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探索

2023-07-04王淑娟杨鹏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四史实践探索

王淑娟 杨鹏

摘  要:“四史”是党和国家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教学资源,“四史”在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融入,有助于增强课程理论深度、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应在对“四史”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体系深刻把握的基础上,明确融入的整体思路与具体内容,在方法路径上以“问题链”搭建学生个体与“四史”的深度联结、以立体式人物群像彰显高尚的精神品质、精彩的故事叙事与深刻的理论叙事相衔接,最终在国内外纵向、横向对比中深刻思想感悟。

关键词:“四史”;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8-0176-05

基金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Y210201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王淑娟(1990—),女,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杨鹏(1982—),男,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大学新生入校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育人效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奠定思想根基,学生对本课程的感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后续对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成效,因此,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具有现实意义。相较大学阶段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体系通俗易懂,但真正将教材体系转化为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感染力与吸引力的教学体系,切实将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道德与法治等宏观主题讲清、讲透、讲到学生内心深处,是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的极大挑战,在教学中常常面临着“理论性、思想性不足”等问题。“四史”是党和国家宝贵的历史资源、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资源。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历史资源教育好新时代青年。2022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1]在此背景下,精准把握“四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义、内容路径,依托“四史”提升课程育人成效,成为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四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意义

(一)增强课程理论深度,提升课程内容思想性与政治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针对大一新生,教材语言相对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通俗易懂,在增强亲和力与感染力、互动感与可读性的同时,也让学生感觉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理论性、思想深度不足,进而导致学习积极性降低。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示“课本内容看着很简单,提不起兴趣”“很多内容从小听到大,耳熟能详”。甚至部分教师也感觉“课程理论性、思想性体现不足”。“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体系的通俗易懂并非意味着其本身理论性的缺乏,本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托,涉及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如何能切实呈现课程既有的理论性与思想性,又能兼具亲和力与针对性,面向学生深入浅出地将理论知识讲透彻、讲明白,是对于任课教师的极大的考验。“四史”既是历史,又是理论创新史,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总结。将“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四史”为主线将课程背后的多学科理论有效联结,以史为鉴、论从史出,将教材知识点通过历史逻辑加以呈现,用真实的历史、鲜活的历史人物对教材知识点进行论证,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从历史中层层递进得出教材中的科学结论,可以高效带领学生深刻感受教材的理论深度、思想性与政治性。

(二)强化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厚重的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致力于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努力成长为理想信念坚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史是“四史”的核心与关键,无论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还是社会主义发展史,其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2]。一批批共产党人以高尚的人生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中国精神、明确的价值导向、高超的品德修养与法治精神,在艰难求索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摸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最终带领全体中华儿女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且在国际舞台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实践。因此,“四史”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在逻辑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四史”传递出的价值理念就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将“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以史启智、以史明理、以史增信、以史崇德,进而从厚重的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赓续奋进。

(三)提升课程感染力与吸引力,用鲜活的历史凝聚号召青年

毛泽东曾指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3]再好的理论,如果是以枯燥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也很难走入学生内心。思政课传递的科学理论必须经过感染力与吸引力的包装,才能切实转化为青年成长的精神养料、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为党和国家培育时代新人的课程,更是一门带领青年学子学思践悟人生真正的幸福与快乐,成就出彩人生的课程。因此,“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相较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感染力与吸引力有着更高的追求。将“四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史料,塑造立体的英雄人物群像,打造出历史上曾出现的一个个“时代青年”,以此凝聚号召当下時代青年,用鲜活的历史向大家展示“个人何以可能、组织何以可能、国家何以可能”,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中汲取思想智慧,体悟事物发展规律与道理,对于个人“小我”而言,做到“以理化情”,缓解生活中的焦虑、“躺平”“丧”等不良情绪和心态;对于社会、国家“大我”而言,增强青年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理论认同与政治认同,增强时代青年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四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思路与具体内容

“四史”内涵丰富、主题鲜明,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部分历史在时间维度上本身具有一定的重叠,在内容维度上也相互关联。“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四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有效融入,必须建立在对“四史”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体系的深刻把握基础之上,必须明确融入整体思路与具体内容。

(一)整体思路

在整体思路上,“四史”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入相较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存在太大差异,整体上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三条主线,通过历史逻辑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华儿女从曾经的积贫积弱、任人欺辱迈进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为什么能够带领中华儿女在物质和精神上站立时代潮头?为什么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和党和国家、全体中华儿女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为什么是全人类解放的福音?在论述过程中,应当尤其着重讲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产生与实践,都是由中国共产党这一行动主体发起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正是在党领导人民实践的过程中诞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应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重点将“四史”按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二)具体内容

在具体内容设计上,并非所有“四史”内容都有必要和都能够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紧扣“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体系,按照不同的章节内容对“四史”融入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具体来说就是用历史论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明晰融入内容、拓展融入空间。以“思想道德與法治”第二章理想信念篇为例,在这一章可以综合融入“四史”,以历史为主线串联所有知识点。在讲解第一节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时,从中共党史中精心选择典型人物毛泽东,结合青年毛泽东理想信念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在现实中经受的各种挫折考验,论述理想信念的特征及作用;在讲解第二节增强信仰、信念、信心时,按照历史发展线路,结合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思想转变历程,讲清楚为什么中国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的革命、改革、建设实践论述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为什么没有辜负社会主义,并在国际对比中强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在讲解第三节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时,综合融入改革开放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从改革开放史中提炼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线索,以中国早期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走的弯路、苏联走向解体为例解析人们面对理想时常见的两种思想误区:以理想否认现实、以现实否认理想,并以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例呈现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样,在论述理想与现实的过程中也再次强化了第二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这一知识点的内化吸收,整个教学体系在“四史”的历史主线引导下形成更加紧凑的整体,从个体到国家、从个人理想到社会理想、从理论到现实,顺着历史发展线路层层递进,真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内化吸收。

三、“四史”融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方法路径

(一)以“问题链”搭建学生个体与“四史”的深度联结

将“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确定了具体内容以及融入点后,还需要对内容材料进行深度加工,以“问题链”搭建学生个体与“四史”的深度联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路紧密跟随教学目标。这里的深度联结包括两重含义:一是情境性联结。教师通过“问题链”引导,带领学生以第一视角的真切体验搭建自身与历史的情境性联结,全身心融入曾经的历史,在情境带入、自我审视、高下对比中收获个人思想的洗礼与精神的升华;二是时空性联结。即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价值,学史明智,用历史思维分析、研究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历史告诉我们尽管时代不同、具体生活情境不同,但人生智慧、处世智慧却是共通的,历史发展、社会前进、青年成长中存在着不以环境和主观因素为转移的“铁的必然性规律”,这些规律就蕴含在鲜活的历史中。例如在讲解第二章第一节理想的特征时,以毛泽东在延安抗大讲课的照片导入,结合理想“超越性、实践性、时代性”三个特征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照片中的毛泽东看起来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却无比坚定地对学生说“终有一天,我们会带领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再也没有人忍饥挨饿,再也没有压迫剥削……”依次向学生发问:在那样一个参加共产党就意味着杀头的年代,毛泽东这样一批年轻人为什么会产生“带领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理想?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在缺衣少食的彼时,你会相信毛泽东所说的这个理想终将变成现实吗?这一理想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变化的?这一理想在不同年代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结合热播剧《觉醒年代》中毛泽东出场画面的解读,将学生带入到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认识到理想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反应,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并实现,最后,通过党领导下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阐释不同年代下人们的不同理想,揭示理想的时代性。这样,就通过青年毛泽东的历史故事将教材知识点逻辑紧凑、内容连贯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以立体式人物群像彰显高尚的精神品质

“四史”内涵丰富且厚重,将“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要注重塑造立体式人物群像,通过人物群像身上彰显出的人生追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革命道德等高尚精神品质引领青年思想发展,实现青年精神世界的升华。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生活中,都有自己需要处理的课题,都有需要面对的现实困难。因此在刻画英雄群像过程中,不仅要呈现英雄顶天立地光辉伟大的一面,更要呈现他们有血有肉的“常人”一面,带领学生体味英雄们作为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作出的艰难抉择,无形中拉近学生与英雄人物的心理距离。例如以毛泽东为例讲解信念的特征时,将毛泽东六位至亲投身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毛泽东放弃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国民党“毛部长”职务奔赴井冈山干革命的故事讲给学生,带领学生回到历史人物曾经的生活中,感受他们作为普通人内心的纠结、犹豫、痛苦等种种情感,体悟历史人物作出最终抉择的艰辛与高尚,最终明白:所有顶天立地的伟人都是有血有肉的常人,都有常人常有的迷茫、纠结与痛苦,常人与伟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高尚的精神品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高尚人生追求,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脚踏实地、知行合一的扎实实践,靠着这些突出的思想品质,他们做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抉择,也实现了从平凡到伟大的蜕变,以此启发学生通过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逐渐向伟人靠拢。

(三)精彩的故事叙事与深刻的理论叙事相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4]“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好故事,讲故事并非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调节气氛,传递其背后的思想与学理才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故事叙事一定要与深刻的理论叙事相结合,才能切实加深课程的深度与广度。这里所说的理论叙事,并非单指教材体系中的理论,也包括“四史”内在的学理与哲理,这就需要做好理论延伸与衔接。通过“四史”故事叙事,在教材的理论框架中延伸出歷史逻辑,历史逻辑又与教材理论衔接成完整的逻辑链条,作为教材理论的重要逻辑支撑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应当建立正确的认知,要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为什么以及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其产生坚定的信念。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依托中共党史,可以很好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比较清晰、完整地植入学生头脑。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从理论叙事角度出发,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的问题链:第一,在民族危亡之际,中国曾经出现过哪些“主义”?第二,这些“主义”为什么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第三,社会主义是如何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逐步带领全体中华儿女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时间线索拉长,从五四运动时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历程讲起,以李大钊、毛泽东等典型人物为例,讲明白在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知识分子从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各类社会思潮中经过比较、鉴别后,最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过程,以小见大论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之后,再从嘉兴红船出发,截取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阶段的典型党员人物事迹等史料论证“为什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例如通过“站起来”阶段中陈望道“墨汁为什么那么甜”、夏明翰的就义诗及后续牺牲的满门忠烈的故事,阐释万千党员为社会主义前赴后继而后终于建立新中国;通过“富起来”阶段中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及社会主义本质的阐释,告诉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何处,“好”在哪里;通过“强起来”阶段中全面脱贫攻坚背后牺牲在扶贫一线的1800多名基层干部,诠释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社会主义践行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使命……通过党史人物群像的刻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整、清晰、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切实激发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这样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对于故事的主人公——中国共产党有进一步的了解,自然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这样,用一连串精心设计的故事传递出学理,也就实现了理论叙述与故事叙事的有效结合。

(四)在国内外纵向、横向对比中深刻思想感悟

将“四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要通过“问题链”以及立体式人物群像讲好历史故事,讲清理论逻辑,还要在国内纵向比较、国际横向对比中深刻学生的思想感悟。在自我纵向比较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引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的历史成果,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国际横向对比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事件中意识到中国坚守社会主义的不易、摸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辛。在中国积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典型代表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游行的对比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对比的过程中,尤其是国际横向对比中,要时刻注意以辩证思维客观、科学地进行对比,得出有说服力、有意义的结论,切忌盲目比较以及过度贬损。例如在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时,不能一味贬低资本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治理体系有其历史渊源、文化基础以及政治基础,目前西方国家在某些社会问题上的糟糕表现并非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崩溃,此时如果仅仅通过目前的问题过度贬损资本主义,而非经过透彻的学理分析指出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必然性,反而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排斥甚至反感,也无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根本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意味着现实中不存在任何问题,教师需要从改革开放史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进行客观、全面的讲解,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意识到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需要持续艰苦奋斗的过程。要讲清楚小平同志一开始对改革开放的预言:资本主义世界不好的东西也会进来,但“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5]教师也需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社会负面事件从制度、学理上进行积极、主动地回应,如此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明辨笃行,正确看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带着远大理想踏实笃定前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N]. 人民日报,2022-01-12(01).

[2] 王广义,胡靖. 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21(07):111-116.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70.

[4]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 (2020-08-31).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0-08/31/c_1126430247.htm.

[5]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与法治四史实践探索
攀枝花三线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路径
试论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