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延安文艺精神当代价值 推进新时代音乐教育新发展

2023-07-11李心草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乐教音乐教育

李心草

摘 要:中国音乐学院在建立之初就与延安文艺精神有着紧密联系。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当继续弘扬延安文艺精神,坚持开展全民音乐教育,继承传统与创新模式,积极用音乐谱写人类共同价值新篇章。

关键词:延安文艺;音乐教育;乐教;文明互鉴

2023年4月至5月,笔者两次带领中国音乐学院同事到延安调研,回望革命文艺先辈的丰功伟绩与优良传统,为下一步工作积蓄能量。作为一名指挥,在接过冼星海先生指挥棒、指挥《黄河大合唱》时,笔者深刻感受到了红色音乐鼓舞人心的巨大力量。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延安调研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也让自己对如何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思考。

中国音乐学院的延安文艺基因

延安这片革命的土地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文艺人才。中国音乐学院的奠基人安波、马可先生以及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的奠基人、首任团长李凌先生,这些老一辈红色艺术家都是从延安来到北京,为中国音乐学院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在延安期间就选取人民现实生活题材,采用民间音乐的语言进行创作。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安波、马可创作的秧歌剧《夫妻识字》采用民间曲牌,加入关中眉户戏的曲调元素,反映了劳动人民翻身作主后学习文化的热情。马可参与创作的歌剧《白毛女》,取材于民间传说,运用地方民歌、小曲等曲调形式,深刻反映了人民的现实生活,是我国民族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此外,如《识字好》《南泥湾》等作品,都是在延安文艺精神的鼓舞下创作的。这些作品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人民生活现实,服务人民需要和时代要求。

深受延安文艺精神浸润的前辈们,将文艺为人民、文艺服务社会的精神传递到中国音乐学院,为中国音乐学院奠定了坚实的根基。秉承着中国音乐教育遵循“古为今用”“继承和发展”的原则,安波、马可等人草拟了《关于中国音乐学院的设想》,堪称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音乐高等学府的办学蓝图;将中国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以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创作和表演的专门人才为主,同时培养面向农村的中学音乐师资和基层文化单位的群众音乐工作干部”。[1]安波先生在建校典礼上强调,“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坚持音乐的革命化、群众化、民族化,继承、发扬我国革命和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要在人的革命化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族的音乐体系,建立无产阶级的音乐艺术教育体系”。[2]这个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落实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一理念。

中国音乐学院是在延安文艺精神的照耀和指引下建立、成长起来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已有81年,中国音乐学院也即将走过六十载的风雨历程。2023年4月10日,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音乐会上,笔者接过了当年冼星海先生使用过的指挥棒。这支珍贵的指挥棒是延安文艺精神在音乐领域的重要象征,必将会激励我们新一代音乐人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与此同时,笔者也不禁沉思:新时代的中国面对着崭新的国情与世界格局,身处其中的我们该如何继续秉承延安文艺精神,让中国音乐在坚守初心、引领创新中繁荣发展;如何让中国音乐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如何让中国音乐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更好地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贡献力量……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新时代面临的课题。

延安文艺精神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

延安文艺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也是传承和创新精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理论、方针、路线方面,明确了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伟人著作常读常新,是解决当下音乐教育问题、提升音乐教育质量的“指挥棒”。基于中国音乐学院近年来的教育实践和个人对延安文艺精神的理解,笔者认为至少应从如下三个方面来继续推动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进步。

1.文艺服务于人民,坚持开展全民音乐教育

八十余年来,延安文艺精神始终指引中国艺术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普及面向人人的美育实践活动”。在当今音乐教育专业化、精英化的同時,我们决不能忘记面向全民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忘记这也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中国音乐学院建校的初心就是培养人民艺术家的摇篮。“人民”二字深深烙印在国音精神中。近年来,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艺术教育,从群众需要出发,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题,深入生活、开展全民艺术教育。学校倡导建设的中国乐派主张“从全民音乐文化的根基上促进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建立”,提示音乐教育应该在培养专业文艺人才的同时,适当走出专业院校,面向社会。我们的音乐创作者应该既有作曲家,也有“路人甲”;我们的音乐审美对象,既有文艺工作者,也应该有人民群众;我们的传承人既有音乐教师,也应该有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形成全民参与互助、共建、共享的音乐文化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人民是音乐的创作者,也是“乐中人”。音乐工作者要想人民之所想,唱人民所想唱。音乐教育要想学生之所想,急社会之所需,为国家与民族培育更多服务于人民的音乐家。无论是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还是新时代开启的新篇章,都有为数众多的作曲家以延安文艺精神为指导,创作大量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抚慰人们的心灵,给人们带去鼓舞和希望。只有贴近人民生活的音乐作品,才能使人们产生心灵的共鸣。我们今后的音乐教育,也要沿着这条康庄大道继续前进。

2.汲取传统“乐教”精髓,创新音乐教育新模式

毛泽东同志1956年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提到:“我们当然提倡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传统就难以创新。近代中国优秀学者“具有深厚的旧学根底,有较高的鉴别能力,故能在传统学术的基础上汲取西方的智慧,从而达到较高的成就”。[4]在音乐成为独立学科的过程中,一代代中国音乐人始终重视发挥音乐传统的作用。

中国音乐很早就形成了独特的“乐教”体系。《尚书》记载夔掌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5]周代乐官“大司乐”的职责即“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6]以乐德、乐语、乐舞教国之子弟。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又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8]强调艺术以道德为根基,将“乐教”视为教育成熟的标志。相比技艺沿袭,“乐教”更看重人文培养,目标是“化人”。这是中国传统“乐教”与西方音乐教育的区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音乐教育也需要充分挖掘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继承与创新并举推动前行。近年来,中国音乐学院秉持“承国学、扬国韵、育国器、强国音”的办学理念,在全面改革中构建音乐专业和其他人文学科协同互动式的课程设置,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建立艺、德、行、文多方面的音乐教育体系。在专业培养中,鼓励师生在舞台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在音乐创作中,注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汲取营养,创作符合大众审美的音乐作品;在理论研究中,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充分阐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素质教育方面,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落实“知行合一”等传统思想精髓。

3.面向世界文化大家庭,谱写人类共同价值新篇章

遵循传统不是复古和守旧,不能忽视全球化语境下的时代要求。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同时,也要符合时代需求,实现音乐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延安文艺,既具民族文艺的魅力,也兼具世界文艺的优长。延安文艺工作者践行《新民主主义论》中“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粮食的原料”的号召,翻译引进国外文化理论,为延安文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艺中占据一席之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9]

当今世界,人文交融成为新常态,音乐作为沟通世界各民族情感的桥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不同国家和地区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愈发密切,各国均重视与其他国家开展教育合作。[10]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音乐学院坚持扩大教育开放,推进文化交流,搭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文化资源的交流共享,塑造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特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发展大格局。这些工作对我们打造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音乐话语体系、构建人类音乐文化共同体具有重要作用。

人类悲欢相通,人类的共同经历蕴育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无论走到哪里,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流淌着“黄河”。1942年,《黄河大合唱》在缅甸曼德勒演出,这是《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在国外演出,李凌先生担任艺术指导。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黄河大合唱》音乐会在美国波士顿奏响。近日,在延安指挥《黄河大合唱》的经历,让笔者再次想到,这部伟大的作品能够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不屈不挠的坚定信念,能够展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不断鼓舞世界人民为和平而努力奋斗,能够歌颂人类社会的美好精神,彰显全人类共享共通的价值理念。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只有继承、发展这样的理念,才能不断打开文化新格局,未来在全球舞台奏响中国新声音。

参考文献:

[1]李西安.馬可选集[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7:6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简史集[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1:2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艺论集[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147.

[4]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224.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79.

[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573.

[7] [8]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85,104.

[9]何满仓.延安文艺: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杂交融合[J].学术界,2006(6):132-136.

[10]李明,赵敏.2022年全球高等教育十大热点与趋势[J].北京教育(高教),2023 (4):23-27.

(作者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乐教音乐教育
浅谈孔子的乐教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的意义
开启作文教学的大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孔子乐教思想研究述评
浅析音乐教育在基层消防部队中的作用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