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3-05-30陈振华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自信大学英语

陈振华

摘  要:课程思政是新时期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障。高校教师要充分提炼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德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的难点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政要素,探索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中可以选取有关中国文化的优秀教材,用英语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中国文化;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06-0100-04

一、课程思政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课程思政”成为全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1]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并将课程育人列为“十大育人”体系之首。“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2]《纲要》为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思路和方向。

2019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高质量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部制定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的工作方案。随后,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部署、规划和指导。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3]2020年和2021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教材出版机构携手各地高校教学名师开展几十场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学术研讨会,吸引许多教师参与交流。各大高校开始着手组建思政教学团队,组织思政教学大赛,掀起了全国课程思政改革的热潮。因此,探索各学科思政教学的路径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文化知识、语言应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为内容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为工具提升沟通和思辨能力,帮助他们在学科专业领域具有专业研究的国际视野。2020年出版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人文性”做了详细阐述,“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服务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同时,《指南》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4]大学英语作为高校覆盖面最广的通识必修课,授课周期长(四个学期),课时多,是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强化思政意识,明确教学目标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其中价值塑造最为重要。而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一样,具有立德树人的使命,要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育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而是开始走进专业课和通识课的课堂,利用课堂的主阵地,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进行正确引领。

长期以来,许多专业课老师对“课程思政”存在认识上的谬误,认为教好自己的专业课就行了,育人工作是思想政治老师和学工管理人员的职责。有些教师自身理想信念缺失,忽视本应承担的育人职责。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最大障碍。因此,高校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5]

(二)改进教学设计,挖掘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面向全校的通识必修课,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如何发挥这门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跨文化交际枢纽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和塑造?这是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近几年各高校已成立思政小组组织培训,重新考量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探索将大学英语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能性和有效途径。

根据2020年颁布的《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要顺应“识变、应变、求变”的新形势,适应“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语”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思路,积极响应国家大思政的要求,探索课程改革新路径,找准课程中的思政融入点,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增强家国情怀和融通中外的能力。比如在《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 2 A Life Full of Riches中,课文中作者虽然物质上贫穷,但精神上富有。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列举physically poor 和spiritually rich的证据,引导学生思考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金钱能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但不能买来幸福、健康、爱与价值感等无价之物。通过讨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觀。最后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He is richest who is content with the least, for content is the wealth of nature.”(知足常乐者最富有,因为知足本身就是财富)。

课文的最后两段作者提到每年12月份是他最富有的时候,因为他参加救世军志愿者活动,为生活困难的人摇铃募捐。结合课文找到一个思政融合点,给学生念一篇关于中国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中英双语新闻报道,通过带领学生逐句翻译,学生既习得了新闻热词,又了解了我国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创造了全民脱贫步入小康的人间奇迹,师生产生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的共鸣!

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找到思政切入点,将教材内容与价值观塑造、家国情怀、中国故事等联系起来。大学英语课程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和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应改进课程设计,在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异同有客观的认识,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更加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课堂。

(三)了解思政教学的难点,选择合适的教材

课程思政的难点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各专业教师要学会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提高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结合的能力。而现实是非思想政治专业老师缺乏思政经验和方法指导,常感思政能力不足。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常采取“知识灌输模式”教学,侧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文化导入时,教师依据课本侧重英美社会主流文化,很少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有时候试图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却找不到切入点,显得力不从心。而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积极、文化的通用语言。英语不仅仅是国际语言,也隐藏着“西方化”“美国化”“后殖民主义”等内容。在当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课堂教学中对中国文化的缺失会导致一些学生崇洋媚外,缺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思政教学尤为迫切和必要。在日常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的同时,可以导入优秀的中国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然而,纵观以往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课文内容大多反映英美国家文化和风土人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极为罕见。因此,“要强化《大学英语》的 ‘课程思政功能,就要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材结构。一是要在‘量上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改变《大学英语》教材英美文化‘单极化的局面。二是‘质上要有典型意义,能反映中国文化的特色,反映当代中国发展的面貌。”[6]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教程陆续出版,比如《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叶朗、朱良志)、《英语畅谈中国文化》(王志茹、陆小丽)、《中国文化概况》(廖华英)、《中国文化英语阅读教程》(黄建滨)、《中国文化 英文版》(常跃俊)等,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指南》,为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和方向。

三、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

在大思政热潮下,湖州师范学院的大学英语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的亮点是在大二第二学期为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开设了文化类课程,笔者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学生反响良好。以下分享第一单元的思政教学范例:Unit 1 Confucian Thought on Heaven and Humanity(孔子的天人之说)。

(一)Warm-up: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智慧和影响。

1. Can you recite some famous sayings of Confucius?

2. List his masterpieces.

3. Why do people respect him as a great sage?

随后对学生进行分组,自由讨论,并选代表发言。关于孔子的名言,学生回答十分踊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教师让学生尝试翻译成英文,如:

Confucius said,“He can be a teacher who finds what is new in reviewing what is old.”“Intelligent and fond of learning, he was not ashamed to ask and learn from his inferiors.”

“He who learns without thinking will be bewildered; he who thinks without learning will be in danger.”

通过讨论和翻译练习,学生了解到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言被弟子收录在《论语》中,他第一个创办私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制度,使平民百姓有了受教育的机会,被尊为“万世师表”。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对当代的教师仍有很大启发。接着问学生:除了教育,孔子还有哪些突出贡献,受千秋外代华夏儿女敬仰,被尊为“圣人”?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In-class focus:通过课文讲解,挖掘课文中思政元素

先让学生观看网络短视频《你好,中国》“孔子”,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成就。接着,针对课后skimming and scanning的习题,让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然后,老师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PPT和图片、慕课节选等方式授课,带学生用英语学习先贤智慧,从而产生文化自信。孔子认为: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仁指的是美德和仁慈,礼指的是礼仪和规范。仁是本质,礼是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是维护社会秩序和谐、安定的基础。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忠、孝等概念,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信仰和行为准则,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誠信、友善”一脉相传,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好的引领作用。孔子的哲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以及“礼之用,和为贵。”对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启迪。

(三)After-class critical thinking: 孔子的天人之说对人类的警示和启发

孔子把“天”(大自然)看作万物之源,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应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果违背“天命”,破坏环境,滥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必将遭到惩罚。近些年的全球气候异常,洪水泛滥,新冠疫情蔓延就是对人类的警示。因此,世界各國必须重视生态文明,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以视频方式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身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中国将设立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共同构建美丽家园。

四、结语

课程思政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全员全方位全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绝非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角戏,需要各类课程的‘大合唱……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所有教师挑起‘思政担,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7]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名好的老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善于“传道、解惑”,更要以 “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以德为先,寓德于课。教师作为教育主体,要深刻认识所教课程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理好“德”与“知”的辩证关系。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西方文化的同时,可以找准思政融合点,导入优秀的中国文化,也可以选取有关中国文化的优秀教材授课,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 0082577.htm.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2017-12- 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2.

[5]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事业发展新局面[N]. 中国教育报,2016-12-09.

[6] 安秀梅.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 教育文化,2018(11):84-85.

[7]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和生成路径[J]. 思想政治教育,2017(07):10-14.

(荐稿人:陈继红,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文化自信大学英语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