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考作文的开头结尾更有吸引力

2023-05-30曾江保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后记题记点题

曾江保

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到写作章法时提出“凤头”“猪肚”“豹尾”之喻,这是对文章好的开头、主体、结尾的比喻。即开头像“凤头”那样美丽、精彩,主体像“猪肚”那样充实、丰富,结尾像“豹尾”一样有力。在考场上,引人入胜的开头和画龙点睛的结尾更容易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此,在备考时,考生要掌握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使作文更有吸引力。

开头:精心构思、用心琢磨

一、开门见山,言简意赅

开门见山指在作文开头就直抒胸臆,不拐弯抹角、拖泥带水。如莫怀戚《散步》的开头“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文章开始就将话题引到核心事件“散步”上,并交代了地点和主要人物,言简意赅,主题鲜明。又如朱自清《绿》的开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开篇即点题,兴奋之情跃然纸上,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一考生在《沟通》一文中这样开头:“前几天,因母亲打扫房间时看了她的日记,与母亲大吵一架。几天来,两人互不理睬。这天晚上,女儿想了许多许多,终于提笔给母亲写了一封信。”考生在开头迅速入题,既交代了沟通的原因,又很好地过渡到下文要沟通的内容。

二、触景生情,引出回忆

写记叙文时,考生可尝试运用“触景生情”法,先描述眼前与事件发生时相同的一幕情景,描绘几种景物,再引出人物的行为,这样既便于自然引起下文,又避免了开头空洞无物,还可以给人生动形象之感。

一考生在《没想到,真没想到》一文中这样开头:“夜已深了,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照在床上泛出冷清的白光。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风将两块窗帘间的缝隙撕得更大了。我闭上眼,脑海里又浮现出一幕幕场景,我不禁感慨,没想到,真没想到。”考生由静谧的月光入笔,把时间轴拉回记忆中,叙事点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他们去思考,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如朱自清《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激起了读者内心的波澜,急于探究文章方面的发展。

一教师在下水作文《想偷一本书》中,以“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作为开头,让人读后不禁思考“他为什么要偷书?”“什么书的魔力如此之大?”迫不及待地想继续往下看,这样写既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又勾起了读者继续阅读的欲望。

四、引用诗文,增添文采

在作文开头恰当地引用诗文,不仅有助于中心的表达,还能够增强作文的韵味,营造高雅美妙的意境。如《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四场的开场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光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匆匆流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而面对物转星移,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这一段或引用或化用诗文,妥帖且鲜明,值得考生参考借鉴。

一考生在《良师》一文中这样开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每当我想起这句诗,眼前就不禁会浮现起那圆圆的脸,耳边又响起那有特点的‘钱氏英语”,诗意地写出作者在时光流转、不知不觉间,想起了一位良师。

结尾:反复锤炼,增辉添色

一、照应开头,前后连贯

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如茅盾《雾》的开头“雾遮没了正对后窗的一带山峰”,一句话便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结尾用“我不知道红鲤鱼的轨外行动是不是为了不堪沉闷的压迫?在我呢,既然没有杲杲的太阳,便宁愿有疾风大雨,很不耐这愁雾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帘子一样挂在窗前”一句与开头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形成一个整体。

一考生在《追寻那一束光》一文中的开头是:“停步回望,往事浮现,想念从未消亡,就借着这月光,再与童年对望……”结尾是:“外婆说,若是我害怕了,或是想家了,就看看月亮,那是光的方向、家的方向、爱的方向”,考生找到了传递情感的媒介——月光,月光和外婆在字里行间已融为一体,画面唯美,首尾呼应,前后连贯,情感浓郁而真挚。

二、题记后记,意蕴悠长

题记是写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句或多句简练而意蕴悠长的文字。后记则是在作文结尾后,用古诗词、谚语或自己的话总结、抒情、议论。

一考生在《故乡的沟》一文中就运用了题记加后记的形式。题记是:“故乡,一个熟悉却遥远的地方。仿佛全村的水晶球,拂拭掉一层又一层的灰尘,才得以重见那年的晶莹剔透。”运用精练的语言加上对故乡形象化的表述,能够引人入胜,激发阅讀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后记是:“小小年纪,不懂乡愁为何物,只是单纯地想念那一沟美景山色,和舌尖不曾忘却的味道罢了。”对作文主题进行了升华,饱含情趣与义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意蕴悠长。

三、卒章显志,主旨鲜明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结尾点明作文的中心思想,这是考场作文中使用最广的一种结尾方式,常见的方法有:总结式、议论式、抒情式、展望未来式等。

一考生在《窗里窗外》一文中这样结尾“在这青葱岁月里,窗外那抹阳光给了窗内的我突破自我的勇气,窗里窗外,皆是成长”,属于抒情式点题,升华了作文的主题。一考生在《初见》一文中这样结尾“他,就是我们班新加入的‘大家长,他对我的教导,成为了我学习路上的助推器,也成了我们师生之间难忘的记忆”,属于总结式点题,写出了浓浓的师生情。

四、情景交融,含蓄隽永

这种结尾方式能对作文主题起烘托突出的作用,使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含蓄隽永,回味无穷。

一考生在《风从这边来》一文中这样结尾“当我们穿过一片阳光,当我们在树影下寻找爬山虎,当我们大汗淋漓地穿过终点线,当我们悄悄关上教室的门……我可以告诉少年,风啊,从这边来”,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结尾,自然而然地引出“风从这边来”的主题,含蓄隽永。一考生在《梨花香》一文中这样结尾“又一年春天,梨花又开了。记忆回眸处,当年的芬芳又萦绕在我的鼻间……”简洁的结尾不落俗套,情景交融,充满了余味和意境,让人读来回味无穷。

总之,一篇作文有了精彩的开头,还需要有更加精彩的结尾。结尾时应做到字停意不断,使读者有回味的余地,就像听音乐一般,虽然听到了尾声,但脑海里还有余音萦绕。

【浙江嘉兴市平湖杭州湾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后记题记点题
元 楷书察罕装像题记、祝天装像题记原石
张釜隶书《药洲九曜石题记》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后记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后记
后记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后记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