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校长负责制组织基础提升区域教育治理水平
——以绍兴鲁迅中学为例

2023-06-29曹刚阳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7期
关键词:鲁迅育人学校

曹刚阳|浙江省绍兴鲁迅中学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厘清“党组织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一项创新举措。绍兴市柯桥区教育体育局锚定目标,深化改革,采取局部试点和全面试点的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指导,优化体系,全力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绍兴鲁迅中学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践行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一、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提振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原动力

绍兴鲁迅中学紧紧围绕“全面加强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这一中心,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建成“党委+党支部+党员”的三位一体组织体系,凝心聚力,提升学校精气神,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学校围绕“完善一个章程,落实一个议事规则,深化一个品牌,建设一个平台”构建党建引领的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完善一个章程

学校根据近几年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完善《绍兴鲁迅中学学校章程》。同时,与时俱进着力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修订《绍兴鲁迅中学管理制度汇编》,从制度上保障学校民主办学和现代化治理进程。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符合学校实际的自主管理、特色发展制度体系,促进了学校决策的科学民主、治理的规范高效、监督的公开透明。学校制度修订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学校制度修订的流程

(二)落实一个议事规则

学校始终把牢一个中心,明确党政两个委员会职能,定期召开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学校实施“三重一大”事项党组织集体决议制:会前形成议题,会中充分酝酿,会后认真组织实施或督促。校长办公会进行立项审议,将重大事项提请校党委会审议,并具体部署落实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工作。学校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

(三)深化一个品牌

学校创新提炼“立人”党建文化品牌,以“五星三名”学校创建活动(“五星”即“五星育人”,指党建育人、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名”即“三名争创”,指名师、名科、名校创建)为工作总抓手,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党建+”方式,把党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治理服务各项工作全流程、全环节,充分发挥学校党员教师在各项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清廉校园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榜样带头作用。

(四)建设一个平台

学校探索构建校园网格化长效管控平台,按照“空间分格无盲区,分级设格成链网”原则,创造性建设并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党员干部挂钩网格,年级部门套嵌网格,学科班组融入网格,家长学生串联网格,属地力量对接网格”,实现学校智能化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特别在平安校园创建方面,借助网格化管理,实现了校园无重大刑事案件、无治安事件、无违法犯罪事件和无安全事故全域平安目标,在保障校园安全、防范心理高危学生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二、激发党建阵地活力,凝聚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内聚力

(一)提升物化环境

学校以鲁迅“立人”思想(即“以人的发展为本”“发展各各的个性”)为内核,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体魄强健、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符合新时期建设发展要求”的有用人才。校园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办学伊始,学校确立以“抱诚守真”为校训,以“求实树人”为校风,以“开拓新流,诲人不倦”为教风,以“独立思索,锲而不舍”为学风;第二阶段,以省级课题“传承鲁迅立人思想,构建师生精神家园”为依托,不断提升师生的凝聚力和幸福感;第三阶段,物化呈现校园文化,结合鲁迅作品及其思想精髓命名校园文化景观小品,增强了校园文化育人的软实力。在把握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学校明晰内涵发展的思路,坚持“以尊重个性张扬精神为宗旨,以求实创新注重创造为风格,以整体优化重点培养为途径,以面向未来和谐发展为归宿”的办学理念,努力培育具有完全人格的未来世界精英,全面构建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学校的“立人”办学思想如图2所示。

图2 绍兴鲁迅中学的“立人”办学思想

(二)打造党建阵地

学校以“鲁味”校园文化为依托,打造党建阵地。一是以重建鲁迅纪念馆为依托,打造红色阵地,讲述“鲁迅——共产党的同路人”的故事,开展特色党日活动、红色研学等。二是围绕鲁迅与共产党人的故事,组织党员师生编排课本剧,传承鲁迅精神。三是邀请老专家来校讲党史,并结合新媒体等技术在红色阵地建设中实现“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学习教育,大力营造校园育人氛围。学校努力打造“冲锋在前有党员、危难面前有党员、关键岗位有党员、创新突破有党员”的特色党建“四有标杆”。

(三)聚焦课程文化

学校确立了“基础宽实、才能突出、特长鲜明、品格完善”课程目标,构建适合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1)基础宽实:有良好的身心素养;有优秀的学习习惯;有扎实宽厚的学科基础;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有开阔活跃的思维。(2)才能突出:在人文和理工学习领域有优秀的思维品质。(3)特长鲜明:突出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才艺兴趣(包括体艺、科技、职业技能等方面)、探究实践等方面至少拥有一项较突出的特长。(4)品格完善:有战胜挫折的心理品质,有交流合作的真诚态度,有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有追求高远的人生理想,有自律自重的公民意识,有宽容乐善的人文情怀,有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学校创新育人模式,大力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发展潜力。

在“7选3”走班选课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保障其自主选课权利,并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和各个层面的选课指导,帮助学生合理选课、正确选课。学校已形成“走近鲁迅”课程群、“修身”课程群、“人生规划”课程群、“创意写作”课程群、“创新实验”课程群和“实践技能”课程群等特色鲜明的六大课程群,助力打造别具一格的育人文化。学校现已开发出省级精品(网络)课程13门,市级精品课程26门,县(区)级精品课程80门,建成3D打印创新实验室、生化综合分析实验室、生物组培实验室、学科竞赛实验室、无人机创新实验室等,拥有音乐、美术、心理等设施一流的专用教室。

三、激活党员先锋作用,集聚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向心力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人才强校”核心理念,注重实施“提升计划”。

(一)培养中层岗位强手

在遵循学校办学大政方针、保证学校教育理念不走样不变味的前提下,学校以学部为单位进行教育教学领域的尝试与创新。学校从学部管理角度让中层干部锻炼,以垂直管理和扁平管理模式培养干部。

学校现有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19人,其中中共党员15人。学校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由校党委牵头建立干部测评考核机制,主要指向人格品行、工作能力、服务意识、带头作用等,并建立诫勉与退出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召开行政、管理人员读书会,中层干部述职大会,力求造就一支有担当、有激情、想干事的干部队伍。

(二)培养教学岗位能手

学校通过校外跟岗培训打造学科竞赛教练队伍,如安排物理、数学学科的年轻教练参加校外跟岗学习,形成校际长期交流学习机制,探讨学科竞赛教练培养新模式。

学校注重通过传、帮、带培育青年教师队伍,即从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维度出发,力求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启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培育学校“关键力量”。如:对新入职的教师,实行“一对一师父带徒”政策;对教龄在十年内的新教师,持续开展“新教师汇报课”“学术委员会推门听课”活动,构建“教学—诊断—分析—改进”的教学内循环;每月组织一次“树人讲堂”活动,由前辈、同龄人畅聊专业发展和职业追求。

学校还通过搭建平台提升骨干教师队伍。如开展校际交流,促使名优教师通过开设公开课、讲座,参与命题审题、优质课评比等,在不断提升业务素养的同时发挥专业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四、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彰显学校治理现代化的行动力

(一)创新校园文化特色

学校党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以党建带团建,引领学生争做“四有青年”,争创全国文明校园。一是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堂教学“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奏响思政育人“主旋律”,持续推进空军(海军)飞行学员培养。二是以“整体性优化,走在前列;尖优生培养,高位发展;多样化培养,全面提升”为原则培养人才。这就要求课程设置特色鲜明,学生活动立意高远、做实做细。

校园活动逐渐形成了“两次献歌”(五月“献给学生的歌”、九月“献给教师的歌”),“三大典礼”(开学典礼、成人仪式、结业典礼),“四大节系”(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社团节),“五项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明系列活动、五四系列活动、祭鲁活动),“六大教育主题”(励志教育、修身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三心”即“真心爱鲁中,全心为鲁中,呕心建鲁中”教育)的德育美育体育体系。学校重视劳动教育,形成了劳动课程和劳动实践双向互动的劳动教育模式,通用技术课程、陶艺课程、黏土课程、棕编课程、剪纸课程与校园劳动实践、农业劳动教育、社团劳动教育、假期特色劳动实践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学校推行“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和“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美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运动专项和艺术专项的发展,开展军事拓展训练、体质健康训练、趣味运动会、秋季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活动,以及大合唱、十佳歌手比赛、元旦文艺会演、书画比赛等艺术活动。

(二)助力“县中”突破发展

学校坚持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截至目前,学校与贵州省剑河民族中学、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中学、四川省峨边中学、浙江省江山滨江高级中学等省内外8所学校结对。结对学校共同商定创新结对帮扶方式,采取派驻校长教师团队托管、定期到校指导、组织跟岗挂职锻炼和“互联网+教育教研”等方式实现学校管理共商、精品课程共建、优质资源共享。

党建引领的办学治理现代化探索与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开拓和前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绍兴市柯桥区教育体育局坚定目标、明晰路径、科学实施,引领所属学校扎扎实实走好学校现代化治理的每一步,进而提升区域教育的治理水平。绍兴鲁迅中学的探索与实践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猜你喜欢

鲁迅育人学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学校推介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