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三重依据

2023-06-20侯新旺白复军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顶层设计作业设计双减

侯新旺 白复军

**本文系2022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Jk22072。

摘要:作业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系统工程。吃透文件精神内核,把握作业设计顶层要求,提升高度;剖析代表性学术理论,明晰作业设计学理依据,增加深度;立足本域调研实际,明确作业设计现实基础,提高准度。作业设计要把准政策方向、依托理论支撑、立足实践基础,将三者有机统一,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更好发挥作业在立德树人方面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关键词:“双减” 作业设计 顶层设计 学理依据 本域调研

“双减”是当下基础教育热议的话题之一。作业减量提质增效,对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塑造良好教育生态,促进基础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把准政策方向、依托理论支撑、立足实践基础,将三者有机统一。

“中国人 中国梦”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最后一课。在介绍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后,本课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结升华,是相对独立并且自成体系的学习内容。本课作业设计包括以第八课第一框“我们的梦想”为单位的第一课时作业(包括作业1——传统纸笔作业和作业2——综合性、活动型、开放性作业),以第八课第二框“共圆中国梦”为单位的第二课时作业(作业类型同上),以及以第八课全部内容为单位的单元整体作业。

作为《安徽省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中国人 中国梦”》研制工作组的主要成员,笔者以“中国人 中国梦”單元作业设计为例,探寻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政策依据、学理依据和实践依据。

一、政策依据:吃透文件精神内核,使作业设计在站位上有高度

近年来,《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以下简称“减负措施”)、《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提高义教质量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作业管理通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意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等党和国家的政策文件对改进作业,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出新要求。这一系列关于“双减”以及作业管理方面的顶层设计要求,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依据和准则,是“灯塔”和“航标”。

把握作业育人功能。“评价方案”在指导原则上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作业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无论是课时作业还是单元整体作业,“中国人 中国梦”在设计上都秉持“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如第二课时作业2以“学习了‘中国人 中国梦的内容后,同学们充满了力量,更加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某中学九(1)班班委会拟组织一次‘做自信的中国人的演讲比赛,邀请你参加。请你撰写一份演讲提纲”为活动背景,并给出提纲框架:“是什么——中国自信的表现、中国自信的典型事例为什么——中国自信的根本原因怎么做——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要求学生撰写演讲提纲。这是一项基于素质教育导向的综合性、开放性的活动型课时作业,以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演讲提纲的方式呈现。通过这项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自信的表现,探究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新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

坚持学生发展为本。作业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此,一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减负措施”“作业管理通知”“双减”意见等文件都明确要求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基于此,“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设计坚持“落实减负提质”的基本原则,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坚持课时作业不超过15分钟,单元整体作业不超过30分钟。其中,作业1在题量设置上采用“4+1”模式,即4道选择题加1道主观题,情境要言不烦,任务指向明确,以压缩阅读耗时,增加思考作答时间,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在15分钟内完成;作业2为在15分钟内学生基本能完成的综合性、开放性作业。而且,学生可以在作业1和作业2中任选一项完成,以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单元整体作业采取“10+2”模式,即10道选择题加2道主观题,所有题目均对应单元作业目标,帮助学生在完成课时作业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提升。

二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高义教质量意见”要求“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双减”意见要求“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新课标要求“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生活,创新作业方式,采用开放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形式多样、难度适宜的作业”。“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设计充分考虑学情和学科特点,在题量适中的同时,坚持分层设计。在作业1和单元整体作业部分,既有基于新课标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作业,也有提高性和挑战性作业,整套作业难度总体呈递增趋势。在一道主观题的2个设问中,任务要求也坚持思维进阶、逻辑递进、难度递增的原则,如单元整体作业第11题第(1)问“根据材料,请你畅想2035年美好生活的样子”和第(2)问“请你从党和国家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才能让2035年美好生活的畅想变为现实”。两问从“是什么”到“怎么办”,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另外,设计可供选择的差异化作业,既有传统纸笔作业1,也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活动型作业2,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学理依据:剖析代表性学术理论,使作业设计在理解上有深度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离不开相关理论支撑。泰勒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SOLO理论、认知策略迁移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为“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设计明确其作业目标、内容、形式、功能、难度、评价等提供了学理性指导,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参考,是“秤砣”和“杠杆”。

作业目标进阶多元。泰勒将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维度和认识过程维度,前者包括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四类,后者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类。以此为指引,作业设计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让其技能得到提高,思维品质得到发展。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和行为四个领域,迁移到作业目标上,就要通过作业设计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目标的确定都有上述理论的观照。如“举例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新的伟大成就,探究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举例—说明—探究”就是认识过程维度中“记忆—理解—分析”的思维进阶目标。又如“通过思考与感悟,正确认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落实追梦行动,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与祖国共成长”,以及相应的作业设计如单元整体作业第12题第(1)问“中华民族更加自信,中国人民倍感幸福自豪的原因有哪些”和第(2)问“结合自身实际,说说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就是要让学生从正确认知到形成情感再到落地实践,促进其知行合一。

需要强调的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高度来看未来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强、综合素质好、人格健全,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此作业目标及其引领下的内容与形式就要把学科任务、学科内容、评价情境和关键行为表现结合起来,采用开放式、情境式、体验式等多样形式,强化学科核心内容和系统完整的知识,弱化细枝末节和碎片零散的知识,强化概念原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综合等,弱化单纯的事实和内容记忆,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与核心素养培育,实现其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

减少机械低效作业。作业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内容活化、迁移和生成的重要载体。认知策略迁移理论关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网,找寻新旧知识的差别,构建逻辑思维对新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根据这一理论,提高作业质量必须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记忆,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真实生活中选择情境,引导学生基于时事和生活来阐述观点、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围绕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进行设计,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国梦、“2035”、建国百年、习近平主席2022年新年賀词等,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创设鲜活情境,将核心知识、学科思想融于真实问题的分析解决中,突出对学生应用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诊断。如单元整体作业第7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应认识到……”就力图实现学生从“做题”到“做人做事”能力的跨越,体现知识的实践应用,彰显道德与法治作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

作业设计注重分层。设计分层作业的重要学理性基础是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作业设计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这种潜在的发展水平变为现有水平,同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每个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尽相同,其心理、认知、身心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应设计因学段、因人而异的作业。同时,要针对课标和教材要求,综合考虑课时作业、单元作业、长程性作业的衔接,还要统筹考虑整套作业的难度,建立多层次的作业生态系统,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设计既有“微观分层”,即在一道主观题的不同小问之间,注重逻辑递进、难度递进;又有“中观分层”,即在作业1和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中,注重整套作业的分层,有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还有“宏观分层”,即从课时作业到单元整体作业注重总体难度进阶,在学生完成课时作业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等级描述质性评价。SOLO理论将学习结果等级及其指标作了前结构层次、单点结构层次、多点结构层次、关联结构层次以及抽象拓展层次五个层级的划分,思维水平渐次提升。在作业设计中,或可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进而使其选择、判断、作答;或可以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背景材料设疑启思,分析归纳、拓展延伸,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引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设置的问题和考查的思维层次要不断递进且有思辨性、开放性,通过学生不同应答水平,来评价学生的思维层次。“中国人 中国梦”第一课时作业1第5题,用表格形式呈现情境,描述2021年我国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货物进出口总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运行指标以及与上年相比增长情况,设置第(1)问“上述数据说明了什么?”和第(2)问“在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为何还能交出如此优秀的成绩单?”。相较于设问(1)着重评价学生单一因素与多因素的建构能力,设问(2)评价学生的多因素建构能力、关系建构能力,关键评价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的认识与分析达到什么样的思维水平。结合SOLO分类评价理论,该题答案设置成五个层级:层级一,答非所问,逻辑混乱;层级二,只答出取得经济成就的一点原因;层级三,答出几点原因但各自孤立,没有体现内在关系;层级四,逻辑顺畅、条理清晰地回答出经济发展的多种原因;层级五,在第四层级基础上,有超越常规视角的独创性见解并能做出必要解释和说明。

三、实践依据:立足本域调研现状,让作业设计在操作上有准度

优化作業设计还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充分考虑学情和学科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科学制订单元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内容科学、形式丰富的学科作业。立足本域实际,大到一个市、小到一个班,掌握具体学情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现实基础,是“准绳”和“标尺”。

基于学段学情分析。“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设计充分考虑了九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特点。初中生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九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认识、有感知,对未来社会发展有感性的憧憬和梦想,对个人的发展也有美好的愿望,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同时,他们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发展,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了解不多,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内容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如第一课时作业2,学生通过“‘我们都是追梦人微型讨论会”的方式,畅谈自己的个人梦想,从相关材料中概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观点辨析中得出对“中国梦”的理解,揭示出“个人的梦”与“国家的梦、民族的梦”的内在联系。该作业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将个人梦和国家梦紧密结合,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

基于学生问卷分析。“双减”意见颁布后,合肥市教科院第一时间组织一线教师和学科专家对全市12个县市区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14469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发现“学生对作业质量与形式要求较高”。从作业内容看,59.49%的学生希望作业内容聚焦教学重难点,60.87%的学生希望作业设计规范科学,51.62%的学生希望能根据学情设置分层作业,74.52%的学生希望作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从喜欢的作业形式看,23.83%的学生选择了以客观题为主的书面作业,20.33%的学生选择了以主观题为主的书面作业,8.98%的学生选择了熟读或背诵课本内容,42.93%的学生选择了开放式、体验式的探究类作业。这些真实诉求为“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坚持分层设计,编制综合性、开放性的活动型作业,创设“三贴近”的情境和任务,规避机械低效的题目,基于学习和作业目标编制课时作业和单元整体作业等提供了现实依据。

基于教师问卷分析。通过对来自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阜阳市、马鞍山市、滁州市的435份有效教师问卷的分析,发现在作业设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没能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对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在作业规范设计、作业分层设计方面还存在不足;通过作业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相对薄弱,探索创新方面更加不足;等等。“中国人 中国梦”单元作业设计作为安徽省中小学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期望能在作业量,作业分层设计,作业选编、改编与创编有机统一等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总之,作业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系统工程。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把准作业设计的“道”与“术”,开拓创新,精益求精,止于至善,优化设计,打造精品,在评价端发挥作业在立德树人方面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顶层设计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为官不为”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本控制实践探索
论开拓创新赢得未来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