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2023-05-30孙兴兴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生本教育学生主体

孙兴兴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转型与升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逐渐发生改变。生本教育理念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得到了应用与普及,使学生逐步完成了由“模仿学习”到“创造学习”的本质转变,实现了提升综合素养的根本目标。本文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教材内容,探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策略。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生本教育;现状研究;学生主体;教学策略

生本教学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为学生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其强调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旨在为学生的长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造,实现生本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

1   分析教学前景,寻找生本教育导入难点

就目前的教育总体形势而言,生本教育应用的领域持续拓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该教育理念的支持下,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难点,教师应正视这些难点并及时找到应对措施。

1.1学生角度:基础薄弱,素养较低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生本教育导入的主要难点在于“学生的基础薄弱,素养较低,较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高中阶段的所有学科教学都围绕“应对高考”这一核心目标,许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之一,导致部分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对该学科系统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第2单元“编程计算”时,该单元的内容以“简单程序的编写、算法的设置、自然语言的描述以及流程图的应用”为主。部分教师在进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时会结合生本教育理念,引入“闰年计算”的项目主题,要求学生编写算法,得出一个只需要输入年份所对应的数字,就能计算出这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的程序。

在教学中,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将信息技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但是教师忽略了部分学生信息技术学科基础较弱,无法跟上教学节奏的实际情况,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头雾水,很难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必须明确生本教育并不是一味地引入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而是应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生的水平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避免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影响学生的学习进步。

1.2教师角度:理念陈旧,经验不足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生本教育导入的主要难点则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教学的经验不足,有许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认为自己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只是一门辅助性学科,不必投入太多精力进行教学,可以适当降低教学的难度和复杂程度,让学生浅尝辄止、将更多精力放置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的学习上。并且由于生本教育属于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多数教师对其理解有限、教学经验并不充足,很难系统地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因而使得自身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例如,在教学“编程计算”时,部分教师只知道“设计项目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种教学方式,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并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容易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也有的教师对学生所设计的项目并不重视,只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即可,并不考虑质量。例如,有的学生所设计的程序存在明显的问题,将所有4的倍数的年份都看作是闰年,这与实际情况相违背,但是教师不想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且考虑到学生的精力有限,并未及时指出并要求学生修正这一问题,导致学生产生知识的漏洞。

为了彻底消除此类情况,教师必须完成两方面的教学改进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认真对待每次教学活动,用心教好学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学习研究力度;另一方面,教师应主动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变更教学主体,推动生本教育快速落实

为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渗透生本教育,教师应变更教学的主体,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身的霸主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够凭借自主探索获取足够的知识与技能。

2.1导入合适情境,引发自主思考

思考是学习的动力支持,唯有拥有良好的自主思考意识、具备较强的自主思考能力,学生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因此,在进行生本教育时,教师应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上,导入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

例如,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1第5单元第二节《探秘人工智能》时,该节主要介绍了强大的人工智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帮助,如各种机器人的应用逐渐代替了人们的劳作、聪明的计算系统战胜了某些专精领域中的高手等,这些内容存在著较强烈的新鲜感,能够获得学生的关注。为此,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导入“科幻电影”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截取电影中的一个片段作为本章节的教学情境,该片段讲述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机器人变得无比强大,反过来想要统治人类。这个片段就能够引发学生强烈的思考、带给学生许多启发,让学生用理性的思维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明白人工智能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有利因素以及人工智能潜在的危险。当然,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而言,导入情境最直接的作用便是建立学生对知识的基本认识,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充满向往。

2.2采用任务导学,提升自学能力

相比于枯燥的知识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更加喜欢接受一次次挑战、从自我突破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在开展创客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任务导学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分为一个个小任务,通过渐进的方式逐个突破学习难点。

例如,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2单元“线性表及其应用”时,这一单元的主体内容是线性表的认识、构建以及应用,与数学学科中的“数据统计与表格建立”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小,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单元学习。基于此,教师特意设置了以下几个导学任务,让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展开学习探索。任务一:认识线性表,清楚线性表的元素组成,且知道每个元素所代表的含义,需要进行列举和归纳。任务二:知道建立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以及其所对应的代码,如“Linear List()表示创建空线性表、is Empty()表示判断线性表是否为空”等,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在看到代码后能够说出其含义。任务三:学生选择主题进行自主操作检验,如学生可以将线性表与“竞赛抢答”活动相结合,设计一些编号并在编号中填入对应的问题,“参赛选手”可以自由抽取“任意编号”中的问题,抽取问题后该编号自动删除,第二名选手只能抽取其他编号的问题。

采取该方式展开教学充分突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灵活性,既能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又能让学生学会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厌倦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

2.3建设合作平台,促进交流互动

建设合作平台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是教师推进创客教育快速运转的另一种有效手段,其充分考虑到了“单独一名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的真实情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小组的力量、构建科学且系统的学习框架,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3单元“网络组建与接入”时,这一单元主要介绍了“网络制造与网络接入”,要求学生掌握如何组网,能够设计对应的研究方案,最终完成成品制作。课程学习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类问题,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无法为学生进行一一讲解,此时合作平台的建设就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应由一名“优等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带领组内成员完成学习任务,其他成员则由“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保证小组水平趋于均衡。

随后教师将合作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对组网的认识以及基本条件分析,要求学生研读课本中的“组网需求分析表”,理解每项需求的基本含义,该阶段的学习属于基础部分,需要小组成员同步完成;第二阶段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网的方案设计,这个阶段学生可以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可以让“优等生”负责网络结构图的设计以及网络软件的应用、“中等生”负责网络工作模式的确定、“学困生”负责网络设备的选型,保证小组中每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完成小组任务做出贡献;第三阶段则是网络的调试以及接入网络,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可以采取“以优带差”的形式展开研究,让“优等生”先进行物理链接、配置调试等操作演示,随后再由其他学生展开具体操作。

以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信息技术的学习研究,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创作出个性化的学习成果,迎合生本教育的理论要求。

3   丰富教学元素,引领生本教育全面升级

生本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有着“能够与时代相融、与各种教学元素相契合”的特征,教师在开展生本教育理论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应丰富教学元素的投入,使教学得到全方位的升级。

3.1融入生活元素,提高课堂实用性

“获取实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是许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初衷以及动力来源,然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偏离了这一根本出发点,导致学生“空有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在生本教育理论下,教师应当积极融入生活元素,传授给学生更多有关信息技术的实用生活技巧,让学生得以贴近生活、学以致用、走向社会,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2第2单元第五节《远程控制系统的组建》时,这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接近,合理利用其中的知识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具备较多的实用性技能,基于此,教师可以开展一次实用性的课堂教学。

经过调查,教师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声控灯“情有独钟”,希望能够通过程序的编写自主设计一盏适用于家中走廊的声控灯,教师将“声控灯”的程序编写作为本章节的学习任务之一,为学生讲解声控灯的原理并且要求学生尝试自主制作。声控灯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响度”的设置(即需要多少分贝的声音大小)、声控灯的开关自动调节以及亮灯时间(用计时器进行计时,到时间后自动熄灭),当然学生也需要额外准备一些传感设备,保证程序能够拥有明确的运行对象。

生活元素的投入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获取更多实用知识,逐渐培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3.2借助游戏元素,提高课堂活跃度

电脑游戏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电脑游戏的态度不一,有的教师认为“不应让学生接触电脑游戏,游戏容易分散学生的精力,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则认为“电脑游戏也有许多益处,合理应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实际上,电脑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有利有弊,教师应正确看待,将其合理引入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助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还有许多内容可以与电脑游戏进行巧妙融合,例如,教师可以将“编程练习”与“闯关游戏”相结合,提高学生编程的熟练度,也可以将“数据运算”与“扫雷”游戏相结合,锻炼学生的运算思维。当然,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起到调节与管控作用,严格把控游戏的时间以及投入节点,确保学生不会沉迷其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生本教育,作为一名新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主动迎接挑战,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主体、转变教学模式与内容,让生本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高教学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建鹏.“生本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途径研究[J].考试周刊,2022(13):5-8.

[2]徐杨峰.基于生本课堂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3):13-15.

[3]顾红英.高中信息技术文本与生本思维的有效對接[J].中学课程资源,2020(9):48-49.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生本教育学生主体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