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及进路探究

2023-04-16杨宾

传播与版权 2023年7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

[摘要]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与耦合逻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其资政育人、春风化雨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这就要充分认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论价值、教学价值、实践价值及政治价值,切实实施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专业队伍、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内容课堂教学、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力度及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校园物态教育场域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进路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历经生与死、血与火的壮阔历程的光荣写照与实践缩影,蕴含充沛的历史经验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生动教材与不竭源泉。习近平

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挖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价值,并将其通过具体路径融入高校思政课,既有助于激活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伟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劲引擎,又能促使学生继承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品质,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文化养分,为学生浇筑坚实的精神基础,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的伟大精神积淀,蕴含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高校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对延伸思政课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教学影响力、革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实现思政课资政育人目标具有深远影响。

(一)理论价值:延伸思政课教学内容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思政课不是简单说教,而是用厚重的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应依托教学资源,若教学资源越丰富,教学内容就越充实,教育成效也就越显著。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和爱国主义等精神和思想,与思政课的育人理念高度吻合。传统的思政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内容较枯燥、以教师授课为主的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和思想共鸣。可见,其教学效果亟须增强。红色文化蕴含着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其作为教育资源,能为延伸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丰富素材,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既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拓展思政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又能使思政课与学生建立深度连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和培育,让学生更易产生价值认同和思想共鸣,形成优良品格。

(二)教学价值:提升思政课教学影响力

思政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培育的必要课程,也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升思政课教学影响力至关重要。传统的思政课理论性强,但其教学影响力相对不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亟须增强教学成效。而红色文化资源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精神、高远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又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的革命历史、红色遗址、红色人物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既能有效解决传统思政课存在的问题,提升思政课感染力,满足学生精神文化学习需求,又能促使学生通过感悟红色文化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来增强自身的精神文化底蕴,并以红色实践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有机融合,用红色文化精神滋养学生品格、影响学生行为,还可拉近思政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打造思政课教学影响力的强劲引擎,提升思政课教学影响力。

(三)实践价值:革新思政课教学形式

高校思政课应明确理论与实践不可分割,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社会实践。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相结合,把红色遗址、红色器物等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红色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红色实践过程中体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锻造崇高的精神品格,即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独特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栉风沐雨、笃定前行的历程和感人至深的故事,使学生信服红色理论、坚定信念,在红色实践中践行红色理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也是高校革新思政课教学形式的有效路径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课前分享”“课中讨论”“课后扮演”的形式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典型故事和红色榜样与思政课巧妙连接,运用穿插性强、互动性高、探讨性足的教学方法密切红色文化精神和學生的联系,创新思政课育人形式。当前,红色文化资源的资政育人功能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高度吻合,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有效举措。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理论素材与实践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实践深度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革新思政课教学形式,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鲜味十足”和教学形式的“活力满分”。

(四)政治价值:实现思政课资政育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3]思政课资政育人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高远的政治理想,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红色文化始终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品质,这种追求和品质具有一定的资政育人属性,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用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品质进行资政育人,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实践过程。“一个阶级或一个社会集团是用思想理论去巩固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理论去转变思想、塑造人格,培养本阶级所需要的人。”[4]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可利用红色文化独有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精神滋养学生思想、涵育学生言行,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为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寻梦、逐梦和圆梦的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背后缘由,从而发挥红色文化凝聚力量和鼓舞精神的实践作用,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伟大情怀,使学生高度认同红色文化,将红色精神入脑、入心,铸牢守初心、担使命的精神根基,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将远大理想落实在行动中。

二、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进路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是符合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进路。为了进一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高校要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专业队伍、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内容课堂教学、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力度、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校园物态教育场域,从而将红色文化资源贯穿高校思政课教学各环节。

(一)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专业队伍

当前,在高校思政课中,部分学生存在学习不积极等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应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专业队伍。第一,高校应组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队伍。一方面,高校应及时监督思政课实际开展情况,准确掌握并及时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状况,加大对其思想管理和学术培养力度。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聘请红色教育专家或革命后辈进行讲学和讲座,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基础。第二,高校应激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红色课题研究。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是高校承担的重要使命之一,高校激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红色课题研究是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应有之义。这既可以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中提高知识储备,准确把握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最佳切入点,不断补充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深度、激发教学活力,从而增强高校思政课对学生的感染力,促使学生从“自为学习”转向“自觉学习”,也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强化不怕科研和教学困难的意志力,提高学术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自信心。第三,高校应凸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优势。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中心,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思政课评选活动,激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参与优质思政课评比,不断淬炼教学意志、夯实理论基础,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实现高校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

(二)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内容课堂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的这个主渠道[3]。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第一,在教学内容上,高校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专业队伍优势,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历史主线和逻辑主线,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经典人物、典型故事,结合红色精神、红色历史,编写高校红色文化读本和红色教材,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在教学形式上,高校要创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方式,倡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用体验性强和互动性足的教学形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贯穿思政课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如组织学生观看《长津湖》《建国大业》等电影,讲述“神舟十五号载人出征太空”“北斗三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等事件,让学生在课堂中受到思想震撼和精神鼓舞,增强学生思政课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实践是检验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方式之一,理论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才能发挥其更大价值。高校应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学,利用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参与度,让学生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以学促思,以践达悟。一方面,高校应在寒暑假开展调研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纪念场馆、伟人故居等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让高校思政课堂连接社会实践课堂,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的教科书”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涵育和思想熏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革命前辈的精神品格和革命气节,实现情感连接,并组织学生将学习经验整理成理论报告,鼓励学生将实践经验转化成理论成果,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要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成立红色文化社团,鼓励学生参与红色课题研究,增强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体验。红色文化社团和课题研究以多人商讨和集体学习为主,不仅能丰富学生校园活动,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汲取精神滋养、接受文化洗礼,而且能增强高校思政课内容的新鲜感和形式的趣味性。

(四)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校园物态教育场域

当前,高校要发挥构建红色文化资源校园物态教育场域的优势,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物态教育场域建设,让高校寝室、食堂、道路等“活起来”。这既可以为学生营造红色实物育人环境,厚植红色文化底蕴,又能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的实际应用效果,实现对学生的鼓舞和教育。第一,高校应充分注重将校园物态教育场域与红色文化资源相连接,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校园物态景观的布置力度。例如,高校可在各学院教研室和会议室等场域摆挂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伟人画像或至理名言,在学生教室、寝室、餐厅等场所摆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肖像或名言警句,并利用校园广播和多媒体等实时讲解或播放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内容,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促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历史责任感。第二,高校要加大校园物态教育场域与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合力度,提升红色精神传播效果。高校应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宣传红色精神内涵,适当用红色人物命名教学楼栋、教室、校园道路,巧妙实现校园物态教育场域与红色文化资源相渗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高远志向,成为脚踏实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结语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事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新的伟大征程和历史起点上,高校应充分认识和理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厘清当前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完善和落实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进路,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动态融合,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实效性,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形式的创新,从而促使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宾(1994—),男,新疆伊犁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