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语安多方言中外来词的发音变化特点

2023-05-18蒲昕怡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塞音安多外来词

蒲昕怡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引言

在经济,政治,文化不断进行交融的世界,语言一直在持续变化当中。许多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不会借用外来词,人们广泛、深入的交流活动,使得人类社会各族群的语言间产生了“碰撞”与“大融合”。[1]藏语作为藏缅语族一条重要的分支,安多方言作为藏语的三大方言之一,其语言形式和词汇也在不断完善。近几年来,随着安多地区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增大,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变多,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有很多外来词进入安多方言,其中汉语外来词居多,而这些词进入安多方言中后发音都有或多或少的变化,本文主要对汉语的外来词进行研究,找出借词的音变特点和规律。

一、安多方言的特点

藏族主要聚集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的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了分布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外,还分布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4]藏语作为藏缅语族的重要分支,主要有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康方言和安多方言。其中安多方言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黄南藏族自治州、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部分地区;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四川省的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区。[5]

与康方言和卫藏方言不一样的是,安多方言没有声调,保留了很多古藏语的特点,安多方言的地区分类受经济类型的影响[2],分为农区话、牧区话以及半农半牧区话,语音较为复杂,复辅音居多,除了由前置鼻音构成的复辅音外,还有多种形式的复辅音声母,如塞音、塞擦音的清浊、清送气三者对立,多数擦音也是清浊对立,还有清擦音声母。[2]虽然安多方言的牧区话保留的古藏语的特点最多,但语音特点还是有较大的变化。而农区话已经没有四合复辅音声母,只有少量的三合复辅音声母和较多的二合复辅音声母,安多方言没有真正区分意义的声调,一般只有一种习惯调,清音读高调,浊音读低调。卫藏方言存在复元音和长元音,而安多方言没有,并且很少存在/c/、/ch/这样的舌面塞音。[4]

二、外来词在安多方言中的语调变化特点

新中国成立,藏区实现了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历史性跨越,汉藏之间的语言交流变得愈加频繁,所以现代藏语的许多借词都是汉语,并且数量是历史上最多的,同时也从英语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部分借词。[3]

早期的汉语借词主要是从贞观八年(634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时候产生的,早期的藏语借词大致有如下:[7]

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借词到藏语时发音大致是相同的,但是汉语中的清浊音和辅音部分转化成藏语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例如茶,汉语的发音是ʈʂʰa35,安多藏语的发音是tɕh,除了原有声调消失以外,原来汉语拼音的辅音“ch”变成了类似“j”的发音,由原来的塞擦音变为清辅音,公主的汉语发音是 gʊŋ55ʈʂu214,安多藏语的发音是 koŋ tɕy,“公”变为“ཀོང”后发音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主”变为“ཇོ”后,由原来的舌面后音、浊音、塞擦音变为了舌面音、清音、塞擦音,和“茶”一样,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干菜的汉语发音是kan55tsʰai51,安多藏语发音是khan shl,“干”变为“ཀན”后的发音没有太大的变化,汉语发音为舌根音、不送气音、清塞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式为软腭音、不送气音、塞音。而“菜”变为“ཚལ”后,原来汉语发音复韵母中的“ai”变成了类似“tsʰələ”的发音,发音方式没有太大的变化,汉语的发音方法是清音、舌尖前音、塞擦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是龈音、送气音、塞擦音。海带的汉语发音是xaɪ214taɪ51,安多藏语的发音是xae tae,“海”变为“ཧའེ”后,原汉语发音部分的辅音没有变,都有“/x/”的发音,原来汉语发音复韵母中的“ai”变成了类似“/xi/”的发音,汉语的发音方法是舌根音、清音、擦音,藏语的发音方式是软腭音、清擦音。“带”变为“ཏའེ”后,由于复韵母和“海”一样,所以复韵母部分发生的变化也一样,汉语的发音方法是舌尖中音、不送气音、清音、塞音,藏语的发音方法龈音、不送气塞音。海参的汉语发音是xaɪ214ʂən55,安多藏语发音是xae tren,“海”字的发音变化如我上述所说,而“参”变为“ཧྲེན”后,除了声调消失以外,发音没有较大的变化,汉语的发音方式都是舌尖后音、清音、擦音,藏语的发音方式为卷舌音、清擦音。

后来的藏语大规模借词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现的,受社会变迁和政策的影响,借词大多数反映来那个时代的风向,现代藏语的借词大致有如下:[7]

表2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代藏语的汉语借词发音也没有特别显著的变化,例如公司,汉语的发音是 kʊŋ55sɹ̩55,安多藏语的发音是keŋ se,“公”变成“ཀུང”后,原汉语发音的声母部分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韵母部分由原来的“ong”的发音变成了类似“eng”的发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式为软腭音、不送气音、塞音,汉语的发音方式为舌根音、不送气音、浊音、塞音。而“司”变成“སེ”后,发音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安多藏语的发音方式为龈音、清擦音,汉语的发音方式为舌尖前音、清擦音。书记的汉语发音是ʂu55tɕi55,安多藏语发音是su tɕe,“书”变成“ཧྲུའུ”后,原辅音部分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原元音部分的“u”变成了类似“e”的发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卷舌音、清擦音,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尖后音、清擦音。“记”变为“ཅི”后,声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原元音部分的“i”变为了类似“e”的发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龈后音、不送气音、塞擦音,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面音、不送气音、清音、塞擦音。班长的汉语发音为pan55ʈʂɑŋ214,安多藏语发音为pn tsŋ,“班”变为“པན”后,除了声调变化以外,发音没有太大的变化,它们的发音方法都是双唇音、不送气音、塞音。“长”变为“ཀྲང”后,发音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面后音、不送气音、清音、塞擦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卷舌音、不送气音、塞擦音。县的汉语发音为ɕian51,安多藏语的发音为ɕn,它在借词过后发音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面音、清音、擦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龈后音、清擦音。乡的汉语发音是ɕiɑŋ55,安多藏语发音是ɕŋ,它在借词过后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面音、清音、擦音,安多藏语的发音为龈后音、清擦音。擀杖的汉语发音为kan241ʈʂɑŋ51,安多藏语的发音为kn tsŋ,“擀”变为“ཀན”后,发音没有太大的变化,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根音、不送气音、清塞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软腭音、不送气音、塞音。“杖”变为“ཁྲང”后,原汉语声母“zh”的发音变成了类似“ch”的发音,韵母部分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尖后音、不送气音、清音、塞擦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卷舌音、送气音、塞擦音。苦力的汉语发音为kʰu214li51,安多藏语发音为ku li,“苦”变为“ཀུ”后,整体的发音都发生的较大的改变,原汉语发音声母部分的“k”变成了类似“g”的发音,韵母部分的“u”变成了类似“e”的发音,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根音、送气音、清音、塞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软腭音、不送气音、塞音,“力”变为“ལི”后,原汉语声母部分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韵母部分由原来“i”的发音变成了类似“e”的发音,汉语的发音方法为舌尖中音、浊音、边音,安多藏语的发音方法为龈音、近音、边音、通音。

三、结论

从以上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安多藏语中外来词的发音特点有如下:第一,汉语外来词进入藏语后总体的发音变化比较小,变化在韵母上的居多,声母变化其次,声母和韵母都发生变化的情况少之又少。第二,大部分有较明显音变的外来词中音变幅度较大的是其中一个字,词语中所有字音变幅度大的情况非常少,大部分词中所有字发音都接近原来的汉语发音。第三,对于外来词进入安多方言后发音变化不大的词,由于安多藏语中有送气清擦音声母和浊塞擦音,并且不存在复元音和长元音,所以汉语借词转换成藏语时发音方式会发生变化,具体的发音方式变化总结如下:带有辅音字母“b”的发音变成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双唇音、不送气音、清音、塞音变成双唇音、不送气音、塞音。带有辅音字母“c”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尖前音、送气音、清音、塞擦音变为龈音、送气塞擦音。带有辅音字母“s”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尖前音、清音、擦音变为龈音、清擦音。带有辅音字母“h”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根音、清擦音变为龈音、清擦音或软腭音、清擦音。带有辅音字母“zh”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尖后音、不送气音、清塞擦音变为卷舌音、不送气塞音或送气塞音。带有辅音字母“sh”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尖后音、清擦音变为卷舌音、清擦音。带有辅音字母“j”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面音、不送气音、清塞擦音变为龈后音、不送气塞擦音或硬颚音、送气塞音或硬颚音、近、边、通音,带有辅音字母“g”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根音、不送气音、清塞音变为软腭音、不送气塞音和送气塞音。带有辅音字母“k”的发音变为安多藏语后由原来的舌根音、送气音、清塞音变为软腭音、送气音。

四、结语

外来词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汉语和藏语的交流增加,外来词只会越来越多。研究外来词的发音变化,不论是对于藏语的学习,还是对于两种语言发音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要熟练掌握外来词的发音,就要知道外来词发音方法的规律,比如汉语的舌尖音进入藏语借词中,就会变成龈音,汉语的舌根音转化为藏语就需要用软腭音发音,汉语的舌面音转化为藏语就需要用硬颚音发音等等,并且大部分汉语的汉语塞擦音转化为藏语后发音方式不会变,掌握这些规律,是我们在学习藏语外来词的重要前提。

猜你喜欢

塞音安多外来词
普通话塞音的声学分析
安多“南木特”藏戏研究文献综述
一个精神行者的感知和领悟——关于梅卓散文集《走马安多》的一种解读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汉语母语者英语塞音习得的实验研究
浅析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安多藏戏表演的审美特征及其传承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