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路径

2023-03-12杨阳杨馥玮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文明

杨阳 杨馥玮

一、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更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明通小学教育集团紧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前进的步伐,从挖掘云南特色的生态文化入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学校的特点,围绕国家“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从课程、课堂、环境与文化、校园治理来实施生态教育,构建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二、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

自2015年起,明通小学教育集团便开始汲取古今中外关于“生态”的思想精华,并且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齐驱并进,紧扣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整体架构,在“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指导之下,确立了学校精神、基本观点、学校校训、办学目标及培养目标,并总结了具体的培养原则和办学策略,为实施生态教育,构建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明通小学教育集团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是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综合性、模块化、系列化设计的,旨在让学生认识世界的方法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学校首先明确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要素,包括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以“丰富认知、理解规则、体验自然、参与社会”为课程目标,以“打好基础,养成习惯;培养爱好,发展特长;锻炼体魄,健全人格”为育人方向,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效整合,形成了一套生态文明教育的学科生态体系,即在国家课程中体现生态文明教育思想的“学科+生态”课程系列和以校本课程为主的“生态+学科”课程系列。除了在日常的国家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思想,学校还研发了水生态、人文生态、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生态文明教育拓展等校本课程。

水生态课程是明通小学教育集团生态课程体系中“求知”课程群中的内容。“水生态课程”以水为媒介,让孩子们走进水世界、了解水知识、诠释水内涵、探索水奧秘,认识水对人类生息繁衍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知水、懂水、爱水、节水、护水的好习惯。

人文生态课程是明通小学教育集团生态课程体系中“明礼”课程群中的内容。它包括“明通六艺”课程和“二十四节气”特色课程。这两门课程均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结合时代发展加以创新利用,使“六艺”和“二十四节气”在生态文明教育的加持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明通小学教育集团积极对云南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中的生态元素,将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有机融合,打造出具有明通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生态环境,开创性地设计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节日狂欢嘉年华”“非遗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主题特色活动和文化校本课程。生态文明教育拓展课程包括生态研学实践课程和亲子教育互动课程。

生态研学实践课程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考察、动手体验等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拓展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并帮助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亲子教育互动课程是以“家校合作”的模式进行,将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向家庭的方向延伸,聚焦于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的互动型亲子活动构建。

三、成效和意义

首先,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不断提升。学校实施生态教育的前期和后期分别进行了《小学生生态意识与行为评价量表》前测和后测,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得分明显提高,说明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显著提升作用。

其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明通小学教育集团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融入“五育”,紧扣二十四字育人方针,让学生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课堂内外实现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张扬个性,探索自己的特长,经过多年努力,学生在各个不同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再次,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平台,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出了“教师素养提升计划”,帮助教师实现终身学习。同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更好地激发教师的自我提升意愿。

最后,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发展。明通小学教育集团内部以“一校一特色”的宗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实现各校区协同发展。依托学校的校本发展特色,生态管理发展理念,各校区本着“突出优势、生态发展、资源共享”的原则,立足校区实际,形成教育集团领航、各校统筹规划,协同发展的生态发展模式。在六个校区推广生态文明教育,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文明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对不文明说“不”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研究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
文明歌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