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党史教育:价值、问题与对策

2023-06-06梁煌君崔懿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35期
关键词:政治课党史中国共产党

■梁煌君,崔懿

2021 年2 月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1]青少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未来,应将党史教育学习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党史教育学习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性质和高中学生的心智特点,分析党史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别开生面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2]。学习党史,不仅是为了让人民能够更加充分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总结党在过去100 多年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能够更快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具体教学中是当前基础教育落实党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所趋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2017 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笔者认为立德应该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树人则是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在不同的阶段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如在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将党史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伟大的精神力量,启发学生将这些大无畏的精神结合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来,从而树立起社会主义公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党史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解,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经过100 多年的奋斗证明了它是能够带领人民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心中的热情,使得他们能够不断地学习知识和本领,从而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二)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然所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上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而且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人格要正和自律要严的具体要求。将党史教育活动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素质和业务素养的机会。首先是政治素质方面,“政治要强, 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的核心要义,它在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统一体中居于统领地位”[5]。其主要表现为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政治纪律。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借助党史教育去认真学习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只有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指导作用,做到真学真懂真用,才能够将其更有实效地传授给学生,同时,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党史教育学习进一步区分有关政治立场、政治纪律等原则性的问题。 其次是业务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视野要广”其中就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历史视野。那么党史教育学习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整合补充历史知识的最好时机。这里一方面要求教师学习中要先完成自我教育,然后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时要做到尊重历史事实,多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进而从中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等重大课题。

(三)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然所求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的世界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众参与。”[6]结合党史教育的要求和统编版教材的内容,可以知道主要以培育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这两个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政治认同在党史教育中体现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一方面,利用教材将党史教育融入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对党史知识的学习能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能够去创造属于自己幸福的生活,还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科学精神在党史教育中体现为培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要将中国共产党在面临国家危难、民族生存等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给学生讲明白,例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重庆谈判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另一方面则要实事求是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遇到的挫折和走过的弯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逃避和害怕问题和矛盾,出现问题就要实事求是承认并且努力解决。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党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党史教育开展的重要载体,但结合一线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党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党史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高中思想政治课党史教育资源的开发不足。一方面,当前高考选择政治学科的学生偏少。 高中政治的教材与课程拥有完整的体系,没有选择政治学科的学生则无法通过有限的政治课堂教学获得较为完整、连贯的党史知识。同时,高中政治教材与社会实践中拥有较为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但是由于高考评价要求, 许多学校也无法持续开展党史教育。 另一方面,高中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中政治教师自然成为党史教育的关键角色,但是有的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条件存在限制,党史知识储备不足,导致高中政治课虽然蕴含丰富的党史资源,但是对党史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党史知识的关注度不高[7]。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党史资源无法通过思政课的开发运用,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二)党史素材课堂利用效率不高

如今的高中政治教材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党史教育素材。 例如在必修一第二课第一框的“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教材展示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图以及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图。相关链接栏目中展示到毛泽东对于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的重要论述,这些都是丰富的党史教育素材。 教师若能结合新媒体资源,通过视频素材等方式呈现将会使学生增进对党史知识的认识,提升对党史的认同感。 但是,由于课时相对较紧以及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不足、对党史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等情况,导致部分一线教师在开展党史教育时通常采用单一的讲授、灌输方法,内容较为枯燥,以让学生明白党史结论为主,忽略了学生应当主动参与党史教育学习过程并进行课堂生成,学生的党史学习无法得到更多反馈。

(三)学生党史社会实践程度不足

党史教育,既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实践活动[8]。 只有通过开展丰富的党史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多感官、近距离感受党的历史,理解党的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党和国家英雄人物的事迹产生认同感与自豪感。 但是,目前高中政治教师开展党史教育多以课堂的党史结论讲授为主,教师围绕教科书开展教学,学生无法通过社会实践对党史拥有更为全面、深度的认知。 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党史教育气息,有限的党史教育课程也导致了教师开展教学时多重理论、轻实践,一线教师也无法充分开发党史学习的多媒体资源,不能使学生多感官感受党史。 学校也受到教学任务现实要求的制约,无法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无法利用丰富的党史教育红色资源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无法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红色文化场地的方式去切身感受党史资源的魅力,导致缺乏对于党史学习的实践认识。

三、解决高中思想政治课党史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开发党史资源以充实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从统编版的教材可以发现其内容容量非常大,如果还是以教材为主的思路去上课显然不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整体的教材观,以大单元教学的思路去提炼学科核心概念,结合党史教育的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材的特点,借助各种教育资源,“使得高中思想政治课较为抽象的理论能够在具体可感的历史材料、历史事件、历史进程中得以具体化、形象化”[9]。例如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授课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收集近二十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生活、科技的变化,以拍摄小短片的形式展开分享,同时结合教师收集的近二十年来党和国家的发展变化成就,展示以“新时代的中国变化”为主题的小短片和文化长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对于新时代变化的感受。教师结合学生分享的关键词,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引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对我国历史方位的判断以及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论述。 通过在新课导入此部分,创设与本节课学习的相关主题情境,充分收集并利用党史资源,让学生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变化。 因此一线教师可以结合本地的资源特色,结合党史资源的开发,共同营造符合学生现实的相关情景,充实教学内容。

(二)利用党史素材以适应议题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实施议题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但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理论性较强,如何寻找合适的议题是开展议题式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党史素材中去寻找合适的议题进行教学设计。 如在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授课时,可以播放党史纪录片《旗帜》第四集《艰辛探索》中的精选片段,并且分小组引导学生围绕着素材思考问题一:如何看待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当中出现的可喜之处? 问题二:如何看待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总结改进的挫折经验?并在小组回答完毕后共同探讨: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避免挫折就能取得成功吗?通过充分挖掘党史素材的同时利用议题的开展,让学生辩证地看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成就与挫折,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我们国家在建设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上也很短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不屈不挠的奋斗史和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奋斗史可以表明,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人民都是不服输的,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生能够理性分析党和国家政策的意义所在,从而拥护党的领导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三)追寻党史足迹以落实社会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 ”[10]这说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实施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因此笔者认为结合党史教育的要求,可以利用所在学校本土的党史足迹来完成党史教育活动。 如在上“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中,广州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位于广州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广东省博物馆”等蕴含丰富党史资源的现实载体进行党史教育;上海的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中共一大会址”等丰富的党史资源开展党史教育。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也要让学生去发现、去理解、去思考。 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会址,在参观后写下心得感悟,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在分享过后引入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让同学们结合参观的相关内容(如照片、视频、文字),并结合书本和其他相关材料进行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现实的社会实践与课本上的相关内容, 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使教学内容具有说服力,也使得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胜利,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认同感。

猜你喜欢

政治课党史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一次学党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