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国度里两个女性形象

2023-08-12刘胜光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侍萍鲁侍萍娜拉

刘胜光

在《玩偶之家》中,易卜生警示人们:没有人生为玩偶,人人都应追求自己的生命意义。而人的生命意义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外表现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包括亲人朋友等等)的意义。娜拉坚持独自还款并且觉得疲倦得很幸福,这一幸福感便是来自于对他人的价值得到了自我内心的认同。其二,对内则表现为自我内心的信仰,这才是真正实现人生意义的所在。

海尔茂口口声声称娜拉为“小鸟儿”“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鸽子”“迷人的小东西”等。我们不难看出娜拉美丽可爱,优雅迷人的性格特点。

在老朋友阮克病危前来诀别时,她的询问委婉含蓄,不忍心直接发问,用“下次化装跳舞会咱们俩应该打扮成什么”“祝你安眠”等言语和给阮克点烟的行动,给予这位自己的爱慕者以情感的慰藉;她在对海尔茂说的“想着快死的朋友,你还有心肠陪我? ”这句话,又流露出对阮克将死的同情与伤感。娜拉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也显而易见。

而娜拉对于自己的婚姻和爱情,在没有看清丈夫海尔茂的丑恶嘴脸之前,她一直努力追求理想的爱情,甘愿为爱情舍弃一切,甚至是生命。她一直活着自己的幻想之中,她对海尔茂毫无保留、无条件的付出,以此维持着自己认为的理想爱情。在考虑到伪造保人签字一事将要威胁到丈夫的前程时,她宁愿自己承担全部罪名,甚至想到了自杀。

顯而易见,在当时的社会中,娜拉的付出并不会得到认可。她逐渐在丈夫无情的咒骂和侮辱中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丈夫眼中的“玩偶”地位,自此也是开始清醒,并对当时的法律、宗教等产生质疑,并果断、坚毅地迈出家门,告别过去,追求新的生活。

在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同样,在一个彻底失望的女人背后,也常常会存在一个自以为是、厚颜无耻的伪君子。当家庭生活风平浪静时,海尔茂表现出对妻子的百般疼爱,甚至说出“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这样令人感动的话;当妻子面临危险、自己面临麻烦时,将一切责任都推给妻子,责骂、侮辱、恕毒的字眼无所不用其极。这充分表现出他对娜拉的爱是虚伪的、不平等的,他是一位自私自利、道貌岸然、没有担当精神的伪君子。

海尔茂表面上很爱自己的妻子,叫她“小鸟儿”“小宝贝儿”等,但他从来没把妻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在他看来,妻子只不过是他的附庸品,他不允许娜拉有独立的思想与人格。在家庭中,海尔茂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控制着自己能控制的一切, 甚至连信箱的钥匙也在他手里。

当娜拉借款的事情有可能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时,他就对娜拉破口大骂,百般侮辱,暴露出虚伪暴戾的丑陋嘴脸。

“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娜拉出走表达了她要求经济独立的强烈愿望,也表达了她要求经济独立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她对自己爱情的再审视和再思考,对正常婚姻生活的期待。娜拉的精神是空虚的,所以她决定寻找自我。她在最后明白了在她自己的家庭里,甚至社会中很难在周围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意义,因为不论是丈夫还是父亲都只把她当做玩偶而已。于是她走出了周围环境,去寻找那个不是玩偶的,拥有真正生命意义的自我, 她意识到了人生的意义不完全在于他人,而更多地是对自我幸福的追求,即“对自己神圣的责任”。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我们不敢想象娜拉的出走到底意味着什么。但那“砰的一响”的关门声,却象征娜拉关闭了自己身后的过去, 也许她的出走只是飞蛾扑火,但作为一个前驱者,却明显给当时的欧洲女性打了一针强心剂。她为追求独立人格、尊严而迈出了勇敢的一步,同时也标志着欧洲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始。

循着《玩偶之家》中娜拉和海尔茂的性格足迹,让我们再来回顾下《雷雨》中鲁侍萍和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及人物命运轨迹。

命运的巧合,使鲁侍萍的生命轨迹再次和周朴园发生了交集,而这次交集,也算是一次猛烈的碰撞。鲁侍萍作为中国旧社会的代表,她善良软弱,在被周朴园赶出周公馆后,她讨饭、缝衣、当老妈子、历尽苦难、带大孩子,虽然备受凌辱压迫,仍顽强的活着。

再次的相遇,让她对周朴园彻底死心。周朴园的自私冷酷,对过去的鲁侍萍的始乱终弃,善良的鲁侍萍还对其怀有一丝幻想。因为他对死去的鲁侍萍“于心不忍”,供起“遗照”来“纪念”。但当意识到面前的这个老妈子就是鲁侍萍时,他凶相毕露,软硬兼施,彻底决绝。封建资本家身上的虚伪,冷酷,阴险狡猾展露无疑。

而此时的鲁侍萍,也是有了一定的觉醒。用正直刚毅控诉着周朴园的罪恶,痛斥他们是一群强盗。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旧社会劳动妇女的代表。

在中西方戏剧中,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处理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娜拉是主动出击,自我觉醒。把西方人从骨子里刻着的崇尚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的特点完全表现了出来。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或许易卜生也知道,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娜拉出走的结局也许会是个悲剧,但仅仅是有那么一丁点微茫的希望,也算是给其他妇女阶级的一种希望。以这微茫的希望,唤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其他女性的觉醒意识。

鲁侍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你不赶,我不走”,被赶出家门,被迫反抗。而最终的结尾却是让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 对自我的放弃,归结于命运,也没有给侍萍带来她想要的解脱,相反只是在一次次不抵抗中,践踏着自己的身体与身为人的尊严。年少的侍萍,用最诚挚的情感追求爱情,却遭到无情的抛弃;而现在的她,如行尸走肉般的苟活, 却依旧倍受歧视与辱骂。归结于命运的,依旧沉重的现实,使得鲁侍萍的精神早早地枯萎了。

对自我的放弃,归结于命运,也没有给侍萍带来她想要的解脱,相反只是在一次次不抵抗中,践踏着自己的身体与身为人的尊严。年少的侍萍,用最诚挚的情感追求爱情,却遭到无情的抛弃;而现在的她,如行尸走肉般的苟活,却依旧倍受歧视与辱骂。归结于命运的,依旧沉重的现实,使得鲁侍萍的精神早早地枯萎了。

易卜生告诉我,自己的人生,可以任性点。

曹禺告诉我们,命运如“雷雨”,倏忽间已经改变。

在今天的社会,我们更加开放,更加自由,更容易拥有自己的人生意义,然而我们也有可能在不自知地情况下失去自我。人生原本就是由选择构成,当初的一个个选择塑造了现在的我们, 只要有任何一个选择有所偏差,我们就不会是现在的自己。那么,人生那么多的选择,我们自己决定的又有多少? 我们自我独立的表象下是否隐藏着依赖的灵魂? 我们原本想要的是什么? 最后得到的又是什么?

或许每个人都应该仔细去回顾下自己的人生,也为自己去寻找下人生的出口。

猜你喜欢

侍萍鲁侍萍娜拉
勇敢出走的娜拉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如何看待《雷雨》周朴园其人
——周朴园对侍萍的情感分析
爱与虚伪
由《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我眼中的希林娜拉
周朴园的“假作真时真亦假”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