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苗圃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3-03-14胡伟平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辽宁省存在问题

胡伟平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林业的发展。而苗圃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辽宁省的苗圃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实际的苗圃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为了推动辽宁省城市绿化建设与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该地区苗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 苗圃管理;存在问题;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S618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26

近年来,园林绿地在城市建设中所占的比例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国家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准。而苗圃作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随着区域生态和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对苗圃管理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辽宁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林业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悠久的林业历史,林业苗圃事业也有着较高的发展水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林业生态需求的不断增加,辽宁省苗圃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推动辽宁地区城市绿化建设与园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强苗圃管理。因此,研究辽宁省现阶段苗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对该地区苗圃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苗圃管理的重要性

苗圃管理是现代园艺业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关键。加强苗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林业事业的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植物生长质量

苗圃管理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为植物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保证种苗生长旺盛,从而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例如,适度的水分管理可以保证植物的充足水分供应,避免水分不足或过量导致的生长障碍;科学开展光照管理可以保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积累,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1.2 防治病虫害

苗圃管理中的疏枝、除草、施肥等操作,以及定期的病虫害检查和防治,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护苗木的健康生长。例如,通过适当的施肥管理,可以保证植物充足的营养供应,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通过定期的病虫害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防止其发生和蔓延。

1.3 提供优良种苗

苗圃可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绿化苗木,是包括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园林绿化等所需苗源的產地,是选择、培育适宜当地绿化特色品种的园地[3]。良好的苗圃管理可以提高出苗率,减少种子和苗木的浪费。例如,通过适当的播种深度和播种密度管理,可以保证满足种子的最佳发育条件,提高出苗率;通过适当的移栽和培育管理,可以保证达到苗木的最佳生长条件,提供品质良好的种苗。

1.4 节约资源

科学的苗圃管理可以充分利用土壤、水源等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例如,通过精准的灌溉和施肥管理,可以减少水分和肥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苗圃布局和种植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1.5 提高经济效益

苗圃管理直接关系到苗木的品质和出苗率,进而影响园艺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的苗圃管理,可以优化苗木的生长状态、提升其健康程度、增强其抵抗力,使其更能抵抗病虫害的侵害,这将大大降低苗木的损失,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健康、优质的苗木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也更高,可以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

1.6 促进生态环保

绿色植物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苗圃具备绿地防护、杀菌消毒、固土护坡、减灾等多方面生态功能[4]。因此,科学的苗圃管理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通过合理的施肥和灌溉,可以减少肥料和水资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2 辽宁省苗圃管理现状

由于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苗圃行业愈发重视,辽宁省的苗圃行业正在快速发展。目前,辽宁省国有苗圃共有25处,主要分布在沈阳市、鞍山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铁岭市、朝阳市和盘锦市等地。辽宁省国有苗圃的发展方向是遵循市场供求规律,调整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从根本上解决苗圃职工出路问题,加强政策扶持和增加资金投入,提高苗圃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此外,辽宁省制定了“十四五”林业草原发展规划,强调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建设一批林草种质资源保存库、良种繁育基地、保障性苗圃。虽然辽宁省苗圃在育苗生产管理、苗圃组织生产标准化、科技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苗木品种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经营效益低、缺乏专业人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辽宁省苗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种植结构不合理,造林绿化选种不当

种植结构不合理和造林绿化的选种不当是辽宁省苗圃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互为因果,相互影响。1)苗圃种植的树种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适应性,不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的造林绿化需求。据统计,辽宁省苗圃种植树种中,杨树、柳树、松树等占比超过80%,而其他树种如桦树、榆树、槐树、沙棘等占比很低。这种种植结构过于简单,不利于提高苗圃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外,单一的种植结构也容易引发病虫害的大面积暴发,对苗木的生长和质量造成威胁。2)苗圃种植的树种与造林绿化的地区和环境不适应,造成生态破坏的风险增加。辽宁省苗圃种植树种中,有些是外来树种或者非乡土树种,如紫叶李、紫叶槭、紫叶杨等,这些树种在引种过程中可能会带来外来病虫害,或者与当地植物产生竞争,不仅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而且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5]。

3.2 育苗技术与苗木栽培技术落后

育苗技术与栽培技术的落后一直是阻碍辽宁省苗圃管理发展的突出问题。辽宁省育苗技术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处理、播种、管理等环节。例如,一些苗圃在种子处理时,未能有效消除种子中的病菌和害虫,导致苗木在生长过程中易受病害和虫害的侵害。而在苗期管理阶段,若没有做好培育的前期工作,忽视对苗木的有效管理,如在准备阶段时没有对苗圃地施肥和整地,也很容易影响苗木的生长,造成林苗品质降低[5]。另外,播种技术也往往过于简单,没有考虑种子的生理特性和环境要求,影响了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的生长。在苗木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知识,往往不能给苗木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苗木栽培技术的落后则主要体现在修剪、疏果、整形等环节。由于技术落后,辽宁省很多苗圃在进行这些操作时,无法做到精细化和个性化,无法根据苗木的生长特性和需求采取最佳措施,影响了苗木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3.3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辽宁省苗圃管理中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问题,是影响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苗圃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育苗知识,而且要学习幼苗生理、林木育种等专业理论知识[6]。1)当前,辽宁省有苗圃单位1 000多个,从事苗圃管理的人员约1.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0%左右,且大多数为中级以下职称,高级职称的人员极少,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严重不足。2)辽宁省苗圃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以技术工人为主,正规大中专林业院校毕业生少,专业不对口的现象普遍,缺乏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新进员工往往缺乏必要的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由于园艺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有限,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3)在辽宁省当前的苗圃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待遇比较低,很多专业人才都不愿意参与管理工作,因此行业整体管理人员的素养相对较低[7]。

3.4 环保意识薄弱,珍贵苗木未被重视

当地居民环保意识薄弱及珍贵苗木未被重视也是辽宁省苗圃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1)辽宁省当地居民缺乏环保绿化意识,对苗圃管理的重要性和珍贵乡土树种的价值认识不足,对苗圃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视而不见,经常出现随意践踏草坪、折花攀枝、破壞苗圃设施等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苗圃管理的效果。2)对珍贵苗木缺乏足够的重视。珍贵苗木是自然的珍宝,辽宁省有珍贵树木楠木、樟子松、白蜡、银杏等,这些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但是,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对珍贵苗木的保护意识淡薄,对珍贵苗木的生长环境疏于维护、对其生长状况缺乏关注,甚至对其进行乱砍滥伐。并且,由于价值观存在差异,栽种时对苗木的品种和类型会有不同要求,辽宁省在传统幼苗培育、苗木培育等方面更为重视栽培性较好的树种,致使一些珍贵树种发展不好[8]。

4 加强辽宁地区苗圃管理的对策

4.1 合理选择种植地,因地制宜发展苗木

在辽宁省苗圃管理中,合理选择种植地和因地制宜发展苗木,对于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和提高苗木的生产效益具有关键的作用。1)合理选择种植地是苗圃管理的基本要求。种植地的选择直接影响苗木的生长状况和产量。因此,应该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树种,增加树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满足辽宁省不同地区的造林绿化需求。土壤是苗木培育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在苗木培育准备前期,就应当根据苗圃所需的自然条件和规模为苗木选择一个合适的、良好的栽植地,以为育苗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2)因地制宜发展苗木则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苗木种类。辽宁省可以分为辽西、辽中、辽南、辽北及辽东5个地区,每个地区有其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发展相应的苗木种类。

4.2 优化育苗技术,改善栽培方式

优化育苗技术是提高辽宁省苗木质量的重要手段。育苗技术包括种子的选取、处理、播种等多个环节。在种子选取阶段,应选择健壮、成熟的种子,以便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活力;在种子处理阶段,可以通过浸泡、破壳等方法,提高种子的发芽速度;在播种阶段,应根据种子的大小和生长习性,合理控制播种深度和密度,以保证种子的正常生长。

改善栽培方式则是提高苗木生长效率和产量的关键。栽培方式主要包括灌溉、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在灌溉方面,应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用水量,以保证苗木的水分供应;在施肥方面,应根据土壤肥力和苗木的营养需求,合理施用肥料,以保证苗木的营养供应;在修剪方面,应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合理进行修剪,以形成良好的树冠结构和提高产量;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应定期检查苗木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此外,要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的育苗技术和栽培方式,以提高苗木的质量、生长效率和产量,从而增加苗圃的经济效益。

4.3 加大培养专业人才力度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是辽宁省实施高效苗圃管理的基础。1)辽宁省应加强对苗圃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对林业院校的支持力度,扩大苗圃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和国外的交流合作,引进一批具有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人才,提升苗圃管理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2)加强对苗圃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保障和激励。提高苗圃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水平,建立苗圃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制度,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同时,加强对苗圃管理专业技术人才的荣誉表彰,提高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认同感,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3)建立苗圃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4.4 扩大宣传与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为加强辽宁省苗圃管理,必须从扩大宣传教育入手,提高全民保护意识。1)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报纸、网络、公共广播等,广泛宣传苗圃管理的重要性及正确的苗圃管理方法。通过普及知识,让人们了解苗圃管理与环境保护的紧密关系,理解苗圃管理的目标和策略。2)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工作,不仅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还可以通过社区宣传、农村走访等形式进行,引导人们学习和掌握苗圃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苗圃管理的实践。3)倡导全民参与的环保理念,鼓励大众积极参与苗圃保护工作。可以通过设立绿化志愿者团队,发动人们参与苗圃的种植、管理和保护工作,提高其环保意识和参与意愿。

5 结语

在辽宁省园林事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苗圃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化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因此,针对当前辽宁省苗圃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改善现有的苗圃管理状况,推动辽宁省园林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左燕平,龙栎至.浅析我国园林苗圃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1):133-135.

[2] 魏玉萍,于良祖,蒋恒.苗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20(10):99-101.

[3] 封彦梅.苗圃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4):188-189.

[4] 沈勇,曹卫平.强化园林苗圃的基础地位,促进城市绿化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0(1):

86-88.

[5] 刘光武.林业苗圃管理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北京农业,2014(12):89-90.

[6] 廖孝伟,黎兵,任匀.苗圃管理的误区与应对策略探讨[J].绿色科技,2019(9):106-107.

[7] 王玉祥.探讨林业苗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种子科技,2019,37(2):17.

[8] 李明.浅议林业苗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种子科技,2018,36(4):11.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辽宁省存在问题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辽宁省自然环境分类探索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出台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