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在高校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8-21申鑫刘晓华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4期
关键词:日语句型教学模式

申鑫,刘晓华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 11604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得以广泛普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也在发生改变[1]。在此种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思考如何运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混合式教学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融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日语学习的积极性[2]。

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依据

所谓混合式教学,是指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现代的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模式有效结合,形成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3]。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并在各大院校的实践运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混合式教学模式之所以备受推崇,与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密不可分。

1.1 建构主义理论

由皮亚杰、布鲁纳等学者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方面地把知识简单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由认知主体在与外界的互动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学生),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构建的[4]。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5]。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师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生了转变,教学活动开始围绕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进行构建,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相关要求。

1.2 自主学习理论

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学者亨利·霍利克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最早把自主学习的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的研究中,他指出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能够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6]。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发现,刚步入大学的一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在离开了教师、家长的监督后,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我学习管理。在大学阶段,教师课上只讲解难点、重点,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课前、课后进行探索式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要面临知识的不断更新,还要面临职业变化、岗位调整。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自主学习理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7]。

2 基础日语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基础日语课程是日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8],该课程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对日语学习产生兴趣,能否顺利地过渡到高年级的研究型专业学习阶段。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日语课程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多数高校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仍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由于受到教学计划和课堂人数的限制,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位学生,课堂上师生互动很少,很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日语学习的兴趣。基础日语教学面向的是“日语零基础”的学生,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参与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基础日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9]。

3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超星学习通(以下简称学习通)是超星公司研制开发的一款面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专业平台,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和专业的在线学习软件[10]。它的教学功能比较齐全,在学习通平台上教师可以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将软件下载到手机,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基于上述优点,从2019 年秋季学期开始,笔者所在院校日本语学院一年级新生开始使用该平台进行学习,学院组织教学团队进行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1 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有:一是录制句型文法讲解的短视频,并提前上传到学习通平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提前做好预习;二是为学生制作预习任务单;三是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建立习题库,上传学习通平台,让学生自测。

制作句型文法讲解短视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学院组织了几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视频的录制,视频的后期制作交由专业的媒体影像公司完成。目前,笔者所在院系基础日语课堂使用的教材是大连外国语大学编写、外研社出版的《新经典日本语基础教程》,以每节课为单位进行视频录制,一个句型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的讲解时间为3~5min。

为了让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提高预习质量,教师还要为学生提前准备好每节课的预习任务单(如表1 所示),学生要在观看视频后完成任务单,等待教师课上检查。

表1 课前预习任务单

关于小测试的习题库建设,学院组织基础日语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以每节课为单位编写习题库,上传学习通平台,供学生进行自测。

3.2 实施过程

(1)课前预习(线上学习)。

笔者所承担的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一周四节课,每节课90min。结合授课进度,教师要求学生在第二节课之前观看学习通平台上的视频讲解,自主完成句型和文法的预习,并完成预习任务单。课前预习阶段虽然以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为主,但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保持沟通交流,学生可以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发布到讨论平台上,教师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解答,也可以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讨论。

(2)课堂学习(线下学习)。

课堂始终应该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在通过学习通平台进行充分的线上预习后,学生对每一个句型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教师对句型文法的讲授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对新句型进行讲解之前,教师先利用该句型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掌握学生通过线上预习对该句型掌握的情况。另外通过对预习任务单的检查,教师也可以了解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虽然学生已经在学习通平台的帮助下完成了句型和文法的预习任务,但很难完全准确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讲解[11]。由于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线上预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句型和文法的时间被大大缩短,剩余的时间学生可以围绕句型进行实际的会话演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交际能力。

(3)课后复习(线上学习)。

课后复习主要分为线上小测试和线上讨论两个部分。小测试是全年级统一进行,教研室主任通过学习通平台的“章节测试”板块,在每周日晚间19 点准时向所有学生发布测试题,并设定答题的时间。试卷提交后系统会自动给出分数,系统还会根据测试的标题统计出每一道题学生的作答情况,教师可以根据系统的统计总结出学生易错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此外,学习通平台上还设置了“讨论区”,课后学生可以对每节课所学内容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和建议,全班学生都可以参与讨论,这也成为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平台。

3.3 学习效果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依据结果,即依据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十分看重。在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教师也转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线上预习情况、小测试的成绩、在讨论区讨论时的活跃程度等都纳入平时成绩,以此提高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目前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已经调整基础日语课程学生平时成绩所占总成绩的百分比,将平时成绩占比由20%提高到40%。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12]。

4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4.1 教师的直观感受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前,学生课上日语会话的机会很少,日语听、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课上进行会话演练的时间大大增加,日语会话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行前,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较少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提出质疑。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进行探索式学习。尤其是在课后复习的线上学习阶段,在学习通平台设置的讨论区里,学生经常会围绕某一个语法点进行热烈的讨论,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后,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也相应增加,提高了学习成绩。

4.2 学生的直观感受

为了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经过了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后,分别于2020 年6 月、2021年6 月、2022 年5 月对任教的2019 级12 班、2020 级12 班和2021 级12 班三个班级的81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0 份。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学生认为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并能坚持利用此平台进行线上学习。针对“你认为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的优缺点有哪些”这一问题,“优点方面”居于前三位的回答分别是:(1)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随时随地学习。(2)在课前跟随视频进行充分的预习后,课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3)可以在学习通上的互动平台随时提出疑问,并和教师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缺点方面”居于前三位的回答分别是:(1)因为自觉性差,线上学习时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2)视频里对句型和语法的讲解不够细致,线上预习时很多地方理解不了。(3)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初步统计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认为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对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有少数学生不能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认为在这种模式下的学习效果不佳,增加了学习负担。

5 教学反思

通过笔者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日语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反思。

首先,混合式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但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或许会加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差距[13]。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后,虽然在表面上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但不等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弱化了教师的作用[14]。教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学生的线上学习过程,但仍要履行引导和监督职责。

最后,建设适用于基础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资源库是一个相当复杂和庞大的工程,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精力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成立专门的教学团队,也需要学校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在基础日语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仍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和完善。

猜你喜欢

日语句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典型句型大聚会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