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023-05-09欧冰心

考试周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欧冰心(1979~),女,汉族,福建漳州人,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西埔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摘 要: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课题,教师们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中来,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求,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但目前还是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真正地落实核心素养目标,课堂教学仍旧延续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学层面上。在初中教育阶段中,历史学习事关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文化素养等的全面提高,渗透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拓展升华历史课堂教学,还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增强和学生的历史素养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2-0142-05

一、 引言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在2014年在我国被首次提出的,其强调教育教学应当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几大原则,要求各学科教学应当立足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自我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当前初中阶段教学在思想理念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其教育目标以及效果等存在较大的问题,还需不断完善和优化。

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需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从一项针对初中生的历史课教学调查结果来看,发现许多学生更喜欢上课风格偏向自由的教师,对此类历史教师的喜爱程度更高。例如,部分历史教师能够做到脱离教材,甚至不用教材,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地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以讲故事或者讲段子的方式,完成历史知识讲授任务。该方式更加轻松诙谐,既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还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实现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对比之下,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喜欢传统的“学者型”老师,一板一眼地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课堂氛围压抑。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初中历史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更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历史知识,会更倾向于选择成为“学者型”老师,势必要在课堂45分钟之内将教学内容讲熟讲透。但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来看,学生往往会觉得课堂学习压力过大,精神紧张,难以记住课堂上所灌输的众多知识,甚至很多学生认为课堂上只是简单的“走马观花”,要想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学生在课后进行大量的死记硬背才能实现。

(二)学习兴趣不高,历史素养培育效果难以达到

根据学生对历史课堂的接受程度来看,许多专业术语都在教材上有着明确的呈现,学生更需要借助于教师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来帮助自己理解教材内容,并通过更加清晰明了的表达方式来答疑解惑。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为了保证应试效果或者学生的专业性,往往会在课堂教学讲解或者答疑解惑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或者一些专用语言,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许多学生因此而觉得学习困难,学习兴趣渐渐降低。并且,许多教师不仅仅习惯于使用专业术语来进行讲解教学,还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长期保持统一的风格,缺乏灵活多变的创新,导致课堂风格固化,学生渐渐丧失兴趣。如此一来,许多在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历史素养培育目标自然也难以达成。

(三)拓展延伸不足,教师和学生的历史素养较低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人和事,在古今中外的文明历程中,当前,初中阶段的几本教材是很难完全概括其全貌的,其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却过于目光短浅,将教学目光局限于教材之内,仅仅只带领学生学习历史教材上的历史知识,并未意识到历史的无限延展性,也并未从历史素养培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历史全局观以及系统化思维。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教师本身的历史素养较低,其在历史学科教学的专业性方面存在不足,对历史的认知和历史教学的理解存在局限性,甚至思维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局限,缺乏开拓创新,往往更倾向于简单直接的应试教学,从而导致其选择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更广更深的历史视域,人为地局限了历史教学发展,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素养发展。

(四)重视知识技能培育,忽略情感思想教育

在初中阶段开展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带领学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锻炼学生掌握相关历史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民族认同感等。但这一点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却并未明显体现出来,许多历史教师往往更注重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培育,通过课堂教学的讲解以及训练等方式,將目标定位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增强学生的应试技能,并未看到历史内容中所包含的情感教育内涵以及思维思想等教育要素,导致历史教学失之偏颇,忽略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例如,很多历史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近现代抗日救亡战争的时候,仅仅只是强调让学生记住关键年份节点、重要战役、重要会议,并未从培育学生爱国之心、红色情感的层面上进行深入挖掘。

三、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一)能够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不管是哪一门学科,都具备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学科也不例外。核心素养是确保初中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动力,要求历史教师在学科知识、文化教学之外,融入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在教学内容传递和讲解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育要素,凸显出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就初中历史教材来看,其教材中包含着非常多的情感思维等教育要素,如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等内容,借助于国家衰亡以及战争、民生、政治、文化等内容,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哲理与理念,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感,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若历史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在知识技能培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情感与哲理,会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能够使初中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思维模式,若思维无法得到发展,人的发展将也是无意义的。在这一过程中,思维的发展是决定人的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推动人的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通过历史知识教育来引导学生产生学科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以史为鉴,带领学生了解历史,分析历史,剖析史实,探索历史案例,会对学生的思维模型建构以及思维模式优化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甚至还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认知思维,深化对社会以及生活、人生等的认知,以正确的思维看待生活,以客观的思维看待成功与挫折,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

(三)能够使初中生正确理解历史,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不足,在分辨能力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引导和培养。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时代背景下,初中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相关思想文化观念体系越来越多,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或观念的影响。对此,在历史教学中对其进行适当的情感引导教育,通过一些历史思想文化的引导以及政治经济观念的渗透教育,也能够对其起到一定的价值观培育效果,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理念,使其能够正确认知社会生活和人生,提高思想观念水平。

四、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原则

(一)坚持科学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结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贯彻落实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在关于核心素养培育方法策略以及研究结果等的工作中,必须要坚持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确保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做到规范和严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并培养学生以辩证性的观点看待历史史实,带领学生分析相关背景和影响因素,肯定和学习正面意义,思考和剖析负面后果,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

例如,在学习“甲午战争”以及“签订《马关条约》”等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更有效地还原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史实,体会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意义。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影片《甲午风云》,选择其中日本间谍伪装身份进入北洋水师驻地刺探军情的片段,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这一片段的真实性。从学生的观点中,不难看出,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会有所差异,有的学生认为“日本人和美国人有着巨大的外表差异,不可能假扮成功”。还有学生认为“军港一般都会戒备森严,不可能随便混入,该情节不符合逻辑”。通过这一故事片段的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复盘历史事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又能够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使其敢于大胆地质疑,进而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分清影视作品与史实,培养其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去伪存真”,始终保持辩证的视角,能够透过表面看本质,提高历史素养。

(二)注重时代性

时代性是历史的基本原则,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引进时代的创新要素,借助于信息时代的各项技术手段以及理念思想等,创新构建历史课堂,充分反映出新时代信息化的发展特征以及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用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来进一步挖掘教育的新属性,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三)强化民族性

强化民族性的原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要求,教师应当立足于核心素养,植根于中国革命传统土壤,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带领学生在传承和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程中,使其认识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了解党和国家的奋斗史,理解党和国家一系列政治决策和经济发展路线等的正确性,深切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將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传承下来,同时,理解历史的启示,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关于“五四运动”相关知识的学习,历史教师必须要看到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在“就事论事”的教学基础上,从“五四运动”出发,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山东省内德国的权益被转移等事件,将它们关联起来,借助于视频等方式,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当时热血沸腾的爱国青年游行的场景呈现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在一声声“誓死力争”的呐喊中,理解誓死力争的意义,理解什么叫作“一寸山河一寸血”。在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带领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相关历史背景和史实,还能够通过历史课堂教学来赓续这种民族精神,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抗争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

五、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立足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系统

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真实的事情,其中所包含的人和事物信息众多,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更是包含着跨度极大的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有古代史、近代史、外国史、世界史、现代史等,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具体时间、人物关联、影响因素等,学生要牢牢地记忆和掌握是非常困难的。在这其中,还有许多琐碎的知识点,容易使人混淆。对此,历史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应当立足核心素养,通过思维导图等方式,在帮助学生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利用更加明确的线索和脉络梳理方式,让课堂逻辑更加清晰明确,引导学生建立更加完善和清晰的历史知识系统。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学习为例,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非常琐碎,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优化,以时间为脉络,将其重要的三个时间节点梳理开来,按照会议召开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清楚呈现出相关历史信息。如,在“会议召开中”的分支上,清楚列出地点、内容以及意义等;在“会议召开后”具体列出一系列思想上拨乱反正以及平反冤假错案等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知识网络梳理中,形成思路通畅的知识模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立足核心素养,构建多样化的课堂,促进学生的多元素养发展

不管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有曲折也有辉煌,有战争也有和平,不同的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都会有不同的认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看待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对此,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初中历史知识内容,在学习掌握基础知识的层次之上,进一步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教师可以从多样化的课堂构建角度入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构建课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或者小组合作学习、游戏教学、故事教学、竞赛模仿等,促进学生的多元素养发展。

例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学习,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基础内容学习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新文化运动进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全盘西化还是独立发展?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甚至可以形成自己的论文,列明论据,展开论证。既能锻炼学生的辩证性思维,还会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起到积极的锻炼作用。在学习“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的时候,教师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宋代文化特征进行分享,形式自拟。在这一主题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宋代文化尽情发挥,可以展现与宋代文化相关的影视剧片段,也可以展现宋代的衣食住行等文化特征,甚至还可以吟诵宋词,分享宋代的书法以及国画等艺术作品……在学生尽情发挥个性特长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三)立足核心素养,拓展历史内容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全局观

由于篇幅和课时等的限制,初中历史教材往往只是针对漫漫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件以及人物等进行概要描述,通过概括性的话语和简单的历史脉络呈现,将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以及事项等呈现出来。正因如此,仅仅通过几本历史教材,很难确保学生完全了解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和历史全貌。仅就我国的历史来说,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几本教材、寥寥数千语言何以能概括完全,更何况,还有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丰富文明史。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要想实现优化提升,同时,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教师必须要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适当地跳出局限,在内容拓展和形式延伸等方面,适当地进行丰富,引入一些课外的史料信息以及文本资料、图片资源、视频内容、实物例证等,通过电子课件或者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全局观。

例如,对抗日战争来说,教材上将九一八事变至抗日战争胜利期间的14年历史归纳为了短短几页文字,其中,仅仅展示出了最具代表性和最重要的史实内容,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件、西安事变、百团大战、长沙会战、《论持久战》等,这些内容仅仅只是14年抗战史上的一部分,还有非常多的英勇事迹和抗战故事没有被呈现出来,如被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的上高会战、宣告华北战场正面战争基本结束的太原会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的滇缅之战等,还有如雪峰山大捷、八女投江、鸡毛信、地道战等故事。除此之外,还有非常多的抗日英雄人物,如赵一曼、杨靖宇、王二小、赵尚志、李爱民……对此,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相关的文学资料和影视资源,设计教学课件,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等影视片段。同时,将相关抗日故事搜集整理成文档资料,分享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更加丰富的历史史实拓展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立足核心素养,探究历史深意,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逐渐趋于成熟,且身心正处于关键发育阶段,此时正是价值观培育的关键阶段,历史教师应当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相关历史教学资料,向学生传达关于民主、自由、平等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借助于课堂自主探究以及历史深入剖析学习等活动,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增强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感染力,引导学生在发现历史和验证历史、剖析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近现代中国史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中国梦这一课题,带领学生观看电视节目《法治中国》《一带一路》等的视频,带领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政治以及经济成就,并让学生在相关课题的自主探究与分析调查中,自主搜集相关网络信息资料,合作探究相关话题,同时形成对中国梦的深刻认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公开分享,或者将其记录下来,形成小论文。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又能够督促学生努力学习,形成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价值观。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学除了知识技能和实践应用教育教学,还应当关注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同时,结合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就思维、思想、道德、能力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引导,促进学生的历史素养全面提高,贯彻落实核心素养培育要素,切实培养出具备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能力素养水平的新时代优秀人才,确保其能够成为未来的国之栋梁,成为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有为青年,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践行历史价值观念,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成为祖国繁荣和民族复兴的支柱力量。

参考文献:

[1]詹建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素养的渗透[J].科学咨询,2020(6):240.

[2]魏苑华.立足历史核心素养探索中学历史教学运用[J].师道:教研,2019(5):190.

[3]姚怡超.深度学习视域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22(9):65-67.

[4]吴延香.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创新构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培育核心素养[J].启迪与智慧:成人版(上),2021(10):42-43.

[5]梁小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主题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8):23-25.

[6]高小社.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今天,2022(6):219-220.

[7]刘仲夏,俞静红.指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课堂若干面像[J].中学历史教学,2021(2):66-68.

[8]孙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课堂导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12):84-85.

[9]安化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1(12):1.

[10]杨雯.历史核心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时代教育:下旬,2021(5):121-122.

[11]张保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2(4):77-78.

[12]穆衛华.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周刊),2021(26):34-35.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