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色满山河 劳动正当时

2023-05-30徐晓玲徐凌云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奶奶劳动作文

徐晓玲 徐凌云

命题指向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这首耳熟能详的《劳动最光荣》,曾激励着无数学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三年来,劳动教育的种子早已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扎根、抽枝、结果,一批又一批“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正昂首阔步走来。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止在课堂上、校园里,更是一场联结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育人行动。

2022年,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2022年北京、上海中考题中都出现了有关劳动的阅读材料;重庆B卷作文题之一是以“给学校文学社‘话说劳动专刊投稿”为情境,要求考生作文;广西柳州卷的作文话题是“劳动与我”……可见,“劳动”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也是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文题亮相一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几年,就是几个星期,也会灭亡。其实,劳动给人带来的往往是快乐而不是烦恼。联系你或者你身边人的劳动经历,譬如做饭、做针线,或者锄草、耕种等,谈谈你的感受吧!

请结合材料,以“劳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严禁抄袭、套作;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话题作文题,考生一方面要写出劳动的具体场景和具体过程,另一方面要写出劳动的感受和收获。工人做工是劳动,农民种地是劳动,解放军紧握钢枪保卫祖国是劳动,科学家搞科学实验是劳动……劳动,不仅指体力劳动,还有脑力劳动,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写作的素材俯拾即得:在家里,第一次动手做饭、清扫整理自己的房间、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做值日生、参加班级卫生大扫除、参与美化校园环境的集体劳动,到教育基地进行劳动锻炼,以及平时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课题探究、实验操作,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佳作展示

劳动滋味长

◎蔡梅婷

佛山顺德伦教糕享有“玉洁冰清品自高,甜酸爽韧领风骚”的美誉,我一直都想学会制作它。

伦教糕起源于广东顺德区伦教镇,是岭南特有的糕点名吃。我奶奶做的伦教糕远近闻名,在乡下时,我很喜欢看奶奶做伦教糕。看得多了,我也会在奶奶的指导下动手做一做——

先找来一个大碗,将糯米粉加入200毫升左右的水中搅拌均匀备用;再把白糖倒入清水中煮沸,趁热把白糖水倒入搅拌好的糯米糊中,再次搅拌至丝滑状态,使其冷却。在冷却过程中,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制作“酵母水”,就是把酵母粉和20毫升的水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当糯米粉混合物冷却后,倒入“酵母水”,搅拌均匀,盖上保鲜膜等待发酵。我怀着迫切的心情“蹲守”在一旁等待发酵,像一只觅食的小馋猫。

大概30分钟后,揭开保鲜膜,滴入几滴食用油,搅拌均匀后再用保鲜膜封住,这一步千万不可省略。等糯米粉混合物的表面出现一层小气泡,就可以上锅蒸了,蒸15分钟后取出晾凉,在上面“嚯嚯”几刀就可以吃了。我喜欢加入辣椒酱和芝麻酱,吃进嘴里,爽软润滑,甜冽清香,吃得满心欢喜。

吃着自己做的伦教糕,我突然想起了奶奶的话,“好的美食不是贵的食物,也不是具有多重含义的食物,而是以严格的选材、精良的制作、纯粹的初心打造的食物。”伦教糕的制作有一定的难度,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制成的糕体晶莹雪白,表层油润光洁,切开后,里面网眼横竖相连,质地爽软润滑,吃起来香甜可口。

恍惚间,我明白了,每一块伦教糕里都蕴含着制作者的艰辛,也蕴含着一代代顺德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凤城实验学校】

●点评

本文通过“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制作伦教糕的过程,讲述了劳动的滋味。文末引用奶奶的话升华主题,引出对“美食”的思考,字里行间向读者展示出一颗乐观而鲜活的心,它有力地跳动着,仿佛向世界宣告:劳动是快乐的。

文题亮相二

剪纸、刺绣、鱼灯、香包、中国结、年画、皮影、变脸、木刻、木雕……这些中国传统手工制作无不传递着文化的温度与厚度,彰显着劳动的快乐与美好。

请围绕我和身边的传统手工制作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对青少年而言,各种各样的手工制作都是一种劳动,手工里蕴含着智慧与巧思,这也就是人们常说到的“心灵手巧”。写作本题,一方面需要考生调动生活经验,回忆生活场景,选取合适的“传统手工制作”素材;另一方面需要考生在写制作过程之余,谈谈该手工蕴藏的地域特色或文化内涵,作文才会更加有深度。在文体选择上,建议采用记叙文写作,叙述过程,描绘场景,抒发感受。同时,作文所抒发的情感应该是积极的、健康的。

佳作展示

云端游鱼

◎潘烨诗

深蓝天幕,皎月当空,月下鱼灯闪闪,相映成辉。这样梦幻的场景,让我如痴如醉。这鱼灯,便是佛山顺德大良鱼灯。

这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扎作工艺,高手制作的鱼灯意态逼真,加入灯或烛,透体透亮,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大型鱼灯长六七尺至一丈多,巡行时以支柱撑持,有时还需多添两人撑着首尾助力。

我想做一只独一无二的鱼灯,于是我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现在制作鱼灯的步骤相对简化,主要有9道工序:设计图样、开竹熏竹、扎竹架、扪纱、描鳞、上色、贴鳞、嵌眼、装灯。我照着现成的图样,买来熏好的竹子,就开始做了。

“行过溪桥光照水,双双鳞影误真鱼。”扎竹架是最难的,在这上面我可下了不少工夫。竹板的长短轻重都有规定,十分严谨。我先将捻成细绳的明纱沾上白胶,把竹板扎在一起,扎口要稳,细绳拉紧,避免一碰就散架。待白胶干透,竹板就固定好了。

鱼形骨架扎好后就要扪纱了,如果说扎竹架考验的是手法,那么扪纱就是考验细心和恒心了。捫纱讲究纱服帖没有褶皱,不能看见过于明显的接口,更不能有松动。描鳞也是关键的一步,先在明纱上用模板小心翼翼把鳞片的轮廓描绘出来,不能太过刻板,要有自然变化。

到了这一步就相对简单一些了,上色时鳞片要涂得匀称,不能有明显的色块或者颜料堆积,有一定的深浅变化看起来才会自然鲜活。最后是点睛之笔——贴鳞和嵌眼,一只鱼灯就做好了,在鱼架中放入一个灯泡,通上电,鱼灯遍体通红,活灵活现,宛若有真鱼腾空而起。

制作鱼灯我总共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这短短半个月,我有多次失败,也有更多次的振作,在这过程中我体验到了手工艺者的辛劳。当我在人群中看见那一只被高高挂起的鱼灯,“星”光闪耀的样子,我又感觉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

这样有意义的劳动,你喜欢吗?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凤城实验学校】

●点评

劳动的过程也许让人觉得累,但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这种愉悦,只有经历劳动才能体会得到。作者写了自己制作鱼灯的过程,9道工序有详有略,情节生动曲折。文末用“我又感觉所有的辛劳都是值得的”一句升华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奶奶劳动作文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给奶奶按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奶奶喊你吃饭啦
奶奶驾到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我家也有奶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