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薪火传承 锐意创新

2023-06-03吴佳男

中国医院院长 2023年9期
关键词:院区药学学科

文/本刊记者 吴佳男

勇当新时代东北振兴“急先锋”,锻造区域医疗新高地,再树学科建设新高峰。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院‘拼、闯、争、实’,进行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重要实践。”

2023年4月13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大医二院”)召开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医院党委书记任萍表示,“十四五”是医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五年,主要目标可凝练为“一二三五”:坚定“一个目标”,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学院型大学附属医院;着眼“两个重点”,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有所提升,医疗成本、运行成本有所下降;实现“三个转变”,在发展方式上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信息化,从资源配置上逐渐转向提高医务人员待遇和工作积极性;创建“五个新”,即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凝练新文化、激活新动力、提升新效能。

党建引领 文化铸魂

自1992年大学毕业进入医院后,任萍先后做过妇产科医生、人事科科长、院办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副书记、院长和党委书记,多年间,从临床医生到管理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管理经验和广阔的医院运营视野。

“医院管理团队的管理理念和实践,应时刻和国家大政方针、医改要求同步。”在任萍看来,近十余年,尤其是近三年来,医院的顶层设计,都在根据政策和区域诊疗需求而不断调整。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医院抢抓“十四五”后三年重要窗口期、机遇期,正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和大连医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发挥医院在辽南地区卫生健康领域引领作用,科学制定了接下来三年的行动方案。

“坚持党建为引领,特色文化培根铸魂。”任萍表示,大医二院经历了一甲子风雨,以及南迁遵义和回迁复办红色洗礼。多年实践和事实证明,唯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守初心,让党建成为改革发展的“指挥棒”,成为凝心聚力的“强磁场”,成为增强战斗力的“加油站”,才能汇聚更强大的力量。

任萍介绍,近年来,医院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累累硕果。一是创机制,与医院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建设“九大工程和九大体系”;二是建队伍,将文化建设与宣传职能进行系统整合,打造宣传与文化建设部、高质量的通讯员队伍和摄影协会队伍的“一部两队”,让文化建设政策和措施在基层充分贯彻;三是搭平台,即建设多元、立体,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感召力的系列文化载体和文化平台,不断将核心价值观融于员工的思想和言行之中。

在医院党委带领下,医院正积极探索一院多区发展模式,“一院多区发展是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最有效形式,也是解决当前大部分高水平公立医疗发展空间不足等难题的有效方式。”大医二院的“一院多区”建设,以患者就医需求为导向,旨在发挥各分院区现有优势,统筹多个院区资源布局。

例如,星海院区是主院区,位于主城区,综合实力雄厚,尤其是在肿瘤综合治疗、外科微创等方面已形成显著优势;钻石湾院区位于主城区北,重点发展血液病诊疗及康复治疗,现已成为大连最大的血液病诊疗中心及重症康复中心;蓝湾院区临近西部大学城,以大学生健康管理、常见病诊治为专业特色,同时为周边群众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口腔医学中心地处核心商业圈,专业特点为其独立运行打下基础;而规划建设中的普湾院区,地处新城核心及国家级新区金普新区,将体现肿瘤专科特色,打造优质资源扩容、延伸、下沉的“新基地”。

关注并推进多院区运营一体化、诊疗一体化、质控一体化、服务保障一体化,目前,医院已实现多院区间专家出诊、青年医师轮转由学科统筹协调安排,质控管理同标准、同节奏实施;通过互联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已实现医院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等信息数据的共享和业务协同;创建了多院区共享的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此外,药品及耗材也实现了统一招采及管理,各院区间的处方流动、药品共享与配送机制亦日趋完善。

学科攻坚 协同布局

“坚持‘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的学院型大学附属医院’办院方向,找准定位,自我把脉。”近年来,医院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为分类建设、分层培育、全面打造、整体推进,亚专科、学科和学科群建设齐头并进,开展了学科培育计划和临床能力提升1+X计划。过程中,对人才队伍、科学研究、特色诊疗技术、基础条件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激励重大项目创建,不断提高学科声誉。

“夯实优势学科,创建多学科集群,医教研协同发展。”医院现有130多个亚专科,以肿瘤疾病综合治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机器人精准微创手术、心脏大血管手术、心肺脑血管介入等为代表,诊疗能力已达到或接近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近年来,医院还鼓励学科交叉,将临床资源转变为可研究资源,将学科交叉转变为研究常态,促进交叉学科快速发展。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管理团队

以肿瘤学科为例,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建立了以肿瘤内科、放疗科、肿瘤外科为核心,各亚专业分工明确,病理科、放射科等医技科室为支撑的肿瘤MDT团队,多学科间交叉互动,将基础科研与临床医学有机结合,实时创新MDT模式,为肿瘤患者提供一站式、更科学、更安全的诊疗方案。

“努力担当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和新‘辽沈战役’的急先锋。”从一线医生到泌尿外科学术带头人,从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务部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务,直至于2021年被任命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志宇工作至今深受医院文化洗礼,积极倡导发展“三条路”,现已成为医院新型文化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刘志宇表示,当下,医院正在传承几届班子正确发展理念基础上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提升疑难危重诊疗能力,打造领先的学科体系,强化临床研究能力和医工融合成果转化,医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力争实现学科内涵和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争取到“十四五”末,在“国考”中排位大幅提升,一批学科能在“复旦版”医院排行榜中取得较大进步,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器官和骨髓移植数量及质量进入全国前20名。与此同时,医院亦结合大连市“西拓北进”战略布局,在辽南医疗资源薄弱地区建立分院区。在“一院三区六地”新格局下,形成分院区布局优势学科群,探索以重要系统、重点器官、重大疾病为核心的中心化建设模式。

此外,不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提升百姓健康素养也是医院近年关注的重点工作。通过门诊以疾病为中心的布局调整、知名专家团队出诊、大力开展日间手术等不断优化医疗流程;让百姓少得病、早康复,医院大力推进健康科普,临床科室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大批优秀科普作品脱颖而出。

医院近年来连续在“绩效国考”中名列辽南地区首位,手术率、四级手术率、科研经费等关键指标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量、高影响因子SCI论文数等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医工融合和转化也打开了新局面。

创新服务 提升效率

在刘志宇看来,“过紧日子”,强化运营和绩效管理,开展全面预算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当下经济运行的重要着力点。其中,药学服务流程的改进便是医院精益运营的重要工程之一。他表示,国家药品“零加成”政策的出台,大大推动了医院药学服务的转型发展。减轻因药师人员、药品储存管理等成本增加导致的影响,医院近年来不断创新药学服务模式,大力推动临床药师服务前移及延伸,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全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临床药学已成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大医二院副院长王立明分管领域之一正是药学服务,其对大型公立医院学科建设和药学服务都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看来,近年来,强化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药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体现药师专业水平和价值,使药学服务更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正成为普遍共识。

王立明介绍,几年前,医院已开通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构建起全流程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实现了包括处方前置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快递配送、线上24小时用药咨询、药学门诊、药学科普、慢病管理等在内的药学服务全方位闭环管理,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线上电子用药指导和在线用药咨询服务。在院内HIS系统、医保管理系统、DTP药房和输注中心软件管理系统的对接上,也成果丰硕。同时,临床药师团队还根据药师专业方向,细分为抗感染、肠外营养、慢性病治疗等六大类,多个药物治疗团队,参与全院药学相关疑难病例会诊。

刘志宇介绍,接下来三年,医院还将以年度预算为基础,将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与CMI值、工作效率、重点病种、控费指标等国家绩效考核指标关联,考核结果按执行性动因落实到学科、亚专科、治疗组、医师层面,以此实现对病种结构、治疗结构的动态调整。此外,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也是当下所备,未来之需。

“持续改革创新,攻坚克难,打造有创新、有安全、有温度、有关怀、有文化的五有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适宜、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大医二院人重任在肩,不断向前。”任萍最后表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猜你喜欢

院区药学学科
公立医院多院区发展的意义与相关问题探讨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院区再造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多院区管控:院长新视野
义乌復元私立高档妇儿专科院区开业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