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2023-05-30沈志胜

高考·上 2023年1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高中美术劳动教育

沈志胜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程开发遵循“以劳育美,以美促劳”的理念,在高中美术鉴赏、绘画和工艺课程实践中启发学生理解、表现、体验劳动创造美,应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家庭的协同作用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种路径进行课程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其深刻领悟劳动之美。教师还应挖掘民族特色,弘扬优秀传统美德中的劳动之美,并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美术;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通过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以美术鉴赏课程,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以绘画课程,让学生表现劳动创造美;以工藝课程,让学生体验劳动创造美,通过美术教学来唤起学生的劳动热情。学生通过日积月累的美术鉴赏能力感悟作品中的劳动之美,理解辛勤劳动对丰富和发展自我的重要性,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以点滴劳动来感悟自身的变化与成长。

一、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美术鉴赏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与基础。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劳动体验,才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情境,理解渗透于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在高中教育中美术教学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劳动体验进行鉴赏与理解作品,可以调动自身的劳动体验参与到作品鉴赏当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

劳动是学生体验生活与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可以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认识到劳动的美,认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消除好逸恶劳的不良观念与作风,在审美的视角下积极参与劳动体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美术创作的源泉是生活,是劳动实践。美术教学也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学生根据不同的劳动体验,可以用不同的手法创造性地表达思想情感,用新的思维表现美,用新的劳动观念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一)集合美术鉴赏课程,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

高中美术教学中有美术鉴赏课程这一必修课,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鉴赏并正确认识名家名作,了解美术作品之美,扩大美术知识储备,开阔艺术视野。学生经过一定量美术作品鉴赏的知识积累,能够产生与作品在精神层面的交流,陶冶情操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在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中不乏劳动相关的作品,教师应以“因材施教,因人授课”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理解劳动创造之美,在提升学生审美品位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并受到作品启发,孕育“劳动最光荣”的思想[1]。

教师在美术欣赏课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境,进行与劳动相关的讲授,让学生真正理解劳动创造之美。如:讲授徐唯辛作品《工棚》时,画家笔下的人物衣着朴素且覆盖着一层灰蒙蒙的尘土,头戴安全帽,让人明了其就是建筑工地或矿山之中的工人。对这样的美术作品,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在技法和主题上下功夫,体会画面中表达的感情,还要引导学生调动以往的美术鉴赏经验,参与到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情境设计问题,“从画面中可以联想到什么?”“画家描绘了哪些细节(衣着、表情、动作),所蕴含的感情体现在哪些方面(劳动者的,画家的)?”“画面中的人物没有白皙的皮肤,光鲜的衣着,他们有的只是朴实的打扮和粗壮的胳膊,显得十分真实,难道这样的形象就不够高大吗?”教师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从工人在工棚中休息的场景,欣赏画家对画中人物表情、神态、动作、穿着打扮等细节清晰明确的描绘,揣摩画家借助场景、细节描写表达思想感情的策略,这幅《工棚》无疑是画家深入现代生活之后的结果,描绘出了普通人工作劳动的真实写照。学生通过鉴赏可以体会出:正是这些朴实的劳动者带给人不一样的庄严形象,无疑是创作者心目中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是对劳动者最美的赞歌。将劳动、劳动者等元素融入美术鉴赏课堂当中,让学生分析画面从事劳动的情境或者正在劳动状态的人物,从技术上能锻炼学生对劳动者的概括能力、塑形绘画能力,从情感上又能体会劳动者的不易,劳动者的光荣,从而在内心深处体恤劳动者、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二)融合绘画课程,学生表现劳动创造美

美术课上最常态的就是绘画,绘画艺术可以成为学生表达劳动创造之美的有效载体。一方面,绘画工具是劳动产物,尤其是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即笔、墨、纸、砚,具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这些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材料,是我国自古以来劳动者智慧的结晶,里面包含了诸多劳动者的聪明才干,也需要现代诸多劳动者耗费精力经过层层工序加工制作而成。教师在教导学生绘画时,少不了介绍绘画工具,可以通过讲解这些工具的加工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相关绘画工具的工艺,更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

以劳动者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是学生最直接表达出自己尊重劳动者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劳动创造美”为主题进行创作是基于学生对该主题有一定的了解,在后续创作中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态度,因而该环节必须建立在美术鉴赏课程的基础上,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绘画创作需要学生对劳动最美主题进行整合与深加工,以绘画的方式将劳动美这一主题进行表达,彰显自己对劳动者的赞美。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以主题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活动。活动一:选择课本中的作品进行再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提取原作中的劳动元素进行二次创作,或者使用原作的风格进行与主题相关的绘画创作,以课本作品延伸训练的形式,深入理解原作中劳动美的内涵。活动二:围绕“劳动创造美”主题进行原创绘画创作,绘画形式不限,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生活、学习经历,在作品中彰显劳动中所蕴含的美的价值。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以绘画作为学生表现劳动价值的形式,不同的是难度有所不同。鉴于高中学生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均有不同,学生可以选择力所能及的活动参与其中,并将以往的美术鉴赏和绘画经验融入绘画之中[2]。

(三)联合美术工艺课,学生体验劳动创造美

将手工制作活动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美术的动手操作中感受劳动的魅力,体验劳动创造美。马克思曾说过,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所以,教师应当在美术工艺课上,抓住手工制作这一融合了劳动与美术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美术工艺课的体验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带着学生制作手工艺品的同时激发学生动手兴趣,让学生自觉、自愿、主动地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方面,学生领略手工艺品之美,并通过亲自制作,掌握制作方法,增强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在制作的過程中,学生也能体会到劳动是可以创造美的,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由辛勤的劳动制作而成的,让学生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的优秀品质。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学生也容易产生自豪感、满足感,推动学生在美术及美术相关领域的深入探究,也有利于学生审美品位、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进而深刻领悟劳动最光荣的主题。

三、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实施路径

(一)学校发挥主体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校立足于国家战略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目标,培养了一大批新时代的优秀青年。劳动教育和美术教育最常见的途径就是高中的日常教学活动。所以,将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这一理念应当由学校发挥主体作用,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将两者有机、科学、多元地融合在一起。首先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劳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做好详细的教学规划,设计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目标,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中筛选出适合高中生,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劳动教育走进高中美术课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和日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挥榜样的力量,以实际案例示范学习,运用优美的语言和切身的体验感染学生,突出劳动创造美的思想,以美术教学引领学生对劳动的看法,让学生在学校中、在美术课堂里感悟劳动之美[3]。

(二)家庭发挥协同作用

家庭与学校一同对学生有着教育的义务,家庭应当与学校一起为学生修筑良好的美育环境,形成统一的劳动价值观念。教师可与家长及时沟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氛围,比如: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家庭劳动,引导学生以家庭劳动为题进行美术创作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场景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学校和家庭二者形成合力,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熏陶。教师还可以安排在家完成课下作业,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主发现生活中的劳动之美,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完成训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感悟生活中的劳动美,既能发现“艺术源于生活”这一亘古不变的哲理,也能在实践中获得美术这一科目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的深层融合。不难发现,在诸多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家庭的作用,将所有的精力放在仅仅40—45分钟的课堂之中,忽视了课下尤其是学生在家庭中的时间。教师应当利用好这一部分时间,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向着同一方向发展,将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为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体验,教师还可利用社会渠道,在课程中融入社会实践内容,让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社会资源一直都是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学习渠道,如参观美术馆、参加技能大赛、采访艺术家等实践活动,在创新美术教育新途径的同时,能带给学生更大的冲击,并与课堂教育形成共同促进的良性循环。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社会中不同形式的劳动会产生不同的价值,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是劳动的不同表现形式,但都蕴含着劳动者的辛勤汗水,有着相同的美的底蕴。教师在设计与劳动教育相关美育内容时,应当提前与社会实践相关的人员、机构充分沟通,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基础上安排劳动教育相关的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创造美,有效传承我国有关于劳动的优良品德,从而达到美术教学与劳动教育融合的目的。

四、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培养审美能力,深刻领悟劳动之美

劳动创造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在融入劳动教育后,高中美术教学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尤其是提升学生对劳动的敏感度,教师应当以此为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领悟劳动之美。

如:教师在讲解忻东旺作品《早点》时,画中描述了处于城郊农民工吃早饭的场景,打开了绘画中描绘农民劳作的新视野。与传统农民形象不同,画中的人物处于城市一隅的早点摊,几张随意摆放的折叠桌聚集了一些人,他们有人正在低头进食,有人等待餐食出锅,有人陷入了沉思……这些深度参与城市建设的特殊群体,被人称为“农民工”,正在吃着极为简单的一顿早餐。虽然画面中只描绘了吃饭这一个场景,但是画家通过服饰、表情、动作等细节透露出职业特征,那些尚存的农民本色,让他们区别于城市中的其他劳动者,成为夹在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中生存的矛盾集合体。在情感上,这幅作品彰显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情感,表达出劳动者真实的状态。与其相对应的,教师可以将张萱的作品《捣练图》与《早点》进行对比鉴赏。《捣练图》是我国唐代作品,画面中描绘了唐代宫廷中女子进行“捣练”时的场景。但通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画中女子衣着精美,姿势优雅,可以推测出画中进行的“捣练”行为并非真实的劳动场景,而是古代贵族为了消遣时间、休闲娱乐而进行的一种方式,表现了我国古代宫廷女子的日常生活:劳动也是为了享乐。教师可以将类似的美术作品进行整理形成合集,引导学生对这些我国优秀作品进行美术作品欣赏,让学生了解到劳动相关作品的不同意义,获得不同的启发。即便是通过以上两幅画作的欣赏分析,学生就能够发现想要表现劳动这一主题并非需要描绘劳动场景,《早点》没有描绘劳动场景,仅仅通过刻画吃早餐这一场景就能捕捉到劳动者的真实职业,反映出劳动者的特质;而《捣练图》虽然刻画了人物进行“捣练”这一动作,但并非真正在劳作,画面中的人物也不能算作真正的劳动者,让学生领悟到美术作品中劳动价值的不同意蕴。

在高中阶段的学生因受到人生阅历较少、知识积累不足、个人喜好等多重原因影响,很难与美术作品创作者产生联系,在欣赏作品时也难以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学习理解,动用自己的感官和已有知识、经验,尽可能体会作品中展现的劳动价值。经过这样的专业训练,外加个人经历的加深,学生能够不断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即便脱离了学校、课堂这一环境,没有了教师的指导,也能够给出合理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

(二)挖掘民族特色,弘扬优秀传统美德

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是该民族劳动者在日常劳动实践产生的文化艺术产品,表达了该民族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技能、情感、创造能力等,这类美术作品既具有历史价值,也有艺术价值,在高中美术教学中选择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开展教学内容设计,能让学生在了解作品技巧、技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劳动思维,获得劳动技能,也有利于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怀[4]。

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十分丰富,以这些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前需要教师进行筛选。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地域特征的美术作品,如本地有相应的美术馆、历史博物馆,教师可以选择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近些年国家大力倡导民族文化的发展,其中以劳动、劳动者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创作也不在少数,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艺术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前往相关地点进行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体会其中劳动者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不仅创造了文化,同时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如果当地没有这种教育资源,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科技。尤其VR技术的出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真实的美术作品,VR技术能够进行集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展现,对一些现代装置艺术也可以进行模拟展现,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在教室或多功能教室就可以感受具有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获得劳动技能,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这种课程设计不局限于美术课本内容,也不仅只涉及劳动课程内容,而是利用当地教育资源或者更广泛的教育资源,拓展延伸了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教师无论采用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还是利用科技展示,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愿意投入课程的学习之中,甚至让学生产生以劳动进行艺术创作的想法,鼓励学生自主搜寻相关题材并进行艺术创作。

与西方作品相比,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离学生的生活更近,通过作品欣赏、临摹、再创作的方式深入了解作品背景,蕴含的深意和作者情感,更容易让学生培养劳动思维。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融合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指导学生在生活中热爱劳动,融入社会劳动氛围中,以自己的双手参与劳动并创造劳动价值。具有民族特色艺术作品是劳动人民辛勤创造出来的,尤其是那些画面中充满着劳动人民的作品,学生通过这些美术作品的鉴赏,感受到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并向他们看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并将这种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多元评价方式,实现个体全面发展

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中需要构建全新的评价方式,以适应两者融合的变化。传统高中阶段的教学中,美术和劳动是两个毫不相干的科目,如今将劳动教育融入美术这一学科之中,就需要重新规划,在美术评价体系中科学地加入劳动教育的成分。如教师可以在评价项目中加入对劳动意识、劳动实践、劳动价值的评价,以评价内容为导向,引导学生在美术这一科目的学习中感受、体验、挖掘、创造劳动之美,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评价过程中应当注意公平、公正。评价方只有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才能形成权威性的评价结果,才能让学生得知自己的优缺点以及自己未来需要弥补的不足,努力发展的方向。如果评价只是“走个形式”,或者以不认真的态度,给出不能让学生做的结果,那么将把学生引入歧途。因而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评价形式、引入什么样的评价主体,都应当本着负责的态度,给出不夹杂私利、不包含个人喜好的公允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鉴于教师在课程开发上充分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渠道,因而在评价上也应当进行多元化重构。学生的课业表现,作品的成果展示,应当根据教学设计,引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评价。如果教学设计内容只在学校范围内进行,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三个维度进行,评级还应当覆盖学习过程和作品呈现结果两个方案,体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的多元化。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教师必然会发现诸多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同时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式,在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积极创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评价方式方法,争取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现行评价体系中陈旧、不符合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部分进行修订和完善,切实保障和推行二者的融合。

结束语

高中美术教学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是大势所趋,因此美术教师必须做出改變,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高中美术课程设计。但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以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为基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美术创作能力的课程。本文在阐述了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程体系的建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的实施路径和措施,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种路径进行课程开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其深刻领悟劳动之美,教师应当挖掘民族特色,弘扬优秀传统美德中的劳动之美,并引入多元评价方式,实现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纪瑞祥.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艺术特色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31(1):105-108.

[2]邹涛,徐红梅.以綦江农民版画为载体的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途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5):138-139.

[3]邹涛,胡川.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6):91-93.

[4]赵黎娜.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发展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2):113-116.

[5]宋梦园,程岭.“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美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33):92-95.

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高中美术教学和劳动教育相融合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立项编号:QG1451-307)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高中美术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