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项管理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3-07-04陈丽芳

新课程·上旬 2023年2期
关键词:课外体质体育

陈丽芳

初中学校肩负着加强青少年精神与体魄全面培养的使命,面对减负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任务,如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成为初中体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前提。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实践关键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与依托,因此我们要全面推进五项管理,选择正确导向对管理要素进行结构性调整,用体育内涵覆盖学生活动空间,使学生快乐活动、自主活动。

一、初中体育“体质管理”及其落实难点分析

五项管理作为“双减”工作的具体抓手,主要指的是“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对于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而言,虽然相关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总体水平,但是由于当地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部分教师较难清晰界定教学目标的基本内容,导致初中体育“体质管理”落实效果不够理想。

体质管理就是通过体育课外拓展活动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体育技能,或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水平,相对于日常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基础能力、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以五项管理为导向的体育课外拓展活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但是,农村初中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再加上部分教师未能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导致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目标设定不清晰,不利于“体质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且浪费师生的时间与精力,尤其是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学生。结合当前“双减”背景,农村初中体育“五项管理”应找到新方向,依托针对性与体验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以体质管理为导向开展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意义分析

体质管理是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关系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但是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有限,活动内容缺乏趣味性,与学生兴趣爱好存在差异,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与枯燥。而体质管理作为“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抓手,主要从增强学生体质的角度转换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从而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得到健康成长。对于初中体育教学而言,课外拓展活动实际上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课外活动兴趣,通过落实体质管理,能够使学生在课外正常锻炼、休息、娱乐,依托于趣味性、多元化的体育活动设计放松他们的身心,从某种程度来看,一方面能够缓解城市与农村体育课外拓展活动之间的质量、效果差距,另一方面能够缓解校外负担失控、失管的问题,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体质管理为基础实施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实践路径

(一)基于兴趣激发优化主体参与模式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家长对音乐、体育等素质教育的关注较低,尤其是农村地区,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也会降低身体素质。不仅如此,临近考试时,其他科任教师也会挤占体育课时,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锻炼,劳逸结合落实情况差,不仅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还影响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五项管理的教育背景下,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开展时,教师应注重对体育活动主题参与模式的优化。

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应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在落实体质管理要求的同时瞄准素质教育目标,进而革新教学观念,同时考虑到该阶段学生对体育活动形式与运动类型的差异化需求,进而需要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在运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由于日常体育活动与五项管理下的体育拓展活动存在普遍化与针对性之间的差别,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到平等对话,基于有限的资源与设施提供极具吸引力的活动。其中,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游戏、娱乐等要素,提高活动氛围与活力。比如,组织小型体育活动,其中包含健身操、武术、小游戏、跳绳等体育活动供学生选择,同时发挥自身的教育经验,让高年级带动低年级,熟练者带动生疏者,强健体魄的同时培养其交流与沟通能力。

(二)基于人本理念强化活动设计

虽然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为农村初中体育教育带来丰富的资源与理念,但是现实条件的不足仍影响着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质量。对于体育课外拓展活动而言,体育场地及其设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对农村而言,虽然具有较大的活动空间,但是室内体育场馆、室外塑胶跑道、人造草坪等设施健全的体育活动场地有限,且场地内缺少丰富的体育设施类型。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强化体育课外活动设计,优化教学方案。

第一,以人为本,为学生制订个性化活动方案。在五项管理的背景下,教师应坚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依据人本理念强化体育课外拓展活动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与针对性。现阶段初中体育课程设计的系统性体现在课程架构形式上,在围绕体质管理设计体育课外拓展活动时应注重学生的需求。开展体育课外拓展活动前,教师可以通过访谈或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然后依托学生需求信息的整合確定具体的活动形式与内容。相较于基本运动知识,教师应围绕学生需求设计专业运动训练,依托活动单元的设置,提高体育运动的安全性,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应正确认识到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保证课时长度,不允许其他科任教师随意挤占体育课时,以此保证体育课外活动课时,确保活动的开展具有持续性。

第二,竞赛引领,延续学生体育活动状态。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在落实专项技能训练后往往无法再次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在五项管理背景下,为提升农村初中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与空间,教师可以落实竞赛设计,以此延续学生的体育活动状态。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尤其是在掌握了某项专业技能后。为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下实现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可以开展相对简单的竞赛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体育活动开始设计竞赛,以足球为例,落实“普及+竞技”“项目+文化”“活动+提升”的竞赛模型,拓宽体育课外活动实施路径,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后生活,另一方面挖掘当地天然优势,促进农村初中体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以“普及+竞技”拓展活动为例,此项活动主要是拓宽体育课后服务的广度,基于普及的整体考虑,学校可以建立“三阶”式足球社团,即“班级、年级和校级”代表队,提高课后训练效率,其中,可以先成立班级和年级代表队,然后从中选拔优秀男女球员组成校级代表队,代表学校参加竞赛,如定期举办校级竞赛,或是参与区级竞赛等,以此拓宽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参与面。依托普及度较高的体育竞赛活动总结经验,逐渐将竞赛模式过渡至每一项体育活动中,构建体育课外拓展活动体系,立足自身优势弥补劣势,提升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其课外生活。除此之外,农村初中学校还可以完善课外体育竞赛机制,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如多元化文化项目、球类活动、体育文化节等,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初中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围绕中考体育加试项目创新形式

對于初中课外拓展活动而言,不少初中学校将相关活动作为中考体育成绩服务内容使用,缺乏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识的重视,因此,教师还可以围绕中考体育项目创新活动形式,一方面提高项目活动的娱乐性与游戏性,另一方面高质量地变换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布置形式,增加活动训练开展的必要性。比如,教师可以丰富活动内容,各种体能练习手段、创新锻炼形式、运动兴趣展示、器械力量训练等都可以成为体育课外活动内容,同时提高家长对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认可度。此外,正视学生的能力提升与思想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运动内容和形式,提高作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若是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可以小范围试点运行,然后总结经验校内推广,通过这一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创新路径,从而营造积极的体育运动氛围。

(四)围绕家校协同提高活动效果

高效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依托家校协同平台和线上的师生交流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运动状态与问题,并及时给予针对性指导,保证初中生开展的课外拓展活动健康、安全,促进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使体育锻炼常态化。具体而言,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学生的课外时间以及与教师的交流,如线上一对一私聊、视频交流、线上检验等,提高体育课外活动指导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时刻保持耐心,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带给学生如沐春风之感,让他们愿意主动锻炼,主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从而在身心舒适的前提下获得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其中,为落实家校联动,我们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邀请家长观看,激励孩子的同时让家长亲眼看见孩子的表现,或是在校级竞赛中邀请懂得基本裁判知识的家长担任裁判,从而改善家长重智育、轻体育的现状,缓解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增强身体素质。另外,亲子运动作为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方式之一,依托校内、校外不同人员的参与,提高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多样性。

除此之外,为更好地落实体质管理,体育教师还可以联合家庭共同建立监督管理机制,用于管理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与训练,进一步调动体育课外拓展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首先,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领导应提高对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重视程度,根据体质管理、素质教育等要求,联合体育教师共同制订详细的操作规范;其次,体育教师仍是课外拓展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发挥着布置、检查、评价、指导的作用,提高体育教师对作业政策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积极性,是体育课外作业政策顺利实施的前提;最后,家长作为辅助成员,要引导自己的孩子正确对待体育课外拓展活动,建立对此类活动的正确认识,从而以更为认真与积极的状态完成作业。

(五)完善体质管理体育教学评价

在提升核心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农村初中体育教师与学生形成高质量的双向互动过程。在平等、和谐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的言传身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由于部分学生对运动技能与学习方式存在误区,外加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因此应针对实际落实的各类教学方法和内容开展教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现有问题进行优化处理,并激发教师、学生对体育活动管理教育的创新性。

在对体育课外拓展活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依托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落实尊重学生在体育课外拓展活动中的付出,提高其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信心,从而在获得更好的体育活动体验感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体素质的持续提升,满足体质管理要求。评价主体包括学生自身、体育教师、家长、学生互评等,其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参与态度、努力程度等要素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指正学生出现的错误言行,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发挥榜样作用,让学生在体育课外拓展活动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感。整合学生互评、自我评价与家长评价,注重打分体系的可持续性与多元性,同时针对学生的反馈将其进行加分项与减分项的划分,其中评价标准应具有规范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立体育课外拓展活动优秀标兵,以此调动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积极性,根据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实现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全面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准确,从而为体育活动优化管理提供方向,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缓解其身心状态的前提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体质管理作为“五项管理”和“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抓手,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为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改善农村地区体育课外拓展活动的不足,我们应将“五项管理”的优势与要求充分融入体育课外拓展活动中,从形式、内容、评价体系等多个角度创新、探索高效体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作者简介:福建省漳平市芦芝中学)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课外体质体育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