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绘本,上好小学心理健康课

2023-07-12陈红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育课哈利绘本

陈红

自苏州市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苏教〔2017〕1号)文件以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日益受到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被纳入学校教育常规工作。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加以内化并提升心理品质。为了将理论知识变成易于小学生接受的语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将学生经常阅览的绘本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在理解之后进行自我感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 绘本的定义

绘本,即用图片来描绘故事的书籍,有的也会配有部分文字,但主体还是以图片为主,重在读者阅读后拥有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绘本和普通的图画书有着很大的区别。绘本的图画有着图画语言的功能,即使有些绘本没有配语言文字,读者还是能通过图画本身了解故事内容。同时,它对图画、语言以及两者的组合结构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和规范。以前日本有一儿童文学出版社的专家松局直先生曾这样来区分绘本与普通图画书:“文字+图画=带插图的书,文字×图画=绘本”。

绘本具备趣味性、逻辑性的故事情节和展示宽广视野的功能,深受广大儿童喜爱。

● 绘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

1.绘本主题取材广泛,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需求

目前,在图书市场上,国内外的儿童绘本琳琅满目,题材多元、形式多样。因此,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及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可以选取不同的绘本进行使用。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倾向于纯图片或者文字较少、内容较短的绘本,比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猜猜我有多爱你》《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当孩子进入中年级之后,他们的逻辑思维慢慢变强,认识的文字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适合选带有一些故事情节的绘本,比如《爷爷一定有办法》《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生气汤》等;而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生的独立意识逐步明显,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更喜欢一些含义深刻、有思考空间的绘本,比如《失落的一角》《一片叶子落下来》《搬过来,搬过去》等。

对于孩子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我们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绘本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关于自我认识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取《你很特别》《有个性的羊》等;关于情绪调节的主题,我们可以用《生气汤》《我的情绪小怪兽》等;关于性教育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取《小威向前冲》《呀!屁股》等;关于生命的主题,我们可以选取《一片叶子落下来》《也许死亡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等。

2.绘本画面感较强,符合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虽然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对图像信息的记忆尤为敏感。记忆可分为语言记忆和非语言记忆,后者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情感,一般来说,非语言记忆比语言记忆强烈。所以,画面丰富的绘本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借助绘本进行心理课的授课,能够让学生在认知层面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更益于加深对课堂内容的记忆,从而强化课堂效果。

3.绘本易于孩子接受,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听故事。在绘本的创作过程中,绘本作者结合生活经验,反复推敲、琢磨,将一个个心理元素融合在故事里,通过精美的图画和文字呈现在孩子面前。绘本用无形的语言,将其中蕴含的意义送入孩子内心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在给学生上情绪主题的心理课时,直接讲授情绪对身心的影响,学生不容易理解。此时结合绘本《我不想生气》,让学生能够通过故事中对情绪感受的描述以及绘本中的画面,清晰地感知到生气时身体的感受,以及对自己会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4.绘本较容易引起共鸣,提升教学效率

绘本中人物的角色、年龄、故事情节的设计,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让学生将绘本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结,从而产生共鸣。特别是对于一些文字内容较少的绘本,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实际经验产生投射,从而对绘本内容生成自己的解读和延伸。例如,绘本《我》,故事中的小熊对“自我”有很多不同的认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联系自身和小熊的相同、不同之处,从而站在客观角度去重新审视自我、了解自我。

● 绘本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1.在“创设情境”环节运用

学生和父母在相处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因为父母的唠叨和管教而感到无比烦恼。我也经常会听到孩子抱怨,父母越是对自己管得严格,他们越反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决定给孩子们设计一节规则与自由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这一节课中,我运用了绘本《会催眠的哈利》。故事中的哈利和很多小朋友一样,是伴随着爸爸妈妈的“不可以”“不准”“不要做”之声长大的,他为此感到非常烦恼。在一次契机下,他学会了催眠,并让被催眠者听他指挥。于是,他把自己的爸爸妈妈给催眠了。被催眠后的父母任由哈利支配,从此哈利也彻底摆脱了父母的唠叨和约束,他可以为所欲为。但故事发展到后来,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哈利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这也并不是他想要的自由生活。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将故事情节展示到哈利把爸爸妈妈催眠这一部分,随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假如你们也有魔法催眠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会做些什么呢?”学生经过讨论后,会说一些自己很想做但爸爸妈妈又不允许自己做的事。紧接着,随着故事内容的继续呈现,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做这些事情的合理性,以及该如何把握这个度。他们通过自己探索、思考,以及与伙伴的交流中明白父母阻止他们这样做的真正原因,从而更好地理解父母,并愿意主动地去按照规则做事。绘本故事中哈利是很多孩子的真实写照,不想被父母唠叨,喜欢自由自在。但是在生活中,我们还是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保障他们能够在一个规则、有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育专家们常说:“我们想要给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就必须有规则来保护。”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2.在“体验学习”环节运用

情绪每天和我们如影随形,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但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直接跟学生讲调节情绪会显得太过生硬和晦涩难懂。因此,在开展低年级情绪调节的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时,通过热身游戏导入课堂后,我便会配合运用我国一套儿童情绪管理绘本中的《我好快乐》和《我不想生气》对此次课堂内容进行内化。这是两本适合低龄儿童的情绪调节绘本,语言和画面充满童趣。“当我快乐的时候,我好想变成小小回力球,蹦,蹦跳,跳出开心的节奏。”“当我生气的时候,我的肚子里像装着一个大火球,马上就要爆炸啦!嘭!”孩子们总是在不断地探索着自己的情绪体验,可有的时候并不能够很好地描述,而这两本绘本故事中的画面和内容,恰好能够帮助低年级的孩子更加清晰地识别到自己的情绪和了解情绪带来的体验感受。通过绘本体验情绪之后,顺理成章地再去引导孩子要调整情绪,孩子们就会更加乐于去分享和学习。

3.在“内省沉淀”环节运用

“内省沉淀”环节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关键所在,通过导入和学习后,学生会在这个环节中结合自身体验将心理知识进一步内化。

在给四年级学生开展“克服‘害羞有妙方”这一主题心理课时,我使用了绘本《害羞的小哈利》作为本节课的“内省沉淀”环节的素材。故事中的小哈利很害羞,总爱把自己藏起来。直到有一天,他做了一件事情,让在场的人都注意到了他。所有的人都赞美他与众不同的服装,每个人都找他设计外套。现在的小哈利,虽然还是有点害羞,但他有了很多很多的朋友。绘本的画面非常细致、美丽,一开始学生要很努力才能从画面中去找到很小很小的哈利,这也引起了学生的课堂兴趣,同时,从形象的“小”也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哈利的害羞。“其实哈利愿意加入丰富的世界里,只是有点胆怯和害羞。”有的学生看过前面几页后很快就读懂了哈里,走进了他的内心。而当这些学生从绘本内容再回到现实生活中时,他们也会更愿意去主动接纳身边像哈利一样害羞的同学。有了同伴的理解和接纳,这些“小哈利”也会更有勇气,去加入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也是这一个环节的意义所在。

4.在“升华拓展”环节运用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心理课的升华部分,同时更是对学生课堂内容的拓展。在《我坚持,我成功》一课上,我在“升华拓展”环节使用了绘本《大脚丫跳芭蕾》。故事的主人公贝琳达因为有一双异常的大脚丫而被排斥在舞蹈舞台之外,但她勇敢坚强、坚持不懈,在经历一路坎坷之后,她终于得到了他人的肯定,重新站上舞台跳着自己最爱的芭蕾。“坚持”这个词,有的时候说起来铿锵有力,但听起来苍白无力,而此处引用该绘本,便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坚持自己的梦想,才有到达成功彼岸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这节课的学习,也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梦想,该如何去坚持并实现呢?

以上是心理课堂不同环节中对绘本使用的部分实践探索。其实,如何选择一个主题恰当的绘本,并将此运用到心理课堂的各个环节,主要还是根据心理教师对课堂重难点的设计,教师应当根据课堂重难点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绘本。

5.整节课使用绘本

除了在心理课堂不同环节使用绘本,在课程设计的时候,还可以使用绘本贯穿整节课,来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五年级开展生命教育主题的心理健康课,考虑到死亡对于处在生命之初的小学生来说实在是一个太过沉重的话题,所以在课程设计中,我就将《一片叶子落下来》这一绘本作为教学素材,直接通过讲解绘本开展心理健康课教学。

该绘本故事中,作者以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变化的故事,讲述生与死之间的微妙平衡。在课堂上,学生们领略四季变化的图片,感受书中温馨简洁、充满智慧的语言——“春天变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变成秋天,你也不害怕。这些都是自然的变化”。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讨论,生命的意义便顺其自然地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慢慢盛开。当他们认识生命,才能更好地尊重生命,从而热爱生命。而这一堂心理主题教育课在绘本解读中也得到了有效开展。

● 总结与思考

1.要恰当选材

绘本的合理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但在选取绘本过程中,也要注意题材适合、主题适合、年龄适合。比如绘本《生气汤》,故事里讲的是霍斯因为一天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所以放学到家后表现出了很大的愤怒。妈妈发现后,带着他煮了一锅“生气汤”,让他对着锅子龇牙咧嘴、吐舌头、大声敲锅子,最后,霍斯变得开心起来。这是一本调节情绪的绘本,但如果直接运用到心理健康课教学中,很容易会让学生模仿霍斯的做法。因此,教师在使用该绘本的同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鼓励他们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实际操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另一方面,家长陪同完成也能够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和沟通。

2.要有所侧重

在现有的绘本中,有些绘本蕴含的主题是非常多元的。因此,在使用绘本进行授课时,要根据课堂需要,结合绘本内容,有所侧重和突出。比如,在“升华拓展”环节提到的《大脚丫跳芭蕾》这个绘本故事,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大脚丫女孩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坚韧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外貌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而是要让自己的能力不斷提升,“是金子总会发光”。此外,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不能轻易去否定他人,而应该看到别人的闪光点。

3.要生动讲述

作为心理教师,在使用绘本开展教学时,也要注意绘本故事的讲述方法,如语言、神态、动作等,不浮夸、不做作,恰到好处地将绘本中所蕴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果有些绘本无法用自己的语言向学生进行讲述,教师还可以去寻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资源,不同形式的讲述方式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从而更加有效地使用绘本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4.思考

在目前的教学探索中,我主要是通过和学生“讲”绘本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较为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演”绘本,让孩子们代入绘本角色,更深层次地去体验绘本中的心理内涵,用“活”绘本,让小学心理课堂更出彩、更有效。

另外,在使用绘本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践中,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也分别整理了一些适用的绘本书目(见下表),以便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更加方便和灵活使用。

猜你喜欢

教育课哈利绘本
读《哈利•波特》有感
绘本
绘本
绘本
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
好脏的哈利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研究
像哈利那样隐身
一堂书法教育课
实习教学中如何上好第一次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