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国际传播内容创新与传播特色探析
——以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为例

2023-04-12成倩

传媒 2023年6期

文/成倩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这为新时代做好我国国际传播创新,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传播界的指南针,获奖作品具有导向意义。本文立足于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的创新实践,对其在内容创新和传播创新方面进行解析,以探求新时代做好国际传播的经验与规律,为进一步创新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借鉴。

一、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的内容创新

中国新闻奖是时代的风向标,体现了当前新闻传播业界的最新实践,引领着未来中国新闻报道创新的发展方向。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的内容创新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在内容选题上能够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性与鲜明的时代感,灵活敏锐地捕捉“时代脉动”,铿锵有力地拨响“世界之弦”;在理念层面能够择取全球化的目光,具备放眼世界的全局性;在叙事视角方面,能够以小切口展现大精神。

1.选题创新:中国议题,国际引领。国际传播是世界了解中国之窗,紧扣大事要事、关注主流议题业已成为国际传播作品的最优选择。近年来,中国的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高度关注。这些事件也恰恰是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展现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着力点。从第32届获奖作品来看,这些作品均能在形势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上主动设置重大议题,有助于放大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声量。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非凡的领航》纪录片,全景呈现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党中央如何作出战略领航,进而引领人民攻坚克难、坚毅前行的过程。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行进中的中国》也是以脱贫攻坚、疫后经济复苏等反映中国方案的典型议题为核心展开叙事。

此外,在尖锐的国际政治问题面前,也不乏敢于亮剑、表明中国立场的作品。譬如针对孟晚舟回国这一全球关注的热点事件,《人民日报》发出的评论文章《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及时发挥了党报的舆论引导作用,时度效俱佳,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的决心。面对一些西方国家对新疆进行的子虚乌有的指责,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主动策划了《亚克西!新疆棉花朵朵开》电视直播节目,以真现场、真感受有力回击国外势力的恶意诽谤。此外,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时期,针对在病毒溯源问题上出现的西方对中国炮制的种种谎言与恶意抹黑行为,科技日报社则用《惊人发现!美国2008年已人工合成SARS样冠状病毒》这一讲事实的报道予以回应,向世界受众传递真相。这些报道均能够主动设置议题,及时回应关切,澄清谬误,有效引导了国际舆论。

2.理念创新:全球视角,中国表达。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就要求媒体以更开放的视野去探寻新闻版图,通过他者视角讲述“我们”与“他们”的故事,以多元视角提升对外传播的信服力,以此更好应对国际社会中的共同问题,促进世界和谐。因此,国际传播作品影响力的体现不是单向的自我感动,而是源于互动中他者的认同。唯有他者认同,传播才能在共识之中发挥力量。

第32届获奖作品中,部分作品邀请世界不同地区参与或见证过中国社会发展的群体一起勾勒“中国形象”。这种“外脑思考”的角度、“借筒传声”的方式以及“外眼观察”的做法,增强了作品的可信性与说服力。从微纪录片《求索:美国共产党员的中国行》与《行进中的中国》到系列报道《“东西问”之“观中国”系列报道》,从英文纪录片《真实中国:民主自由人权探索之旅》到中国日报社的专题报道《中国共产党值得信任的秘诀是什么?》,从外籍主持人对中国议题的引入,外籍学者对中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成效等方面的肯定,到海外汉学家对“中国概念”客观平实的诠释,再到海外专家关于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理性思考均被融于国际传播新闻作品之中。此外,这些获奖作品在节目内容生产中也融入了外眼的视角,如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推出的《百年巨变〡山水重庆 中国桥都》微纪录片便是以“外向选题、外文原创、外专审核”为内容生产原则,借助外眼向海外观众讲述“‘曾是蜀道难的山水之城’发展为‘四通八达的国家化交通枢纽’”这一重庆案例背后的中国实践。第32届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在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过程中,注重世界对中国的眼光与态度,不断优化中国与世界互动的方式,提高对国际舆论态势的研判水平。恰当调适自我输出与以他者为镜的分寸,基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去探索与“他者”可沟通、可互鉴的对话之路,以期构建民心相通的国际传播同心圆。

3.视角创新:个体故事,国家情怀。个体的故事虽小,但也可以用有温度的表达勾连现实,以细腻的纹理填充对话,实现精神情感的表达。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中,不乏以小切口挖掘大世界的精彩故事。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的节目《林海深处的驯鹿青年》为例,为体现“脱贫攻坚”这一含义宏富的主题,该作品巧妙化大为小,以鄂温克部落最年轻的养鹿人古木森的创业历程与致富故事为切口,用温情细腻的个体叙事为受众勾勒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脱贫致富的巨大变化,让世界更全面地看到中国的扶贫成就及背后的中国智慧。同样微观视角的案例还有封面新闻推出的系列报道《我们住在“熊猫村”》。该作品灵活地将“剪牛毛的摄影师能卡曼”以及“举办传统婚礼的巴曼初”等鲜活的个体叙事融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宏大的国家叙事中,通过个体叙事与国家叙事的“同频共振与交融呈现”,实现叙事视角由“单向式、独白式”到“双向式、复调式”的转换。而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的新闻专题节目《当〈诗经〉遇上交响乐》则以热爱中国文化的美国作曲家尼科洛·安森的个人故事为案例,通过对其创作的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与西方浪漫主义色彩的乐曲的介绍,生动地传递了“中西对话 文明互鉴”的理念。此类新闻作品以“精、准、巧”的原则确定切入点,进而对中国特色、中国理念等宏大主题予以具象化的表达。

二、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作品的传播特色

中国理念与中国主张并不是自行激活的力量,而是依托国际传播新闻作品中多元的传播形态与载体、多层次的媒体集群以及故事化的叙事逻辑等因素得以化身并扩散至世界。

1.传播形态:多元载体。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主要有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电视直播、广播等媒介形态。各类作品正是通过多元的传播形态,以笔墨、音符、光影等多元符号将报道内容与观众心理连接起来。

第一类是唤醒人们理性思考的图文报道。图文报道的作品有光明日报社推出的《建党百年系列报道》、《南方周末》的《新疆棉花遭遇“明枪”与“暗战”》、求是杂志社的评论《始终以百姓心为心》等。其中《建党百年系列报道》通过与土耳其《光明报》、捷克《文学报》合作策划,共同刊发了18篇图文并茂的报道,这18篇文章图文比例布局合理、相辅相成。该报道中的图片不仅具有审美的愉悦性,还可作为一种“视觉化的思考方式”,影响人们的认知与情感。作为新闻报道组成部分的图片本身富有一种“内在的忠实”,能以最直观的视觉话语证明报道文字的真实性,而文字也能够反过来确定图片的具体能指。因此,图文并茂的传播形态有助于精准引导海外读者对中国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

第二类是让人们耳朵“苏醒”的音频作品。采用广播等音频形态的作品有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南京记忆·世界记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林海深处的驯鹿青年》以及辽宁广播电视台的《守护湿地“三宝”》等,此类音频作品以声音为媒介,让听众的耳朵重新苏醒,更好地感受故事内容。

第三类是用视觉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视频作品。第32届获奖作品中,以视频为传播形态的作品纷繁多样,诸如人民日报社制作的《永葆初心》用视频方式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与其为人民服务的故事;广西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中国—东盟青年主播创造营短视频系列》用精美的镜头语言全景展现了20位青年主播用外媒眼光看中国的所思所想;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微纪录片《脉动泰山》以精美的画面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长可寻与邃密精微,与世界观众探讨中国为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所做的贡献;云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象”往云南》亦是“用视觉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这些作品采用视觉化的叙事语法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视频作品与文字报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看的价值”通过“听声见景”的影像叙事演绎出来。影像叙事即用镜头画面来建构与表达故事,而这种镜头带来的“具象的图景”会让“人们把电视片当作一种传递图像的介质,认为它能让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因此,视觉化的叙事有助于提升作品的可信度。

第四类是实时捕捉真相的电视直播作品。如《亚克西!新疆棉花朵朵开》这一作品,其丰富的社交线索让直播各方参与者在“全感官”体验的互动中获取充足信息。同时,直播有现场,现场有图有真相,使报道内容获得不可更改的见证性,进而使得报道意图最大化。第32届获奖新闻作品经过持有不同媒介秉性的载体聚合碰撞后,内容的传播效果得以有“质的飞跃”。

2.传播渠道:多层次的媒体集群。传播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影响力的基础,而传播力的提升需要多元拓维的渠道。从第32届获奖作品刊播区域来看,生产主体逐渐呈现出由中央向地方下沉的多层次、立体化、辐射式媒体集群样态。此次地方媒体的国际传播动能被有效激发,参与国际传播事务广泛而深入。获奖作品中,除了人民日报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社等头部梯队,其余作品主要来自地方媒体,包括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浙江卫视新闻中心、北京广播电视台、辽宁广播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广西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多层次的媒体集群的形成,一方面拓展了传播的范围与空间疆域;另一方面,两者一起构筑了同心圆式的传播合力,增强了媒体的引领与动员能力。

构建融合传播体系,已经成为各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渠道共识。鉴于此,除了国内纵向媒体集群的搭建,第32届国际传播获奖新闻作品还充分运用了具有竞争力的外宣媒体集群,通过“借船出海”形成内外联动、全球传播的融合传播矩阵。如《南京记忆·世界记忆》这一新闻专题不仅借助微讯江苏、我苏网等国内媒体平台,还充分利用了泰国风、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等国际平台;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的《百年巨变|山水重庆 中国桥都》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在iChongqing的英文网站、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在国际上占有优势地位的社交平台上借筒传声,将新闻生产过程中所提炼的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升华为一种可见可感的“中国精神”,并使“中国精神”在世界更大范围内得以扩散。

3.传播方式:故事化叙事。新闻叙事的表现方式与语言决定着人们解码新闻的方式。第32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除了以与时偕行的思想体系作为其“筋骨”,也能以温润有理的故事化叙事作为其“血肉”。唯有情感与思理相融,方能架构出持久浸润人心的传播力。如《亚克西!新疆棉花朵朵开》就讲述了杨行、侯林夫妇等棉农们如何将银色棉海里的金蛋蛋变成金灿灿的收入的故事,而《我们都是追梦人》则讲述了从歌手转变为创业者的柳妍熙等十位来自不同行业的中国香港青年北上创业的鲜活案例。微纪录片《粉雪奇遇》以中法两国滑雪运动达人的跨文化探险故事为切口,独特的情节与有趣的故事化叙事有助于中西方民众在文明互鉴中达致情感的融通共振之境,在柔性的冰雪故事中让不同文明交合出价值层面的共通性,散发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之光。这些故事化的叙事,切合时代,意蕴丰富;巨细交织,宏富复杂;有瞩目世界的胸襟,又有自我贯注的内省,让作品鲜活生动而又具有吸引力。

三、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策略

第32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从选题到传播形态、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均突破了传统对外宣传的思维定式,为主流媒体提供了新形势下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而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媒介生态环境的日益变迁,国际舆论格局与国际传播生态亦处于流动重构与充满不确定性的状态。我国主流媒体应继续积极参与全球传播的博弈,主动把握变局契机,在坚守与创新中不断增强“四力”。未来,我国国际传播工作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道并行,寻求突破。

1.把握前瞻议题,注重诠释框架。国际传播新闻作品如何设置议题?塔奇曼在其著作《做新闻》中业已说明新闻的本质是框架。简言之,新闻不是社会的镜子,而是社会的视窗,其并非能够全然反映现实,而是定义与建构了现实。这就意味着在描述某一事件过程中,新闻就已经完成对所报道事件的框架择取与意义重构的过程。此时,社会关系被“折叠与架构”进新闻“视窗”之中。这启示主流媒体,新闻尤其是国际传播的新闻作品,其报道议题的择取标准与框架生产需有选择性,择取能够反映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世界相互交流的关键性议题。在重大议题、重大战略、重大事件等出台或发生之际,及时在对外传播的层面进行精心的议题设计,如此方能更好地将中国价值、中国精神转化为建构美好现实世界的实体性力量。

2.善用象征符号,辅以文化滋养。文化是民族之镜,是社会心灵的外化形式。它凝练着一个民族的璀璨与一个国家的辉煌历史,更蕴含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以及一个社会的非凡景观。要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就要为国际传播新闻作品注入中国魂,向世界展现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充分彰显中华文化的历史魅力和时代价值,通过饱蘸文化之墨的作品将中国故事变得可感可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是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这需要国际传播作品在寻求中外文化的“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挖掘融通中外文化的“象征符号”,为新闻作品的视听表达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支持,以期更好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达到美美与共与民心相通的传播效果。

3.强化平台建设,发挥联动效应。如今国际传播生态逐渐迎来平台化的态势。在国际舆论场中拥有独立自主的“扩音喇叭”,建设自主可控的平台,进而与国际互联网平台形成互补或合作的关系,是新媒体时代增强中国音量、提升中国话语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与突破口。因此,主流媒体既要打造诸如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外宣旗舰,也需注重“小船出海”带来的联动传播效应。此外,还应继续坚持“借船出海”的宣传策略,且应摆脱将“船”仅仅视为工具性质的传播渠道,要充分把握与内化国际互联网平台传播过程中的技术逻辑、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变被动为主动,确立在国际传播战场中的话语优势。

4.坚持技术赋能,开拓传播新疆域。善于运用新技术是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快车道”。近年来,5G、区块链、VR、AR等各类新兴技术重塑着国际传播的生态与秩序。2022年5月31日,由中国网和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共同发起的“元宇宙国际传播实验室”正式成立,这意味着元宇宙这一勃兴的“数字新时空”赋能国际传播的探索之旅已经启航。有学者提出元宇宙将在“云端化、垂直化、场景化、智能化”四个方面赋能国际传播。鉴于此,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应抓住元宇宙这一传播新疆域,借势推动外宣工作的转型,重构国际传播的叙事逻辑与实践走向。在虚实融合、具身交互与精神入序的三维空间中,让二维的“影像展演”转变为三维的“全感输出”;让“全媒体的表达”转化为“新场景的编织”;让“讲故事”转变为“入情境”;让“空间沉浸”转化为“心理认同”,促进媒介与人从技术装置的适应到心理装置的融合,以期创新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

四、结语

面对日益复杂与诡谲的国际传播环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之路道阻且长。未来,我国主流媒体需要在深度网络化的媒介现实语境下,通过把握前瞻议题、善用象征符号、强化平台建设、坚持技术赋能等措施不断提高自身在国际传播方面的议程设置能力与舆论引导力,着力促进世界各国之间文明的交流互鉴,推进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平台化建设,抢占元宇宙国际传播这一新场域,最终全方位提高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与国际舆论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