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理解与实施

2023-07-12诸定国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新课标

诸定国

摘 要:就语文学科而言,跨学科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对跨学科学习,应宏观上把握其意义,微观上理解其内容。实施跨学科学习,可以着手梳理教材阅读内容,发掘跨学科学习的实施点;调整与改造教材现有的综合性学习。在实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时,应坚持语文学科立场,厘清语文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指向跨学科思维的培养,注重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课程方案;学习任务群;新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作为语文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其中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因首次提出而备受关注。对跨学科学习,应宏观上把握其意义,微观上理解其内容,寻找实施路径,促使其从课程理念走向课程实践。

一、 对跨学科学习的理解

(一) 从课程改革维度理解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一词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心理学家伍德沃斯公开使用后出现在大众视野[1],后来在教育领域发展成跨学科教育或整合教育。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上兴起“跨学科运动”,推动跨学科课程建设,跨学科课程与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跨学科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观与学习方式。[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在“课程设置”中要求“研究性学习6学分”,必须“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此时的“跨学科研究”还是作为学习方式而呈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习任务群9、学习任务群15的教学提示中,分别指出:“也可以与历史课、地理课结合,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3],“要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教师组成专题指导组,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4];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要求”中则明确指出:“注意在生活和跨学科的学习中学语文、用语文”。[5]应该说,两个任务群的要求只是列举。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跨学科学习适用于许多任务群,如当代文化参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等;而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学术著作专题研讨两个任务群,本身就是由跨学科内容所构成,坚持跨学科学习是其应然之义。

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既注重继承我国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6],“跨学科学习”即为其表现。课程方案同时对其提出许多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践”[7],“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学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8],甚至“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9]。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也均有具体体现,如“历史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显示,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均需要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帮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涵养家国情怀”[10];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中明确指出:综合与实践要“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11]。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各学科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已发展成学习理念、课程理念与育人理念。

(二) 从语文课程内部理解跨学科学习

首先,新课标中的六大任务群关系复杂,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与其他任务群均属交叉关系。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关涉科技生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关涉精神生活,所含跨学科学习的内容不言而喻,即便是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整本书阅读,因其内容的丰富性,也可以在跨学科学习视域下开展活动,课文如《带上她的眼睛》、整本书如《海底两万里》,内容本身就会有跨学科的资源。还可用跨学科学习的理念关照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以汉字为例,“艹”“”“木”“禾”是表植物类汉字的四大类别,“土”“石”“钅”“玉(含斜玉旁)”等表示物质。这种造字方法就暗含学科分类意识。

其次,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的总体描述围绕语文实践活动展开,一是拓展活动领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二是阐明活动目的——“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12]值得商榷的是学习内容范围。新课标将跨学科学习内容范围界定为5个方面。现行教材面世早于新课标,未能充分体现后者理念,但客观上教材中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的关联度最大,研究两者的关联是实施跨学科学习的重要依据。梳理新课标第四学段跨学科学习内容的5个方面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15个综合性学习的对应关系,如下页表1所示。

研究表1,能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跨学科学习的内容领域划分值得商榷。分类标准不统一,存在不科学、不严密现象,将科学理性置于第四而非第一领域,会将科学理性与自然科学课程学习、科技活动割裂开,将艺术精神置于第四而非第五维度亦然。五个方面都将阅读活动排除在外,这种描述会带给教师一种错误认识——跨学科学习只与综合性学习相关,近期的许多研究都持这一认识,令人担忧。事实上阅读教学也存在跨学科学习,甚至可以命名为“跨学科阅读”,很多教师尚未认识到这一点。

其次,从跨学科学习的视域观照,教材中综合性学习的安排存在明显问题:第二领域阙如,第一、第三领域偏少,第四领域中指向公民道德的明显偏多。

二、 跨学科学习的实施

(一) 跨学科学习实施的着力点

课程建设原则上应遵循“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的顺序。然现行教材先于新课标面世,所体现的还是原课程方案、原课标的理念。在教材修订之前,教师应当以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现行教材,这对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实施尤其重要。利用现行教材设计与实施跨学科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在跨学科学习的视域下开展閱读教学

语文课程内容是综合的,这是课程综合性的体现。举凡用语言文字所形成的各学科文本、各类文本,都是语文阅读的对象;举凡需要运用语言文字形成文本,都是语文课程中表达、交流与写作训练的抓手。各学科阅读,本质上也是语文的跨学科阅读。学生阅读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材,其阅读思维与质量与语文阅读正相关。从评价看,中高考都注重将承载多学科知识的文本作为阅读素材,组文方式则以群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主。语文课程所培养的阅读能力对其他学科的阅读观照,主要体现在新课标跨学科学习内容的第一领域。

回到语文教材,我们也需要梳理内容,实施跨学科学习:

单元方面。探险科幻单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说明文单元(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游记单元(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本内容涉及许多学科知识,要想高质量阅读,需要进行跨学科学习。

单篇课文方面。现行教材以人文主题与语文元素而非文体来结构单元,这就决定了许多涉及跨学科的文本分散在上述单元之外,需要具体对待。像《黄河颂》之类的文学作品,用跨学科(如地理学、历史学)知识支持,学生能获得更为开阔、丰富的阅读体验。

有学者将跨学科课程模式分为三类:以学科为中心的多学科课程、以各学科共有的学习内容为中心的跨学科课程和以学生的疑问与兴趣为中心的超学科课程[13]。从综合性特征来看,可以说语文课程某种程度上就具有多学科课程特征——既存在多学科课程的融合课程,也存在学科内整合课程。教材中有一些包括古诗词和文言文在内的时代因素强的课文,离开了历史学的支持,解读也无法充分、深入,比如《邓稼先》,其第一部分简述了近代屈辱史,这是文本的宏观背景,也是解读文本的相关知识;《记承天寺夜游》需联系“乌台诗案”;《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需联系“庆历新政”,否则不能形成深度阅读。时代背景强的作品,教材建设中就暗含文史融合的理念,《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就有“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的注释。语文教学坚持“知人论事”,就是运用文史学科融合理念进行教学。语文课程涉面极广、所涉学科众多是客观存在,这就要求跨学科学习成为一种常态。

现行教材所涉名著,也需要在跨学科学习的视域开展,如《昆虫记》《海底两万里》《长征》《谈美》《朝闻道》等。

2. 调整与改造教材现有的综合性学习

跨学科学习侧重于活动,要求“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 [14]。对表1的分析启示我们,要调整、改造甚至重构综合性学习:适当减少公民道德方面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并增加其他领域的综合性学习。当然,师生也可以围绕当下的科技生活,比如空间站,设计跨学科学习,形成校本化课程,弥补教材建设的不足。

(二) 跨学科学习实施的原则

在设计与实施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语文学科立场

语文课程中的跨学科学习,一定要坚持语文学科立场,突出语文学科的主体性。坚持学科立场,首先应纠正一种错误认知。据笔者观察,在涉及跨学科知识的文本的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存在重点讲解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如教学《恐龙无处不在》时讲解大陆漂移学说。首先,理解大陆漂移学说并非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再者,语文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解读未必准确。正确的做法是用大陆漂移学说支持文本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逻辑性和科普文的写作风格。比如,让学生讨论本文与地理学科、辞书上的解释在表述上有何不同。

坚持语文学科立场,就是在阅读其他学科文本时关注其语言使用与思维逻辑,在表达交流与写作时,能够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遵循学科逻辑。笔者以前向学生阐述如何阅读数学、物理等学科教材时,与学生共同梳理教材的编排体系,这实际就是在梳理学科思维逻辑。同时,引导学生体悟学科语言的精准性,比较其与文学语言的区别。比如,引导学生理解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学生揣摩限定语“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的精准性,体会学科概念用语的规范、简洁和精准。这就是语体风格立场的语言实践活动。类似活动可因文制宜,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学术语言理解能力,其本质也是跨学科学习。

2. 厘清语文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语文学科落实跨学科学习,应当考虑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这是跨学科学习的本源性问题,往往为教师所忽略。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课标,都强调“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15—16]。“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所有的课程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存在于所有课程的所有学习活动中。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各学科都有语言文字运用,这是学科学习活动的基础,贯彻跨学科学习理念,需要学生注意各学科语言文字的类型、风格及运用方式的不同。由此观之,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运用对其他学科起着支持、示范作用。其他學科的文本内容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的对象,教材内外的文本都是如此。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字运用规则,是其他学科理解学习内容的依据,比如,上述对平行线的理解,其他学科学习内容,如概念、定义、公理、原理、运算规则的表述,都需要语文学科的语言规则予以支持;而解决问题,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其他学科的表达与交流,展现学科思维过程与终端成果,如撰写实验报告、设计调查方案等。

3. 指向跨学科思维的培养

语言实践与运用是所有学科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除了内容层面与学习活动层面,跨学科学习还应当指向思维,培养学科精神、科学理性以及综合多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相对单一的学科内容,要突出学科思维训练,突出抽象思维、思维逻辑性。如跨学科学习视域下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要关注显性的物候现象和物候规律,也要研究文本是如何将两者建立联系的,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现象—原理—运用—意义”的写作逻辑,体悟自然科学的认知体系、规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就需要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与跨学科思维的能力。如“倡导低碳生活”活动中,对“低碳”的理解,低碳生活所涉领域,都需要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思维的介入,从跨学科思维的层面设计,才能使这一活动走向丰富,走向深入。

4. 注重表现性评价的设计

如果倚赖传统纸笔考查,未必能考查出跨学科学习素养。在新课标“学业质量描述”部分,有一段223字(含标点)的阐述,从个体探究与小组合作两个角度描述跨学科学习的质量。其中,个体探究这一方式的要求为:能针对问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策划创意活动,搜集不同学科资料,整合信息,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资料;能搜集信息,关注信息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能运用实证性材料对问题作合理解释与推断;能梳理、分析材料,提炼自己的看法;能列出提纲,用策划书、调查报告、小论文等表现研究成果,格式规范、内容完整、条理清晰。小组合作这一方式的要求为:通过合作,综合运用绘画、表演、创作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17]

可以看出,策划活动、发现线索、解释与推断、提出看法、用不同形式发表成果乃至开展活动,都需要表现性评价。收集过程与终端的表现性成果,是跨学科学习及其评价的重要任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跨学科学习需要组建全新教研团队,探讨新的教研形式,从而使跨学科学习的智力支持与实施更具科學性。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交叉学科时代的交叉研究[J].科学学研究,1993(2):10.

[2] 张华.创造21世纪理想课程——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国际视野[J].基础教育课程,2022(10):511.

[3][4][5][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3,29,34,1.

[6][7][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前言2,前言4,5,1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0.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7.

[12][14][15][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4,34,1,43.

[13] 张海燕.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模式简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7):7174.

猜你喜欢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STEM项目学习要重点关注什么?①
创客课程开发的困境与突破
跨学科学习:真义辨析与实践路径①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