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推进“童话阅读计划”的实践研究

2023-05-27潘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童话特征文本

潘艳

摘 要:小学生本身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开展童话教学时,教师既要理解童话的基本特征,也要立足课堂设计童话教学的方法,采用多种阅读策略保障学生的阅读质量。童话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本形式,符合小学生形象化的思维特征,而生动的语言,奇妙的想象也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学生在情节梳理的基础上,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思维发展。在课堂组织时,教师要打造出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特征的童话教学实践方法。本文主要探究了综合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开展童话阅读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阅读策略 童话阅读 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08

在开展童话教学时,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以小学生情感体验为核心,对于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持续创新。虽然童话作为独特的文体有着一定的共同特征,但童话的内容和所采取的表达方法也有所区别。教师在课堂组织时要不断创新方法,通过结合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保障课堂组织的高效以及阅读训练的高质量。

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童话阅读对于学生个人成长的积极意义,为了保障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发展特征出发,制定童话阅读计划,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多元化的阅读策略,在设计情境、完善方法的基礎上,构建高效的语文童话阅读课堂。

一、小学童话的教学特征

童话作为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要从童话的基本特征出发,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化呈现。基于小学生的形象化思维特征,教师要对童话中曲折丰富的情节、奇妙的描述进行展示,通过小学生阅读童话引导学生与作者、作品进行深度对话,提高童话阅读质量。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童话教学,童话作为基础的教学内容,要分析学生的特征,也要把握童话的教学特点。在正确认识童话儿童化、个性化、幻想性、教育性特点的基础上,根据童话内容的差异性,优化课堂组织方法,保障教学实践效果。

第一,小学童话有着儿童化的特征。童话以小学生为阅读对象,学生本身有着身心发展上的阶段性,为了使小学生理解童话,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童话在人物塑造、情节构思、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童话的语言表达更加活泼,整个故事也充满着童真。由于童话与学生兴趣发展程度的匹配,学生既喜爱童话,也对于这一类型的作品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高质量的童话作品所塑造的典型人物所传达的真善美观念,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滋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受世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对于世界的憧憬与喜爱。

第二,小学童话有着个性化的特征。作家在进行作品创造时,要经由所塑造的独特艺术形象呈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安徒生童话有着诗意的美感,其中丰富的幻想、浪漫的情怀、喜剧的幽默等都对读者有十足的吸引。由于作家本身具有主观性,作家所创造的作品,也有作家的思想印记。

文学作为作家自我表现的创造活动,本身就有着主观性的特点,而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不同的主体也有着个性化的认知。作为教师,要把握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特点,在进行文本解读、教学实践时,要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思考,拓展阅读思维,锻炼阅读能力。

第三,小学童话也有着幻想性的特征。童话作品的核心在于幻想,而童话虽然反映生活,但也对生活进行了一定的加工。童话本身是一种完全虚构的文学样式,是由作者所幻想而产生的作品,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童话人物有着虚拟化的特征。作者通过幻想营造的虚拟世界符合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征。作为教师,要把握童话的幻想性特点,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在幻想性的虚拟世界中,所反映出的生活情境的真实性。童话作为作家的艺术创造,要选取其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对其成长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元素,进行艺术化呈现,在学生梳理情节、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既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四,童话有教育性的特点。童话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是学生童年梦想的载体。学生在童话中感受到了纯真的体验,科学、民间、爱情等不同类型的童话故事,展示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了人类的精神。童话本身蕴含真善美的特征,也对阅读者有教育的价值。童话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产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童话教学时,要发挥童话蕴含的教育价值。教师既要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与思考,也要引导学生分辨探究故事中的逻辑,在感知童话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童话阅读计划”的设计

童话阅读计划强调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立足于整体的教学目标,以课内外的有机融合打造出成熟的阅读教学体系,在阅读计划的指引下形成良好的教学框架,通过系统编排、单元整合、内容融合,在目标的引领下保障课堂组织的连贯与系统,通过课时之间的相互关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阅读素养。在童话阅读计划实践中,教师要在合理设计阅读计划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化教学策略,保障阅读计划的顺利落地,保障小学语文童话阅读的组织效果。阅读计划要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以系统关照的阅读方法,对于单元的阅读内容进行整合分析。

在课堂实践时要立足于单元,整体分析阅读教学目标,以儿童本位思想变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阅读篇目的编排要与学生的发展特征成长特点相适应,而该种由浅到深的编排模式,既保障了结构的系统性,也指导了教学实践工作的优化。在开展童话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结合不同年级的童话教学要求,对童话中的核心元素进行提炼与展示。低年级的童话强调情绪,教师要注重情节的展示,运用感性的方式使学生对于童话的内容进行系统认知,而中高年级的童话教学则要从童话的特点出发,要从不同作品的对比与分析入手,使学生理解童话语言的差异、表达特征的区别,在积累运用的同时,将传统的感性体验转化为理性认知。作为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对于课堂进行优化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定恰当教学目标,在合理编制阅读计划的基础上,保障阅读训练的质量,保障课堂组织的高效。

在目标制定时,教师要从单元整体的教学角度出发,从课文深度的理解、学习方法的引导、突出学习重难点、所学内容的实践总结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对于童话内容进行梳理。既明确不同单元、不同文本学习过程中具体的内容,也在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的组织与优化。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针对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也要关注单元篇章阅读方法的创新。不同的文本有着差异化的课堂组织实践方法,在阅读计划编制时,要在正确目标的引领下,分阶段、分步骤地落实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所阅读的内容,选择差异化的阅读方法,通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课堂构建,保障整体阅读顺利推进,保障阅读计划的实践效果。

三、运用多种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的选择要结合童话的文本特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课堂进行优化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童话文本有着共同的特点,但教师也可以选择角色扮演、故事编写、对比赏析、多元解读等不同的角度,优化课堂,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童话内涵,更加高效地阅读童话文本。

1.组织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的方式具有较强的生动性,而该种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童话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童话的情节,要求学生进行自主角色扮演,利用童话故事组织课堂演出活动。在该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梳理童话的基本情节与内容,同时在反复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对于童话故事的核心思想内涵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把握。

在课堂实践中,为了保障角色扮演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模式。以《一块奶酪》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文本阅读,进行相关排练,保障学生明确各自的表演任务,而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分角色进行人物扮演,能够使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深层含义产生一定的理解。在课堂中,学生的小组表演是情节展示的方式,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学生在感知文本时的体会。通过合理设计课堂剧情,以学生为主体落实角色扮演,学生既可以完成情节梳理,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知童话的内涵。

2.续写童话故事

童话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仅仅是强调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要通过阅读实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通过课堂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通过续写童话故事,能够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复述文章是学生进行情节梳理的基础方法,而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阅读思维,提高学生对文本探究的有效性,也可以采用续写童话故事的方式。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对童话展示的情节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思考情节设定的深层次含义。

童话虽然结束了,但童话故事的发展却有无限的可能。在学生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童话故事后,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若可怜的小女孩终于见到了疼爱她的外婆,最想和外婆说什么呢”,让小学生思考小女孩最想说的话,要求学生对于童话结束之后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与讨论。教师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于童话故事进行续写。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续写的材料进行分析,通过该种续写的思路梳理了解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情况,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借助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运用对比赏析

优秀的童话作品不仅具有核心思想价值,从整体篇章上看也有着结构上的美感,因此,在文本阅读中,针对同一单元下不同的阅读内容,教师也可以采用对比赏析的方法,通过童话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写作手法、语言风格上的对比,使学生对于童话这一特殊的文体增进了解。对于童话的理解不能仅仅集中在情节的感受上,更要从篇章特征的审美角度出发,组织课堂上的探究性阅读,引导学生对于作品更深层次的艺术美感进行感知。

随着学习阶段的不断深入,立足小学阅读教学背景,教师也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运用对比赏析的方法,组织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对比赏析,使学生理解作品独特的艺术美感。

《那一定会很好》可以与《一块奶酪》进行对比分析,可以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探究,要求学生对于所学习的文本进行对比赏析,分析动作描写中的差异,学习不同的表现手法。学生在比较细节、关注核心思想的过程中,能够感受童话的美感,通过自主探索、寻求自我的提高,增加学生认知的深刻性。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童话的内在品格进行思考,对于学生品质的发展、教育涵养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4.鼓励多元化解读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以阅读技巧的传授为主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对于阅读策略的掌握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对语文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对于单元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与归纳,在明确阅读主题、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于阅读策略进行归纳。而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为了使其掌握相应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通过引导学生组织阅读实践的方式,在层层推进的实践训练背景下,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多元解读强调童话文本个性美。课堂既是知识学习的过程,也有着知识经验相互交融的深度性。在开展童话教学时,教师要避免单一的解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各自的视角,对文本进行差异化分析,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可以基于主观体验与作者作品进行对话,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个性美。在课堂实践时,学生与文本、人物、作者之间经由作品进行了多元对话。以《在牛肚子旅行》为例,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通过学生思考“红头”与“青头”的经历,提出个性化见解,使学生对于所学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自发分析,既能保障学习流程的完整规范,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特征,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对于教学进行整合设计,推进童话阅读计划的实践,要考虑到童话阅读的独特价值,进行计划的制定、目标的编制。而在运用多元方式时,也要结合文本的差异,通过角色扮演、童话故事续写、对比赏析、多元解读,呈现小学童话儿童化、个性化的特征。教师要通过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创新,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的童话课堂,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保障课堂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建荔《遵循文体特征关注儿童心理优化教学策略——小学童话阅读教学浅议》,《新课程研究》2011年第12期。

[2] 胥秀琴《关注小学语文童话阅读教学实践》,《新课程导学》2015年第12期。

[3] 朱煜《长篇童话阅读指导的四个策略——以〈宝葫芦的秘密〉阅读指导为例》,《小学教学》2019年第11期。

[4] 吴梓君《巧借微童话激发阅读力——低年级微童话阅读策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2022年第12期。

[5] 李亚珍《结合小学语文部编教材浅谈童话阅读对儿童阅读的重要性》,《读写算》2018年第32期。

[6] 张净非、宿岚岚《关于幼儿童话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的研究》,《2018年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研讨会》。

猜你喜欢

童话特征文本
如何表达“特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童话镇
抓住特征巧观察
午夜童话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