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情境教学在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3-05-27秦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情境素养

秦乐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应当引起各阶段教育者的重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方法能够将古代文学课程中的知识点与生动有趣的情境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降低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加深学生对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感知,让学生能够体会古代诗词、文章语言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与文化艺术修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 古代文学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43

一、情境教学在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接触古代文学的机会不多,在初中学习阶段学习到的古代文学内容有限,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情感感知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再加上古代文学中具有很多生僻的字词与多音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免会感到困难,此时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很难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进而影响其学习兴趣的形成。

除此之外,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好奇心比较重,在传统的课堂中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经常出现分心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通过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诗词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与现代文学教学相比,古代文学的教学难度较大,对于学生的语言素养、知识文化要求较高,且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和引导能力,只有在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的前提下才能够构建高效的古代文学教学课堂。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以及探究能力缺乏信任,并未给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导致学生失去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出现严重的学习依赖性,失去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律管理等基本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成为单向的知识输出关系,两者的交流与互动不足,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能够将学生代入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发挥学生自己的思想与能力,而教师也将在情境中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效率。情境教学模式能够给予学生思考与学习的空间,逐渐扭转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角色的认知,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创造性,在自身探究欲与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开展古代文学学习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另外,以古代文学知识点为基础创设的情境,能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实现两者的平等交流,这样一来,师生之间的距离将会拉近,学生面对教师不再是敬畏,反而能够在教师面前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实现不同思维的碰撞,并且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抓住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与现代文的学习方法不同,古代文学更加注重语言的发音艺术,在语言结构中重视平仄的音调配合,因此体现出一种音律美。学生在古代文学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要采取阅读的形式才能够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性。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完善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与记忆,但是采取的方法是枯燥单一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排斥的心理,难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能够不断创新诗文的展示方法,并采用不同的方法体现出诗文的意境,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语文效率。

4.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实际教学设计中挖掘古代文学方面的教学资源,将教材中知识的内涵转变为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具备良好价值观、文化观、知识观的人才。

教师往往采取知识讲解的方式进行古代文学教学,这样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注重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难以构建独特的知识体系,限制了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学生各方面素养与能力的促进作用。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则强调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与学习空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将逐渐形成知识体系,提升自己对于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感知,促进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古代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情境创设与角色演绎,通过演绎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情节以及人物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作品情节进行改编与再创作,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作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爱国思想,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二、当前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创新改革不足

古代文学教育对于教师的专业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教育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较好的古诗词功底,这样才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但当前很多教师自身的古代文学知识积累不足,再加上传统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古代文学教育的发展。教师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认知与体验,能够以情境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画面,赏析古诗词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只顾自己讲解,并未重视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情境的体会,导致学生难以进入诗词意境中,对古代文学学习产生了排斥的心理。

2.审美价值引导不足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仅体现出较高的社会价值与文学价值,在语言与文学方面更是凸显出独特的美学价值。但当前很多教师并未关注古代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降低了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也导致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了片面或者错误的认知,很多学生并不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这对于人才培养与国家发展都是不利的。古代文学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记录人类文明与时代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文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文字诞生之初就被应用于记录人类的生活与思想,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古代文学作品均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发展背景以及文化特征,但如果教师一味讨论古代文学的社會价值,就会忽略其作为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感,学生也就很难领会古代文学的精神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更倾向于从学术研究角度进行授课。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为其补充更多学术性的知识,但学术化的教育倾向在整体上与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针不符,学生在涉猎不足的情况下也容易受到不同研究学派的影响,轻易形成学术论断,这对于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艺术的价值没有好处。中国古代文学无论是情节还是语言都体现出极高的审美价值,值得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与学习。

3.写作融合教学不足

语文学科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各阶段教学中都应当融合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出具有强烈爱国主义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古代文学教师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甚至在写作教学中也只训练学生的应试技巧,对于我国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学生文学创作水平并不重视,导致写作课堂变得枯燥和固化,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甚至放弃了部分写作练习的时间,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导致写作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难以实现。部分有意识融合传统文化的教师,其渗透传统文化的形式比较单一,大多为教师增加的内容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分数,这样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难以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优势,学生面对这样的写作课堂总是动力不足,缺乏灵感,难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4.对文学史的梳理不足

经过上文分析可知,中国古代文化不仅具有社会研究价值与艺术文化价值,同时还体现出历史研究价值,但目前大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梳理与教学,将教学重点完全放在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方面,这样就减少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学史教育功能,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从古代文学作品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主要通过阅读与分析的方法理解作品内涵,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但如果学生缺乏历史知识,那么就很难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情感,进而影响古代文学教学的效果。《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教材中包含了从先秦到清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只有深化学生对文学历史背景的学习与认知,其在阅读相关作品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历史的厚重感,对作品的思想情感产生系统性的认知。

三、情境教学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丰富视听情境,加深情感体验

要想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并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与想象,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与逻辑能力。这也是一种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建具备相应情绪的场景,强化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认知,提高古代文学教学的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动画等形式为学生展示诗文的内容与意境,这样具象化的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基本的框架,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比如,当教师进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引入诗人较为经典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描绘黄鹤楼的壮丽与宏伟,为学生营造一个壮阔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代入情境中,看到诗人的眼前景,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视频中黄鹤楼的不同形象,同时播放《烟花三月》的歌曲,实现沉浸式教学,打造丰富的视听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发挥自己的讲解与引导作用,加深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与认知,学生就能够感受诗人当时的心情,了解李白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同时加深学生对本诗的理解。

2.鼓励改编演绎,实现情境再现

古代文学教育应当体现出人文性、文学性、艺术性与工具性等多种特征,这样才能够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古诗词教育也是同理,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不同的场景,营造具体的情境,同时组织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其在角色情境中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将自己的感受勇敢地表达出来,进一步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尤其是在学习叙事性的古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采取模拟情境教学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与发挥空间,深入感受作者的心情,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当教师进行清代文学作品《红楼梦》的教学时,就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给予学生创作与改编的自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节再创作以及演绎活动,让学生在创作与演绎情境的过程中深化对原著思想情感的理解,加深学生对作品创作背景的认知,进一步体会《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技巧。再创作与现场演绎的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而小组合作的形式则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不同思维与想法的碰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人物生平与个性的认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创新能力。当学生完成演绎之后,教师需及时开展评价,肯定学生出色的地方,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加深学生对经典名著的理解与感知,促使学生形成对历史与文学的深刻印象,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以及艺术创作水平。

3.尝试语言描述,提升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画面展示,实践活动的设计,借助现代化教育工具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此外,教师同样能够尝试采取语言描绘的方式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描绘文学作品的场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比如,当教师进行《三国演义》的教学时,就可以从历史背景入手,运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作品情境,并提出问题:“你认为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样能够引发学生对文化以及历史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实用的知识。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作为教学的重要模块,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设视听情境,同时还可以根据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演绎,增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情感的体会与把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志强、李娟《情境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案例举隅——以先秦两汉的散文教学为中心》,《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2] 肖成林《浅谈高职〈大学语文〉的情境教学》,《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年第4期。

[3] 陆煜萍《浅谈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语文天地》2020年第7期。

[4] 闫珂《論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作用》,《教师博览》2020年第23期。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情境素养
古代文学圈中的“鄙视链”
不同情境中的水
韩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