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出发,激发学习内驱力

2023-04-16浙江东阳市江北中心小学322100朱小倩

小学教学参考 2023年3期
关键词:内驱力责任心名人

浙江东阳市江北中心小学 (322100)朱小倩

许多一线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娇生惯养,对学习缺乏热情,上课爱开小差,作业稀里糊涂,考试马马虎虎……归根到底,是由于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呢?许多教师都会在“兴趣”二字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然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更为重要。因为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每一门功课很难,而且学习兴趣往往不会持久,责任心与自信心则能使学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产生坚强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征途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努力去追求成功的果实。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与自信心的人,不论是学习,还是将来工作,都将会走得更远。

一、思想教育,播下“心”的种子

学校是一个教育人的场所,但是空洞的思想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适合,效果也欠佳。教师要学会见“机”行事,采取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责任心与自信心的种子。

1.班队活动,丰富多彩

每周一节的班队课,以其不拘一格、多姿多彩的形式而广受学生的欢迎。班队课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都可以上台大显身手、畅所欲言。学生在班队课上唱唱跳跳、说说辩辩、写写画画,在兴致盎然的活动中收获启示,快乐成长。

开学初,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以“我们需要学这么多知识吗?”为主题的讨论会,布置学生分组去采访自己身边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低的人,观察他们的生活,请他们讲讲在生活和工作中因知识贫乏而遇到的种种挫折与烦恼。班会上,学生围绕着“学习的目的与作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学好文化知识是现代人生存的需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美好的未来要靠自己今天的努力去争取。这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责任感。

接着,我又开展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主题班队活动。谈到未来,学生个个兴奋不已,有的以热情洋溢的演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有的以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描绘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以一篇洋洋洒洒的作文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在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中,学生增强了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

针对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的情况,我又组织开展了“我与名人比童年”的主题班会。课前,我让学生去搜集名人小时候的故事,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名人并非天生就很聪明、很能干,相反,有许多名人小时候很贪玩或很笨。如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很晚才学会说话,小时候也十分贪玩,父母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老师都不喜欢他,甚至被学校勒令退学;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并不强,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大发明家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母亲便成了他的家庭教师……了解了这些名人的童年求学经历,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了:“原来自己并不差,只要自己像名人一样努力学习,也一定会成功!”

2.课程渗透,一举多得

翻开小学教科书,无论哪一门学科都是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的,其中不乏思想教育的好素材。只要教师善于挖掘,找准契机,必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我在教四年级语文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发现几个平时在课堂上懒洋洋的学生忽然都打起了精神,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题目读得铿锵有力,声情并茂。思想教育的好机会来了!果然,随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学生都被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所震撼,为文中受欺侮的中国妇女愤愤不平,并自然而然地思考起自己读书的目的,意识到了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呀,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就应该像少年周恩来一样志存高远,要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愤学习。这篇课文的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并促使他们把责任意识转化为学习动力。

在上四年级科学《运动和力》这一单元时,书中那一幅幅航天飞船、人造火箭、磁悬浮列车的图片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在惊叹之余,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才能推进社会的不断进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而鼓励学生亲手去设计与制作一辆辆动力小车,更是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与创新精神。

小学阶段学习的课程非常丰富,并不缺乏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内容,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文本、研修文本,就能找到相应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巧妙地利用文本,并且在每一堂课中坚持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滴水穿石,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必能逐渐增强。

二、榜样引领,促进“心”的萌芽

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主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思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喜欢对自己崇拜的人进行模仿。因此,对小学生进行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培养,不能光靠空洞的口号或抽象的理论,而应该为他们树立起一个个鲜活生动、清晰可感的榜样。成功的榜样教育能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榜样的引领,会促进责任心与自信心的种子更快地在学生心中萌芽、生长。

1.以名人为指路的明灯

古今中外,励志勤奋学习的名人举不胜举,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从古代悬梁刺股的孙敬、苏秦,囊萤映雪的车胤、孙康,凿壁偷光的匡衡,闻鸡起舞的祖逖,到现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惜时如金的大文学家鲁迅、身残志坚的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海伦•凯勒,他们强大的学习责任感与勤学苦练的精神,无不震撼着学生。一位位名人,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着学生的心灵。在教室里张贴几幅名人名言,黑板报上定期刊出名人励志小故事,每学期开展《名人传》读书交流会,课间教师时常与学生聊聊自己对名人的看法……渐渐地,一位位名人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师生都从名人身上汲取了前进的力量,不断增强学习责任感。

2.以师长为学习的镜子

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的工作责任心与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人生观与世界观都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很强,他们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崇拜感,认为老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对的,喜欢模仿老师。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无论是站在讲台上,还是下了讲台,都要时刻提醒自己,这里是校园,自己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这面镜子永远不能脏,这面旗帜永远不能倒。板书,要工工整整地书写;作业,要一丝不苟地批改;学校布置的任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回答学生的疑问,要充满自信、有理有据……这样的教育,是耳濡目染的,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增强。

3.以同伴为竞争的对手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寻找同一个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挑战的对手,是一种非常简洁、有效的教育方法,既能对学生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又能消除暂时落后学生认为成功高不可攀的心理障碍,对学生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挖掘落后生身上的闪光点,放大他们的优点,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班级中学习责任心强、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优异的学生,大力宣传他们好的方面,使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鼓舞,并产生向他们学习、向他们挑战的意愿。这样两手一起抓,就能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和谐氛围。比如,我们班的学生都很敬佩班长,因为这个男生不论学习还是做事,都像拼命三郞一般努力,而且多才多艺,门门功课名列前茅,并且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大家都由衷地喜欢他,都能从他身上汲取满满的正能量。

如此这般,从“大”榜样到“小”榜样,从仰望的榜样到身边的榜样,教师通过巧妙引导,源源不断地给学生的心灵输入丰富的营养,促进了学生内心那颗责任心与自信心的种子茁壮萌芽、成长。

三、家校联合,呵护“心”的成长

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光靠教师单方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与家庭互相联合,教师与家长亲密合作,双方共同呵护,让学生心中那棵责任心与自信心的大树茁壮成长。

1.统一思想,步调一致

一个孩子如果缺乏责任心与自信心,家庭教育就必定存在着缺失。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的文化水平较高,家中长辈溺爱,一部分孩子由于家中大人的过度保护而自理能力低下,对学习缺乏责任心与意志力,往往表现为上学时学习用品丢三落四,做作业时马马虎虎应付了事,遇到难题不动脑筋坐等答案……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无法达到父母提出的过高要求而屡受挫折,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针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教师要与家长统一思想,建议家长学习先进的育儿理念,规范自己的言行,从各方面做孩子的榜样,并且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寻找孩子缺乏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的原因,并与学校共同制订帮助孩子增强学习内驱力的对策。

家长要跟教师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真诚地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孩子。在家庭教育中,要求孩子承担责任,不包庇,不纵容,理智地把孩子推到承担学习责任的第一线,并且做到赏罚分明。比如,家长和孩子都要明确按时上学、整理好学习用品、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做错自觉订正等学习规范。这些都是孩子应负的与学习有关的责任,家长不要包办,更不能在孩子犯错后庇护,成为孩子的“避难所”。只有家长与教师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讲究艺术,指导有方

当今社会不少家长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迫切,却又无暇去关注自己的孩子,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操之过急,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使孩子倍感委屈与孤独。作为教师,要经常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细微处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自信心,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就是要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还喜欢把自家小孩与别人家的好孩子作比较,眼睛总是盯着别人家孩子的优点、自家孩子的缺点,一来二去,自己家孩子的自信心就越来越弱了。教师要及时扭转家长的这种做法,引导家长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要方法,建议家长试着去发现自家孩子的优点并欣赏它,真诚地表扬孩子取得的点滴进步,并由衷地表达出对孩子更高的期待,从而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与上进心。

教师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科学地辅导孩子的作业。比如,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打扰孩子,就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学习;在孩子写作业遇到难题时,家长不要放任不管或急着去帮他解答,而要鼓励孩子静心思考,自己动脑筋去解决;当孩子完成作业时,家长不要抢着去给孩子检查,而是要引导孩子学会自己检查订正……家长要帮助孩子端正做作业的态度,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高效地辅导孩子完成作业。

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家长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走出育儿误区,使校内与校外的教育做到无缝对接、和谐共振,从而促进孩子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的不断增强。

如今,“双减”政策已经落地生根,作为一线教师,更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与自信心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自信心和责任心是帮助我们达到教学提质增效的保证,是健全学生人格的基础,是学生一生受用的品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种子,只要教师和家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赞赏、倾听、鼓励,这颗种子一定会茁壮成长。让我们从“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在学海中劈风斩浪,勇敢前行,走向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内驱力责任心名人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3-5岁幼儿责任心发展的实验研究
What Statistics Show about Study Abroad Students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