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路径探析

2023-04-15金浩

中国民商 2023年2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资产行政

金浩

台州市黄岩区卫生健康局

加强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在深化改革背景下实现稳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有效手段之一,单位必须提高重视程度,积极探索提升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确保单位能更好履行职能。本文将从以下四部分内容展开分析论述,具体如下。

一、加强资产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确保资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资产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加强资产管理能够有效帮助单位避免账实不符问题产生,保证资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其还可以为管理层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定期开展资产盘点工作,加强对账处理,有效避免因资产长期不对账、长期不盘点等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同时,有效解决单位在以往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清查,有效分析,明确问题根源,针对性的制定措施并有效落实,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最后,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性。针对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系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开展都有章可循,能够有效规避徇私舞弊、腐败等问题。同时,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树立正确管理理念,为单位加强资产防控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职工个人能力满足岗位需求,并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单位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奠定基础。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较低

受自身特殊性质的影响和制约,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足,国有资产浪费问题严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单位的资产管理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升,但仍未彻底摆脱传统管理理念的制约与约束,资产管理工作开展的主动性不足,重复购置和资产闲置问题凸显。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履行职能义务,实现稳健运行,就必须树立资产管理责任意识,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加强学习,深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资产管理质量,助推单位健康发展。

(二)资产配置管理的规范性有待提升

规范性不足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资产配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尚未制定明确的资产配置标准,也尚未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实施细则,单位资产使用效率低下。目前,在国有资产配置过程中,大部分单位都并未严格执行资产配置使用标准,导致资产配置结构失衡,滋生“部门化”配置问题。国有资产闲置与浪费问题严峻,在配置车辆、房屋等固定资产时,并未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导致公车私用、私自租赁房屋等问题时常发生。

(三)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资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落实各项资产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我国大部分单位仍旧沿用以往陈旧的资产管理制度,并未针对性的进行优化与调整,相关工作行为的规范性较低。不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制约着单位的发展,导致其不能及时发现相关工作开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无法及时解决和应对。部分单位建立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相对完善,但流于形式,相关工作并未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工作,时常出现账实不符问题。除此之外,在实施资产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单位由于权责分工不明确,责任推诿问题屡见不鲜,对单位发展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四)风险预警机制缺位

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及时识别和应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目前,大部分单位在资金管理中,风险预警机制缺位。究其根本,在于单位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并未合理划分风险类型。或者是并未设置资产管理层面的风险指标,无法及时识别风险,调整难度较大。单位并未设置合理的风险预警值。风险来临时,难以及时预警,风险应对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特点,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内部控制的贯彻落实,制约资产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弱化资产管理的价值作用,为单位发展埋下隐患。

三、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路径

(一)提高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理念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正确看待资产管理工作开展对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为资产管理的全面落实营造良好环境。第一,管理人员加快管理理念革新,不断增强管理能力,持续调动各部门、各职工参与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细化岗位权责,让全体职工明确自身在资产管理实施中需要承担和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文化建设,做好文化宣传的工作,潜移默化地引导单位职工正确看待资产管理工作,有效解决以往管理中存在的“重采购、轻管理”问题;第二,及时处理资产随意购置等问题,提升资产使用效益,有效减少资产闲置,缓解财政负担。同时,落实不相容方位分离制,有效避免舞弊等行为出现。

(二)完善资产配置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完善和优化资产配置体系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和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国有资产配置标准,严格按照配置标准执行,确保资产实现最佳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单位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量化配置管理与政府财务管理有效结合的标准体系,有效进行资产量化。在此基础上,优化资产配置,明确资产量化消耗率指标。在部门预算中纳入资产配置,合理编制采购预算,有效降低无预算配置资产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增强资产配置预算刚性,规范资产采购。此外,单位还应加强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沟通交流,确保数据入账后,资产管理人员能够快速将其录入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时生成固定资产卡片。根据资产使用情况及时更新信息,确保账实一致,便于单位有序落实资产管理工作,逐步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三)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和应对在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下存在的体系落实难、规范性较低等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以现行的资产管理制度为依据,针对性的落实优化与调整工作,以提高制度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从而为相关工作开展与落实提供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遵循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其他单位优秀经验,在结合本单位情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部门在资产使用管理中需要承担的职责义务,优化资产配置,梳理处置流程,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确保制度落于实地,便于单位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制度作用,提高资产管理相关工作行为的规范性与约束性,从而持续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四)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树立风险管控意识

一方面,树立风险管控意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必须明确风险贯穿资产管理全过程,为了提升资产管理成效,就必须落实风险管控。管理人员应持续提升自我,学习和接受风险管控层面的理论,不断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加大以风险管控为主题的内部宣讲,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自上而下地在单位内部营造适合风险管控工作贯彻落实的良好环境。除此之外,单位还应在内部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管理小组,委派综合素养较高和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专门负责风险管控工作。定期组织资产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开展以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等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为单位加强资产管理风险管控奠定人才基础。

另一方面,建立风险管理预警机制,持续优化与更新。合理分类资产管理风险,科学设置风险指标与预警指标。全面搜集、整个资产管理数据,以此为基础设置风险指标。基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对单位造成的影响,确定风险预警等级。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动态化监督,及时发现风险指标异常现象,持续优化和完善风险指标。同时,细化权责界限,为后续整改以及责任追究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内控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有利于行政事业贯彻落实资产管理,建立与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相契合的资产管理体系,完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设立各归口部门,细化各岗位工作职责,逐步在单位内部营造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环境。组建资产管理领导与工作小组,在工作小组下,设置专门负责资产采购的资产采购小组以及专门负责资产验收的资产验收小组。根据相关规定,进一步梳理和优化资产管理全过程工作流程,严格审批,并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实现对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动态化监管,有效减少各种违规行为。

(二)推动信息化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应使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确保资产管理向着信息化、科学化、动态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单位需要及时将资产信息规范填报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资产信息数据库,从而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数据依据。同时,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各功能板块,比如实时查询、归纳统计、数据分析等,深入加工各项资产信息,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单位实际资产情况。

同时,借助于信息系统实现动态化监管,及时发现资产管理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制定应对措施并有效落实,确保单位健康发展。强化资产管理部门与各资产使用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将二维码等技术有效运用于资产盘点工作,为单位实时查询和分析资产情况提供支持。增设网络审批权限,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压缩资产管理成本。

此外,准确记录资产管理数据,及时汇总并上报至上级管理人员,为单位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奠定数据基础。

(三)加强人才培训

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素养直接影响着资产管理工作开展质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人才培训,通过科学培训有效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资产管理人员应主动学习政府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所出台颁发的法规政策,确保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定期组织资产管理人员参加以资产管理、内部管理等为主题的业务培训,引导其掌握新的资产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体系。单位还可以定期组织优秀职工前往其他单位学习,以便于其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个人价值,助推单位发展。除此以外,在信息化背景下,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单位各技术设备的高效使用,借助于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资产盘点工作开展质量,以便于更好的服务单位资产管理工作。

(四)制定明确的核算标准

制定明确科学的核算标准,是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深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单位实现稳健长效发展的重要内容,管理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管理,识别和确定阻碍单位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制定应对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切入:第一,合理确定核算标准。随着行政事业单位运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内部产品种类也会逐渐显现出多元化特点,且分布较广,这无疑会加大相关人员的工作难度。为了确保资产管理工作在单位内部的贯彻落实,单位必须统一制定核算标准,以有效解决以往资产管理,尤其是低值易耗品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相关工作的全面落实与开展提供保证;第二,有效规避资产闲置与重复购置问题。在深化改革背景下,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为了紧跟时代发展,向社会提供更优质服务,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基于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在了解相关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核算指标,为行政事业单位实现资产管理目标奠定基础。同时,还能够有效帮助单位避免资产的重复购置,减少资产浪费等一系列问题。第三,提升资产管理效果。在信息化背景下,单位内部沟通效率不断提升,随着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信息实时共享已经不再是空想。与传统资产管理模式相对而言,科学确定核算标准能够有效帮助单位提升资产管理质量。

(五)提高资产周转率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将资产管理纳入日常考核范畴,并针对性地优化和健全监管机制。明确实际资产存量,基于预算要求,调整资产配置结构,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机制,包含但不仅局限于资产评估机制、资产调拨机制、资产处置办法等等,确保单位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加快资产周转,有效降低资产闲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资产浪费,保证资产安全、完整。除此以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好资产的日常维护与阶段性维护,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导致资产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确保资产的应用性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况。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财政拨款是单位最主要的资产来源。从单位用财政资金所购置的资产从归属权来讲,其属于国有资产,单位仅具备资产的使用权。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运行发展,单位资产也会随之不断增多。此时,单位必须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持续建立、完善和落实资产管理职能,以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工作。目前,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必须重视程度稍显薄弱、缺少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资产配置体系不合理以及风险管控机制缺位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单位必须正确看待资产管理,树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并营造良好实施环境;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并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持续进行优化完善工作;优化资产配置体系,提高配置的合理性;加强风险管控,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等等,助力单位提高资产利用率。除此之外,影响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单位在解决资产管理问题时,还应积极探索保证资产管理贯彻落实的有效措施,比如人才培育、信息化建设、内控环境建设等等,为单位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资产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