也不喊我!

闪电狗:(拉住顽皮熊)就等你了,来,咱们一起玩。

跳跳兔:咱们玩捉迷藏啊?我最近——

顽皮熊:(摇头,摆手)没意思,不玩这个。

跳跳兔:听我说,我最近发明了一个新玩法,我们先——

顽皮熊:快说快说,怎么玩?

跳跳兔:我们先来石头剪刀布,输的人站在这里闭上眼睛,开始数10个数,其他人快藏起来——

顽皮熊:这是新玩法?和以前一样啊?

跳跳兔:(气呼呼的)顽皮熊,你为什么一直打断我,就不能耐心听我说完吗?讨厌!(拉住闪电狗)走,不和他玩!(转身往下走)

猪小迪:(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嘿,玩什么呢?算我一个。

跳跳兔:你来得正好,咱们一起玩捉迷藏。我最近发明了一种新玩法。(一手拉住闪电狗,一手拽着猪小迪)咱们走,就不带顽皮熊玩!

顽皮熊:(一个人呆呆地站着,疑惑不解地自言自语)怎么就不带我玩呢?

3.自主探究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内容之一,心理教师在倾听教学中融入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在倾听教学活动中,心理教师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烦恼以及成长的需求编入故事之中,让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自我领悟。学生通过自己或身边同学的故事,体验、思考、建构、反省、领悟,从而学会倾听,能够听懂别人的故事。教育活动中的故事要求学生说完整话,既有时间、地点、人物,也有开始、过程、结尾,这样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让学生讲述生活中自己正在讲话被别人插嘴打断的故事,或者是自己打断别人说话的故事。学生先在小组内分享,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分享。本节课学生分享的故事多种多样,有的学生讲述上课回答问题时被其他人打断,心里很不舒服;有的学生讲述在家里和妈妈讨论买年货的事,被爸爸插嘴打断,心里很生气,觉得爸爸不尊重自己;还有的学生讲述在和朋友日常交往的过程中,别人打断自己的故事,心里很郁闷;等等。

其次,教师让学生讨论分享不良倾听对交往的不利影响。故事分享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在这节课中,“小讨论”的内容是轻易插嘴打断别人讲话有哪些不良影响。学生先在小组内分享,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分享。学生从他人和自己两个角度分享感受:轻易插嘴打断别人讲话是不礼貌的行为,会让正在讲话的人很生气;而且轻易插嘴,别人讲的内容自己也可能没听清楚、没听完整。这样,学生站在双方的立场上去体验、思考,为增进彼此理解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对不能认真倾听别人讲话的现象进行讨论,深刻感受不良倾听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痛苦,意识到只有耐心倾听才能够在情感交流与思维碰撞中产生良好的交往体验,从而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最后,教师让学生讨论分享不打断别人说话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集合全体组员的智慧,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进行全班分享。学生总结的解决插嘴行为的小妙招有:先耐心听完,再补充或者纠正;有问题先举手示意;先找别的事情做;忍一忍,守规则;等等。本节课运用头脑风暴法组织讨论,营造自由愉快、轻松开放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并以此相互启发、相互激励,既能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又能训练他们耐心倾听的能力。

在以上三个环节的探究过程中,心理教师用专注倾听的行为影响学生,面带微笑,点头赞许,听完后用少量的语言点评,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倾听和交流。因此,针对小学生的倾听教学,心理教师切忌参与过多。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只是关注不良或者良好的倾听现象,提醒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耐心倾听会造成的不良后果,而耐心倾听会带来的良好效果。当教师提醒学生时,学生马上就会在课堂上尝试控制自己不良的倾听行为,现场感受到良好倾听带来和谐人际关系的愉悦感。

4.迁移运用

在这一环节中,心理教师引导学生把在自主探究环节中所获得的观点、方法和行为方式与自身相联系,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行为训练、情景模拟练习等形式,结合实际来觉察自我。例如,本节课中心理教师出示了一个贴近真实的问题情境:

星期天,表姐小田来文文家做客。妈妈和表姐正聊着文文新学期学校里发生的事,文文连忙说:“我才不想到这么远的地方读书呢。”“还好,几个室友都非常友好,大家……”妈妈的话还没说完,文文又大叫:“表姐,快看,动画片开始了。”妈妈说道:“文文,别人说话的时候你随便打断是不礼貌的行为。你先自己看,我和你表姐聊一会儿。”文文嘟着嘴點点头。

小组内学生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分享。心理教师引导让学生尝试运用本节课学会的控制方法,练习控制自己的不良倾听行为。

5.总结内化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感悟和认知,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心理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课内容,分享本课的感受和收获;第二,心理教师归纳、提炼,对本课的重点、学生应该明晰和掌握的观点、方法等作进一步的强调;第三,心理教师以名言警句、儿歌童谣、歌曲齐唱或冥想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正强化理论认为:愉悦的刺激会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本节课的评价采用“摘星星”的方式,即优秀者奖励3颗星,良好者奖励2颗星,需要努力者奖励1颗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觉察,强化学生耐心倾听的行为,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好习惯。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为了了解“耐心倾听不打断”这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课的实施效果,心理教师于课程结束的两个星期后访谈了授课班级的学科教师和学生。调查发现,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插嘴打断别人讲话的行为减少了。学生不仅知道了插嘴是不礼貌的行为,耐心倾听别人讲话很重要,还学会了用举手示意的方法控制自己插嘴的冲动。在开展倾听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也产生了如下的思考:

第一,倾听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学生的讨论分享是最好的技巧训练,心理教师不必生硬地讲解倾听的技巧,只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提问,引导其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

第二,倾听教学的设计要“瞻前顾后”,既要做好课前的渗透,又要做好课后的延伸。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准备与主题相关素材的任务,让学生初步感知主题;课堂进行主题呈现和问题解决,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课后进行倾听活动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不仅能强化课堂教学,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

第三,部分中学段小学生的倾听时不积极回应,其主要原因是进入青春期,学生羞于表达。另外,一些家长的说话方式不当,导致亲子沟通过程中孩子消极回应。如何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将家长请进课堂与孩子一起体验倾听与积极回应,也是心理教师需要探索的一个目标。

学会倾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对学生适时加以引导,不断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拥有与他人友好交往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崔晓庆,玄忠文.初中生自律能力培养的心理课程设计:以“增强自律”主题课为例[J].辽宁教育,2023(8).

[2]张岩杰.提高中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心理课程教学设计[J].辽宁教育,2023(2).

(责任编辑:赵昆伦)

作者简介:王娟,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教师。

猜你喜欢

同伴交往人际沟通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初中生同伴交往归因研究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礼貌教育促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实践
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研究
角色游戏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现状研究
浅析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