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阅读

2023-05-3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换景文段小石

知识梳理

文言文比较阅读是把两则或两则以上有某种联系的文言文作为阅读材料,并在文章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结构形式等方面设题进行比较分析的命题形式。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巧用课内,解读课外。比较阅读的材料一般是“课内+课外”的形式。要善于将熟悉的课内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必要时还可调动现代文的阅读经验解读课外选文。如果是课外选文的比较阅读,可以先寻找选文与课内文言文之间的关联点,然后再做题,以此来降低答题难度。

第二,分析关系,求同存異。既然是比较阅读,选文之间必然有一定的联系,答题时应认真分析题目要求和选文内容,逐项进行“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的比较。具体而言,要联系选文内容、作者身份及写作的背景等进行分析。

第三,准确解答,言之有据。确定好答题的思路,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后,回答问题要言简意赅,精准作答。特别是一些分析手法类的题目,一定要用专有术语表达。同时,答题时尽量使用原文、原句,不可随意生发。

真题回放

(2022年河南卷)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翌日,饭于林虑①,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节选自柳开《游天平山记》)

〔注〕①林虑:今河南省林州市。②晡(bū):申时,午后三时至五时。

游记一般采用“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以“定点观察”为主,作者立足小石潭,对潭中景物和①    进行了描绘。乙文段以“移步换景”为主,作者的游踪是:早上从林虑出发,②    ,后来途径槐林,③    ,④    ,夜宿于连云阁。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外对比阅读探究。题目聚焦游记“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的写法,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回归两个文段搜索主要信息填写答案。甲文段中,对潭中景物的描写主要在第二段。分析可知,第一段主要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出了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三、四段以“定点观察”的写法,描写小石潭周边的景物,据此可填写第①空。分析乙文段中作者的游踪时,要抓住文段中的提示性语句。根据“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日将晡,憩环翠亭”“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等不难厘清作者的游踪,据此可填写第②③④空。

参考答案:①潭周边景物;②中午到达桃林村;③下午在环翠亭休息;④傍晚到达明教院

(2022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忭(biàn):喜乐,欢欣。

两位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忧乐观”,有何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对比探究。甲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点明了范仲淹的忧乐观。乙文描写久旱得雨的欢乐情景和作者的喜悦心情,凸显出作者关心百姓生活的真挚感情,作者的心情与百姓的忧乐息息相关,据此可看出苏轼与民同乐的忧乐观。

参考答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轼:“与民同乐”。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富贵不能淫》)

【乙】孟子谓宋勾①践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③;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选自《孟子·尽心章句上》)

〔注〕①宋勾(gōu)践:古人名。②游:游说。③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

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孟子心中“大丈夫”和“士”的形象。

答: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遗诏曰:“朕①膺②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节选自《明史·本纪·卷三》)

〔注〕①朕:指明太祖朱元璋。②膺:受。

请简要分析【甲】文中“法家拂士”和【乙】文中“文武臣僚”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答:

猜你喜欢

换景文段小石
《说文段注》之“同意”及其理论意义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单一·连贯·完整
五年级阅读主题:壮观景象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