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为导,自主先行

2023-05-27何春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家长语文

何春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落实和深入,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为语文科目中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板块日渐受到重视。阅读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在自主学习和兴趣学习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自身掌握一定的阅读和自学能力,可在拓展思维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在簡析课外阅读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探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习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8.007

在新课改政策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应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阅读中结合科学的阅读方法,将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技能迁移到语言表达的行为中。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明晰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入手。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提到课外阅读就不得不提语文的作文,作文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写作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在自主习作表达中,有所应用和创新,还可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拓展。此外,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可丰富自己的词汇库,认识更多的生字词,并且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经典作品中的写作手法,与具有思想深度的作者对话,获得作者在思想上的引领,进而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经典课外阅读材料中透露出来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学生会在自主写作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态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中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衡量学生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尺。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以经典名著或是经典故事为主。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占主导,对于枯燥乏味的知识很难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现状

(一)内容存在偏差,缺少阅读方法指导

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未做到以教材为立足点,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扩充课外阅读教学内容,而是将课外阅读的任务交给学生和家长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部分学生家长或是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业余时间陪伴学生完成课外阅读,或是受自身知识水平和经验限制,无法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导致学生得不到有计划、有目标、高质量的课外阅读教学和指导。部分家长为了保证学生课外阅读效果,会依据书店或是网络平台,为学生整理课外阅读书目,进行购买,没有顾及学生自己的阅读兴趣,或是购买的书籍已经超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产生了对课外阅读的抵触心理。

(二)培养的科学性不足,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大部分教师会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其阅读量能够达到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任务量,但教师往往从整学年的教育目标出发,将完成课外阅读任务的指标与硬性规定挂钩,使得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爱好遭到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过于一刀切,学生无法从课外阅读任务的完成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甚至感受到了学习压力,不情愿地完成阅读任务,甚至产生了厌读情绪。最终课外阅读的时间、质量都无法达到教师的预期。

(三)缺少评价标准,阻碍自主性阅读

教师往往出于降低学生阅读难度考虑,为学生统一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其阅读作业往往与教材内容相关联,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也外延至新的阅读材料,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拓展学生对阅读技巧的应用。这样的阅读任务,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也无法顾及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教师往往通过简单的阅读理解题目来评价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学生无法获得针对性的纠正和提点。

三、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途径

(一)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类型

许多学生不喜欢阅读,有家庭环境熏陶的原因,有阅读内容和范围狭隘的原因,也有阅读形式以及阅读活动趣味性较低的原因。世界上已有的经典、趣味书籍和作品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和家长不仅要为学生补充常见类型的阅读材料,更需要抓住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关键机会,为学生增加不同类型的阅读内容,为学生打开不同世界的大门,开阔学生视野,以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艺术类书籍阅读为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和教师或许重视学生的艺术技能,但并不重视学生的艺术思维培养,教师则可以此为课外阅读开展的角度,为学生设计艺术类书籍阅读书单,考虑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笔者以《桑贝绘本系列》《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极简中国书法史》等组成课外阅读书单,指导艺术类亲子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和教师还可以邀请在艺术领域从业的家长,分享自己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心得,提高艺术类课外阅读效果。除了艺术类书籍,学校和教师还可以将《艾利克斯神秘探案游戏书》《探案美国》组成推理游戏书单,以《万万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动物朋友》等书籍组成博物书单,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个性,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为学生提供品读时间和空间

小学阶段学生自制力有限,对阅读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往往不注重课外阅读,因此,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的阅读往往质量不高。所以教师要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学生课外自主阅读习惯,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为学生设置专门的阅读时间和场所进行阅读,在学校中形成阅读风气。比如,教师可在早晨课前为学生设置晨读时间,晨读的场所不需要局限于教室等人员密集处,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学校的凉亭、绿荫处进行自由阅读,在午休时,教师也可为学生留出半小时的阅读时间,也可以结合班级课时安排为学生设置专门的阅读课,为学生提供连贯的阅读时间,进行沉浸式阅读。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中,教师可以考量学生的阅读技巧,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教师可结合阅读材料为学生讲解其中用到的学习过的阅读理解技巧,在回顾其中包含的既往学习过的阅读理解技巧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以寓言、故事为主,故事性强、趣味性强,语言贴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且图文并茂,能够让课外阅读效果最大化。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指导”的学习方法。中高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教师可安排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出发,去寻找与自己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相符的阅读材料,开展自主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了规则意识和一定的自制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西游记》全本课外阅读时,教师只需结合教材中的《猴王出世》来做好阅读导读,尽量让学生阅读不同的章节,并为学生设置舒缓或活泼的背景音乐,创设阅读情境。在学生阅读过后,教师可以组织《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刚读过的故事,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并及时将学生的所读所思所想转化为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可通过观察学生,获得阅读反馈,从而对学生做出过程性和全面性的评价。

(三)师生共读,引导优化阅读

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包含新《课标》要求的阅读知识,以教材内容为基点延伸阅读材料,教师可在引领学生学习必要阅读知识的同时,将阅读知识整合内化,并进行纵向延伸,拓展学生知识的深度、思维的广度。教师在延伸阅读材料时,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师可通过课程一开始的启发谈话,实现师生互动,运用创设生活情景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閱读期待。

在日常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可以将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进行分层次观察和追踪调查,研究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产生的变化,从阅读实践活动中归纳并提升实践策略。在讲解相关课文时,教师可结合日常教学观察,关注学生的阅读分析表现。

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太阳》《松鼠》、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等关于大自然中动物和植物的相关内容时,涉及多种说明方法,以及多样的描写角度、修辞手法等,教师可由此延伸如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了不起的昆虫》《掌中花园》《无脊椎动物》等等作品,带领学生运用课上结构和内容分析方法,活学活用,分析同类型、同题材的文章,在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的同时,深化学生对阅读理解方法的认识和应用,优化学生的延伸阅读,提高学生在延伸阅读中的学习效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核心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通过群文阅读创设对比分析情境

既往小学阅读活动往往以单篇阅读形式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单篇阅读分析文本内容的情感来推测作者具体的写作意图,从而推测并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阅读分析活动,往往无法深入挖掘出阅读材料的教学价值。学生主要通过线性推进的思想来逐步分析,无法获得两篇或多篇文章的纵向对比。这样的教学思路限制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在任务驱动视野下,开展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来弥补上述阅读活动的弊端。

群文阅读中选择的多篇阅读材料,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多篇文章的横向比较场景,以丰富的阅读内容,提高学生进行探究分析的意愿,在比较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横向比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技能。如教师可以将鲁迅《少年闰土》、冰心《我的童年》、杰拉尔德·达雷尔《希腊三部曲》、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等组成群文阅读,让学生从自己的直观感受出发,比较不同语言风格带给人的感受。教师可以结合上述文章创作的年代背景以及文章中的年代背景,让学生将文学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阅读,在开阔文学和历史视野的同时,感受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历史特点,初步形成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使用纵向对比建立不同阅读材料之间的联系,深化学生的认知和思考。

(五)鼓励家长参与到课外阅读中

1.发挥家长在阅读活动中的陪伴作用

现在的大部分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活动中,常常无法体会到集体的氛围和作用,部分家长还存在工作繁忙或者教育意识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缺少教育和陪伴。发挥家长在阅读活动中的陪伴作用,如共同阅读同一段阅读材料或讨论同一个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

2.发挥家长在阅读活动中的互动作用

学习和阅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相关信息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有效传输的过程,鼓励家长在阅读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和思考能力专注到阅读相关问题上,获得对阅读内容的深层次思考。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不断得到思考结果的反馈。教师可以立足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亲子阅读书单,并提供相关阅读题目,让学生在与家长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迸发新的想法。

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猴王出世》为例,教师可以以《三打白骨精》《盘丝洞除妖》《车迟国斗法》《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等组成亲子阅读书单,并结合阅读内容提出问题,如“唐僧为什么要阻止孙悟空打白骨精”“唐僧是个什么样的人,孙悟空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等问题,促进亲子互动。总之,教师可以趣味阅读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以问题为指导,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以亲子合作为阅读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效果。

3.发挥家长在阅读活动中的榜样作用

许多家长在家庭中习惯长期使用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产生了运用互联网进行娱乐的意识和习惯,并不善于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和探索。在家长不良习惯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必然迟迟无法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所以学校和教师可号召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在家庭范围内形成阅读氛围,让学生受到阅读行为和环境的影响。

以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为例,可以引导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经典桥段如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千里走单骑、连环计、空城计等,就其中的对话和智谋进行讨论,在家庭中形成阅读经典读物的风气。

总之,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形成。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的教学,搭建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的联系,兼顾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丰富课外阅读内容,开阔学生视野,注重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养成的支持,形成家校合作的阅读教学形式,从阅读技巧、阅读兴趣、阅读形式、阅读氛围等方面多管齐下,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路承英《新课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探究》,《新一代(理论版)》2020年第22期。

[2] 韩杰《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做阅读指导的点灯人——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第5期。

[3] 刘蓉《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

[4] 王象东《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年第35期。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家长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