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2023-08-21董昌武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阴虚阳肝火家族史

许 晴,宋 敏,姜 楠,董 梅,董昌武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首要病因和重要的危险因素[1]。2012-2015年,中国18岁及以上年龄的高血圧病患者约有2.45亿,2017年中国有254万人死于收缩压升高[2]。EH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对EH的防治仍是中国慢性病防控的重要任务。然而,EH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涉及遗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严重影响防治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从高血压病的发病过程来看,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都具有重要影响[3]。

中医并无EH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病位、预后转归情况,可将其纳入“眩晕”“头痛”“头风”“肝风”等病证范畴[4]。其病因大致可以总结为风、火、痰、瘀、虚,病位责之肝脾,与心肾密切相关。证候作为机体对致病因素做出反应后所处的一种病理状态,既与致病因素的性质、强弱有关,更与患者个体的体质因素有关[5]。中医学认为,EH之所以出现不同的证候表现,可能是与先天禀赋的不同以及后天气候环境、饮食劳倦以及情志失调等因素的变化具有相关性[6],中医和西医对高血压病的病因学认识相似。现代研究[7]表明,在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不能只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对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应多加注意,从而更好地防治高血压病。《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5]指出,居民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减轻体质量、增加身体活动、戒烟限酒等行为能够有效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因而本研究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将EH患者中医证型分为4种,以证候作为病位和病机分析的依据,旨在探讨EH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以期为高血压病的辨证论治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9]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共分为肝火亢盛证、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阴阳两虚证4型。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周岁,性别不限;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证型至少由两名主治医师确认。

1.3 排除标准 ①年龄<18周岁;②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和恶性高血压者;③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④有酗酒、滥用药物或精神疾病史者;⑤因残疾或其他原因不易随访和不合作者。

1.4 一般资料 290例来源于2022年1月至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133例,女157例,男女比例为0.847。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将EH患者中医证型分为4型,其中肝火亢盛型40例,平均年龄(56.13±13.23)岁;阴虚阳亢型68例,平均年龄(64.85±12.95)岁;痰湿壅盛型162例,平均年龄(66.10±10.90)岁;阴阳两虚型20例,平均年龄(80.35±7.64)岁。本研究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查编号为2022-zj-02。

2 方法

2.1 资料收集 设计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标准的EH患者证候一般资料。①一般情况:姓名、性别、血压、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②高血压病史;③既往病史;④家族史;⑤生活习惯:饮食偏嗜[高盐、饮酒(每天饮酒超过40 g,且持续1年以上)、吸烟(每天吸烟1支以上且连续吸烟1年)];⑥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辨证结果。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理论频数<5时采用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多元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H中医证型的危险因素。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EH中医证型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290例EH患者,其中痰湿壅盛型162例、阴虚阳亢型68例、肝火亢盛型40例、阴阳两虚型2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EH中医证型在性别、BMI和是否有吸烟史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饮食偏嗜、有无饮酒以及高血压病家族史分布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H中医证型在2个年龄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5岁患者有140例,>65岁患者有150例,在2个年龄段分布上,中医证型均以痰湿壅盛型为主,阴虚阳亢型次之,肝火亢盛型和阴阳两虚型较少。口味淡、口味正常以及口味咸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口味咸者以及口味淡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以痰湿壅盛型为主,阴虚阳亢型次之,口味正常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以痰湿壅盛型为主,肝火亢盛型次之。EH中医证型在有无饮酒及高血压病家族史分布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饮酒史、家族史的EH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型为主,阴虚阳亢次之,肝火亢盛型和阴阳两虚型较低。见表1。

表1 EH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3.2 EH中医证型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以EH中医证型为因变量,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年龄、饮食偏嗜、饮酒史、高血压病家族史)为自变量,进行模型拟合信息检验和多因素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有统计学意义。由第1个广义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可知:在α=0.05的水准上,年龄≤65岁的EH患者中医证候属于肝火亢盛而非阴阳两虚的可能性是年龄>65岁EH患者的29.328倍,具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EH患者中医证候属于肝火亢盛而非阴阳两虚的可能性是没有高血压病家族史EH患者的9.499倍。由第2个广义Logistic模型的参数估计可知:在α=0.05的水准上,年龄≤65岁的EH患者中医证候属于痰湿壅盛型而非阴阳两虚的可能性是年龄>65岁EH患者的9.241倍,饮食偏咸的 EH患者中医证候属于痰湿壅盛而非阴阳两虚的可能性是饮食偏淡EH患者的4.840倍;由第3个广义Logistic模型的参数估计可知:在α=0.05水准上,年龄≤65岁的EH患者中医证候属于阴虚阳亢而非阴阳两虚的可能性年龄>65岁EH患者的10.304倍,具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EH患者中医证候属于阴虚阳亢而非阴阳两虚的可能性是没有高血压病家族史EH患者的8.312倍。见表2。

表2 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EH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证型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其中痰湿壅盛型较多,占55.9%,说明痰湿壅盛型可能是EH的主要证型。在EH中医证型与年龄段分布上,研究结果表明年龄作为EH的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阴阳两虚型相比,年龄≤65岁与肝火亢盛型、痰湿壅盛型和阴虚阳亢型具有显著相关性,中医证型以痰湿壅盛型为主,阴虚阳亢型次之,肝火亢盛型和阴阳两虚型较少。其中肝火亢盛型发病年龄较低,阴阳两虚型发病年龄较高。这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阴阳两虚型逐渐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功能逐步由亢盛转为衰弱,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肾阴亏虚,水不涵木以致阳亢于上,表现为阴虚阳亢,久病阴损及阳,表现为阴阳两虚[10]。EH中医证候的发生发展体现了“由实至虚”的特点。在EH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分布方面,EH中医证型与饮酒史、高血压病家族史及饮食偏嗜具有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阴阳两虚型相比,家族史与肝火亢盛型(P<0.05,OR=9.499)、阴虚阳亢型(P<0.05,OR=8.312)相关。这表明家族史分别是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的危险因素。在饮食偏嗜与EH中医证型分布方面,口味咸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以痰湿壅盛型为主,回归分析表明痰湿壅盛型与饮食偏咸具有相关性(P<0.05,OR=4.840),表明饮食偏咸是EH痰湿壅盛型的重要影响因素。《素问·宣明五气》言:“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咸入肾”,肾为一身之本,过咸可损肾之阴阳,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则头目晕眩;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肾阳不足日久则脾阳亦亏,脾运化水谷水液,输布精微于全身,上滋于脑髓,若“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口问》)。脾阳气不足则运化不利,脾失健运,津液不布,水停于脾,终可为痰湿所困[11]。故口味偏咸的EH患者中医证型多表现为痰湿壅盛型。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EH中医证型与患者年龄、是否有饮酒史、家族史及饮食偏嗜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家族史分别是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的危险因素,饮食偏咸是EH痰湿壅盛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年龄分布上,肝火亢盛型发病年龄较小,阴阳两虚型发病年龄较大,但是尚未发现其与性别、吸烟史、BMI的相关性,可能是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样本量较少所导致。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对EH患者进行防治,既重视对高血压病共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又从个性化辨证论治出发,重点防治与证型相关的危险因素,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但是,中医证候表型作为高血压病临床异质性表现之一,有其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性。近年来研究[6]表明,表观遗传学作为联系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桥梁,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到高血压病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学改变而造成血压的变化。其中miRNA作为重要的转录后调控因子,在EH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中医证候形成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基于此,下一步应探索EH不同证候形成的分子机制,为中医基于证候防治EH提供科学依据,从内外环境交互作用角度,探寻其分子生物学机制,阐明EH不同证候形成的可能机制,为中医基于证候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阴虚阳肝火家族史
微信在线
阴虚阳亢证伴缺血性脑卒中的功能磁共振特点分析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中医名言拾粹
微信在线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汤显祖家族墓后的家族史
中心突出,边缘失语:温州家族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