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2016-11-11韩兴国秦展田吕勇

考试周刊 2016年85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机械类课程开发

韩兴国+秦展田+吕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专业核心能力的定义、意义及在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机械类专业,提出了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开办方式,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对机械类专业课程进行了模块化划分,分析了具体课程的教学实施,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 专业核心能力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 机械类

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掌握的具有独特的和不易模仿的专业能力,是本专业所特有的针对社会专业领域的能够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1]。专业核心能力既是一种专业能力,又是一种实际工作能力,此能力可为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提供主要能量,是学生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与发展新事业的源泉。

专业核心能力是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某些职业特定的能力,该能力对学生促进就业和以后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任何专业,都需要对该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凝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并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中,从而提高专业与岗位的适应性。对老师而言,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学生而言,在校期间,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对专业核心能力的领悟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就业后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可以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建设出发,选择和专业核心能力及就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课程,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编写或购买适合生产实际的教材,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体系,不仅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同时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1.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开发现状

1.1高等教育单一的培养模式与大众化需求的冲突。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属于大众化教育阶段,在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准备不足,大众化教育的直接结果是学生数量的增加,而不是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味地追求精英化教学的结果是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2]。多年来,我国延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忽略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一些本科院校曾试图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但由于我国的国情,全面引进国外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困难,一些教学改革限于宏观和局部,导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偏差。

1.2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欠缺,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50%的毕业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但也有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3]。企业员工的专业素质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和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理解符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规格。

此外,通过市场调研发现,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存在无法适应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认为很多课程和知识在工作中没起到太大的作用,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实际动手能力在大学中没有得到培养;而企业引进一些大学生,在工作前需对其培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时也未到达预期的效果,甚至一些学生培训完就离职。由此可见,在培养学生理论学习的同时,应加大实践环节,做到理实一体化,当然也不能矫枉过正。

1.3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需求。

机械类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较强实践技能,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应用、产品开发、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4]。但是,一些本科院校没有能够建立起适应应用型本科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没有体现出专业核心能力,实践内容陈旧,都是一些展示性、验证性实验,缺乏创新性、设计性的实验,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轨,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1.4课程设置内容重叠,一些课程偏离生产实际。

目前,机械类专业的课程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订时,只考虑自身利益,没有从职业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出发,一些课程的部分章节内容重叠,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部分教材比较陈旧,没有顺应时代发展,一些内容是十多年以前的内容,没有及时更新;一些教材只注重理论知识,“纸上谈判”,严重脱离生产实际,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2.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课程开发

现在使用的教材都是使用“规划教材”,学科性太强,教材拘泥于学科,课程设置与专业技术发展不同步。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特点,结合学校实际,考虑职业性和专业技术的发展,到企业收集资料,与企业合作开发多媒体教材,开发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实验实训,合理地整合教材以达到课程整合目的,深化教学改革。

把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适应社会、满足企业、符合岗位要求等方面,并且要根据社会的用人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培养的重点,避免一味追求先进、高新的技术。当社会需要先进的高新技术时,学校则应创造条件努力培养高新技术应用人才,如果社会仍大量需要传统工艺人才,学校则应坚持培养传统工艺人才,避免为了追求先进而放弃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

机械类专业学生毕业后面对的主要岗位群有: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维护,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电设备的营销,现代化设备的安装、维护与管理等。从职业岗位群出发,明确支撑其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后,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构建机械设计、数控加工编程、CAD/CAM和机械加工工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均含有课程设计及实训课程。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教学实施过程如下图所示。

打破陈旧观念,重新定位课程体系,建立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邀请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进行座谈,参与课程开发,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进行讨论,合理编排教学内容,采用体现专业核心能力特点的工学结合式教材。

加大课程内容改革力度,对《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整合内容,减少学时。此外,对一些课程的局部内容进行增减,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1]高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9-61.

[2]黄道业.基于CDIO的机械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常州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102-105.

[3]蒋健行,雷承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72-76.

[4]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57-60.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Z168);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Z159);2013年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013JB07)。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机械类课程开发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基于工作过程MOOC的激励性原则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基于“零距离就业”的机械类“CAD/CAM”技能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