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的创新发展
——评《互联网+电影:中国电影产业运营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2023-04-12戴琪

传媒 2023年6期
关键词:变革理念发展

文/戴琪

书名:互联网+电影:中国电影产业运营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作者:吴曼芳 郭姝南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定价:78.00元

“互联网+”即传统行业依托互联网技术,利用相关平台和信息,将自身行业与互联网相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对传统行业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性探索,以谋求更适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运营模式,以便创造更多的拓展空间与机会。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更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强化电影产业链条与互联网端的有机整合与深度融合,促进电影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转型,推动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电影:中国电影产业运营模式的变革与创新》一书由吴曼芳、郭姝南所著,该书在充分阐释“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从理论层面将我国的电影产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分析,探讨了“互联网+电影”的制片变革、投融资变革、营销变革、发行变革、放映变革、衍生品开发以及项目的评估、决策与开发,以阿里巴巴影业为例解析互联网电影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并对我国“互联网+电影”的发展走向予以展望。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的技术革新。“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提出与可行性讨论,建立在互联网相关技术日益成熟的基础之上,故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技术革新对于我国电影产业的新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电影制片方面,技术的革新催生了电影制片的新制式、新算法,电影的拍摄技术、制作技术以及用户需求都直接影响制片的核算倾向。随着终端观影的普及促发技术的出现,多媒体适应趋势以及HDR、3D、VR等技术的投入与普及也会影响电影制片的成本核算。在对电影项目进行评估、决策和开发时,大数据相关技术的介入与使用对项目的评估与开发有着重大影响。无论是内容制定还是主创选择,无论是宣发策略还是趋势预测,大数据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正是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参与才能实现更为科学、更为准确的判断与评估。在电影放映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影响更是彰明较著,从影院的排片、售票、结算方式到放映形式、观影体验,包括私人点播影院以及网络院线的出现和发展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参与。互联网技术带给电影产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其所带来的革新渗透在电影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的理念创新。一项产业的发展模式若想有系统性的创新,必然离不开发展理念的创新,理念创新与技术革新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电影产业转型发展中的理念创新是整体性的,是涉及其他产业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创新。在电影产业的投融资环节中,由于发展理念的改变,互联网企业纷纷将投资的目光投向电影产业,资本市场也更加青睐有互联网技术加持和网络影响力的作品。不仅如此,在电影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用户思维与产品思维逐渐成为项目开发的主流思维模式。在项目的开发中更加注重产消互动、用户体验,逐渐形成以用户为核心的观众中心制,将电影作为产品进行设计与制作,关注技术与人文的相交与平衡,并始终重视观众的需求以及自身满足需求的能力。在电影的营销环节,“互联网+”带来了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理念,如社交媒体营销理念、定位营销理念、跨界营销理念、场景营销理念等,与理念创新相随而生的还有全新的营销策略,诸如事件营销、活动营销、音乐营销、公益营销、口碑营销、综艺营销等。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展望。我国“互联网+电影”的发展,历经蓄势待发的探索期、野心勃勃的开拓期和回归理性的发展期,短短十几年间已经取得了许多瞩目成就。在此过程中,我国电影产业的转型与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形成具有我国产业特色的新发展模式,并进入全面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意味着崭新的机遇和全新的挑战,该书提出我国的电影产业还将持续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洪流里大展身手。因此,在今后的“互联网+电影”发展中,需要基于“互联网+”优势不断开拓新市场,挖掘行业增量;不断完善“互联网+电影”形势下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促进电影行业规范化、生态化的发展;重视“互联网+”时代下多元化电影人才的培养;依托“互联网+”理念与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创新,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变革理念发展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变革开始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