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活力的策略探究

2023-05-27阙寿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手段双减政策

阙寿铭

摘 要:在“双减”政策下,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改革创新,深入贯彻“双减”政策,给学生们减负增效。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其理论性较强,学习的内容复杂多样,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有抵触心理,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双减”政策的实施会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进行学习,给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所以,教师应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现存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转变教学形式,促进语文课程改革。因此,本文以“双减”政策下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活力的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了解基于“双减”政策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提出促进基于“双减”政策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活力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 初中语文 课堂活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40

在“双减”政策下,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始优化创新教学体系。“双减”政策下的语文教学工作减少的是各种训练和考试,增加的是对读写素养的培养,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后续教学工作上安排相关内容,在关注重点知识传递的同时,还要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当中,对语文学习重点进行深层研究,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活力。

一、基于“双减”政策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所谓“双减”政策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如果教师单纯布置大量作业,设计各种教学环节,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双减”政策的目的是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背景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有更多的业余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在这一教学背景下,教师也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手段上优化创新,同时还要完善学生的课后作业,要转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刻板印象,采用多样化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主动加入各个学习环节中。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抛弃背诵、练习册练习等作业形式,避免语文作业只是局限在书面形式上,要让学生完成实践性、多元性的作业,更加高效地学习,促使学生们对语文学科产生正确的认知,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

二、基于“双减”政策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活力的对策

1.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要始终关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课堂交给学生,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自主探究和学习,以此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当前社会中,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而信息技术的采用将会解决上述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善于采用信息技术,把教学重点以图片、视频、音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来为学生构建现代化的学习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济南的冬天》时,应在实际授课之前先为学生们收集和本篇文章相关的学习材料,像济南冬天的视频、图片,还可以收集南方城市冬天的视频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亲眼看到南方和北方冬季的差异性,并提炼济南冬天的特色。为了升华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比写作来突出事物特征,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手段,展现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特色等,让学生对关键知识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然后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开展练习,通过这种手段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可以给学生们提供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改变传统的授课形式,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新颖,为语文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时,即使布置再多的作业也起不到任何效果,所以教师要想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为语文教学工作注入新鲜活力,就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始终以积极向上的状态学习。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最后一次演讲》时,需要开展的首要教学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欲望。因为该篇文章的作者情感是充沛的,在真正学习该篇文章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收集电视剧中闻一多的视频,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给学生们介绍闻一多的人生经历和主要事迹,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听课的欲望,提升学习的效果。

2.基于“双减”政策设计游戏

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通过在教学工作中融入游戏,会让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基于游戏来设计教学内容,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趣味性和魅力,同时还要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重点内容。所以,各种游戏活动的开展不能脱离语文知识而独立进行,两者要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背影》时,该篇文章中总共四次提及父亲的背影,利用含蓄的手段表达了自己对父亲浓浓的爱。这时,教师应给学生们设计“找背影”这一游戏活动,主要游戏内容就是教师先为学生们合理分组,然后让其中一个小组的人面对黑板,站上讲台,然后对学生的背影进行描述,让其他小组的学生猜想描述的是谁,并为该游戲设置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猜对数量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然后教师再对最终获得胜利的小组给予奖励。在这一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给予学生奖励来让学生具备学习欲望,降低教学难度,掌握文章的重点内容。

语文重点知识本身就抽象,所以对一些重点知识学生很难深刻理解,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并认真带领学生阅读。即使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也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全面消化吸收重点知识,而在这时,要善于采用游戏手段来辅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利用游戏的方式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以轻松的状态来掌握知识内容。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皇帝的新装》时,该篇文章中的重点词语主要有不可救药、愚蠢、骇人听闻、勋章等,如果教师让学生们学会应用上述词汇,就要采用游戏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手段对学生们进行听写,该种教学手段效率较为低下,学生也将会失去学习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组织“你画我猜”游戏,把学生自由组合成为两人一组的小组,让一个学生做动作,另一个学生猜。而在此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提供若干个重点词汇,限时一分钟,回答题目数量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负责做动作的学生可以用各种肢体动作、语言描述,但是不能读出某个字的读音或同音字,如果实在猜不出可以“过”,其他同学不能提醒,通过开展这一游戏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理解能力,轻松高效地掌握重点词汇。

3.基于“双减”政策优化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语文教学工作要合理设计各项作业,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升作业有效性和质量。其中,在作业设计上要善于控制数量,并适当增加较为合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所设计的作业产生浓厚兴趣。在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要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接受程度,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观沧海》这一课时,就要采用相关的作业设计来让学生把古诗的意境、内容相互融合,落实在绘画中,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体会作者的雄心壮志,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因为考虑到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所以要为学生设计层次性作业,层次性作业能把作业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展现出来,让学生依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不同难度系数的作业,也可以鼓励学生突破自我,选择难度系数更高的作业,或者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处理学习上的难题。

4.发挥教师的各项职能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初中时期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而且一些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加强指导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落实自主学习。设问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采用设问法来给学生们提出问题,让学生始终带着疑问进行学习。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应依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来给学生们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像邹忌在纳谏时存在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他的这一行为体现出了什么精神?同学们,你们还有其他方式来辅助邹忌纳谏吗?通过各种问题来让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文,并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授课中组织开展辩论比赛,采用竞赛手段来让学生将自身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以此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提升学习效率。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会给学生们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巩固重点,但是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这种教学形式,要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课堂总结中,实现在课堂总结中让学生巩固所学。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桃花源记》这一课时,在学习重点后,应给学生开展课堂总结工作。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重点是较为多样的,主要包括该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重点字词的含义、作者陶渊明的经历,如果上述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单独总结,难度较高,而且学生也会认为自己有着较大学习压力,不符合“双减”政策所提出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利用总结来辅助学生记忆文章的重点知识,让学生不通过完成课后作业就能掌握该篇文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5.善于讨论和研究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了解到教学工作并不是让学生完成多少的作业,或者是通过学习多少的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关键的是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身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在自由讨论中学习重点知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语文教学工作注入新鲜血液。而教师则应在实际教学中善于创新、优化,利用新型教学手段,给予學生更多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善于采用研究讨论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以此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转变被动学习状态,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这一课时,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利用研究讨论的手段授课,让学生对此首诗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习完该首古诗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在课堂上研究讨论“三秦”“五津”“海内”都代表何种含义。因为考虑到部分学生有可能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很难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其他同学的交流得出正确答案,因此也可以让学生们查阅资料,从而掌握“三秦”代表的是关中、“五津”代表的是蜀地、“海内”代表的是天下。而上述各关键词也是学生深刻理解该首古诗的关键,只有学生们理解了这几个关键词语,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学习。总体来说,教师要善于改变教学手段,利用研究、讨论的形式来构建高效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语文教学工作向着更加高效的目标迈进。

6.善于总结和归纳

可供教师采用的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理论是较为多样的,部分教师在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理论时,掌握得不够到位,以至于不能将各种教学手段和理论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教师需要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在每次教学前,先了解教学的侧重点,然后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了解可采用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并融入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融会贯通,提升教学效率。在课堂中,要始终把控整体教学节奏,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突破学习重难点,降低教学难度,为学生减负增效。

像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可供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有情境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手段的采用都会提升教学效率,而为了更加高效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师则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上搜集其他教师所讲的公开课,观看其他优秀教师是采用怎样的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还要研究“双减”政策,了解“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后续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落实因材施教策略。

总之,在“双减”政策下,为了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更加具有活力,教师要善于改革和创新,具备现代化教学理念,对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系统地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度学习,转变学习态度。“双减”政策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落实,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但是不可否认,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师未能注重教学方式的优化创新,语文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所以,在后续教学工作中为了让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活力,要善于采取有效手段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于“双减”政策设计游戏、优化作业以及发挥教师的各项职能。

参考文献:

[1] 张菊荣《“双减”让教育回归正常》,《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7年第15期。

[2] 陈彦英《初中语文信息技术支持下知识呈现方式的高效化研究》,《知识窗》2017年第9期。

[3] 张国斌《初中语文课堂游戏化学习模式的应用》,《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7年第9期。

猜你喜欢

手段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