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监会随机抽查能改进审计质量吗

2023-07-06薛祖云陈晓静

会计之友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审计质量

薛祖云  陈晓静

【摘 要】 自2016年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实施以来,媒体和公众一直对其保持热切关注,但学术界对其监管效应相关的研究却付之阙如。为进一步完善关于随机抽查制度经济后果的研究,为该项政策实施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文章选取2016—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证监会随机抽查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证监会随机抽查能改进审计质量,且根据产权性质进行的分组检验表明,这种改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此外,证监会随机抽查既能对被抽查公司审计质量产生长期影响,又能对同一地区未被抽查公司审计质量产生溢出效应。

【关键词】 证监会; 证券监管; 随机抽查; 现场检查; 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3)13-0125-07

一、引言

在我国现行的证券监管体系中,以处罚公告为主的行政处罚性监管和以问询函为主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是相关部门常用的监管手段[1-2]。2015年8月,为了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广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国办发〔2015〕58号),首次提出要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机制和制定随机事项抽查清单。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这种放管结合、加强监管的主旋律下,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逐步落地并发挥作用。

证监会随机抽查是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并将抽查情况和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一种现场检查。与证监会行政处罚性监管和交易所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发现问题后再作处罚或寄发问询函的监管方式不同,随机抽查制度遵循全面覆盖原则,将特定情形之外的全部公司纳入抽查名单库并随机选取现场检查对象,是在问题发现之前进行监管的一种方式。自其2016年正式实施以来,媒体争相报道与之相关的系列新闻,大批投资者也在一些平台关注随机抽查情况和现场检查结果[3]。但是,与实务界的热切关注不同,学术界目前对于证监会随机抽查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付之阙如,仅有部分学者研究了其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股价崩盘风险等之间的关系[3-4]。现有研究已经证实,“行政处罚性监管”和“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会对审计产生影响[5-8],那么证监会的随机抽查制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又是否存在关系呢?

从理论上来讲,一方面,随机抽查与审计关注的重点有重合,且证监会的随机抽查会引致媒体的跟踪报道和公众、投资者的持续关注,审计违规成本升高。因此,在公司被抽中进行现场检查后,注册会计师有动机加强审计,改进审计质量。另一方面,随机抽查与行政处罚均由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进行,监管资源及检查人员注意力有限可能会降低检查效率;并且由于三年内接受过现场检查的公司原则上可以不纳入抽查名单,接受过检查的公司的审计师很可能产生侥幸心理,进而不会带来审计质量的改进。所以,证监会随机抽查会对审计产生什么影响是一个具有研究张力的话题。

本文可能的贡献如下:第一,从审计质量角度拓展了随机抽查制度经济后果的研究。第二,从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的视角拓展了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三,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随机抽查制度是政府转变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监管改革的政策效果,为行政监管改革提供了证据支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证监会随机抽查与审计质量

在证监会进行随机抽查的过程中,首先,媒体会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报道,其他外部信息使用者也会通过官方渠道或互动平台持续关注抽查情况和检查结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会引发媒体负面报道,上市公司在面临这种媒体质疑与批评时会变更审计师[9],而审计团队的稳定性会显著影响审计质量[10]。其次,证监会的随机抽查内容与事务所审计密切相关,最明显的一点体现在随机抽查涉及对年报相关审计底稿的检查,并且其余检查内容与审计关注的重点也有重合,如关联方及关联方交易清单、年度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合并明细等,检查结果的好坏很可能关系到事务所的声誉。若随机抽查发现审计执行过程存在问题,无疑会使事务所声誉受到损害,进而导致社会公众降低对其审计质量的评价[11]。而我国的审计市场又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市场[12],社会的负面评价会降低事务所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原有客户流失[13],接受新客户的能力下降,并且更可能接受财务报表质量较差的客户[14]。此外,外部投资者的关注度越高,错报或漏报行为越有可能被财务报告使用者发现,从而加大了审计师的诉讼风险[8]。并且根据刘金洋等[15]发现的证监会随机抽查的溢出效应,上市公司被随机检查抽中后会显著提高其收到问询函的频率,即在被抽中后受到其他非行政性处罚的风险也变得更高。经济人都是理性的,都会在市场活动中自觉规避风险。证监会随机抽查过程中对于审计师工作质量的检查使其面临诉讼、客户流失以及遭受其他非行政性处罚的风险,审计师出于降低风险与维护自身声誉的考虑,很可能在审计时进行更严谨周密的计划,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尽力发现报表中存在的各种漏报错报问题,对审计过程实行更严格的控制,提高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可能,改进审计质量。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证监会的随机抽查工作可以改进审计质量。

(二)产权性质分组

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审计质量的改进可能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1)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其最终控制方为政府机构,具有一定的行政性,承担着大量关乎民生和经济发展的社会性负担[16]。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具有政府的支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国有企业正常运营,降低经营風险和诉讼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有所不同[8]。(2)证监会的执法可能会屈服于政治压力[3],即企业的产权性质会影响执法力度。由于政府的“父爱效应”,国有企业面临的处罚力度通常会轻于非国有企业[2]。且国有企业的最终控制方为政府机构,而政府手中一般掌握着更多的审计资源[17],事务所出于在当地接收更多客户和更便于开展工作的考虑,很可能会迫于压力出具更加清洁的审计意见。因而本文认为,相比于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国有企业审计质量的改进,其对非国有企业审计质量的改进可能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假设2。

H2: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审计质量的改进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由于证监会的随机抽查制度是自2016年起正式实施的,因此本文选取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并对其进行以下处理:(1)剔除金融行业样本;(2)由于2016年吉林、云南和2017年、2018年福建证监局随机抽取数据缺失,出于准确性考虑,剔除这三地相关年份辖区内上市公司样本;(3)剔除其他相关变量缺失的样本。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本文所需证监会下属36个监管局辖区内的全部市场主体名单及各年份随机抽查名单均手工收集自证监会官网,审计相关信息和其他变量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数据处理软件为Stata15.0。

(二)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

为了研究证监会随机抽查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构建如下模型:

OPINIONi,t=α0+α1TREATi,t+α2DIDi,t+∑αiControlsi,t+Indi+Yeari+εi,t

其中,因变量为非标准审计意见(OPINION),若上市公司当年审计意见为非标准审计意见,该变量取1,若为标准无保留意见,该变量取0。参照刘瑶瑶等[3]的做法,TREAT为事件变量,若上市公司在研究期间被抽中进行现场检查过,则为实验组,该变量取1;若没有被抽中,该变量取0。POST为时间变量,上市公司被抽中进行现场检查之后的年份POST取1,被抽取之前的年份取0。DID为TREAT和POST的交乘项。本文主要关注核心自变量DID的系数。若α2显著为正,说明随机抽查会提高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H1得到验证。Ind为企业个体效应,Year为年度效应。借鉴刘金洋等[15]、刘瑶瑶等[3]、陈运森等[8]的研究,还加入了以下控制变量(Controls):公司规模(SIZE)、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LEV)、四大审计(BIG4)、经营现金流(CFO)、成长性(GROWTH)、市值账面比(MB)、两职合一(DUAL)、股权集中度(TOP1)、独董比例(ID)、董事会规模(BOD)。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OPINION的均值为0.051,标准差为0.220,说明审计质量在不同公司间存在差异。TREAT的均值为0.234,说明在2016—2020五年间有23.4%的公司被证监会随机抽查过,这与刘瑶瑶等[3]所做研究中的数据出入不大。从控制变量来看,资产负债率为41.80%,总资产收益率为3.05%,独董比例为37.80%,董事会规模在8人左右,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比例为31.20%,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3.2%,“四大”审计样本占5.70%,总体来说,各变量的分布特征符合預期。

(二)相关系数

表3报告了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OPINION与DID的相关系数为0.05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证监会的随机抽查改进了审计质量,这初步验证了H1。除此之外,自变量与各控制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0,说明本文的控制变量选取较为合理,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多元回归分析

表4(1)列报告了证监会随机抽查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回归结果,其中DID的系数为0.019,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意味着证监会随机抽查提高了审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几率,有助于改进审计质量。(2)列、(3)列报告了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分组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到,非国有企业DID的系数显著,而国有企业DID的系数不显著。说明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审计质量的改进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H2得到验证。

五、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分析

(一)稳健性检验

1.安慰剂检验

为了消除其他政策因素或随机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参考柳光强等[19]的做法,通过改变政策实施时间进行反事实检验。本文将随机抽查时间统一提前5年,并对基本模型再次进行检验,从表5(1)列可以看出,DID的系数不再显著,说明审计质量的改进确实是由随机抽查制度的实施带来的。

2.重新度量审计质量

本文使用财务重述RESTATE重新度量审计质量,如果证监会的随机抽查能改进审计质量,那么它应当能降低财务报表日后被重述的概率。具体的,如果财务报表日后被重述,那么RESTATE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从表5(2)列可以看到,当以RESTATE作为模型因变量进行回归时,DID的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进一步证明了证监会随机抽查可以改进审计质量。

3.PSM检验

本文对2016—2020年被随机抽中的上市公司以控制变量为原则匹配对照组,并基于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回归。从表5(3)列可以看到,DID的系数依然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结论未受内生性问题干扰。

(二)进一步分析

1.长期效应

本文已经验证了证监会随机抽查对于审计质量具有改进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改进作用是否具有长期性,将基础模型中的因变量替换为OPINIONt+1和OPINIONt+2,由表5(4)列—(5)列可以看到,当因变量为OPINIONt+1时DID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当因变量为OPINIONt+2时,DID的系数不再显著,说明证监会的随机抽查可以改进未来一年的审计质量。

2.地区和行业溢出效应

为了进一步研究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审计质量的改进是否具有地区和行业溢出效应,本文借鉴刘瑶瑶等[3]的做法,以IRATE(监管局随机抽查公司数/监管局辖区内公司总数)和IRATEIND(行业内被证监会随机抽查的公司数/行业内公司总数)作为衡量地区和行业随机抽查力度的指标。在验证过程中仅保留未被抽查的上市公司,以IRATE和IRATEIND为自变量、OPINION为因变量进行回归。根据表5(6)列和(7)列,IRATE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IRATEIND的系数不显著。这说明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审计质量的改进具有地区溢出效应,而不具有行业溢出效应。这可能是因为随机抽查由各地证监局进行,同一地区内企业所处的监管环境更加相似。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是政府转变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学术界对于随机抽查制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这与媒体、投资者等对该制度的热切关注有所脱离。本文通过选取2016—202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证监会随机抽查与审计质量间的关系,发现证监会随机抽查可以改进审计质量,且这一改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则表明,证监会随机抽查对审计质量的改进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且具有地区溢出效应。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随机抽查制度可以改进审计质量,证监会应继续实施随机抽查制度,充分发挥其事前监管作用;(2)该项监管措施对审计质量的改进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因此在监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国有企业,采取多样化的监管手段,进一步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依法将各项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3)继续完善我国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体系,协调各项监管措施实施,充分合理利用监管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星,陈西婵.证监会处罚、分析师跟踪与公司银行债务融资——来自信息披露违规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8(1):60-67.

[2] 陈运森,邓■璐,李哲.证券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财务报告问询函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9,35(3):169-185,208.

[3] 刘瑶瑶,路军伟,宁冲.证监会随机抽查能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吗[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12):111-126.

[4] 汶海,高皓,陈思岑,等.行政审计监管与股价崩盘风险——来自证监会随机抽查制度的证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20,40(11):2769-2783.

[5] 朱春艳,伍利娜.上市公司违规问题的审计后果研究——基于证券监管部门处罚公告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9(4):42-51.

[6] 宋衍蘅,何玉润.监管压力与审计市场竞争压力:注册会计师的权衡——以长期资产减值准备为例[J].管理世界,2008(5):144-150,165.

[7] 黄俊荣,高倩.违规处罚能有效抑制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吗[J].会计之友,2021(24):92-99.

[8] 陈运森,邓■璐,李哲.非行政处罚性监管能改进审计质量吗?——基于财务报告问询函的证据[J].审计研究,2018(5):82-88.

[9] 戴亦一,潘越,陈芬.媒体监督、政府质量与审计师变更[J].会计研究,2013(10):89-95,97.

[10] 兰秀文,金鹿,杜静然.审计团队稳定性与审计质量关系研究——基于团队行业专长视角的分析[J].会计之友,2022(21):62-71.

[11] 方军雄.审计职业声誉损害、独立性与市场反应[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24(2):52-64.

[12] 夏冬林,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J].会计研究,2003(3):40-46.

[13] WILSON T,GRIMLUND R.An examin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an auditor's reputation[J].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1990,9(2):43-59.

[14] 李曉慧,曹强,孙龙渊.审计声誉毁损与客户组合变动——基于1999-2014年证监会行政处罚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6(4):85-91,96.

[15] 刘金洋,沈彦杰.证监会随机抽查的监管效应:溢出还是替代?——基于交易所和审计师的视角[J].审计研究,2021(4):77-87.

[16] 武龙,周杨,杨柳.证监会随机抽查能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吗?——基于“双随机、一公开”的准自然实验[J].珞珈管理评论,2023(3):89-110.

[17] 苏坤.政治关联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J].管理评论,2021,33(7):54-67.

[18] 柳光强,王迪.政府会计监督如何影响盈余管理——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准自然实验[J].管理世界,2021,37(5):157-169,12.

猜你喜欢

审计质量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现状及对策研究
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研究述评
关于政府审计质量的几点研究
基于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探讨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审计质量导向下的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规范研究
审计服务收费放开,审计市场绩效将何去何从?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独立审计、债务融资成本和信号传递
我国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