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三危山老君堂小塔及相关问题

2023-06-07郭俊叶

敦煌学辑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塔内莫高窟菩萨

郭俊叶

(敦煌研究院, 甘肃 敦煌 736200)

老君堂位于敦煌三危山主峰东南麓, 与莫高窟相距约30 里, 西距观音井约5 里,地形相对低洼、 平坦, 周边有小山环绕。 老君堂的主殿及其配殿建于东北方山体脚下的平台上, 坐东北朝向西南, 其余塔、 殿建筑位于山体合抱所形成的台地内, 或者位于山腰、 山顶上, 现已搬迁至莫高窟的慈氏塔原建于北侧山腰的平台上。

一、 小塔概况

小塔位于老君堂山体自然围成的“院” 内西侧, 东距慈氏塔原址十余米。 塔坐西朝东, 东偏南5°。 海拔1737 米, 北纬40°02′336″, 东经94°54′468″。

小塔由土坯砌成。 塔底无台基, 平底起塔, 塔身圆柱形, 塔顶外观呈圆锥形, 通高2.3 米。 塔内平面圆形, 穹窿顶, 地面至顶高1.8、 南北直径0.84 米, 东西直径0.76米。 塔东南向开圆拱门, 拱门高0.83、 宽0.36 米。 门前有土木结构的门廊建筑, 门廊用4 根木柱, 4 根横梁, 5 根椽子搭建, 两侧的墙由土坯垒砌而成, 外涂泥和白灰(图2、 3、 4、 5); 长0.76、 宽0.97 米。

图2 老君堂土塔拱门图(笔者拍摄)

图3 老君堂土塔正面

图4 老君堂小塔侧面

图5 三危山老君堂小塔平、立、 剖面图(赵蓉绘)

门廊南、 北侧两壁面绘有简单粗劣墨画, 南侧绘山中老虎图, 北侧绘海上鹏鸟衔日图, 应属于清末、 民国时期绘制。 廊顶的铺板为现代印花板材, 外部新抹泥一层。 查旧照片, 廊顶曾铺筒瓦。 门廊经过了清末、 民国及近现代重修, 也可能门廊本为清末、 民国时加建的建筑。

塔内供奉木雕莲花座坐佛一尊。 佛结跏趺坐, 外涂白灰并敷彩, 发髻圆形蓝色着红色通肩袈裟, 两手手心向下, 自然置于两膝之上。 宝座为仰覆莲座, 上涂白灰, 剥落严重。佛与莲座一体, 通高51 厘米。 佛高27.5 厘米, 肩宽11 厘米, 膝宽18 厘米; 莲花座高23.5 厘米, 下座直径25 厘米, 上座直径18 厘米(图6)。 查阅前人记录, 未见有任何关于此塑像的记录, 可能从其他地方移来。 莲座有宋代风格, 但整体经过清代涂色。

图6 老君堂塔内木雕莲花座坐佛侧面照

塔内穹窿顶绘华盖。 华盖由四重圆圈及垂幔组成: 中心圆圈为心形四瓣莲心, 从内向外再依次为莲瓣、 几何纹、 茶花纹, 最外是四朵倒串花朵和条形垂障组成的垂幔。 因雨水渗透, 顶部大半壁画已浊蚀, 呈斑驳状。 (图7)

图7 老君塔小塔内华盖

塔身内环壁共绘佛一身, 菩萨六身。 主尊佛结跏趺坐于大莲花座上, 双手作说法印, 有圆形头光和身光, 头光为蝙蝠形纹, 身光为尖角和莲瓣交替组成的纹饰, 发髻圆形、 蓝色, 脸部变色显黑, 眼睛与嘴略露红色, 两耳垂肩, 着覆右肩袈裟, 颈部、 左肩及腹部等处露出袈裟的蓝色内里。 坐佛高42.5 厘米, 莲花座宽0.41、 佛顶上有华盖,华盖顶部居中呈圆筒状, 并饰火珠; 华盖七角, 每一角上饰火珠一枚、 下垂缀饰, 两角之间挂六瓣珠花一枚; 环绕华盖下方有莲蕾一圈, 衬以绿叶。 佛前有供桌, 桌上铺设绿底、 黑花图案的经巾, 并放置一香炉、 二净瓶(图8)。

图8 老君堂小塔内主壁佛像

华盖两侧各有飞天一身。 佛右侧一身保存完好, 左手前伸拿莲蕾, 右手后舒托莲花, 乘云飞翔, 灵动自如, 加上飘带总长0.54 厘米(图9); 佛左侧一身前半身尽失,后半身保存尚好, 飘带飞动如云(图10)。

图9 老君堂小塔内主尊佛右上方飞天

图10 老君堂小塔内主尊佛左上方飞天

塔内共绘出菩萨六身, 主尊佛左右两侧各三身, 其中五身有题名, 菩萨身高均在0.81 厘米左右。 佛右侧距佛自近而远依次绘“南无普□□(贤菩) 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常不轻菩萨” (图11); 佛左侧距佛自近而远依次绘“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 无如意轮菩萨摩诃萨”, 还有一身无题记, 菩萨名未知(图12)。 这六身菩萨从其头光与衣饰披帛上来看, 可分为两类, 体现出两类不同的风格。 一类为佛左右两侧对称出现的第一、 第三身菩萨, 均具有圆形头光, 头光以尖角、 莲花瓣为饰, 戴宝冠, 缯带有流苏和坠饰垂至臂肘, 佩耳珰、 项圈、 璎珞、 臂钏、 手镯, 其中臂钏缠绕花枝、 手镯缀环, 裸上身, 斜披络腋, 具有左右对称呈“S” 形下垂的帛带, 下系长裙,跣足于双莲上, 面向主尊双手合十而立。 另一类为佛左右两侧对称出现的第二身菩萨,即“大势至” 与“如意轮” 两菩萨, 此二菩萨具有莲花瓣图案装饰的圆形头光, 戴宝冠, 佩耳珰、 项圈、 璎珞、 手镯, 裸上身, 长裙曳地, 跣足立于双莲上。 与前四身菩萨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肩披较宽的帛巾, 帛巾自然下垂, 上身裸露不明显, 具有传统菩萨特征。

1.6 内在机制——进化的实质 第(5)小题: 水稻种植区的Mp是由不同基因型组成的群体。大面积连续种植某个含单一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将会引起Mp种群____________,使该品种抗病性逐渐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图11 主尊佛右侧菩萨

图12 主尊佛左侧菩萨

塔门上方绘茶花图案。 塔内下层为壸门, 内绘火珠图案。 壸门高0.15、 宽0.18米。 (图13)

综上所述,塔内与门正对的西壁绘一佛, 佛头上有宝盖, 宝盖两侧各一身散花供养的飞天。 佛两侧分别绘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这两大菩萨对称出现于佛两侧说明主尊为释迦佛。 其它还有大势至、 如意轮、 常不轻菩萨以及一身不知名菩萨。 整体来说, 小塔内环壁绘出了一铺释迦说法图。

二、 年代问题

关于小塔的营建年代, 前文已述, 有宋初说、 五代至宋说, 也有西夏说。 关于归义军晚期、 回鹘、 西夏石窟的断代问题, 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 因而这一时期石窟的断代是一大难题, 相关论文较多, 此不罗列。 显然从壁画风格来说, 小塔也属于这一段历史时期, 至于具体归于哪一时期, 笔者认为塔应该营建于北宋曹氏归义军晚期, 大约在曹宗寿统治敦煌时期(1002-1014) 及前后一段时间, 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是菩萨。 说法图中6 身菩萨的头光很有特色, 从菩萨的佩饰、 头光等, 我们可将其分为两类: 其中有四身即佛左、 右两侧依次第一、 第三身, 菩萨的帛带左右对称呈“S” 形下垂翻卷, 头光为尖角加莲花瓣图案; 另外两身肩披帛, 帛巾呈“U” 字形于身前, 头光为莲花瓣图案。 可以看出, 这是两类不同风格的菩萨在壁画中交错绘出, 从美学角度来说, 可避免雷同, 显得错落有致, 阿娜多姿。 这种特色的菩萨出现于归义军晚期的敦煌石窟之中, 是比较流行的绘画内容, 常常绘于甬道两侧或者主室下部, 如莫高窟第130、 256、 263、 328、 400 等窟。 从用色来说, 小塔中的菩萨, 大量使用了蓝色与绿色, 色调清雅, 与第152 窟最为接近。 从头光的装饰风格来说, 与第256、 263、328 等窟最为接近, 第256 窟重修于慕容中盈的孙子慕容言长时, 其应与曹宗寿是同辈同时期人①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第232 页。。

其次, 塔内壁画中出现的几组花纹。 主尊佛前供案上铺的经巾, 上绘四瓣花, 中心有花蕊, 周围为呈放射状的针形叶片。 这种与莫高窟第55 窟东壁门北密严经变中主尊佛前供桌上的经巾纹饰相同。 第55 窟根据供养人题名判断窟主是曹元忠, 又据“推诚奉国保塞功臣” 的称号, 可以确定是北宋窟②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 第227 页。。

塔内穹窿顶上的华盖, 中心为莲花, 从内向外依次为几何纹、 茶花纹, 最外层为倒串花形流苏。 倒串花形流苏是北宋归义军晚期洞窟所常见的装饰图案。 四个一组向下串起来的花朵流苏于龛顶自然下垂, 形成一个圆形伞盖式龛顶图案。 这种流苏还见于莫高窟第130、 152、 328 等窟洞窟四壁上部, 莫高窟第256 窟主室窟顶, 慈氏塔内塔顶等,另外, 榆林窟窟第13、 14 等窟中也有这种流苏图案。 莫高窟第130 窟的表层壁画在北宋曹宗寿时期重绘③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 第231 页。, 莫高窟第152、 328 窟, 榆林窟第13、 14 等窟均营建或重修于五代、 宋时期。 因而这是五代、 宋时时期的常见纹样。

再者, 主尊佛供案上放置的香炉与净瓶, 是宋代壁画中常见的样式, 如出现于莫高窟第4、 55、 454 等窟中。 这类香炉高圈足, 顶部装饰火珠, 炉身用线刻画出花纹, 而净瓶圈足, 顶部是莲花纽。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从用色上来讲, 整个塔内壁画的颜色以蓝色、 绿色及黑色(变色) 为主色调, 五官及肢体裸露处以土红色勾线。 主尊佛的肉髻用了非常醒目的蓝色, 颜色较深, 也较为厚重, 这种蓝色是曹氏归义军晚期洞窟大量使用的颜色, 与莫高窟第152 窟甬道的十方佛及大菩萨用色相近。 另如莫高窟第154 窟东壁门上说法图中的佛、 菩萨、 弟子头部以及他们的头光、 身光均使用了蓝色颜料。 学界关注到曹氏归义军晚期回鹘化的问题④陆庆夫《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 《敦煌学辑刊》 1998 年第1 期, 第18-24 页; 冯培红《敦煌的归义军时代》, 兰州: 甘肃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第444-454 页; 刘永增《敦煌“西夏石窟” 的年代问题》,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20 年第3 期, 第4-14 页; 赵晓星《关于敦煌莫高窟西夏前期洞窟的讨论——西夏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之五》, 《敦煌研究》 2021 年第6 期, 第1-18 页。, 杨富学认为崇尚蓝(绿) 色是回鹘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 尚蓝与回鹘的敬天习俗息息相关⑤杨富学《莫高窟第409 窟的营建时代与民族属性——兼评西夏说与西州回鹘说》, 《美术大观》 2022 年第2期, 第45 页。, 这种蓝色颜料的应用, 实际上就是回鹘化的一个表现。

通过以上分析, 塔内壁画具有北宋的特色, 而从整体考虑, 小塔应建于北宋曹氏归义军晚期, 大约在曹宗寿统治敦煌及前后这一段时间。

三、 老君堂溯源

老君堂, 从其名称便可知晓, 是一处道教场所, 目前仍有修道之人在此居住。 夏鼐在《敦煌考古漫记》 中记载: “堂中有一铁碑, 是1933 年前清拔贡朱永镇所撰的《创修三危山老君堂碑记》。 堂内供养太上老君像。 山腰有一殿叫做三教殿, 也是民国年间所建”①夏鼐著, 王世民、 林秀贞编《敦煌考古漫记》, 第78 页。。 夏鼐所说的存有铁碑的堂位于山顶, 坐东北朝西南, 西偏南26°, 拱形门, 门上部砖雕“浑元一炁” 四字 (图14、 15), 北纬40°2′19″, 东经94°54′27″。 堂长557.5、 宽398 厘米。 堂以青砖砌成, 顶前部为横券形, 后部为纵券形, 内供奉老君像及二童子。 堂内、 外铺花砖。 铁碑原存于堂内北壁, 嵌在以青砖砌成的阙形龛内。 阙通高246、 宽75、 厚27 厘米; 龛内高147.6、 宽47 厘米(图16)。

图14 三教殿与老君堂(笔者拍摄)

图15 老君堂侧面照片(笔者拍摄)

图16 老君堂内砖砌阙形龛(笔者拍摄)

铁碑现存敦煌研究院, 编号: Z.01418, 碑高121、 宽45、 厚0.4 厘米。 碑首阴刻双龙戏珠, 下刻花草, 中书“永垂不朽” 四字, 碑首、 碑身中、 碑身下左右对称各有圆孔, 5 处残存有固定用的铁钉。 夏鼐曾录碑文①夏鼐《夏鼐日记》,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年, 第220-221 页。, 查原碑, 夏鼐所录有部分未录出(后面署名部分), 也有数字录文有误(括号中为夏鼐先生录文)。 现重新校录如下:

经藏隋唐、 名动欧美, 为敦煌古迹之一者千佛山也。 其东南诸峰三危最古(大) 即禹贡三危, 既宅是也。 岗领四合, 石径盘曲, 游者(人) 登临上下四五里。 迹山口东道坦平如砥, 行十里为观音井。 由是履巉步峻约六、 七里, 但见日近云低, 高并三危之山者, 老君堂也。 峭石四壁, 清泉一池, 有殿焕然建于堂下者,三教殿也。 作堂殿者谁? 大方丈李理全、 其徒侯宗信也。 发起者谁? 朱刘二善士也。 溯其师徒于民十一, 从博克达(达克) 山云游来敦卜危山之阳, 棲鹤古寺不过破屋数椽, 残饭一簟而已, 乃于修养之暇, 犹能誓建老君之壮观, 非有志且道者, 弗克逮也。 抑知老君道宗三教言著五千仙升, 昆仑化被流沙, 昔仙隐已彰(著) 于县志, 今庙祀未建(逮) 於名山, 非所以敬祖师而重道德也。 因兹集合善士多人, 起而论定, 之赀助之。 越八年, 工乃用壮, 殿宇辉煌, 灵明显著矣。 复购兰厅坊香火地八厘, 以之修真练性, 不难诞登道(彼) 岸。 浏览名胜者, 莫不嘉其功德。 爰记其要者, 用垂久远云尔。 前清拔贡朱永镇撰书。

杨 勤

从夏鼐的记录以及碑文, 不难看出, 老君堂实为山巅的一座建筑, 并非指所有的建筑, 后人以一堂之名来概称一地。 碑文明确指出“由是履巉步峻约六、 七里, 但见日近云低, 高并三危之山者, 老君堂也。 峭石四壁, 清泉一池, 有殿焕然建於堂下者, 三教殿也。” 即老君堂为高及三危山的建筑, 建于最高处, 堂下为三教殿。 这与现在堂、殿的位置一致。

老君堂现存最早的建筑遗迹就是慈氏塔与小土塔, 这两座塔为佛教建筑, 前者塔内绘执扇弥勒菩萨与文殊、 普贤像, 后者内绘一铺佛说法图, 也就是说, 北宋时, 老君堂已经是一处佛教圣地。 而从《创修三危山老君堂碑记》 可知, 老君堂创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 其名也始于此时。 总之, 老君堂原为佛寺, 后改作道观。

敦煌历史上, 三危山内有寺院遗存。 写于晚唐时期的S.788V 《沙州志》 有“欠三峗山古迹事、 乐僔事”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 英国国家图书馆、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 》 第2 卷,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第165 页。, 表明三危山内在晚唐时便有古迹存在。 在三危山和尚沟现存有一处佛寺遗址, 刘玉权认为可能是莫高窟第108 窟窟檐南壁题记中的“三危圣王寺”②刘玉权《敦煌三危山和尚沟古佛寺遗址踏查记》, 《敦煌研究》 1999 年第3 期, 第1-4 页。。S.3937V 记董保德功德中有“又三危山建法华塔一所”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 英国国家图书馆、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 》 第5 卷, 第215 页; 王惠民《〈董保德功德记〉 与隋代敦煌崇教寺舍利塔》, 《敦煌研究》 1997 年第3 期, 第69-83 页, 有录文。, 不知此法华塔建于何寺院。

距离老君堂较近的遗址是观音井, 内有民国六年(1917) 木碑记载: “城东四十里有千佛洞……东又三十里有观音大庙一座, 多历年所……庙前石井, 水澄味甘, 是菩萨修真养性之处。 石板上留手印两迹, 今焕然如新, 故井名观音井也”④夏鼐《夏鼐日记》 卷3, 第219 页。。 封面有道真署名、 写于五代后期的敦煌地志S.5448 号《敦煌录》 有: “南山有观音菩萨曾现之处, 郡人每诣彼,必徒行来往, 其恭敬如是”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 英国国家图书馆、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份) 》 第7 卷, 第93 页。。 老君堂与观音井相距不远, 二者之间必有关系, 但《敦煌录》 未见相关描述, 推测此时尚未营建, 这与老君堂内的最早建筑不早于宋代相吻合。

另外, 在殿、 堂内, 现遍铺花砖, 通往塔、 堂的小道上, 也可见残砖。 花砖是早期佛教建筑遗留下来的建筑构件, 属于旧物再次使用, 可为早期佛教遗址提供断代依据。在三清殿外廊下, 出现了十一、 十二卷瓣莲花纹花砖。 山巅的老君堂内、 外也铺满花砖, 经笔者调查, 主要有八瓣莲花云头纹砖、 十一卷瓣莲花云头纹砖、 十二卷瓣莲花云头纹砖、 宝珠火焰纹砖四种, 其中桃心十二卷瓣莲花纹砖最多, 其次为十一卷瓣莲花纹砖, 八瓣莲花、 宝珠火焰纹砖只有一方。 十一、 十二卷瓣莲花云头纹与八瓣莲花云头纹均出现于宋代①殷光明《敦煌画像砖》, 北京: 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0 年, 第17-35 页。, 由于目前学术界对于西夏石窟的重新认定, 带有飘带的火焰宝珠纹砖事实上也应出现在敦煌北宋时期。 综上, 从花砖花纹分析, 老君堂最早应建于宋代。

四、 结语

通过对三危山老君堂西侧小塔的考察, 全面了解了塔外、 塔内情况。 塔外部整体为圆柱形, 顶为圆锥形, 塔内为穹窿顶、 平面圆形, 塔门前有门廊; 塔内供奉木雕莲花座坐佛一尊; 塔顶绘莲花华盖, 上部两身飞天, 环壁为一佛、 六菩萨组成的佛说法图。 由塔内壁画的风格出发, 并与莫高窟壁画相比较, 塔应修建于北宋曹氏归义军晚期。 通过历史追踪, 参考老君堂遗留的花砖, 我们认为老君堂始建于宋代, 原应为某某寺, 而老君堂实为1933 年建于山顶的堂, 随着时间的流逝, 原寺名已不可知, 现以一堂之名概称一地。

猜你喜欢

塔内莫高窟菩萨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锅炉脱硫沉积对节能环保的影响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塔内流场模拟及优化分析
辽代八大菩萨造像研究
莫高窟里看藻井
乙醇脱水塔内两相和三相共沸精馏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