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活动中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023-07-12金兰花刘中菊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8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策略

金兰花 刘中菊

【摘 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思想、人文精神、人生理念,对培养青少年群体三观理念、人格品性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小衔接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初始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幼儿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小衔接教育中是对原有教育体系的创新改革,与新时期发展中提倡的素质教育、核心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基于此,本文对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进行系统分析,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师能力等多角度开展具体研究,以此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提供一定参考帮助。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幼小衔接;教学活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8—091—03

引言

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思想精神、内涵价值在现代化社会中依然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因此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与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小衔接教育阶段同样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教师应在幼儿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在思想与核心价值,将其与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帮助幼儿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并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理念,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幼小衔接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从学生实际发育水平出发,为其见解直白地讲解优秀传统文化,以帮助幼儿学生了解掌握民族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充分利用经典教学内容,掌握幼儿学习特点

在幼小衔接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为学生深入讲解其中蕴藏的内在思想,帮助学生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通过《二十四节气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认识我国二十四节气;通过《曹冲称象》教学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智慧做事;通过《夸父追日》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学会坚持等。教师需要学会有效利用这些经典教学内容,将其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相结合,使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段,将其中蕴藏的思想内涵真切地展现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二)借鉴经典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文化教育

幼小衔接活动中嵌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模式。可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起点启蒙教学活动中,加强幼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进一步提高幼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亲切感,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产生喜爱之情。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插图知识开展教学活动,插图内容与文字形式相比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能够促使幼儿认真观察,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更加形象直观的认知了解。同时,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向幼儿讲述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阐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成长发育的积极作用,提高幼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比如,教师可借鉴古诗《画》开展教学,在基础教学后要求学生对插画内容进行认真观察,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相关内容。利用诗画共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构想,并在黑板上画出山水花鸟等中国画常见传统元素,加深学生印象,进而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傳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幼小衔接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具有多方面性,其中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经典童话、成语俗语等,这些形式相对较为简单直接的文化知识能够更容易地被学生学习接受。而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优秀传统文化隐藏较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比如《妈妈睡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和《我是中国人》等教材,其中包含着尊老敬老、知恩图报、热爱国家等教育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教学突破点,开展精准高效教学活动,从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四)通过汉字学习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汉字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是继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弘扬价值观、民俗习惯、审美意蕴等作用。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文字教学逐步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文化自信。比如,教师在汉字初始教学中可为学生适当讲解甲骨文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汉字文化知识。在汉字意义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渗透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比如在颜色相关文字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讲解颜色在古代的意义[1]。黄色象征尊贵高贵,如皇帝身穿黄袍;黑色或者白色的衣服通常由平民百姓穿着,又可以称为“白衣”。通过颜色文字教学能够帮助了解古代生活,即封建社会具备的等级阶级制度。而现代社会,人们能够随意选择自身衣着服饰的颜色。在汉字文化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汉字文化的认知理解,同时丰富了学生思维视野,拓宽了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掌握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础。

二、基于经典蒙学内容培养幼儿生活与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平稳顺利度过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阶段,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具有很多不同之处,相对而言具有更强的规则性与规范性。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帮助幼儿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强化幼儿遵守规则的思想意识,为幼儿能够顺利度过不同阶段生活奠定良好基础[2]。教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可以经典启蒙教学内容为幼儿普及生活道理,比如《三字经》和《弟子规》等启蒙读物,帮助幼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首孝悌,次谨信”教育幼儿准老爱幼,兄弟之间和睦相处;“人之初,性本善”教育幼儿保持善良,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人不学,不知义”教育幼儿热爱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三、确保教师具备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在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嵌入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教学能力,包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对教学手段的科学使用,对教学规划的合理设计等。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关键角色,如果教师教学能力较差,则会难以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质量与效果,无法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小衔接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综合教育能力。

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位,对现有幼小衔接教材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进行合理设计,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模式,结合幼小衔接实际发展情况出台相关教育规划,提高传统教育的教学体系中的占比,做到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教育力度,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相关活动,包括教学比赛、交流研讨会议、教授讲座、组织教师参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等形式,促使教师在培训教育过程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内涵和底蕴,进一步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理念[3]。最后,引导教师加强沟通交流力度,在校园内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研活动,对幼儿发展阶段特点、幼儿身心成长变化等进行细致研究,以此优化幼小衔接教学活动设计,从教学内容、活动形式、资料收集等方面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四、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独特的文化教学环境

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这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其接触了解外界知识,而感官体验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构建健康良好的文化教学环境。在日常教学中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活动环境有机融合,通过环境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思维理念,实现具有层次性的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与学习,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探索其中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快乐。教师可在教室或者活动教室中设计优秀传统文化“宣传角”,通过多样化优秀传统文化物品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包括民间工艺作品、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等[4]。同时,学校可在校园内部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在楼道走廊张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比如传统节日介绍、地区民族习俗、古典诗歌词赋、古代名人趣事等内容,并借助色彩丰富的图片进一步吸引幼儿注意力,不断深化幼儿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五、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由于年龄特征,通常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幼小衔接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征,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一)游戏化教学手段

教师可利用游戏化教学手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发育。通过手脚并用的游戏形式能够提高幼儿动手实践能力,在亲身体验中产生更加深的思维认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种类形式十分丰富,教师需要认真挑选具有教学意义的文化内容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比如,教师可以传统节日或节气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在冬至时组织学生包水饺、在端午节组织学生包粽子、在重阳节观赏制作纸菊花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述节日节气的由来,民间习俗发展过程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知识[5]。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引导帮助作用,尽可能鼓励幼儿独立动手与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学活动可以小组形式开展,并在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思想表达,阐述自己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知识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加深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有效衔接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帮助幼儿健康发展,同时弘扬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小衔接活动中,教师要可利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开展活动,比如结合本地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民俗风情博物馆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幼儿进行参观游览,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满足幼儿学习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开阔幼儿思维视野。

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结合实际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寓意深远的特點,将其应用在幼小衔接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群体而言具有一定程度的学习难度,因此需要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帮助幼儿加强认知理解能力。幼儿由于生活阅历相对较少,在社会经验以及思想等方面比较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量这一特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关联,从而提高幼儿对文化知识的认知。

比如,在《游子吟》教学中,教师可在讲解前可要求学生讲述日常生活中父母对自身的关爱,印象中记忆深刻的事情等,鼓励幼儿学生积极参与发言。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会讲述自身实际生活经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到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关心[6]。随后,教师进行《游子吟》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习古诗内容,教师对古诗内容进行细致讲解,促使学生理解“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切关心之情,进而联想到自身生活,明白家长对孩子的无声的爱。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通过良好的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七、将优秀传统元素融入幼儿教学

古典音乐和古典文学等内容同样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教师可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将优秀古典作品引用到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拓宽幼儿学生文化视野。比如,在《静夜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古典音乐作品,在契合的文化环境中开展学习,帮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思想意境。同时,教师为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古筝演奏、古琴演奏等视频,使得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更直观的了解,以此提高幼儿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保障[7]。

八、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精髓,将其与幼小衔接教学相融合能够显著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素养与思想品质,同时加深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程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合理使用教学手段,以保证幼儿学习质量,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菁.厚植文化基因,耕耘幼小心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20(20).

[2]郁东利.探索“衔接路”师生共成长[J].教育家,2022(25).

[3]侯茜,史念.二十四节气应用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陕西教育:教学,2020(1).

[4]白兴娣.大题小做尽小者大——幼儿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我见[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1).

[5]刘银霞,芝世珍.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教育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20(9).

[6]丁丽丽.探究在学前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J].家庭·育儿,2020(9).

[7]韩慧.童蒙养正德润无声——幼儿园“全方位,多主体”德育实践研究[J].真情,2021(1).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策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