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潜力、挑战及建议

2023-06-23张坤陈梦玫蒋尉潘家华

阅江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民族地区

张坤 陈梦玫 蒋尉 潘家华

摘 要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又是可再生能源富集区,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等能源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部署落实过程中,民族地区拥有双重优势,是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双碳”战略的排头兵。尽管潜力巨大,但是民族地区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仍面临挑战: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调整缓慢;产业结构重型化问题突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滞后;帮扶政策制定有失偏颇,可再生能源认知亟须改善。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生产和消费双脉络构建“双碳”目标的政策机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拓宽电力外送通道;抓住区域合作新机遇,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探索建立深度融合模式,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态-发展多维融合。

关键词 碳中和 民族地区 可再生能源 区域协同 低碳转型

作者简介:张坤,管理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梦玫,经济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蒋尉,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潘家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民族地区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研究”(2021-GMZ-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省际间减排合作机制研究”(2021M7003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國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7214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区域碳中和路径优化与协同减排机制设计研究”(72204013)

一、引 言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而提出的实质性承诺,提振了全球减排雄心,坚定了我国绿色发展信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将会对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和消费方式、技术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战略,统筹协调,有序推进,形成政策合力。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各地区在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方面迥然各异的客观现实,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旗帜》,2022年第2期。】实际上,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碳排放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各地区现实特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策略。

民族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民族地区也是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区,内蒙古、宁夏、青海等地区丰富的风能、太阳能,云南、贵州等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能为当地实现碳中和提供了显著优势,在国家“双碳”目标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樊胜岳:《民族地区碳达峰的路径选择》,《中国民族报》,2021年10月21日。】其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实现碳中和的重点在于大力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非化石能源,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值得注意的是,以工程技术固碳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生态系统吸碳的碳汇技术是碳中和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性措施,但因空间有限不能寄予厚望,只能用于能源系统的应急、备用以及中和非化石能源排放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潘家华:《碳中和革命的发展范式转型与整体协同》,《阅江学刊》,2022年第1期。】民族地区是我国风能、光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分布较为富裕的地带,系统梳理民族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对于民族地区落实“双碳”目标,进一步推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化石能源及重化工产业,在实现全面低碳绿色转型发展中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在“双碳”目标下,需要重新审视民族地区的资源、环境、发展等战略布局。民族地区清洁能源潜力巨大,当前,受“双碳”战略驱动的新兴低碳产业是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单靠民族地区自身推动,能力稍显欠缺,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合作中也存在一些制度障碍。民族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需抓住碳中和这一场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借助可再生能源转型这一“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与东部发达地区在产业、能源、科技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在未来发展中,凸显多维度融合,既包括能源-生态-发展融合,也包含产业-经济-城镇化融合,在地域属性上促进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深度融合,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资源充分流动,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

本文聚焦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模与潜力,系统研究民族地区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和重要机遇,以便因地制宜地制定碳减排策略,平稳推进碳中和进程,为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

二、民族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潜力

(一)民族地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分析

在深入分析民族地区“双碳”目标战略之前,需要对民族地区进行清晰界定与划分。根据国家官方文件明确的少数民族省(区)类别和现有研究文献的常规界定,【张秀萍、刘常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引擎及演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2期。】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简称,通常指民族自治地方及其他居住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区。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也专指通常所说的“民族八省区”。因此,本研究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青海、云南、贵州三个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省,将这八个省(区)作为民族地区。2020年,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我国民族地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9.1%,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4.4%,而GDP仅占全国的10.3%。此外,民族地区的人均GDP为5.3万元,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万元)。这表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发展经济仍是民族地区的首要任务。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发展和减排问题,确保在发展中减排,在减排中发展。此外,民族地区的城市化率为5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9%)。这意味着在“十四五”规划期间乃至于21世纪中叶,民族地区将会有相当规模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水平提高需要能源保障。这部分能源需求应该以碳中和为取向,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在确保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折合498000万吨标煤,化石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989930万吨。事实上,不同民族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差异明显。2020年,内蒙古二氧化碳排放达到7.9亿吨,而青海仅有4422.6万吨,西藏为809.1万吨。不同民族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速度因化石能源占比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根据对民族地区的碳达峰进程的判断,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张友国、白羽洁:《区域差异化“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改革》,2021年第11期。】民族地区的碳达峰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将达峰型(广西),跟进达峰型(云南、新疆、西藏),迟滞达峰型(内蒙古、贵州、青海、宁夏)。

我国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基本维持在“三产为主,二产次之,一产较少”的状态(表2)。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在13%左右,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比大略为37%,第三产业比重约为50%。其中内蒙古和宁夏作为重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为39.6%和41.0%,略高于其他民族地区。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特点(表3)。

以内蒙古、宁夏为代表的重工业省份,化石能源消费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以青海、贵州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基地省份,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化石能源,成为省内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民族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具有特殊性。能源生产方面,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部分民族地区也是化石能源富集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的数据,内蒙古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14.6亿千瓦和94亿千瓦。同时,内蒙古也是煤炭生产大省,2022年煤矿产能达12.2亿吨,前10个月煤炭产量9.7亿吨,外调量5.8亿吨,肩负国家能源供应安全重任,能源转型难度大。能源消费方面,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外部依赖性高。虽然可再生能源资源富集,但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资源优势并未有效转化,经济转型困难,生态承载能力较低。例如,在宁夏的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达82%,非化石能源占比仅为10%。因此,民族地区需要根据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减排策略。内蒙古的能源消费主要依赖煤炭,在降低内部煤炭需求的基础上,应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给能力,同时与其他清洁能源省份开展合作。青海、贵州等应加大内部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供应能力。

(二)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与发展潜力综合评估

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我国宣布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2亿千瓦。根据《2021—2022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截至2021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其中风电3.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3.1亿千瓦。

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方面,我国清洁能源蕴含量富足。根据国家气象部门的评估数据,【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从数据看,我国哪里适合发展风能、太阳能?》,http://data.cma.cn/site/article/id/41255.html。】我国陆地70米高度的风能可开发量为50亿千瓦,陆地太阳能资源理论储量为1.86万亿千瓦。此外,我国风能、太阳能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属性。其中,三北地区(东北、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为风能最丰富地区。并且,太阳能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高原地区偏大、平原地区偏小的特点。太阳能年辐照量最丰富地区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宁夏北部、新疆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等地区。由此可见,民族地区是我国风能、太阳能分布较为富裕地带,因此,系统梳理民族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对于民族地区落实“双碳”目标以及我国整体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我国民族地区的清洁能源装机进展及“十四五”规划目标如表4所示。

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服务,能源不仅包括高碳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具备同等价值。碳中和目标的刚性约束给民族地区带来重要发展机遇。碳中和目标要求能源系统由化石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民族地区拥有良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不仅能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能够为中、东部地区提供风电、光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具体来说,内蒙古拥有风能、太阳能资源丰沛的优势。根据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内蒙古10米、50米高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分别为1.01亿千瓦、2.02亿千瓦,占全国储量的40%,居全国首位。【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从数据看,我国哪里适合发展风能、太阳能?》,http://data.cma.cn/site/article/id/41255.html。】在碳中和时代,内蒙古可以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大省的优势,加快电源结构清洁化,提高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这对于摆脱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加速调整,倒逼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已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新能源是宁夏新的经济增长极,绿色清洁能源成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動力。新疆不仅拥有九大风区,也是全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技术可开发量分别达到25.46亿千瓦和2.34亿千瓦。【谢永胜:《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先行示范》,《中国电业》,2021年第8期。】未来,新疆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渐实现电源结构转型,构建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体系,打造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送基地,培育低碳特色产业,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全新增长动能。

从经济学理论来看,碳中和涉及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协同演进。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环境库兹涅茨假说和脱钩理论分别从总量、弹性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其中,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的临界点正好对应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庄贵阳、窦晓铭、魏鸣昕:《碳达峰碳中和的学理阐释与路径分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脱钩理论可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的理论根源。首先是规模效应,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初期,在化石能源的主导下,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张,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碳排放同步攀升。而后,发展持续推进,资源压力激增,环境问题凸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换赛道的机遇,环境治理能力增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脱钩状态,碳排放趋近峰值,有望实现稳中有降。其次是结构效应,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为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主导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最后是技术效应。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一方面,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产出的要素投入降低;另一方面,低碳零碳技术替代高碳技术,以技术代替劳动和资本投入。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保护责任重大。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战略部署落实过程中,民族地区拥有双重优势,是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双碳”战略的排头兵。丰富的风、光、水、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更换经济发展赛道,从化石能源依赖转向可再生能源主导。借助清洁能源的技术优势,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绿色低碳产业的规模效应,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在戈壁荒漠开展大规模太阳能光伏板建设可以增加草地涵水量和空气湿度,促进植被生长,达到防尘固沙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环境。因此,民族地区应该结合自身生态屏障和清洁能源基地的功能定位,推进清洁能源和生态产业的融合发展,把握生态重建和绿色发展双重机遇,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建立“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经济增长”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三、民族地区碳达峰碳中和的挑战

(一)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调整缓慢

在一些民族地区(如内蒙古、宁夏、廣西)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煤独大”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些地区是我国能源重地,能源结构调整缓慢,制约当地“双碳”目标的推进。

首先,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内蒙古近年来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长,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2021内蒙古统计年鉴》显示,从生产侧看,2019年内蒙古能源生产总量达到64214.69万吨标煤,其中原煤占95.36%,原油占0.03%,天然气占0.42%,水电、核电及其他能源占比仅为4.19%。从消费侧看,2019年内蒙古能源消费总量为25345.57万吨标煤,煤炭消费占主导,占比达到81.87%,原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比分别为5.29%和2.09%。内蒙古是电力输出大省,2019年,电力调出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2.07%。

其次,《“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其中,内蒙古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14%,2020年能耗总量控制在2.25亿吨标煤。然而,事后评估表明,内蒙古的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均排全国倒数第一,未能如期完成目标。并且,2019年内蒙古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仅为8.1%,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3%)。同样,宁夏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省区,煤炭占全区能源消费总量的80%以上,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难以改变,化石能源消费仍然占据较高比例。民族地区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高碳能源消费结构给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带来严峻挑战,能源结构优化调整难度大,节能降碳面临较大的结构性压力。因此,未来这些地区如何有序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尤其是煤炭消费占比仍是走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挑战。

(二)产业结构重型化问题突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滞后

民族地区大多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能源富集区,曾经“以煤而兴”,现在“因煤而困”。依赖高耗能、资源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呈现重型化趋势,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仍未显现。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高耗能、资源型产业,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能源重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发展了一大批煤电、煤化工、钢铁等高耗能项目支撑经济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规划》表明,高耗能企业在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近50%,能源原材料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6.5%,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重达87.7%,单位GDP能耗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节能规划》,https://www.nmg.gov.cn/zwgk/zfxxgk/zfxxgkml/202202/t20220215_2006347.html。】彼时,重型化的产业结构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如今,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内蒙古难以“负重前行”,需要“轻装上阵”。发展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依据大数据建立智慧化能源系统,将是内蒙古未来产业发展的机会。当下,有序退出高耗能产业,应对脱煤带来的“阵痛”是内蒙古“十四五”时期乃至“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关键难题。

宁夏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特征同样明显。宁夏六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为85%。同时,宁夏的能源利用效率不高,单位GDP能耗达2.02吨标煤/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1倍,高碳排放特征明显,给“双碳”目标带来严峻挑战。具体来说,2019年,宁夏的煤品、油品、天然气和一次电力(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81.3%、3.8%、4.0%和10.9%。《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显示,2019年宁夏的碳排放量为17880.18万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https://sthjt.nx.gov.cn/zwgk/hjgh/zxgh/202201/t20220105_3631616.html。】短期内,宁夏的战略新兴产业仍然难以替代传统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结构转型进程缓慢。同时,宁夏的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三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空间有限。

广西的产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高耗能和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2021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指出,广西最大的短板是产业,最大的弱项是工业,工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费志荣:《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https://www.gxrd.gov.cn/html/art172531.html。】广西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高,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5%。高耗能行业占比过大,压缩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空间,制约广西地区经济结构低碳转型。

(三)帮扶政策制定有失偏颇,可再生能源认知亟须改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国家为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制定了一系列帮扶计划,向民族地区提供资金和人力物力,保障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的是,简单的帮扶模式虽然能够改变村容村貌,但是无法激发内部活力,缺乏可持续增长动力,难以实现区域协同共赢发展。具体来说,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和地方的对口支援着重于资金和项目扶持,而在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存在相对脱节的情况。单向扶助只能助长“等、靠、要”的心态。发达地区简单提供资金和项目,实际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因此,要转变政策帮扶模式,立足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低碳潜力,形成地区特色产业,充分带动贫困人口就业,提高受教育程度,才是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跨区域协同共赢的根本之策。

当前,一些多民族聚集区对能源资源禀赋的认知仍然有失偏颇,单纯认为我国能源禀赋特征是“富煤、贫油、少气”,忽略了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风、光、水、生物质能等尚未纳入资源禀赋的范畴。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地区大力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而可再生能源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发展潜力远大于化石能源。现有战略决策的制定仍然受到既定思维的约束,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调整策略。例如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不能就东北论东北、就西部谈西部,而应该东西互动、东西联动,不仅需要资金扶持,还包括技术、人才、产业、市场等全方位合作。民族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必须摆脱零和博弈的思维,与东部发达地区开展协同合作,将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潜力与东部充裕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促进各地区协同脱碳,又能拉动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激发绿色就业,凸显经济增长新动能。

四、民族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政策建议

(一)利用政府和市场、生产和消费双脉络构建“双碳”目标的政策机制

首先,政府应该发挥立法引领、标准推动、制度保障的作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机制体系,科学规划“双碳”目标,有序推进“双碳”进程。民族地区依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脱碳战略,形成自上而下统筹和自下而上优化的制度实施路径。此外,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倡导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全产业链清洁化。政府还应借助市场机制,运用碳市场和碳金融等政策工具,提供稳定的价格信号,激励清洁能源发展,倒逼高碳能源退出,推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政策有序推进。发挥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碳价格信号,倒逼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从企业生产和消费者需求两方面激励绿色零碳产业和产品发展。一方面,终端需求是生产的动力,消费行为主导市场供需。从需求侧加大消费者绿色意识培育力度,引导消费理念的绿色低碳转型。扩大绿色消费需求,鼓励消费者行为的低碳绿色化。培育消费者的低碳认知能力,增强个人减碳意愿,提升对零碳消费的认可度。绿色生活方式的培育和强化需要契机,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现实激励有助于深化绿色低碳循环消费理念,形成节能优先、绿色低碳的社会共识,提高消费者的减碳参与度。另一方面,企业从供给侧落实绿色低碳政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绿色产品。通过产品高质量、形式多样化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低碳零碳产品的支付意愿。同时,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践行低碳理念,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绿色低碳产业。此外,民族地区应该重构能源供应体系,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健全产业链体系,推动绿色产业链优化升级。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助力新型电网构建。同时大力发展储能,保障清洁能源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为绿色产品供给和消费保驾护航,打造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民族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仍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仍需要能源作为基础支撑。但是,以高耗能、资源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作为可再生能源丰裕地带,民族地区应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替代高能耗高碳化的经济增长动能,充分发挥新能源为主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电力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加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在碳中和目标倒逼機制下,打造以可再生能源为支撑的具有规模优势的特色型支柱产业,推动民族地区绿色低碳转型。

在“绿色经济复苏”共识下,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占领绿色产业发展制高点应该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的主要战略部署。着力形成系统化风电、光伏绿色产业链,加快低碳零碳技术研发创新,借助能源互联网推动清洁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的示范化和规模化,助力产业结构清洁化、绿色化、高级化、集约化发展。例如,贵州省应当进一步发挥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在已有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上,以光伏发电和水电等为能源动力,支撑大数据、云计算等大型数据中心基地建设,在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升级,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省于2022年提出将继续扩大两个可再生能源基地(光伏、储能制造)规模,加快建设零碳产业园区,集群化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更好发挥青海清洁能源“风光无限”的独特优势,打造高质量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云南省提出,未来将以促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着力实现高级化的产业基础和现代化的产业供应链,以绿色能源赋能绿色硅等高级制造业,打造中国的“绿色硅谷”,支撑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

以碳中和目标倒逼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民族地区具有“弯道超车”的潜力和能力。可再生能源丰裕是民族地区的天然优势,也是发展新型产业的重大机遇,能够助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应当打造一批绿色低碳的高质量产业,布局新型清洁能源基地,持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深度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三)因地制宜加快新能源发展速度,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拓宽电力外送通道

“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民族地区的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是主要驱动力。民族地区拥有丰沛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进一步挖掘潜力,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的首选之地。民族地区疆域辽阔,不同省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差异大,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各有侧重。西北地区的内蒙古、甘肃、宁夏等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巨大,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西藏等水电资源与碳汇储量丰富,应充分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民族地区应充分把握机遇,以新能源发展为契机,打造新型产业,推动地区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面对新能源发电出力不稳定问题,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介入电网带来的消纳问题,民族地区具有先发优势,部分地区已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具体来说,在新能源消纳方面,宁夏通过十年的技术攻关,已获得高精度功率预测、安全防御、集控式智能运维等前沿技术支撑,构建了国家级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的一体化综合技术体系,新能源装机比例由16%增加到43%,弃电量由15%下降到3%以下。目前,宁夏新能源高效消纳综合技术已在全国1700座新能源场站推广应用。2018年11月7日,世界首个新能源远距离输送大通道——±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青豫直流”工程)开工建设,以解决新能源电力大规模外送消纳问题。“青豫直流”工程每年可为河南等华中地区提供清洁电力400亿千瓦时,保障全社会绿色清洁用电。

依托我国特高压输变电技术优势,民族地区充沛的清洁能源拥有了“长途跋涉”的能力。以“双碳”目标为契机,民族地区应该持续发挥技术优势,依托技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高比例消纳。这对于保障全国层面的能源安全,构建安全高效稳定的新型能源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四)抓住区域合作新机遇,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民族地区是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的富集区,但是内部消纳能力有限,一度出现大量弃电的浪费现象。在“双碳”目标下,民族地区的无限“风”“光”资源迎来重要发展契机。碳中和是国家战略,需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内陆地区由于区位原因,城市内部空间有限,新能源发展受到约束,仅通过自身努力难以实现碳中和。因此,需要民族地区与内陆地区加强合作,建立新能源电力合作机制,将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持续发挥规模效应,更换赛道,打造清洁低碳产业,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

我国清洁能源资源需求与供给分布存在空间逆向差异。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富足,距离中东部地区电能负荷中心却有千里之遥,清洁电力供需呈现区域不平衡。因此,民族地区可以与我国东中部地区开展新能源合作。一方面,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借助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将清洁电力输送到千里之外的内陆地区,既促进内陆地区清洁能源发展,又可以获取经济收益,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另一方面,内陆经济发达地区为满足自身发展增加的绿电需求,与民族地区展开合作,在民族地区投资建立清洁能源基地,发展风电、太阳能等绿电技术,既可以获得具有经济效益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同时也能够拉动民族地区就业和经济发展,是一种双向共赢的合作模式,对各自经济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都具有显著推动作用。

现有的清洁能源输变电工程和产业发展布局为区域间强化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新疆不断拓宽“疆电外送”通道,至今已建成以特高压输电工程“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主导的“疆电外送”四条通道。目前,“疆电外送”工程对于新疆的经济发展、投资和就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援疆工作报告》,“疆电外送”工程的成功投运,可以直接拉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18亿元,增加就业岗位2.8万个。因此,绿电外送工程不仅可以有效解决民族地区因内部潜力不足而导致的新能源消纳问题,还能有效拉动区域内部的经济增长,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地区经济的绿色低碳发展。综上所述,通过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将清洁能源电力输送到千里之外的中东部地区,有力促进了能源资源大范围转移和优化配置,有助于减轻民族地区清洁电力消纳压力,缓解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需矛盾。基于“綠电工程”的区域合作将加快推动民族地区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开拓绿色低碳发展新道路,有效协调民族地区和内陆地区的能源转型,构建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新格局,助力全国性“双碳”目标的达成。

(五)探索建立深度融合模式,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能源-生态-发展多维融合

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秉承系统思维,推进融合发展模式。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富集区和重要生态屏障,民族地区要立足自身的功能定位,推进风、光、水、生物质多能互补发展,使新能源产业与生态产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建立能源-生态-发展融合模式。依托清洁能源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首先,民族地区应该积极建立清洁能源和生态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光伏产业,配套建设特高压输变电系统,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同时,促进清洁能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协同融合。长期以来,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可再生能源的潜力远大于化石能源。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示范区建设,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之中。在沙漠、荒滩、戈壁建设光伏基地,可以发挥太阳能光伏面板的遮光、防风和减蒸发作用,稀疏草地变为青绿草原,绿色植被抑制了沙土飞扬。因此,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不仅可以提供清洁能源电力、创造就业、拉动经济,而且有利于提升当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以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促进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实现产业-经济-城镇化多维融合。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跳出民族地区的约束,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旨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推动资源有效配置。民族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自身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而且需要发达地区在技术、人才、产业、市场等方面提供帮助,通过各地区的优势互补,凝聚发展合力。在制定西部地区发展策略时,要转变战略思路。例如东北振兴计划、西部大开发等战略的具体实施,应该形成东西联动,东部地区不仅提供资金保障,还可以在先进技术、高端人才、优势产业、统一市场等方面提供体制机制配套措施。具体来说,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漠,清洁能源发展潜力无限。但是,由于技术能力有限、资金短缺,开发难度大。东部沿海地区对非化石能源的需求较大,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充裕的资金,但是地理空间受限,非化石能源的发展难以满足自身需求。因此,在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布局中,东中西部地区必须联手合作。这种合作既不是责任分担,也不是帮扶,而是互利共赢、协同联动、深入融合。如此一来,碳中和将成为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新机遇。西部地区利用自身的清洁能源优势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产业的转移,不仅可以降低东部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成本,还可以促进优势产业建设,创造就业机会,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实现互利互惠。

〔责任编辑:沈 丹〕

猜你喜欢

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民族地区
高速公路微电网研究
在现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下对风电项目的若干思考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厂房的一体化设计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探讨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