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学术英语课程评价策略研究

2023-06-07于薇卫思雨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学术英语评价策略产出导向法

于薇 卫思雨

[摘 要]学术英语课程注重对学生学术英语技能和学术素养的培养,多作为学生留学前在国内的前置课程。基于产出导向法倡导的“以用为始,以用为终”教学理念,笔者调研了研究对象在国外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任务,以课程产出目标“驱动”学习者,提出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策略“促成”学习,达到“以评促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术英语 产出导向法 评价策略

引 言

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课程起源于欧美国家,课程设立之初是为了帮助国际留学生适应英美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授课模式,除了提供语言上的帮助,课程更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各种“学术生存技能”,比如听讲座、记笔记、阅读英文文献、学习正确的学术写作规范等。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出国留学人数大幅增加,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有学者质疑当今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目标差异性小,教学内容不能与专业学习结合。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英语教学不仅要着眼于通用语言能力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提升。有学者甚至提出要用学术英语课程完全取代大学英语课程,学术界对此争议颇大。一些学者认为忽略学生基础,盲目推行学术英语教学不符合实际。但学界对于学术英语课程存在的必要性持认可态度,尤其是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学术英语课程前置到国内课程阶段,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外课程的学术要求。

基于产出导向的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目标

1.产出导向法

部分西方学者悲观地认为英语教学理论发展至今已再无新方法论,而我国著名学者文秋芳教授融合了课程论和二语习得两个视角提出了针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全新教学理论——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 POA),理论自提出至完善历经十余年时间。POA理论涵盖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方面,该理论提倡“学习中心”“学用一体”和“全人教育”的教学理念,其中教学假设包含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和以评促学;教学流程分为“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该理论的提出旨在改善我国外语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学用分离”问题,强调“以用为始,以用为终”。不同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POA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并且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笔者认为,在教学“驱动”环节,明确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尤为重要,可以将课程最终产出目标量化或者可视化,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挑战欲,达到教学目标。

2.学术英语课程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学术英语课程应遵循“产出导向法”中“以终为始”的教学理念,厘清量化课程培养终端目标,以课程产出目标驱动学习者,线上线下相结合促成学习,以复合型的评价方式促成学术英语学习目标。我国大学学术英语教学虽起步较晚,但近十年来在课程改革和课程研究方面不断创新发展。2013年,上海市教委颁发《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框架》),这是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文件详细规定了学术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教学目标要求。学者对学术英语能力和课程培养目标有过广泛探讨。王春岩认为学术英语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语言能力、一般学习能力、学术认知能力和跨文化学术交际能力。2019年,蔡基刚基于《框架》研究,将学术英语课程培养目标归纳为学术英语技能和学术英语素养两方面,每个培养目标包含五个具体的能力描述,并可以在《框架》中找到量化目标。受限于篇幅,笔者此处不做赘述,将在本文案例研究中具体展示。

学术英语课程评价策略案例研究

辛积庆在对比中外学术英语研究时发现,近十年,中外学者在学术英语评估领域共发文50篇,产出明显少于其他相关研究方向,比如课程设置、需求分析、教学方法等。国内在学术英语课程改革方面研究成果斐然,中国学者就学术英语是否应该成为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曾展开激烈讨论,但对教材发展、教师发展和评估测试领域关注较少。本研究计划从实际教学案例入手,旨在分析多元化课程评价策略对学习者的“驱动”和教学过程的“促成”作用。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西安欧亚学院《学术英语》课程为研究对象,该课程面向2019级中英国际班89名大三学生设置,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Oxford EAP B1+以及教师自编讲义。学生在大二之前至少参加过一次雅思考试,60%的学生成绩达到5分。根据CEFR(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教材语言难度B1+对应雅思分数在5—5.5分,教材选择符合学生学情且略有拔高。该课程共4学分64个学时,课程分为听说模块和读写模块,每个模块每周1次课程,用时90分钟,共计16个教学周。

听说模块精选国外大学学术英语讲座、TED演讲等素材,语料真实,主题广泛。课程分解每节课主题与音视频素材,设置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学术听力,同时兼顾宏观听力技巧与微观听力技巧的训练,旨在提高学生做学术笔记、参加讨论、介绍研究课题、陈述演讲等技能,提高学生的审辨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与学术英语应用能力。读写模块以教材和课外补充的文献阅读为主,期望学生在掌握学术文本阅读策略的基础上,识别较复杂文章的结构,区分文章的事实和观点,辨别作者较隐晦的立场与观点。读写模块以课程论文为最终考核方式,讲授如何进行文献搜索和评判、如何利用其他文献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做好文内引用及参考文献、如何进行学术议论文写作等,为学术论文及毕业论文写作课程打下基礎,也为国外大学写作课程做好准备。课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课堂面授的英语教学模式,辅以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2.课程目标

参加该课程的学生在完成国内阶段的学习后会到国外合作院校继续就读专业研究生课程,《学术英语》课程作为学生留学前的学术准备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英语语言能力,提升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拓展学生外语学习视野。笔者调研了2018级项目学生在国外研究生学习阶段的课程作业要求,简化了具体作业内容,统计了作业形式和字数要求,具体如下:

由表可见,中英国际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面临大量的论文写作和课程展示任务,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在英语语境下听懂、理解课程讲座内容,还要搜索阅读大量专业相关文献及其他课程资源支撑论文写作,这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学术素养能力都是一个挑战。2019级中英国际班学生出国后也将面对相似的作业任务和课程要求,上表为国内《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产出目标的量化提供了参考。本课程教學目标的设定立足于教学实际,展望了学生国外学习阶段的课程任务,并参考了蔡基刚教授在2019年根据《框架》凝练的学术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具体梳理如下:

学术英语技能目标:(1)能够听懂正常语速的讲座或者专业课程,根据内容记笔记并复述大意;(2)能够阅读和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快速定位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提炼研究结果;(3)了解掌握主流学术写作规范(如APA,Harvard),运用正确的引文格式进行写作;(4)能用英语展示研究成果,回答相关问题。学术素养目标:(1)能运用不同数据库搜索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文献和资源,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2)能够批判性地分析搜索到的信息和专业资源,并形成个人学术观点;(3)具有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3.评价策略

《学术英语》课程以产出为导向,期望学生能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术任务要求,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完成论文写作和课堂展示等任务。课程将期末大作业前置于学期初发布,并将学生完成期末项目任务所需掌握的学术英语技能进行教学分解,在每一模块单独设置任务进行考核,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以评促学”,提升学生的学术英语技能和学术素养。

评价分析

案例课程考核形式分为模块作业和期末项目两种,共有7种单独考核形式,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完成。模块作业在每个知识模块讲授完毕之后1—2周内提交,期末项目自开学之初发布,在课程结束之时提交。模块作业和期末项目相互关联,学生在学期初定题之后,本学期所有模块作业将围绕期末项目内容展开,循序渐进地构建大作业框架。下面笔者将对每项考核任务的具体要求和与课程目标的关联度进行具体分析。

1.期末论文(research-based essay)

期末论文是基于文献搜索与阅读,运用学术引文格式完成的一项学期大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不少于1500字的个人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本学期的研究话题围绕“教育”展开,教师列出4个论文选题,每个选题附带2条参考文献,学生定题之后继而展开文献搜索与写作,贯穿学期始终。该任务是对整个学期学生学习效果的整体检测,对应了第5条课程教学培养目标:任务要求学生能独立搜索专业文献,对种类繁多的文献进行分析检索,并能提炼学者观点、运用规范的学术格式引用文献支撑写作,该任务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学生文献检索与运用能力的检验。

从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对文献引用掌握较好,但在文末列举参考文献时对于作者姓氏书写、列举多位作者、缩进格式、文献排序等细节注意不够,不过大多数数据都能自动生成不同格式的文献引用,学生在学习阶段只用具备甄别文献列表各部分元素的能力即可。另外,一些学生在引用文献观点时对原文的改写不充分,导致重复率高、段落写作风格不一致等问题;个别学生引用了文献观点但没有注明来源,表明其学术知识产权意识薄弱,而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阶段会被校方要求上学术听证会并给予严厉处罚,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在此方面也应对学生加强管理,严格要求。

2.个人展示 (essay presentation)

该项任务是基于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制作PPT并口头展示论文写作的背景、文章大意、引用文献等内容,一方面对学生口语展示能力进行考核,另一方面检验学生论文的原创性。该项任务对应5项课程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用英文展示研究成果并回答相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学生在研究生阶段经常面对的考核任务。教师从框架结构、语言表达、词汇语法、肢体语言、课件制作和文献列举六个方面评分,从展示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以较高水准完成展示,PPT制作精良,演讲思路清晰。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展示过程中无法做到脱稿,或全程通读PPT内容,缺乏互动;部分同学未列举参考文献,说明学术知识产权意识还有待加强。

3.讲座笔记 (note-taking)

该任务主要锻炼学生听讲座、记笔记的能力,对应的课程培养目标单一,即能够听懂正常语速的讲座或者专业课程,根据内容记笔记并复述大意。学生在留学期间是全英语授课模式,在初期难免会“水土不服”。该项考核任务是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听力及记笔记的能力,课堂训练素材来自真实课程讲座、TED演讲、英语科普视频等,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英语听力。由于对应教学目标单一,该项任务每周重复发布,旨在通过机械训练强化学生听讲座、记笔记的技巧。从学生提交的讲座听力笔记来看,学生在初期倾向于记录大量关键词,但缺少逻辑框架,不利于后期理解复述。随着教学深入,学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能有意识地采用康奈尔笔记法、重点罗列法、思维导图法等多种笔记形式整理思路,并逐渐培养自成体系的符号语言,缩短记笔记时间。

4.文献评注 (essay annotation)

该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文献,并按要求完成评注任务。该任务对应课程培养目标单一,即要求能够阅读和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快速定位研究背景、研究方法,提炼研究结果。同讲座笔记任务一样,该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会重复发布,旨在让学生快速适应全英语专业文献阅读。文献阅读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该任务主要分为对文献摘要的评注以及对全文框架的评注。在阅读摘要时,要求学生快速标记研究背景、研究主题、方法描述(若有)和作者观点,在短时间内判断文献和自己研究主题的关联度;在阅读全文时,熟练掌握文献的框架结构,能定位研究方法和作者的观点描述,并在空白处总结反思,方便日后回顾。教师在发布文献评注作业时,在初期可以设置相应阅读问题,例如寻找文献元素、定位学者观点、判断论述是否与原文一致等;后期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评注文献,教师从学生提交的评注中判断学生对文献的掌握度。

5.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该任务是较为高阶的一项考核任务,对于刚接触文献阅读的本科学生来说完成难度较大,故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该任务中选择相同期末论文主题的同学3—4人为一组,围绕小组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总结作者观点和支撑点,每个小组至少分析总结5篇相关文献,并汇总展示。文献综述任务是基于文献评注的一项作业,同时也为学生下一阶段构思写作计划提供了帮助。该项任务对应5项课程教学目标,除了对学术英语技能的提升,更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养成,要求学生能运用数据库搜索资源,批判性分析文献并形成学术观点,还要求学生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合理分工完成任务。从完成情况来看,受限于校内图书馆国外数据库的访问权限,学生搜索到的文献资源有限,后期由老师单独提供;在展示阶段,学生对每篇文献的观点和事实罗列清晰,但缺少文献之间的观点对比展示。该项任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求学生对文献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但对学生学术素养的养成和提高是很好的尝试。

6.写作计划 (essay plan)

写作计划是完成期末论文任务的脚手架。教师提供写作计划表格,由学生填入写作背景、中心论点、术语解释、段落主题、分论点、论点关联文献、文内引用,要求至少引用3条文献做支撑。该任务对应2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学术写作规范,具有独立研究的学习能力。该项任务不考核学生的语言技能,主要观察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框架搭建是否层次分明,是否合理引用文献观点,能否区分事实和观点。该项考核任务弱化评分,以提供帮助和支持为主,任课教师在学生上传表格之后当面沟通、指导学生进行后期论文写作。学生在完成该项任务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引用文献和分论点关联度不强,段落主题之间存在包含关系,需在后期写作过程中持续修改。

7.段落写作 (paragraph writing)

相较于其他任务,段落写作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形式。和之前雅思写作训练任务不同之处在于,段落中支撑观点的事实必须来源于文献,且运用正确的学术引用格式,教师主要关注学生在段落中引用文献的能力,教师示范批阅之后由学生完成作业并互评,学生批阅作业写评语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该任务分别对应1项学术英语技能和2项学术素养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同伴互学的方式深刻理解引用文献和论证观点之间的关系。从提交情况来看,学生同义改写(paraphrase)的技能还需继续强化,部分学生贪恋原文,少有改动,使得段落写作风格不统一,这也是一种学术不当行为,应在初期予以指出并制止。

结 语

学术英语课程在培养学生英语技能和学术素养能力方面效果显著。笔者经过课程实践,调研了学生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需求和面临的学习任务,以产出为导向,提出了复合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案。课程将期末任务前置发布,教学过程和模块作业都以完成期末任务为导向,意在“以评促学”。不过,由于我国学术英语课程尚在起步阶段,开设学术英语课程的高校较少,对于课程教學实践及课程评价策略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学术英语课程或许可以成为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一剂良药,笔者期待学术英语课程的推广为学者们提供更多教学案例和样本。

参考文献:

[1]辛积庆.中国学术英语发展10年述评:基于与国际相关论文的对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3):64-72.

[2]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40(3):348-358+438.

[3]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4):547-558+640.

[4]蔡基刚.解读《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J].中国外语,2013,10(2):4-10.

[5]蔡基刚.以项目驱动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3):39-47+160.

[6]王春岩.全球20所大学学术英语能力内涵调查及对我国的启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3):56-63.

(于薇、卫思雨:西安欧亚学院)

猜你喜欢

学术英语评价策略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EAP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转型刍议
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探究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英语基础与EAP能力培养之关系探讨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