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2023-04-20李研

旅游纵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

李研

摘 要:伴随文旅行业的多元发展,对德才兼备的旅游服务与管理高质量人才需求不断加强,各地的本科院校已然成为培育优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明确新时代专业育人目标以及课程思政建设总要求的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需做到以育人为本,同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拓展实践课程思政形式、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完善质控体系,进而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41;F59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2021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2020GJJG363)。

引言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三全育人”,把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关联在一起,满足新时代“立德育人”的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培育。目前,课程思政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我国为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优势颁布了各项政策,要求高校、教师以及课程加大协同育人的力度,致力于共同实现立德树人,使学生可以成为应用型人才,同时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統一,打造“三全育人”格局。保定学院属于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院校,该院校需在教学实践中以政策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驱动力、以培育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凸显育人优势,发挥育人作用,拓宽育人渠道,在此基础上按照大思政教育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及办学定位,设计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特色的课程思政内容,落实“课程思政”教育,切实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保定学院为例,深入研究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路径,以期为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思政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所有课程都要将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同步。因此,“课程思政”强调以课程为载体和媒介,要守好课堂这一“责任田”,师生均需回归课堂,依据专业特点和专业课程中的主要内容,高效探究思政元素嵌入的着力点,确保专业课程、思政内容高度融合,采取正面直接(显性)或强调主流价值引领(隐性)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融入课程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和关键环节。

专业思政则立足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根据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统筹运用思政元素,做到专业思政、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促使思政教育贯穿应用型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和各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把个人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既符合行业用人要求,也符合新时代地方本科应用型院校的育人标准,为培养具有优秀思政品德的旅游从业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二、旅游管理专业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文旅融合日趋深入,旅游产业多元化、多业态化发展趋势明显,发展领域与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关系紧密。文旅行业的多元发展对德才兼备的旅游服务与管理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强,然而,我国地方院校旅游本科专业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认可度低,人才流失量大,文旅企业人才的高需求与高流动率的矛盾日渐凸显,人才缺口已经成为抑制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人才培养规格和内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以正确的政治导向、科学的思想路径做指导,着眼于立德树人总体目标,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确保学生可以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及思政知识,在此前提下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积极的专业信念,做到能力培养、专业知识输出、核心价值渗透三位一体,达到和社会人才需求衔接的目的[1]。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保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17年开始招收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按照“加强实践教学,培育专业特色”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确保各学科、各专业的课程能高效渗入思政,构筑协同效应,致力于培养根植保定,服务京津冀及雄安新区,能在以旅游服务需求为指向的机构、公司、企业、院校从事旅游接待、教育培训、中高级管理等工作的人才,彰显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助推区域性旅游行业发展。

(一)明确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总要求

根据地方文旅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结合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进行整体性设计,深化专业建设内涵,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专业知识输出、能力强化、价值驱动这三个维度切入,认真梳理并提炼旅游专业人才核心素养,明确专业思政建设目标:培养学生,使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品德和旅游的情怀,具备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肩负时代使命,加强“四个自信”,弘扬主旋律。

(二)强化学生为中心理念

现阶段,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推动下取得了一定成绩,打造了一批示范课程,但是“重教轻育”现象在高校专业课程中仍然较为常见,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本位思想严重,忽视学生学习体验和育人效果。所以,树立人本意识,改进育人方式,使学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让学生在多元、多变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认同、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四、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构建专业思政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认识到课程思政的价值,在此前提下把思政元素渗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加大“两融”的力度,继而疏通高质量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渠道[2]。遵循目标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教学理念制定旅游管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基于毕业规定及课程建设的要求,构建起面向行业需求、以培养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根本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的课程群。因此,着眼于立德树人总目标,将旅游管理专业思政建设目标全面融入课程群,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模块,做好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使学生可以加强实践,关注社会现状,找准专业素养强化的出路,同时要受法规、道德的约束,增强职业素养、道德素养,从而构建旅游管理专业思政教学体系[3]。

其中,通识教育课程强调品格塑造、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劳动观念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科专业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旅游学科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旅游情怀、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和改革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课程通过课内实践、行业认知、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旅游志愿服务、专业综合调研、毕业实习、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等贯穿专业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在见习中反思深化,在实践中运用检验,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增强学生创新探索精神、磨炼服务意志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学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应坚持立德树人和教育规律导向,结合旅游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基于课程进行整体思政教学设计,明确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设计大纲、教学目标、课件,教案的整改落地实施,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体现文化的价值,加强文化育人。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例,现行大纲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导向,教师在编写课程大纲时注重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梳理,对于德育素质目标往往没有明确表述。因此,修订后的教学大纲须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引领三大育人支点,明确价值目标(或素质培养目标),实现价值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有机融合。

(三)拓展实践课程思政育人形式

应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积极拓展以行业需要、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工作任务和流程为主线,与专业能力矩阵相对应的实践教学课程,融入爱岗敬业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和行业适应能力。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主要模块组成,涵盖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群中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通过课内实践、课程考核评价、专业实践、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方式持续拓展实践课程思政育人形式,推动学生思想成长和职业能力培养。加大第二课堂的利用力度,展开多元活动,指引学生留意、剖析热点话题,关注旅游行业,使学生可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并能应用专业知识探析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而强化专业素养及责任意识[4]。

旅游管理专业现有10余家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项目,积极拓展专业思政实践基地,搭建课程思政大课堂,探索以专业实践为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例,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增强课程思政内容的吸引力、丰富性及人文性,在此基础上优化育人形式[5]。例如,将学院导游技能大赛与地区红色旅游景区联合,使举办场所延伸至红色景区,参赛选手围绕景区红色文化撰写导游词,进行实境现场讲解,带领听众身临其境体会红色文化内涵,坚定信仰,肩负责任,塑造砥砺品格,在提升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

应全方位助力课程建设,加大力度,持续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教师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一是通过校、院两级制定相关机制,以领导领学、教研室活动互学、实践助学和以赛促学等方式,打造优质师资队伍,要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以及育人水平,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理念,促进教师强化自觉完成课程思政建设任务的主观意识。二是相关部门、二级学院要充分运用教师入职培训、教学研讨、校本培训、专题培训等手段,培养教师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选择适宜授课形式,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进教材、进课堂和建设校本课程等方式合理地将新时代旅游发展内涵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如保定学院“红二师革命精神”和“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扎根西部、教书育人、奉献祖国的感人事迹,激发旅游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价值认同。四是培育和建设思政示范专业课程,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例,教师可建设多种多样的示范课程,共享课程建设经验,使其他课程能积极参与其中,并增强协同效应。

(五)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是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价值的过程,因此应基于行业用人标准、育人目标及办学战略加强质控,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旅游管理专业思政建设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注重强化“价值引领”,强调对培养方案中结果导向的“三个达成度”的影响,即课程目标达成度、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因此,专业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要做好顶层设计,将“育人效果”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强化“价值引领”,将其潜移默化融入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运行等过程中。另一方面,要细化教学管理,加大基于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听课评课中思政目标达成度的评价与考核。同时,细化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可衡量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点,使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质量评价“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 窦群.旅游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支撑与典型案例分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0(4):39-43.

[2] 人民网.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3-01-09].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9/c1001-28936072.html.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3-01-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 t20200603_462437.html.

[4] 田鸿芬,付洪.課程思政:高校专业课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J].未来与发展,2018(4):99-103.

[5] 占毅.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108-111.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