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3-03-23王开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3期
关键词:个性发展区域活动幼儿园

王开华

摘  要: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部分幼儿园在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区域设置规划、活动材料投放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儿教师应当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科学划分活动区域、合理投放活动材料,为区域活动提供环境、材料和技术支持,切实提高区域活动实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个性发展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促进幼儿交往与发展的桥梁,已成为幼儿和教师喜爱的教学活动形式之一。区域活动是将幼儿园划分为多个不同功能区域,并投放相应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进行游戏活动。它不仅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交往能力,还能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对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区域设置不科学、材料投放不合理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优化策略,不断完善区域活动的组织开展体系,切实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质量,助推幼儿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

1.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对于3 ~ 6岁的低龄儿童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阶段。他们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区域活动的各个功能区有不同的活动任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各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幼儿有了明确的任务目标,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活动。同时,区域活动是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去操作,幼儿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可见,区域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2. 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目前,许多幼儿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尤其缺乏合作意识。在区域活动中,部分活动需要幼儿协作完成,加强了幼儿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例如,在“搭建高楼大厦”的活动中,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幼儿需要将积木分类搭配才能更快地搭建出外形美观的楼阁。幼儿往往无法独立完成,需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幼儿相互学习、启发和激励,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会了如何与同伴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有效提升了交往能力。

3. 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欲望

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园一般设有日常生活练习区、语言区、数学区、美工区和科学区等活动区域,为幼儿进行自主选择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能够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需求,也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知识的材料和环境。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选择喜欢的活动,通过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思考完成任务,体验快乐、成功和自信。这不仅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动力,使他们对各种知识有了启蒙的认识。从这一角度来说,区域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欲望。

4. 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通过学习获得社会生活所必需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社会技能,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幼儿园区域活动包含多个区角,每个区角的游戏类型和操作方式不尽相同,能促进幼儿的多样性发展,有利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例如,在角色区,教师可以让幼儿模拟社会生活,扮演社会角色,感知社会规则,增强规则意识,有助于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习惯,学会理解、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成果等;在科学区,通过使用丰富多样、具有挑战性的材料,给予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认知、技能与情感;在美工区,通过投放小小纸篓,提醒幼儿要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等等。这些活动均能进一步加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1.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成长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目前,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偏低,对区域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充分挖掘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只是将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形式,未能将区域活动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部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在区域活动中指导方式欠妥,随意性较大;部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干预过多,不断用动作、语言对幼儿进行指导,引导幼儿向教师预期的方向发展,忽视了幼儿的创造性,导致幼儿自主操作空间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活动的质量。

2. 区域设置规划不科学

区域活动的置设,应在合理规划空间和场地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操作材料和基础设施。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幼儿园对区域活动重视不足,区域设置存在空间规划不合理、区域分区不科学等问题。部分幼儿园区域设置无目的,“为建而建”,出现干扰相邻区域或关联区域分离的现象。例如,将阅读区和角色区设置在同一个位置,容易让幼儿在阅读时分心,难以静下心阅读。另外,某些区域活动场地面积过小,缺乏完善的硬件设施,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也容易导致活动中出现拥挤、碰撞等问题,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幼儿园区域设置形式化,往往根据教师的想法和意愿布置区域,而未考虑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导致有些区域活动人满为患,有的区域却无人光顾。部分幼儿园忽视人文环境创设,环境布置更新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 材料投放缺乏合理性

只有准备充足、丰富、安全的活动材料,并将其科学、合理地投放到相应的活动区域,才能助推活动的有效开展。目前,部分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面存在材料准备不足、丰富性不够、层次性缺乏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活动的开展。部分幼儿园在投放活动材料时忽视了幼儿的年龄特点、智力水平和动手能力,活动材料无难易差异,缺乏层次性。面对相同的活动材料,小班幼儿会无法顺利完成活动内容,大班幼儿会认为活动内容简单、无趣,无法满足幼儿活动的个体需求。部分幼儿园投放的材料丰富性不够,缺乏探究性和可操作性,忽视了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幼儿园活动材料更新不及时,導致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降低,影响了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应对策略

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供技术支持

首先,幼儿园要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教师对区域活动教学的认识。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开展区域活动的前提与关键。幼儿园要组织教师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思想上提高对组织开展好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潜在功能,以此推动教师深入研究区域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幼儿园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实地观摩、课例研讨、课题研究等途径,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其次,提高区域活动设计能力。目前,部分教师区域活动设计缺乏独立性和灵活性、区域空间规划共享意识淡薄、设计过程缺乏整体规划。鉴于此,教师应具备主动探究和学习的能力,主动参与和研究区域活动设计,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与请教,主动探究自己在区域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区域活动设计需要的方案、方法和路径,提高活动设计技能。教师要勤于反思,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区域活动设计案例,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反思案例的可行之处,在实践中提高预测、慎思能力,在反思中提高区域活动设计能力,真正将“以幼儿为中心”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区域活动设计中。

最后,明确角色定位,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需要扮演多种角色。活动开展前,教师是材料的提供者和创作者,要投放操作性强、有层次性的材料;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游戏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对幼儿进行隐性指导;活动后,教师是倾听者和评价者,在倾听幼儿的分享和讨论后,及时给予引导和评价。另外,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幼儿,给予幼儿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且不能过分干预,使其积极探索,真正为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指导。

2. 科学划分活动区域,提供环境支持

区域活动的开展给幼儿自主学习提供了动手操作、材料选择和知识探究的条件,让各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有了发展与活动的平台。然而,目前部分幼儿园区域划分不合理、不科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结合幼儿的综合因素,正确划分活动区域,科学创设区域活动,确保每名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首先,正确划分活动区域。当前,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視程度越来越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一般而言,活动区域可以分为语言区、角色区、科学区、美工区和表演区等,区域划分要满足幼儿认知、语言、动作技能、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区域规模、参与活动的人数等。例如,当参加美工区活动的幼儿人数较多时,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沟通,将部分幼儿调至其他人数较少的区域活动,这样既能保证区域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又便于对幼儿的管理,确保区域活动能安全、顺利开展。

其次,合理布局活动区域。活动区域的设置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教师既要注意活动区域的整体布局,又要考虑活动区域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还要注意空间划分的动、静区分,充分利用每一个空间,使区域布置发挥教育价值,有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例如,表演区属于热闹的“动”区,而阅读区需要安静,这两类区域设置尽量要远,以免相互干扰,做到动、静分区。另外,在创设区域时,教师要注意区域设置相对封闭,坚持方便、通畅、就近原则。教师可以利用玩具柜、书架、地毯等设施作为活动区之间的分界线,避免幼儿无目的、无秩序地乱跑。教师还要注意区域内设施的摆放,确保幼儿在活动区域畅通无阻,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科学拓展区域空间。区域活动能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活动空间。教师要利用区域的每一个空间,展示幼儿的活动成果,使他们能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可以在墙壁上展示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张贴幼儿参与活动的精彩照片;在窗台摆放幼儿亲手种植的盆栽植物;在吊饰上悬挂幼儿的剪纸、折叠作品等。这不仅拓宽了幼儿活动区域的空间,使得活动区域更为科学、合理,而且为幼儿的成长营造了温馨氛围,使活动区域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

3. 合理投放活动材料,提供材料支持

首先,材料投放要有针对性。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是关系活动区域创设成败的重要环节。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材料,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逐步提升幼儿综合素养。例如,小班幼儿注意力不易集中,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在小班活动区域投放的材料应以直观、形象为主,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和游戏性。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对区域活动已有一定的操作体验,教师应投放一些具有探索性的材料,引发幼儿思考,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其次,材料投放要有层次性。活动材料是幼儿操作实践的根本,如果活动材料不足或者投放不正确,均会影响区域活动的开展。每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发展状况、个体需求和思维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要注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材料投放要讲究层次性。在同一活动区域,教师要投放难度不同的材料,既要考虑思维能力较强的幼儿,还要考虑思维能力较弱的幼儿,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使其在同一活动区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在美工区可以投放纸杯、纸盒、彩色纸、瓶盖、毛线、彩泥等,使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选择操作材料,确保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中实现更大的进步。

最后,材料投放要有多样性和安全性。材料投放作为区域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区域活动顺利、高效、有序开展的关键。教师应当坚持多样性原则,为幼儿提供与活动主题相关的材料,力争丰富多样、常换常新,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材料,参与活动。同时,教师要将材料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材料的多样性,往往忽视了材料的材质、形状、卫生等诸多因素,导致区域活动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教师要将安全放在首位,投放安全无毒、清洁无害的材料,使幼儿能够放心活动、安全操作。

综上所述,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划分活动区域,科学提供和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构建富有教育意义和游戏意义的区域活动,为开展区域活动提供恰到好处的环境支持、材料支持和技术指导,使区域活动得到有效开展,全面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芸. 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教师,2022(18).

[2]傅秋兰. 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内蒙古教育,2020(11).

猜你喜欢

个性发展区域活动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个性发展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