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确定初中历史教学立意的对策

2023-06-20黄卫华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立意确定的现状及落实情况,提出核心素养导向下确定初中历史教学立意的策略,包括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立意,分析教材内容提炼教学立意,查阅史学动态确定教学立意,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立意等。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教学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0-0087-03

教学立意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材内容基础上确定一节课的主题思想,包括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构思等。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学立意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过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历史课标》)强调,教学要从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本位转变,树立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准确定位初中历史教学立意,对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发挥历史学科育人功能、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立意的确定及落实情况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教学立意决定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是教学目标的延伸和具体化。目前初中历史教师对教学立意的关注相对较少,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单纯地讲授历史知识层面,教学方式陈旧、固化,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背诵和记忆,忽略对学生素养能力的培养,对如何确定教学立意、教学立意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具有什么样的关联缺乏思考。学生学习历史,虽然知道了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却不能认清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不能形成和发展历史核心素养。因此,重视教学立意,以立意统领教学,将“以记忆为主、以知识为中心”的历史教学转向“以能力和素养培养为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今后初中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对教学立意关注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初中历史教师对教学立意的关注度不高,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创新教学的意识不强。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采取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且缺乏继续学习的愿望,没有研究教学方法,难以做到与时俱进,被“经验教学论”束缚了手脚。二是缺乏明确的教学立意要求。虽然确定教学立意是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没有谁明确要求教师一定要确定教学立意。有的教师对于如何确定教学立意缺乏思考和研究,因而缺乏相关实践经验。三是对教学立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很多教师少有机会聆听与教学立意相关的专题讲座,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培训活动,不理解教学立意的概念及做法。有的教師虽然知道教学立意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在历史教学中如何确定教学立意,缺乏相关方法,无从下手。因此,大部分历史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有意无意避开了教学立意这一重要内容。

二、确定初中历史教学立意的策略

(一)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立意

《2022年版历史课标》强调德育为先,整体构建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程内容以通史编写为主,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科技、对外关系等角度进行学习。初中历史教师教学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时,都要深入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分析教学内容,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提取核心概念,根据核心概念确定一个单元或者一节课的教学立意。

以教学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例。《2022年版历史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教学这一课时,大部分教师都围绕标题中“经济的发展”展开,将“盛世”作为教学立意。如果仔细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标》,抓住“经济改革”“全球性”“这一阶段”等关键词,就可以用全球史观统领本课教学,将清朝这一段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进行对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是固守农业文明还是跟上世界潮流发展工业?选择不同,命运也将不同。这节课的教学立意既兼顾了《2022年版历史课标》的要求,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探讨“盛世”的同时明白暗藏在背后的危机。这样的教学立意既新颖又契合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二)分析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立意

初中历史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以重要历史史实为“点”,以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为“线”,突出以“线”穿“点”,以“点”连“线”的特点。这种编写方式使得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简洁明了,能够向学生直观地展现历史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本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将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置于较长时段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生的经过和产生的影响,深刻理解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可以据此提炼教学主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以教学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为例。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这个单元在本册历史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期,民族危机加剧,先进的中国人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开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史实。将本单元内容与前后单元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立意:在近代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中,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围绕这个教学立意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近代中国遭受的深重苦难,以及近代中国是如何在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和外国列强入侵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史实,从而进一步理解近代历史各阶层人民为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

(三)查阅史学动态,确定教学立意

国内的史学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历史考题中经常出现反映历史学术前沿的材料。历史教师要学习和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在研究历史教材、历史读物时,主动阅读历史理论著作,关注史学研究动态,主动与同行或历史教学人员、研究人员进行交流,汲取新知识,正确、恰当地将历史学术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立意,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探究性。要做到这一点,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备课时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广泛阅读,寻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理论,或是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或是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在综合教学内容和相关学术前沿观点的基础上確定教学立意,再依据教学立意整合教学内容。只有“充分的、高质量的史学阅读”,才能“形成有内涵的教学立意”。教学立意是一个教师知识面和思维深度的体现。广泛而高质量的史学阅读,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史学功底和史学素养,而且能够促使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质疑、推理、争辩、讨论、解释、论证等活动,让学生懂得获取证据、探明事实、理解意义。

以教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例。任德山和毛双民合著的《中国大历史》有这样的论述:“宋代是中国封建王朝经济最为发达的朝代之一,在农业继续发展的同时,手工业特别是制瓷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远洋贸易首次在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纸币也开始流通,宋代商业的繁荣至今让人叹为观止。”陈启文著的《大宋国士·北宋卷》中记述:“中国历史上对宋朝的评价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积贫积弱。当国人还在妄自菲薄时,西方与日本史学界对宋朝的历史却有了令国人吃惊的发现。从太祖赵匡胤的‘建隆之治开始,北宋王朝便平稳地迈进了盛世。在仓廪充实和商业刺激下,宋代城市进入了蓬勃的扩张期,市民阶层不断壮大,推动了百业的兴旺。”包伟民和吴铮强合著的《宋朝简史》有这样的记述:“我国传统经济文化区域布局在宋代出现了意义深远的调整,在黄河流域保持其在政治军事上的重心地位与经济文化上的重要地位的同时,长江以南地区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在经济与文化各方面全面超越黄河流域,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与文化的重心,从而奠定了此后1 000年内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以上史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肯定了宋朝经济的繁荣,尤其是金融和货币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在追踪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机整合,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立意设定为“创新促发展,发展开新局”。在教学立意的引领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宋时期的经济发展与都市繁荣,明确生产技术、贸易方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推动了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从而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四)依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立意

初中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同。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历史知识匮乏,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历史学习方法。与七年级学生相比,九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学习,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具备了较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初步学会了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能够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分析,依据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初步形成对家乡、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因此,在确定教学立意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学情,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立意。

以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和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为例。从标题看,它们都涉及顺应时代的改革和社会变化,都体现了“变”的特点。由于三个年级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不同,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立意时应紧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如:学生学习《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课,应对春秋战国的社会形势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思考发生变化的原因、经过和作用分别是什么,教师据此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立意设定为“当时而立法”或“大争之世,以变求法”。《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的一课,教师在确定本课教学立意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摆脱被侵略被欺凌的命运?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等问题,教师可据此确定本课的教学立意为“大危亡下的时代强音”。教学《罗斯福新政》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历史,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有了初步了解,还学习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师在确定教学立意时,需要考虑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治国理政措施的异同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的启示;学习新政内容时,要引导学生站在整个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高度看待罗斯福新政,知古鉴今,掌握“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于是可以将本课教学立意设定为“维护民众福祉,保证社会和谐”。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宜的教学立意,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确定初中历史教学立意的注意事项

(一)对学生要具有思想引领作用

教学立意可以体现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其本质上是教师对某个单元或某一节课教学主题的提炼,承载着历史的内涵和价值,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悟历史。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确定教学立意时,必须认真研读《2022年版历史课标》,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情,据此整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料,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拓展与延伸,精心设计问题,围绕教学立意展开教学,突出立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升华。

(二)对教学内容要具有结构指引意义

教师在确定历史教学立意时,对《2022年版历史课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要有利于梳理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架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因此,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立意,要能够对这个单元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指引意义,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渗透历史学习方法。

“一堂课一个中心”,这是历史教学立意的起点。历史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思考和明确这节课的中心是什么,确定教学立意,在此基础上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引领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凝练与拓展,围绕教学立意展开教学,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培养学生关联中外、贯通古今的历史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志刚,于萍.也谈教学立意的理解与实施[J].历史教学,2016(16):27-32.

[2]曾清浩.例谈高中历史教学立意确定的四种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2019(3):6-8.

[3]梁光梅.构建“真·活·趣”生态课堂的思考[J].广西教育,2021(6):42-43.

[4]张秀芳.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实现[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54-55.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教学立意的定位及运用研究”(2021C656)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卫华(1973— ),广西玉林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历史教学。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