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理促思,以点带面

2023-08-18王爱萍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王爱萍

摘 要: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缺乏现实针对性、空谈道理的问题,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力图使学生掌握针对性议论的方法。利用必修上册教材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中的《议论要有针对性》一文,让学生从阅读中明白议论文写作要观照现实的道理,以理促思;选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展开探讨与思辨,从对个别现象的论述中推导出一般之理,概括观照现实进行针对性议论的方法,再迁移到其他话题的写作,举一反三,以点带面。

关键词: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教学;观照现实

一、 教学背景

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言之有物”。但进入高中不久,刚开始接触议论文写作的学生,写出的议论文常常空洞無物,自说自话。究其原因,很多学生发表议论时缺乏现实针对性,不知道如何从给定材料出发,联系到生活现象和具体问题,只是空谈道理。议论要有现实针对性,是指在发表议论时能够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具体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辩证思考,最终得出正确的判断和普遍性的结论。

《冷与热》是我校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作文题,具体内容如下:

冷与热不仅存在于自然现象中,还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中,以及对事物的处理方式中……有时我们需要以热来应对冷,有时却需要以冷来应对热。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面对这一作文题,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写的是议论文,他们普遍将“冷”“热”概念简单地呈现,没有针对具体生活现实、现象或问题谈论个人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以讲评这道作文题为抓手,聚焦学生的写作困惑,力图使学生增强“议论时要有现实针对性”的意识,掌握针对性议论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利用必修上册教材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中的《议论要有针对性》一文,让学生从阅读中明白议论文写作要观照现实的道理,以理促思;选取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展开探讨与思辨,从对个别现象的论述中推导出一般之理,概括观照现实进行针对性议论的方法,再迁移到其他话题的写作,举一反三,以点带面。

二、 教学过程

(一) 审题立意,以理促思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评《冷与热》这篇作文。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它由几部分组成?分别表述了什么内容?

生 这道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提出了“冷与热”这一核心概念,并从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人际关系以及对事物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启发我们从更广阔的领域进行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第二句话进一步阐述了“冷与热”的辩证关系,引导我们思考面对“冷”与“热”的态度。

师 出题人旨在让我们通过观察社会和日常生活来探究“冷与热”的关系,并思考面对不同情境时的“冷”“热”态度。这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有哪些思考?

生 什么是“冷”,什么是“热”,二者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 我也是围绕这两点构建写作框架的,但总感觉说理流于表面,无法深入。

(学生纷纷点头,小声议论。)

师 从同学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你的疑惑让大家产生了共鸣。老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也发现大家在行文过程中存在空洞无物、自说自话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着重来解决这一问题。再来看,材料第二、第三部分表述了什么内容,是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生 第二部分是写作指向。“根据上述材料”提示我们应立足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强调“我”的存在,要写出个性思考和真情实感。第三部分是具体要求,“选好角度”是想告诉我们不要面面俱到。

生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现实中的事例来谈“冷与热”,是不是既可以有话可说,又可以写出个性和真情实感?

师 这位同学的想法与教材第六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中的短文《议论要有针对性》的观点不谋而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篇短文,根据其中的道理,谈一谈你的收获或者疑惑。

(学生阅读。)

生 读完后我明白:为了避免议论泛泛而谈,我们可以在行文中针对具体的社会现象或问题去思考和议论,得出正确的判断和普遍性的结论。

生 但我们如何通过观照现实来进行针对性议论呢?

师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这篇作文的写作来探讨一下如何通过观照现实来进行针对性议论。

(二) 选取典型,以点带面

师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具体的“冷”“热”现象?

生 就说我们对陌生人的态度吧!那些遭受世间疾苦却依然善良的人们,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以热对冷”。我们对他们应施以援手,用我们的爱回应他们的善良,也就是“以热对热”。

师 但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对所有陌生人都采取友好态度呢?

生 不是。有时也需要我们“以冷对热”,因为并不是所有陌生人都具备善意。当面对那些过于热情甚至虚情假意的人时,我们应保持冷静谨慎,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师 这位同学能仔细地观察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细节,探究其本质,不仅指出其中存在的“冷”“热”现象,还能够客观看待不同特点的陌生人,辩证分析人际处理中的“冷”“热”关系。

生 说到人际关系,让我想到鲁迅对待敌人和人民的不同态度。对敌人,鲁迅是“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是一种“冷”;而对人民,他是“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一种“热”。面对敌人的冷血残暴和人民的冷漠麻木,他的笔又是冷酷锋利的,可以说是“以冷对冷”。

生 对敌人“以冷对冷”,美苏冷战也是很好的例子,两个超级大国互相冷对,避免了热战。我们也可以对敌人“以热对热”。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疯狂的进攻,八路军战士在冲锋号中英勇杀敌,把对国家的一腔热血挥洒在战场上。如今,面对俄乌冲突的“热事件”,我们应当“以冷对热”,冷静客观地看待两国之间的冲突,切不可人云亦云。

师 同样是谈面对敌人的态度,两位同学却在不同的事例中界定了“冷”“热”概念、分析了二者的关系。他们的精彩发言,是否让你有所启发?

生 观照现实时,我们要选取典型事例,选准角度,大胆取舍,突出关键点。

师 是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选择能让你说得深刻且新颖的典型事例来深入探讨,会让文章更出彩。

生 同样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分析,这样可使议论更加有思辨性。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平时多看、多听,尊重不同的观点,拓展思维。

师 观照现实需要具备一种开放、包容和乐观的心态。我们尊重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接受自己的不足;对待别人不同的观点,可以兼容并包,也可以不赞成,但需要理解其观点背后的原因,以便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从我们熟悉的人际关系角度来谈“冷”“热”现象,那么,可不可以着眼于当下其他的热点话题来谈谈呢?我们来看几个“吃播”视频片段,请同学们分析其中的“冷”“热”现象,并谈谈你对这些视频的评价。

(教师播放两类视频:一类是网红“吃播”者违法吃野生动物的视频,另一类是一些“吃播”者研究、制作中华传统名吃的视频。)

生 有些主播为了博眼球,“以热对冷”,竟然将自己的一腔“热情”付之于吃稀少“冷门”的野生动物上,不明真相的观众还疯狂点赞。面对这样“热”起来的视频,我们需要用“冷”来对待:不点赞,不给他们热度,并且要敢于举报和投诉。

生 “吃播”当中也有另一种“以热对冷”的现象——有些主播怀着自己对美食的热爱,研究中华传统名吃,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却因其菜品小众、不哗众取宠而没有“热度”。我们对这些不“热”、不受关注、却有价值的“冷”视频,应给予热诚的支持。

师 两位同学都对“吃播”中的“冷”“热”现象作出了评价。我们在观照现实分析说理时,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目标和三观,并以此为基础来评判现实,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观点突出、感情充沛。

生 但是我们都在谈个别之事,文章格局会不会太小?

师 这个问题很犀利,我们看看《议论要有针对性》这篇短文是如何回答的?

生 “强调议论的现实针对性,不等于只能把议论局限于某时某事。事实上,好的议论文大多能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那我们如何操作呢?

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来看一些优秀作文片段。

(展示优秀作文片段。)

生 它们都有过渡总结句,回扣观点,拾级而上,围绕观点进行更深、更广的思考,使之从对个别现象的论述中自然推导出一般之理。

师 在不同的事例中,“冷”和“热”有着不同的解读,二者也有着不同的辩证关系。观照现实让我们的议论更具针对性和个性。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概括以观照现实进行针对性议论的方法。

生 第一,从熟悉的身边事切入,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象或问题,选择典型事例;第二,深度挖掘现象本质,多角度辩证思考;第三,以小见大,从个别之事到一般之理。

师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请大家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找一角度,界定2022年新高考I卷作文中的“本手、妙手、俗手”,思考并写出它们的辩证关系,不少于300字。

以下为学生习作片段选摘:

【片段1】

绘画也是一门讲究本手与妙手,而避俗手的艺术。

绘画以透视为本手,这需要画者的不懈努力练习。我始终坚信,日夜的努力、桌上日益“消瘦”的橡皮、炭黑色的笔屑,是本手最重要、最坚硬的基石。唯将本手练至极致、通透,才能为那一笔妙手做铺垫。而若逃过本手只想求妙手,则会绘出一幅幅错误百出,令人发笑的画。

俗手可指绘画时的常规错误,当然应避免。可若俗手真的出现,难道就不能挽救了吗?当错误出现时,提高改善本手的机会也同时出现。对于俗手,若无视或颓废,则会错失良机,在俗手上越陷越深;若正视并认真积极去解决,则能把握住机会深造本手。可见,俗手也能通向妙手。

妙手的成就少不了本手的基石与俗手的教训,而本手与俗手又密不可分。绘画如此,一切皆如此。对待任何事物,我们应当勤练本手,出彩妙手,谨慎俗手。

【片段2】

棋理中的本手、俗手、妙手,不妨运用到写文章中来。

面对既定的文题,我们往往应先确定文章的文体、自己对文题的理解和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如何推进行文来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也就是针对文题进行基本框架的建立,这可谓是本手。在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细化自己对各段落内容的安排及处理,思考用怎样的文字更加恰当地表达——形象生动或富含哲理,加以适当的修辞、引用等。这种语言的优化,是对文章的一种“升华”,可谓妙手。但若文章没有基本结构,没有中心思想,言之无物,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那这样的文章只能是俗手了。

所以,写文章如建筑一般,得在框架中添砖加瓦,才能达到实效的美化作用,否则只能是海市蜃楼。写文章如此,人生亦如此,本手是妙手的基础,若无本手而追求妙手,最后也只能落得个俗手的结果。

三、 教学思考

《议论要有针对性》这篇短文,因其所处位置在教材第六单元末尾,容易“隐于”教材中,不仅学生少有阅读,就连教师也常常关注不到。实际上,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浅显易懂,是一篇完整的说理文,其中的道理正能为刚接触议论文写作的学生提供解决办法。利用此文之理,促学生之思,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

要让学生观照现实,进行针对性议论,教师需先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具体现象或问题入手,深入细致地阐述观点,表达感悟。接着,要选取典型事例,并引导学生思考事例背后的现实指向。作文讲评时,教师选择的事例应该是能反映审题立意,新颖、深刻的典型事例。如本课教学中的“吃播”话题,便是典型事例。日常教学中,也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息息相关或他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等方式,要求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尝试理解和表达不同的观点。

谈个别之事,得一般之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好文章,绝不仅局限于某时某事,而是从具体现象或问题中得出普遍性结论。在共同概括总结方法之后,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将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话题的写作上。“本手、妙手、俗手”的写作,学生的进步十分明显。他们已经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选取熟悉的话题,找寻合适的角度,作出合理的阐释,议论也有了针对性。

此外,必修上冊教材第六单元的课文,多为论说名篇,有现实基础和现实意义。教师在教学时须带领学生好好鉴赏这些文章,探讨作者是如何从具体的现象或问题中得出普遍性规律、总结方法并举一反三的;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通过“微写作”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将个别之事与一般之理相结合的能力。

猜你喜欢

议论文写作教学高中语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