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课堂,高效识字

2023-05-27张凝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字趣味识字

张凝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趣味化识字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也能够引导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识字习惯,为后续语文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小学一年级学生本身拼音、识字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也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因此,如何借助趣味课堂的构建,引导学生高效识字,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一年级识字课堂教学现状和学生学情入手,立足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活动的组织措施,力求能够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趣味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27

2022年新《课标》在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教学要求,一年级作为学生系统接触汉字文化的初级阶段,是学生识字兴趣建立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写字,还要帮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识字以及其他识字方法,逐渐引导学生独立识字。趣味课堂的构建能够从多维度入手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识字习惯,提高学生的识字量,为后续阅读、习作打好基础。

一、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分析

首先,低年级识字教学缺少对学生兴趣的关注,以往的识字课堂往往以教师的想法为主要教学思路,缺少因材施教的教学意识,因此,在识字课堂的安排中缺少趣味性、灵活性的方式与内容,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识字兴趣受到影响,教学效果自然也达不到预想状态。

其次,低年级识字课堂教学活动缺少层次性,教师教学活动的安排过于按部就班,多元化识字活动安排较少,因此,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识字效果缺少了解,影响了学生的识字效果。

第三,“双减”政策之后,低年级不允许布置课后作业,因此部分教师忽略了课后趣味识字活动的安排,导致学生识字断层,对识字教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基于上述几方面,识字课堂要从多维度入手,改变传统课堂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趣味化、多样化的识字课堂,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二、低年级趣味识字课堂的构建策略

1.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渐形成的正确价值观,也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学习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学科发挥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搭建多元化的学习场景,有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汉字文化始终是我国文明的象征,从古老的象形文字發展至今,文字的历史也是文明发展的历史。汉字文化的融入能够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将汉字文化融入识字课堂,学生们能够通过课堂了解汉语言文化,引导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对祖国的文明产生强烈的学习意愿。其次,通过汉字文化,能够丰富语文课堂的识字内容,从以往以教材为全部内容的教学模式,逐渐拓展为以教材为主,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借助汉字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

例如,《天地人》的开篇识字课,除了要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认识“天、地、人、你、我、他”6个汉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初步识字的兴趣。因此,在第一篇识字课落实之前,教师便可以将汉字演变的历史融入识字课中,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了解汉字文化的意愿。比如“豆”字的演变历史,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将“豆”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字的演变过程动态化演示出来,并配以动漫形象的讲解。“豆” 是象形文字,是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器皿,他的形状像一个有盖子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粒豆……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豆”字的特征始终都是比较明显的(教师边讲解,边引导学生观察),简短的几分钟,学生对“豆”字的演变历史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动态化展示的过程为传统识字课堂赋予动态化特征,让识字课堂变得轻松有趣。

2.趣味识字教学,激发识字兴趣

部编版教材中将原本的拼音与识字的顺序进行了互换,开篇识字课就充分体现了识字的重要性,在没有拼音基础以及正规识字经历的前提下,识字课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记忆,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因此,趣味识字教学成为当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的必要措施。

首先,生活化识字课堂模式的构建,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识字课堂中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从较为熟悉的内容入手,打造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的生活化课堂。

同样以《天地人》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说一说你熟知的含有天地人的词语、成语等;那么,你还知道同类型的词语吗?……

比如,学生如果说“今天”,那么教师可以紧跟着追问,今天的前一天是?后一天是?那么一个“天”字就引出了三个相同类型的词语,并将其中隐藏的关系建立起来。

其次,通过识字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识字课堂的兴趣,比如识字游戏、师生互动活动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学生常常“玩”的识字卡片、识字游戏、识字童谣等。

以识字游戏为例:

游戏一:同学们,在今天的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叫“相反动作对对碰”,比如,教师说向左转,那么同学们就要向右转;我说向前走,同学们就要向后走……

游戏二:同学们真棒啊,那么接下来我要升级难度啦!相反词语大比拼,比如我说左,你对——右,看看哪个同学能够对得又快又好……

游戏教学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验、识字能力有限,通过趣味化的游戏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趣味的游戏中慢慢进入学习状态,达到寓教于乐的课堂效果。

3.插图识字方法,拓展学生思路

除了上述采取趣味游戏方式和对生活化课堂的构建,在语文识字课堂中还要充分关注教材插图的作用。通过对插图内容的观察、解读,能够在识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识字、解字,懂得从生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入手,在理解的基础上识字认字,而不再通过死记硬背或者多遍听写默写的形式记忆生字。特别是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能力较弱的现状,通过对插图的解读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通过多感官识字,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例如《口耳目》一课的教学目标:圖文对照,认识口、耳、目等几个生字。掌握口、耳、目等几个生字的笔画特征,如横折、撇、弯钩等。练习从生活中了解坐、站、走等行为规范。

可见,借图识字也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充分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观察与分析,从而达到高效识字的效果。

如图所示,口耳目是身体的重要部位,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用途,图中也“隐藏”了每一个身体部位的作用,那么在具体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从“字”入手的思路,转而从图片入手: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图片中小伙伴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试着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呢?

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让学生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细致观察,比如“插图最上面的小男生是跑过来的,说明他应该是看见两个小朋友在花坛旁边说着什么,但是听不清楚,所以想着跑近了听一听。”在观察、表达的过程中,学生在潜意识里将生字的字形、字义、字音等结合起来,在理解生字含义的基础上也能够更进一步记忆汉字,实现高效识字的目标。

4.多元课堂活动,提升识字能力

多元课堂活动是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又一个关键举措。随堂识字练习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低年级学生兴趣爱好广泛,那么在识字课堂活动的组织与落实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线上教学资源的便利性,借助线上随堂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识字的效果进行检测。

在线上随堂作业安排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方式,借助线上学习APP或现代化教学工具等进行活动设计。其中A层次作业安排中,基本上以基础作业、教材内容为主,比如课堂上的生字、图片等,还包括口、耳、目等生字的配对或者简单拼写;如果学生的正确率达到85%以上,则能够进入B层次的作业,如果错误较多,则会针对性地进行重复练习,保证学生的基础牢固。B层次的作业可以安排一些简单的阅读内容,比如引入一些相应的识字绘本,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搜集整理信息,考查学生对基础生字、生词的理解程度以及应用能力。C层次的作业则相对灵活,比如融入一些难度较高的阅读理解或者生字组词、说句等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熟练应用,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在三个层次的随堂作业中,AB层次为学生必须要完成的项目,C层次根据学生兴趣与能力适当完成。

除了随堂作业之外,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还可以进行小组识字竞赛活动,通过竞技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学生的识字思路。在具体比赛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字接龙、词语接龙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现阶段课本中和生活中积累的汉字进行应用,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5.趣味课后辅助,拓展识字渠道

趣味课后辅助活动是拓展学生识字渠道的有效措施,也是衔接识字教学内容、夯实学生识字基础的保障。

其一,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活动以生活实践为主,比如跨学科识字,将数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认识的汉字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出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其他学科中的汉字形象地呈现出来。在写、画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汉字含义的理解。

其二,艺术字创意活动。将现阶段学生掌握的汉字进行创意汉字设计,在创意设计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明确规范汉字的写法,比如“天”字,然后再将汉字进行创意设计,设计过程中可以添加自己的想象与创新,比如空心汉字、圆体字等,在创意设计过程中增加学生对汉字结构的了解,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搭建更多的识字、用字渠道。

第三,说文解字活动。“双减”政策落实之后,低年级不允许布置课后书面作业,那么如何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呢?教师可以借助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识字社团活动。在识字社团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自己感兴趣的汉字、生词等,进行说文解字游戏,说一说汉字的演变历程、说一说该汉字在不同词语中的含义等。学生也可以通过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搜集整理象形文字,分析象形文字与现代汉字有哪些异同点等。

第四,猜字谜游戏。猜字谜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民间活动中也经常出现猜字谜游戏,比如正月十五的猜灯谜。字谜游戏通过简单的谜面,表达丰富的内涵,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知识以及文学思想。一年级的识字课堂中也有一些识字课文以猜字谜的形式出现,那么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能不能自己进行字谜的创编呢?课后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平台,比如班级或者年级猜字谜竞赛等,在猜字谜游戏中拓展学生的识字思路,提升学生的汉字应用能力。

第五,亲子识字游戏。生活与识字原本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课堂学习时间有限,那么在生活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识字游戏,比如家长可以与孩子们共同设计一些生字卡片,粘贴在家庭用品上面,比如冰箱、电视、洗衣机、门、窗、桌、椅等,学生在无形中就能够认识这些常见的汉字。再者,生活中的识字还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方式完成,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可以采取指读的方式,在读的过程中对应每个汉字的读音与字形;在亲子识字过程中,家长可以下意识地每周读相同的内容,然后在学生熟悉内容之后,家长可以采用故意读错的方式,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听出错误,并及时指正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总而言之,低年级趣味识字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从传统的识字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具体学情入手,通过趣味教学方式的拓展、趣味教学内容的拓展、趣味识字活动的组织以及完善识字课堂评价等措施,构建高效的语文识字课堂平台,为学生打造不同形式的语文识字策略,从而达到趣味识字、高效识字的目标,同时也为后续语文学科活动的组织与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何林英、沈婷婷、马军红、程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汉字文化》2022年第10期。

[2] 顾德娴《求“源”有度,识字有“法”——字源识字法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格言(校园版)》2022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生字趣味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午睡的趣味
识字谜语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